父母常做这三件事,把孩子制造成犯罪分子
作者:洞见Hugopinkman
基因装上子弹,性格瞄准目标,环境扣下扳机。
被评为“史上最压抑、最绝望的十部电影之一”的《伊甸湖》,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女主珍妮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因为假期,男主史蒂夫带她去偏远的伊甸湖边度假。
但是,他们在湖边与一群少年发生口角,噩梦从此就开始了。
以布莱恩为首的一帮孩子,虽然只有十几岁,却生性暴戾,把虐待当游戏,把杀人当做勇气可嘉。
两人遭到了他们的极致凌辱,史蒂夫被绑架残害,汽油浇身,折磨至死。
珍妮侥幸逃脱,满身疮痍的她经历艰难险阻,最后逃出了森林。
本以为成功得救,看到了曙光,奔过去,没想到比地狱还地狱,她无意逃到了那帮孩子的父母家里。
珍妮用残存的最后一丝希望,和他们讲述森林里面发生的一切,却无人相信。
更令人绝望的是,孩子的父母说了一句:“他还只是个孩子啊”。
为了掩盖孩子的罪行,杀戮又再一次传递到这帮孩子的父母手里,他们用暴力的方式再次点燃了这个小镇的戾气,几个男人把女主拖进了浴室,最终把女主杀死。
这一刻,将人性的本恶推到了顶峰。
布莱恩上了楼,带着死去男主的眼镜,站在镜子面前,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影片在这里戛然而止。
这部电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怒点和痛点,这些孩子都不能称之为熊孩子,他们是冷血残暴的杀人犯。
电影中还有这样几处细节:
前往伊甸湖的路上,车内的广播循环播放着教育资讯;男女主点菜时,服务员恶语相向,停车时被人恶意抢占车位;
吃饭期间,一个母亲当着众人的面恶狠狠地扇了孩子几巴掌;布莱恩被爆脾气的家人呼来喝去,甚至拳脚相迎;
宾馆外面时常传来夫妻吵架的谩骂声......
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父母的“以身作则”教会他们以暴制暴,这也成为了他们的生存方式。
充满戾气的社区,父母的暴力管教方式,夫妻之间的吵架,完美制造了一个培养犯罪分子的温床。
而一句“他还只是个孩子啊”,就可以为其开脱罪名。
将这些因素拉扯到现实中,做到这三件事,一样可以为孩子的犯罪创造机会。
01
常把“他还只是个孩子” 挂在嘴边
记得卢正雨导演的一个恶搞视频《他还只是个孩子》,故事很好笑,但细思起来甚是可怕。
过年回家,熊孩子把一碗面倒在了卢小鱼的头上,但面不改色,因为他知道卢七姑会保护他。
果然,卢七姑说了一句“他还只是个孩子”,当场把卢小鱼噎住了。
卢小鱼只能使出最后的招数:将面倒在了卢七姑头上。
卢七姑气急败坏,顺势一个耳光打了下去。
卢小鱼被扇了耳光,他父亲坐不住了,也打了卢七姑一个耳光;
卢七姑被扇了耳光,她的父亲也坐不住了,打了卢小鱼父亲一个耳光;
父母一个个的都跳了出来,为了帮助自己的孩子扇别人耳光,而影片的最后一幕呢,这个熊孩子,在旁边阴险地笑着。
无休止的争吵因他而起,但他不以为然。
他的面部表情告诉我们:做错事情无所谓,反正父母会保护我,我想干嘛就干嘛。
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特别常见:护犊心切的父母和无法明辨是非,不计后果的孩子。
而父母一味的放纵和开脱,只会肆虐出更加残暴的结局。
轰动上海的杀妻藏尸案就是如此。
2016年,29岁的朱晓东与妻子杨俪萍因为琐事发生争吵,后将杨俪萍残忍杀害,将她的尸体冷藏在冰柜里长达三个月,全身的皮肤都已经冻坏,法医都无法检测出具体的死亡时间。
期间,朱晓东伪造聊天记录,佯装杨丽萍还活着,刷爆她的信用卡,与其他女子开房,实在令人发指。
更可恨的是,记者采访时,他妈说到了自己的儿子:“他是无意的,一时失手,他还是个孩子,没经历过什么事情,不报警是因为害怕了不知道怎么办了!”
