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时提速 查缺补漏
第1讲 语文
中考的脚步渐临近,考生们的心情也日益紧张起来。在这最后的冲刺阶段,如何备考才能事半功倍?复习中又有哪些策略?
今日起,本报特邀广州广雅实验学校的老师们开讲《中考名师公开课》,为广大考生讲解各科备考策略、答题技巧和应试心态。
名师公开课系列第一讲——语文。
作为基础知识最多的学科,语文科目如何在冲刺阶段有效复习?到了考场之上又该如何淡定应对,让知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本期,由广州广雅实验学校的张靖盈老师为考生备考语文支招。
专题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陶开河、刘晓星
找弱点补漏洞秘笈
纵观语文试卷,可以分为基础知识版块、古诗文版块、非连续性文本版块、文学类文本版块、作文版块。不同版块,补漏洞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现阶段,可以把九年级以来的试卷,尤其是期中期末考、模拟考等重要考试的试卷找出来,横向对比,找出试卷中失分较多的考题,明晰自己的薄弱之处在哪里,有的放矢。
(1) 基础知识版块
字音字形考试范围以语文书中“读一读,写一写”和注释中的常见字词为主,此部分是全卷最基础的题目,应力争答对,可借助手头上的复习资料,梳理出自己仍不熟悉的字词,有针对性地过关。
词语运用在设误上不外乎感情色彩、使用对象、使用语境等方面。复习时首先留意课本中的成语,明确这些成语在上述三方面的特点。此外,留意复习资料中形近成语和意近成语的归纳整理。
病句作为必考题,需要熟悉六大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及其特征,在做试卷整理时就要具体落实到究竟是哪种病句类型不熟悉导致病句题失分。借助手头练习,每做一题就明确一题中的所有病句属于哪种类型,加深印象。
语言简明需要注意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在哪些信息上表达简洁。语言连贯则要着重训练语句关键词、关键内容的表述,并关注其逻辑联系。语言得体则需注意敬词和谦词的积累,同时注意价值观的判断。
语言运用题题型灵活多变,在整理试卷时除了关注自己失分的题型以外,还需要分析导致自己失分的原因。这类题目读准题干要求和所给资料非常关键,整理试卷时要留意自己是否因为上述方面导致的失分。此外,这类题目在作答时对关键词的把握非常重要,做针对性训练时要特别留意练习这个技巧。
(2) 古诗文版块
古诗文版块复习原则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答题技巧的训练。
理解文意是复习的重中之重。纵观这版块的题目,不管是默写还是文言词句的考察都得建立在读懂古诗文的基础上。此方面可充分借助翻译资料帮助理解。
建议将古诗文默写和诗歌鉴赏放在一起复习,借助诗歌意思记住诗句的正确写法。
同时,诗歌鉴赏不外乎关注情感,而诗歌情感又与作者背景经历密切联系,利用作者背景记忆诗歌情感效果更佳。
此外,做题时谨记对诗句内容作具体分析,基本能解决问题。
文言文复习注意字字落实字字对译,这样的复习思路一定要根深蒂固,考试中老师会把握重点实词给分,我们在复习时就要通过对译解决实词,做好这一点,就能解决文言文题目中几乎所有考题。同时留意文言文中的特殊情况,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常见虚词等,这些可借助复习资料来整理。
(3) 非连续性文本版块
此版块非常注重考生快速阅读和信息筛选的能力。在此特别提醒各位,进行信息筛选时要注意“一找,二比”的原则,在冲刺阶段复习时要锻炼好这种思维能力,力争每个选项(无论对错)都要在文本中找到相应内容。同时,要注意避免钻牛角尖,选项间判断需要注意原则性错误的对比。
此版块的主观题可能涉及词句赏析、论证方法分析、内容概括及分析、观点探究,甚至会涉及图表分析等题型,复习时应多看几篇文章及题目,各种问法都去做做,得出当中不同题型的答题方式。虽然此题问法多样,但题目类型有部分与文学类文本阅读相似,可借鉴思路作答。
小说阅读
小说阅读在做题前应先把握好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借助对三要素的分析明确小说主旨。
小说阅读在做题前应先把握好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借助对三要素的分析明确小说主旨。小说情节需要明确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明晰情节有利于完成内容概括题的作答。小说人物需要关注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主要人物尤其关注其状况(生活状况、经济状况等)、性格、品质等形象,次要人物侧重关注其在小说中的作用,吃瓜群众也不要放过。明晰人物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形象分析题和主旨题。小说需要留意环境,尤其社会环境,小说旨在通过虚构的人和事反映现实社会的现象,而社会环境的明晰有利于得出小说主旨,在主旨题答题中有重要帮助。
(4) 文学类文本版块
文学类文本通常包括小说和散文。复习时注意不同文体的阅读侧重,强调全文阅读的重要性,同时注意对答题思路的整理。
此外,要注意区分写法分析题和内容分析题的答题思路。
写法分析着重对具体词句段的分析,故答题时应将分析重点放在词句段本身,上下文内容的关注只是为了更好地分析词句段本身。
