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越自律越焦虑
今天是2018年的第164天
距离2018年结束还有201天
▽
没有驱动力的自律,其实就是自虐。
1
这篇文章,我要对「自律」开刀了。
如果你读过这个时代「自我提升」「自我成长」的文章,那你对「自律」一定不陌生。
这些文章,都会苦口婆心地告诉你:
你之所以不够成功,是因为你不自律;
成功没有什么秘诀,只不过是人家能够坚持而已;
自律才能自由,所有的症结都是因为你懒;
……
他们会告诉你:你要自律,要坚持每天健身、早起、读书、打卡、写作、学英语……坚持下去,你就能走在别人前列。
以及,各种随处可见的「晨读会」「共读会」「早起打卡社群」「习惯养成训练营」……都在提醒着你:
不够自律,就会分分钟被时代抛弃!
这些说法对不对?
不能说不对,确实有道理。
但我特别想问问那些「坚持自律」的朋友:你们,过得还好吗?
2
前几天有读者问我,说:
我之前坚持每天读半小时书,坚持了两个月,后来工作忙,放下了几天,就把这个习惯忘掉了。再拿起来的时候,又觉得读不下去,这是为什么?不是说好21天就能养成一个习惯吗?我想,这种情况,在你的身上,是不是也曾经发生过?
今天,看到一个「早起打卡」活动,兴冲冲加入了,每天睡眼惺忪起来关闹钟、打卡、做运动,强迫自己进入状态。一个月过去,活动结束了,一切打回原形,该熬夜熬夜,早上照常睡到9点起床。
明天,又看到一个「每天一篇千字文」活动,觉得很有意义。于是,报了名,每天下了班吭哧吭哧地写,哪怕没有灵感也要绞尽脑汁。一个月过去了,悄悄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写了,解脱了。
后天,又看到一个「100天打败拖延症」……
打住。
这些活动都很好,很有价值,但它们真的有用吗?
恐怕对许多人来说,并没有什么用。
原因非常简单:如果一件事情,你必须「逼着自己」才能去做,那为什么要做呢?
▲保存图片可分享到朋友圈
人类作为一个自然演化的生物体,在设计上有许多缺陷 —— 就连我们的大脑也不例外。在人类文明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大脑所遵循的,仍然是原始的生物本能:趋利避害。
一件事情,大脑从中感受到乐趣,就会倾向于去做。从中感受到痛苦,就会倾向于逃避 —— 这是我们的动物本能。
从这个角度上讲,自律,其实是一个伪概念。
因为,任何时候你坚持不下去,放弃了,那些鼓吹「自律」的人都可以告诉你:这是因为你不够自律。
那如何才能做到「自律」,坚持养成好习惯呢?
他们不会告诉你,只会说:你需要自律。
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它没错,但是毫无作用。
试想,跟自己的大脑相对抗,凡事都逆着它的本能来 —— 这除了不断地内耗,还有什么用呢?
我们应该去调整它,因势利导,而不是如此简单粗暴地对它下指令。
好的习惯永远都不需要刻意去「坚持」,更不需要虚无缥缈的「自律」。
—— 我们应该让它来适应我们,而不是我们去适应它。
3
关于「自律」的研究,最初的来源,是非常经典的「棉花糖实验」。
这个实验你一定听说过:把一群孩子关在一个小房间里,每个人发一个棉花糖,告诉他们:棉花糖可以吃。但如果你等待15分钟,就可以得到两个棉花糖。如果你抵制不了诱惑,把手上的糖吃掉,你就什么也得不到了。
实验的结果是:那些等待研究者回来的孩子们,在今后的人生中,表现均优于「吃掉棉花糖」的孩子 —— 包括人际关系、SAT成绩、同学评价,等等。
这个实验是上世纪66-70年代早期,在斯坦福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它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概念,叫做「延迟满足」:
一个人,如果足够自律,能抵制眼前的诱惑,那他就会更容易成功。
▲保存图片可分享到朋友圈
也是从这个实验开始,「自制力」「自控力」「意志力」等相关研究、概念层出不穷,都围绕着「延迟满足」在大做文章。
它们往往都是一个调调: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在于自律(或者其它随便哪个名字)的程度。
但这个实验真的靠谱吗?
其实,如果查一下心理学的相关文献,就会发现,这个实验一直饱受质疑。比如,13年一篇发表在《认知》期刊的文章表示:实验之所以呈现这样的结果,很大可能是由环境造成的。
更不用说,这里面存在着诸如研究方法不精确、过分夸大相关性、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等等一大堆问题。
因此,这几年的研究,开始慢慢将目光从「自律」「意志力」「自我耗损」上转移开,进而关注人的自身。
自律当然不是一件坏事。但过分夸大「自律」的作用,后果可能是很严重的:它会带来对自我的无助、沮丧和不自信。
举个例子:
前阵子有学员问我,说:老师,我文化程度不高,最近在读一本书,一直读不太懂,甚至读几页就想睡觉,是我太笨了吗?怎么样才能坚持下去?
