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好人”在婚姻中的危害

01-05 生活常识 投稿:想和月亮私奔
“中国式好人”在婚姻中的危害

1

“好人”心里藏着破坏欲望


“中国式好人”这个概念,最早是在《心理月刊》上提出的。我们说“中国式好人”有这样一些特点:爱面子、对家里人不好、对外人特别好、非常善于隐忍、从来不敢大胆说“不”“我要”或者“痛苦”;给人的感觉不仅是“老好人”,而且责任感、道德感都极强;可事实上,他们总是在背负着强大道德责任感的同时,干一些非常缺乏基本道德的事情,而且基本不敢维权。


有这个概念是在2011年的时候,但最初是由看电视剧《渴望》所引发的。剧中主角刘慧芳就是一个“中国式好女人”。在我们的文化中,表面上是希望女人温柔、贤惠、知书达理、很会为别人考虑,但从不考虑自己,可在我的观察里,这种情况在男性中更普遍。“刘慧芳”是我们的文化所追求的,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并不多。相反,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被动、消极、对别人很好、愿意扛责任、抗压力的男人却很多。当然,这可能和我的个人经验有关。我曾在开玩笑时说:过去我谈恋爱去女方家里的时候,之所以很容易得到丈母娘的欢心,是因为我脸上“写”着—憨厚、老实、可靠。对此,我的感慨很深。


这样的人其实是大批量存在的,是很典型的形象。但其实,这个“好人”心里住着一种很恐怖的东西—破坏欲望,甚至可以说是愤怒和仇恨。而“好人”的这张“脸”,就是用来防御内心的魔鬼和自己的攻击性的。比较常见的现象是:如果一个女人找了一个“好人”做老公,别人提起时就会说那个人可好了,那个人怎么怎么好;而这时候,这个女人常常是苦不堪言、有苦说不出的。


艺术家岳敏君的雕像—一个红色的闭着眼睛、咧着嘴笑的“红人”,样子很恐怖—我觉得这就是对“中国式好人”经典、集中的表达。我在微博上引用过岳敏君的画作,有人提问:他睁开眼睛是什么样子的?我想,他睁开眼睛的话,可能会很恐怖。一方面别人看到他会觉得恐怖;另一方面他自己也会感到很恐怖,因为很多真相他是不愿意去面对的。



2

你的价值建立在你对他人的价值之上?


很多人觉得个体是没有价值的,只有投身于集体,个体才有价值。其实是说,你做一个对别人“好”的人你才会存在。你的价值,是建立在你对他人的价值之上,而不是你的生命首先焕发出价值,才有可能带动别人。这是“好人”在文化上的含义。家庭、家族里也存在着“重男轻女”“男人就是家族的象征”这样的观念。


心理学家李孟潮说:男人是“小太阳”,“小太阳”们被家人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结果他们就不再是他们自己了,因为他们要成为父母、家人眼中的“那个人”,而女人因为被忽视,反而能做她们自己。


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个体人格是分为“超我”“自我”“本我”三个方面的。这些“中国式的好人”有一个非常强大的“超我”,这个过于强大的“超我”让“本我”过度压抑,并产生非常多的愤怒;“本我”的愤怒和“超我”的强大控制极大地限制了“自我”的发展,让他们无法发展成一个健康的“自我”,因此人们看到的“中国式好人”其实是一个“空壳”。通常是“好”的程度越高,“空壳”的程度就越高。他越好,别人就会感觉他越空,没有自己的生命力,很无趣,即使跟他交往也碰不到他的真实内在,似乎他是戴着面具的。


有的伴侣关系看起来就是“一个是天使一个是魔鬼”。本来“魔鬼”没想当魔鬼,是那个“天使”把他逼成了魔鬼。我经常对来找我做咨询的夫妻说,你们家里有一把椅子,一把是“天使”的椅子,一把是“魔鬼”的椅子。“天使”霸占椅子不下来,对方为了与你互动,只好坐在“魔鬼”的位置上。



3

对自己很残酷,对自己的亲人更加残酷


“中国式好人”在结婚之前,也就是恋爱的时候,大家觉得他挺不错的。


这个人看上去憨厚、老实、有责任感,虽然有时不够有趣,却也带给人“暖男”的恋爱体验,正是很多女孩子要找的安全伴侣。可是真正进入婚姻后,妻子的感受可能就完全变了,慢慢地发现他对自己人一点儿都不好。为什么?