他妈从小对朱晓东宠爱有加,采取一贯的纵容态度,以至于到后来,就算是杀人行凶,在她眼里,他也只是个孩子。
朱晓东酿成这样的恶果,其父母这种畸形的袒护和溺爱,难辞其咎。
从小父母庇护他,就以为全世界都会庇护他,现实是,全世界并不会。
02
让孩子经常目睹父母吵架
曾经在微博里看到一位学生@小林的内心独白:
写作文时最怕的就是写亲情,写父爱啊母爱啊,每次我都要编。
父母是隔三差五吵,小时候还见过他们打架,当时就知道哭,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心里害怕极了,到现在我也只能在一边不敢说话。
他们吵完了,有时候会冲着我发脾气,有时候跟我说对方有多么不对,还要求我必须表态,打算站到谁那一边。
每次回家,莫名其妙地就有一种压抑感,以前上学时都不想放学,一听到放假我就很怕。
因为家里就像个火药桶,随时都会爆炸,而我逐渐学会了父母的相处方式,下意识会用吵架、谩骂、暴力来解决问题,我不知道我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孩子看过的最恐怖的电影,就是亲眼目睹父母吵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模仿对象,父母吵架不仅会让孩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更会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绫濑水泥杀人案”,是当年震惊整个日本社会的真实杀人事件。
17岁的古田顺子被四个未成年少年禁锢40多日,期间被人凌辱,活生生地虐待致死,少年凶手的手段极其残忍,毫无人性,表现出来的凶狠无不让人咋舌。
其中一名犯人(渡边泰史)的父母知道事件却不施予援手,任由顺子被人活活虐待,而渡边泰史的家恰恰是整个犯罪事件的舞台。
在案件的后续中可以看到,渡边泰史的父母感情很不合睦,经常口角不断,甚至动用拳脚,愤怒时连着渡边一起打。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渡边,初中时就被学校劝退,成为混迹街头的不良少年,整天游手好闲,联合其他三人一起打架、抢劫、猥亵女生,就在不知不觉中,四人一同坠入犯罪的深渊,不得翻身。
03
暴力管教孩子
药家鑫事件已经过去8年了。
他因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后被执行死刑,终年21周岁。
在柴静的《看见》一书中,有一个章节让人印象深刻,就是采访药家鑫父母的章节。
药家鑫幼年时,父亲随军在外,读幼儿园时开始按母亲要求学琴,母亲一个月工资五十块钱,三十块交上课费,学不会被尺子打手,一边打药家鑫一边哭,但不反抗,“他也知道多学一次得多少钱”。
母亲说:“从小我教育他的,凡是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儿,只要打架了,不管谁对谁错,他回来肯定是挨骂的。”
她哭着问我:“不是说严格管教才能成材吗?难道严格管教也错了?”
中学里有同学打药家鑫,按着他的头往墙上撞,他害怕父母说他,不敢说,又不敢去学校,害怕那个学生再欺负他。
母亲说儿子的个性太“奴”,陕西话,懦弱的意思,“怕男的,尤其是他爸”。
药家鑫在庭审时说:“从小,上初中开始我就特别压抑,经常想自杀,因为除了无休止练琴外,我看不到任何人生希望,我就觉得活着没有意思,觉得别人都很快乐,我自己做什么都没有意义。”
对于已经离去的药家鑫,他留刻在人们心中残忍的形象已经很难改变。
今天的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药家鑫事件,多了一丝无奈。
药家鑫的父亲是一名军人,性格执拗,始终奉行着暴力管教的方式,家里充斥着语言暴力和身体暴力,致使药家鑫心理扭曲,性格出现缺陷。
从小到大,他父亲从来没有鼓励过药家鑫,用他父亲的话说就是:“他非常热衷干的事,我都会打击他,我就是不让他过热,我就想浇点凉水,不要那么过激”
而且他父亲自始至终都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这也致使药家鑫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很少有自己的想法,轻视生命,不知为何而活。
有时我就在思考,如果药家鑫从小不是在这种隐忍的环境下长大,是不是就可以避免这种悲剧?
但如果只是如果,一切都已无法挽回。
这个世上不知还有多少个药家鑫式的家庭,不知还有多少个药家鑫式的孩子,只希望悲剧不再重演。
▽
犯罪学上有句名言叫:“基因装上子弹,性格瞄准目标,环境扣下扳机。”
我们无法改变基因,但性格和环境可以。
家庭不和、暴力管教和纵容使他们坠入地狱。
家庭和谐,科学管教,温柔而不失原则,才可以使孩子徜徉在自由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