内容分析则要求我们将着眼点放在文章逻辑上,答题时要充分联系好上下文。
散文阅读
散文阅读在做题前则要留意“形”和“神”,所谓“形”就是素材,所谓“神”就是作者的观点、情感。
散文形式多样,但作者观点、情感都是它作为真实性文本必不可少的信息,也是散文中所有素材得以串联起来的关键。因此,阅读完散文后,要理出散文的“神”,这个可以通过文本中表达作者观点、情感的词句表述来得出,当中也可能有比较隐晦的表达,需要读出它的深层含义。
同时要理出散文的“形”,则关注散文中的每个小事件、小景物等,看看这些素材共同指向哪个方面,哪个方面就是“神”的所在。
(5) 作文版块
作文版块复习时注意文章构思的训练,构思应包括题解、选材、写作重点、立意。其中特别需要处理好写作重点与题意的切合程度,落实好这点,能较好地避免作文因详略不当或偏题出现的失分。
作文立意上要注意迁移,能够就事论事的同学可考虑往事件带来的意义上深化立意,具体操作可以是从此事得出的经验教训迁移到对日后事件处理的思考上,也可以是从事件中的个体现象深化到群体现象的思考中。
招数一:
限时训练提速度 高速高质夺高分
中考语文限时2小时,当中需要完成五个版块的内容,时间的分配显得尤为重要。以试卷难易程度来考虑,建议基础知识版块10分钟完成,古诗文版块10分钟完成,两篇阅读每篇不超过25分钟,作文至少要留出50分钟进行构思和写作。在这个阶段的复习中,同学们记住要补漏与限时相结合,这样才能让自己在限时考试的环境底下游刃有余。
招数二:
考场作答善联系 借助经验来处理
即使我们在考前做好充分准备,也难保考试过程中不出现变数,而且每年语文中考题总是会有一点点变化。如果考试时出现这种状况,首先要稳住自己,然后善于联系自己复习过的知识来帮助解决眼前的新变化。要知道“万变不离其宗”,就算题目问法变得再花枝招展,其考察我们能力的核心是不变的,沉住气读清题目的言下之意,一切皆能解决。
例题分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写法分析题:
例题1:请从修辞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5分)(《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他的胸部急促地起伏着,就像铁匠的风箱,心跳如同铁匠手中的锤子,不停地抬起又落下。”
参考答案:运用了比喻(1分),把“起伏的胸部”比作“铁匠的风箱”,把“心跳”比作“铁匠手中的锤子”(2分),生动细腻地体现了帕霍姆疲惫不堪却仍然继续向前奔跑的急促心情(2分)。
例题2:从全文看,“我”前后判若两人,由冷静沉稳变得情绪激动。下面句子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分析。(3分)(《柔弱的人》)
“可是为什么这样怏怏不快?为什么不抗议?为什么沉默不语?难道生在这个世界口笨嘴拙行吗?难道可以这样软弱吗?”
参考答案:作者通过“我”的语言描写,向尤利娅发出了一连串的质问,并运用排比句式和反问句(1分),连用三个“为什么”两个“难道”(1分),强烈地表达了他对尤利娅不觉醒、不反抗的愤怒和批判的激动情感(1分)
例题3:下面语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联系上下文加以赏析。(5分)(《独立宣言》)
“譬如你站在沙滩上,突然一个浪头,天一样高,眼睁睁看着它扑下来,你其实不知道躲到哪里去,反正趴着躺着都会被击倒。”
参考答案: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1分)。将母亲听到儿子的“独立宣言”时的感觉(1分),具体描摹人受到巨浪扑击时的感觉(1分),形象细腻地写出了母亲那种不知所措、备受打击、深感失落的复杂心情(2分)。
答题思路:
1.重点关注语句本身,是否有修辞、描写、结构等写法。
2.利用语句信息分析好手法。
3.借助紧贴语句的上下文进一步分析。
答题格式:
手法+具体分析+效果
名师小档案之
张靖盈
张靖盈,中学语文一级教师,现任广州广雅实验学校初三级班主任及语文任课老师。从教8年间,共担任班主任6年,担任年级备课组长3年,共有三年承担毕业班教学及毕业班班主任工作的经验。重视营造自主课堂和学生辅导,兼顾学生知识的习得、心态的养成。善于强化学生“主人翁意识”,营造“人人有实务,人人可尽责”的班级氛围,以活动强化互助合作。
共完成校公开课8节,区公开课2节。2016年获高考语文同步解题比赛一等奖,2015年所出试卷被评为“四校联考”优秀试题, 2011年获校语文技能大赛三等奖。2012、2013、2016年获毕业班教学成绩突出贡献奖,所任教班级语文中考平均分均不低于123分。多次辅导学生参加语文作文比赛、现场作文比赛、语文素养大赛,均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担任班主任期间,完成校公开课4节,所带班级多次获校“文明班集体”称号、校“先进班集体”称号。获评“校园新秀”、校“优秀班主任”、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并连续两年获“毕业班班级管理突出贡献奖”。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2010学年承担荔湾区文言文教学研讨课,2013学年参加广州市班会研讨课观摩活动,2015学年承担区调研公开课、承担荔湾区过程性写作教学研讨课、参加广州市班会研讨课观摩活动、参加荔湾区中小学阅读种子教师培训。所撰写的德育论文获区三等奖、专业论文获校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