我告诉他:你这不是自律,而是自虐。
读不懂就放下,换别的书呀,为什么一定要强迫自己呢?
自律的本质,和「一万小时定律」一样,都属于简单归因:它们有用,也绝对不坏,但远远没有被吹捧和宣称的那么有用。
除了它们,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这些才是使我们去的成功、走在别人前列的关键。
4
那么,如果自律是一个伪概念,我们该如何培养习惯、去作出行动呢?
举个例子:
你今晚加班,明天给你发一万块奖金。你干吗?肯定干,对吧。
你今晚加班,否则明天项目就丢了,工作就没了。你干吗?多半也会,对吧。
这个时候的你,「自律」吗?并不是,你只是单纯被结果所驱动而已。
第一种「做了就会有收获」,叫做反馈;第二种「不做就会有损失」,叫做惩罚。它们是构成我们「去做某件事情」动力的两大部分。
本质上,我们的一切行动,乃至于习惯,都是由「动力」和「阻力」的博弈而决定的。
那么,「自律」的实质是什么呢?
非常简单,无非就是「动力」超过了「阻力」,我们循着大脑的指令去行动罢了。
很多人之所以能够「自律」,并不是他们喜欢苦行、喜欢逼迫自己,而是因为,他们从中获得了乐趣。
这种乐趣,可能是「解决一个问题」的快感,可能是「成功证明自己」的成就感,可能是「朝目标近了一步」的愉悦感 ...
—— 总而言之,他们认同自己所做的事情,并能从中感受到价值。
人的动机有三种:成就,影响和亲和。高成就动机的人,促成他们行动的动力,就是「把一件事情做好」。
你会发现,我们身边那种不知疲倦的人,比如念书时期的学霸,废寝忘食做项目的骨干,很多就是这种类型。
他们并不是靠意志力在逼迫自己,而是因为,他们享受「突破自己」的感觉,喜欢这种不断攻克一个又一个挑战的过程。
这种无视一切的驱动力,才是一个人制胜的秘诀。
▲保存图片可分享到朋友圈
之前和一些朋友聊天,我说,我没有什么娱乐,不看电影,不看剧,也没什么聚会、活动,平时的生活就是读书、写作、学习、开发新产品。
他们往往会「哇」的一声,问我: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怎么才能做到如此自律?
这根本就不是自律的问题。我没有娱乐,是因为……我本来就不喜欢娱乐啊。
我在很多文章讲过:如何才能长时间学习?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学习中找到乐趣,将学习和愉悦感链接起来。而不是靠意志力去驱动。
这是真的。
我在之前的文章写过:构建知识体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问题导向、问题驱动。原因也是一样的。
人的天性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之后的小小的成就感,又能给人以充分的反馈,不断地提高你的动力和兴趣。
所以,我读一本书的时候,绝不会出于「我要把这本书读完」的心态,而是:我有一个问题,这本书能解答我的疑惑。
抱着前者的心态,很容易蜻蜓点水,草草翻完;抱着后者的心态,哪怕一本书只精读了十分之一,也能真正把这部分内容吃透。
同样,如果你读一本书,读不进去,每次打开就想睡觉,那只能说明一件事情:这本书不适合现在的你,是时候换一本了。
学习本就应当如此:在你的能力基础上,去读需要稍微动脑子才能理解的书。那么,这个「遇到问题 - 动脑思考 - 解决问题」的过程,就会给你带来充足的成就感,一次次累加起来,让你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动机。
这才是长时间高效学习的秘诀。而不是对自己说「我要坚持下去」。
所以,为什么我不太支持目前这些鼓吹「自律」的各种文章、活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本末倒置了。
他们将一切症结,归因于你本身不够自律,寄希望于通过创造外部条件和压力,来「逼迫」你去自律 —— 这就南辕北辙了。
真正的自律,应该是反过来,从内在出发,寻找内部的驱动力,而不是从外部入手。
这就叫做「内驱力」。
它才是使一个人成长,最重要的力量。
5
那么,如何提高内驱力,让自己能真正「坚持」下去呢?
1. 体验
你可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你说得很对,但我就是对一切都不感兴趣,找不到动力,怎么办?
很多时候,往往不是「你对什么事情都缺乏动力」,而是因为你尝试和体验的太少了。
举个例子,可能有朋友知道,我很少玩任何户外运动,唯一玩得多的是射箭。怎么接触的?其实也是朋友带着出去,接触了一下,觉得十分有意思,这才开始上手。
我们最大的症状,往往就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一个开放的心态,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至关重要。大多数事情,必须亲自上手体验,你才能知道,自己是否适合,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够长期「坚持」下去。
哪怕这些尝试到最后都没有结果,这些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也能拓展你跟这个世界的触点,让你更好地融入社会,或者更进一步,成为你的护城河。
没有什么比体验新鲜事物更重要。往前走一步,你会得到整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