大家所谓的“好人”就是对别人好,他对自己人就不会那么好。结果问题出来了—外人永远都是外人,而亲人是自己的一部分,在恋爱当中“好人”还存着“我要照顾你,把你照顾好”的念头,进入婚姻之后,作为“好人”的亲人,就要成为被忽略的人。因为忽略自己,所以他也忽略自己的亲人,因为亲人等于一部分的自己。


我认识一对夫妻,丈夫就是这样的“好人”。丈夫有一个特点,外人看起来特别好,没的说。可是对自己人说话特别狠。妻子说:“我根本不敢跟我丈夫发生矛盾,一旦有了矛盾,他那话说得句句像鞭子一样抽在我心上。他对别人从来不这样,就对自己人这样,而且所有事情都是先想别人,最后才想自己的家人,总是一副‘家里人理解我、体谅我是应该的’的样子,所以跟他在一起特别难受。”


这个妻子没有说出来的感受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这个“好人”是个空壳。你会很愤怒,因为觉得冰冷、孤独,无法交流。你会希望他可以活出自己的生命力,还可能对他有下意识的攻击。但是“好人”的逻辑是这样的—我已经付出了一切,你怎么还不满足?你还攻击我,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然后“好人”的愤怒和攻击会加倍。所以“好人”的家里是很容易充满愤怒的。


我有一个来访者小花(化名),她妈妈是一个超级“剩女”,后来找了一个“渣男”,也就是她的父亲。小花的妈妈是小花父亲的第二个妻子,以前的第一个妻子已经有几个孩子留给小花的父亲了。


小花的妈妈总是不愿对小花表示亲近,小花就问她妈妈:“你是在有意地忽略我吗?”她妈妈说:“是的,我确实在有意忽略你,因为我要保持公平。否则大家就要说我对自己的亲生女儿好,对不是我亲生的就不好。为了避免这种嫌疑,我会刻意地疏远你。”“中国式好人”就是这种逻辑,对自己很残酷,对自己的亲人更加残酷。


4

“好”的程度越严重,“恨”的程度也越严重


据我观察,“中国式好人”除了会有伴侣或亲子关系的困扰,让家人陷入绝望之外,自己的身体也容易出问题。因为一直在不停地进行自我攻击,他的免疫系统会被自己破坏。为什么会有“自我攻击”呢?因为做“好人”,就必须把对别人的攻击性屏蔽掉,于是所有的攻击都变成了对自己的内攻击,包括对家人的攻击。一些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包括癌症患者,都存在这种情况。他们都会说自己是累的,承担得太多。但其实不是,而是他的愤怒太多了。


很多时候,癌症患者,包括一些抑郁症患者,会有这样的说法—心累。因为他们的情绪太压抑了。所有被压抑、被彻底否认的情绪,就以癌症的方式,在身体里呈现出来。


我的一个好朋友是抑郁症患者,而我是帮助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人。我在走近抑郁症的过程中,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抑郁症就是对所有不爱自己的人的一种终极惩罚。因为他不爱自己,而总是用外在的标准要求自己。抑郁症患者总是像“中国式好人”一样,大部分都自我要求很高,工作表现非常完美,让自己不停地变完美,而且很注重外界的评价;心思很细腻,内攻击力很强。“中国式好人”的这种自我攻击如果发展下去,很可能变成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方面的疾病,或者是心脏病、高血压,甚至癌症等身体方面的疾病。


按照弗洛伊德的生命动力理论,“性”和“攻击”是人类的两大动力,把攻击性屏蔽掉的人自然像个假人。中国有句老话,“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这也是事实。为什么“好人”不长命呢?他们心里有一个魔鬼。因为“好人”太害怕这个充满怨恨的魔鬼了,“恨”的程度越高,自己“好”的程度也就越高。“好”的程度越严重,其心里的怨恨越严重。


在我做治疗的体验中,我觉得我可以写“中国式好人”这样一本书,甚至想开一个“好人”改造营。对“好人”来讲,如果他们想治疗自己,想改变自己,特别重要的是,首先要意识到自己对攻击性的压抑;其次是要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攻击性,并学习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宣泄出来。这样才能慢慢活出真实的自己。



选自畅销书《中国式的情与爱》


作者简介:武志红,极具人气的资深心理学家、百万册心理学畅销书作家,致力于用心理学去深度剖析理解中国式的个人、家庭与社会的种种典型现象,他的读者遍布世界各地华人区。
标签: # 好人 # 自己的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