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真实」究竟有多远

01-05 生活常识 投稿:溺于你心海
我们离「真实」究竟有多远


这是 2018 年第 37 篇原创文章

本文共有:5012 字


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一定会知道,这两天发生了一件大事:

津巴多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被揭露存在造假。


也许有朋友不熟悉,我简单介绍一下:

这个实验是菲利普·津巴多在1971年,于斯坦福大学主导进行的。他挑选了24位斯坦福的学生,一半扮演狱警,一半扮演囚犯,让他们度过6天监狱生活。旨在说明:当处于环境高压下时,普通人也可能变成残忍的恶魔。


这个实验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路西法效应」—— 津巴多特地写了一本书,就叫《路西法效应》,讲述了整个实验的始末。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读。


这个实验被爆出什么问题呢?有一位记者发表了一篇文章,声称:


1)狱警的残忍是刻意引导出来的。证据是一段「未公开的录音」,里面揭示了:扮演典狱长的学生,向一位扮演狱警的学生暗示,要求他「更残忍、更强硬」一些;


2)囚犯的反应是演出来的。作者采访了扮演8612号囚犯的学生,他表示:他的一切表现,包括装病、惊恐、尖叫、歇斯底里,都是演出来的,只是为了早点从监狱里脱身。


这篇文章叫做 The Lifespan of a Lie(一个谎言的寿命),显然是在指控这个实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说实话,看到这个消息时,我咯噔了一下 —— 不仅仅因为这个实验过于经典,被写在任意一本心理学权威教科书里面;还因为,实验的主导者菲利普·津巴多,是心理学界活着的教科书。他编写了两本书《心理学与生活》和《津巴多普通心理学》,是许多心理学爱好者(包括我在内)的入门导师。


这几天,无论是心理学从业者,还是相关的媒体、自媒体,都在聊这件事,几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言辞里都是这样的表述:

「心理学的大地震!」

「救救心理学」

「心理学还可以信任吗?」

「教科书要改写了」

……


真的有这么可怕吗?


—— 假的。


还好我花了半小时,翻了一遍《路西法效应》。


真相是什么呢?这篇文章所揭露的两个「重磅炸弹」,其实早在津巴多2007年的这本书里,就被如实记录了下来。


我手头的版本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3月第一版。那段所谓的「未公开录音」,在书里76页明明白白写着,一字不差;8612关于「演戏」的自白,在书里92页,也清清楚楚地记录了下来。


实际上,关于第一条指控,是因为实验刚开始时,有一位「狱警」不入戏,达不到实验目的,因此典狱长希望他更入戏。


而第二条指控呢?事实上,861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极不配合。不但公开嚷嚷「这不是真的监狱,你们不会对我怎么样的」(这是大忌),在发现实验是动真格的之后又害怕了,企图通过装病、歇斯底里来出狱(破坏实验规则)。无奈之下,津巴多同意他退出实验,第二天就发现他是在演戏。


(微博上也有人发现了这一点,写得很详细,可参看:

media.weibo/article?id=2309404251501433333733 from=groupmessage isappinstalled=0 )


斯坦福实验是否存在瑕疵?当然有,非常多。但这篇文章是否说在了点子上?一个都没有。



按照我一向的风格,你一定能猜到,这个事情并不是本文的主旨。


的确如此。实际上,对于斯坦福监狱实验的质疑,至少从三十年前就开始了。关于伦理,方法,实验设置,可重复性等方面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在很多心理学课堂上,对这个实验也基本持观望和怀疑态度。这并不是新鲜事。


在这整个事件中,最有趣的是什么呢?是媒体的「狂欢」。


你可能不知道:这个被无数作者、文章追捧的实验,压根就没有做完,更没有发表在任何一本专业期刊上 —— 它最初的出处,是一本科普杂志,仅仅是记叙了这个事情。


是谁把它无限拔高,乃至于传播到家喻户晓,连各种教科书都把它收录进去?当时的媒体。


原因非常简单:揭露制度之恶、环境如何摧残人性、如何把正常人变成恶魔……这样的噱头对媒体来说,简直是百年难遇的题材。


它有没有做完不要紧,是否严谨不要紧,只要足够吸引人就行了。


而最近这件事情,最兴奋的是谁呢?也是各种媒体。


原因也一样:教科书级别的研究涉嫌造假,公认的大师有可能学术不端,整个学科有可能陷入危机……这个噱头,对任何一个媒体,都是难以抗拒的。


至于事情背后的真相,有谁关心呢?


所以,你不难理解,为什么1956年的阿希从众实验、1961年的米尔格拉姆电击实验、1971年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会成为媒体的宠儿,被推到家喻户晓的地位 —— 因为彼时离二战结束才不过二三十年。


经历了种族灭绝、大屠杀和世界大战的人们,对这一类「从众」「群体」的题材自然毫无抵抗力。


当媒体以猎奇和吸引注意力为第一要义,你就很难要求他们,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中立性。


所以,我常常说:批判性思维是什么?就是不要全盘接受,永远先退一步,审视你所接收到的信息,如果不能确信,就保持怀疑。


很多人觉得这很麻烦 —— 的确如此。但如果完全依赖这些外在的系统,就只会让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的跑马场。


你就永远只是在接收信息,而没有真正去思考。



这里,我想稍微暂停一下,引用第一段的两段文字。


1)「作者采访了扮演8612号囚犯的学生,他表示:他的一切表现,包括装病、惊恐、尖叫、歇斯底里,都是演出来的,只是为了早点从监狱里脱身。」


2)「实际上,861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极不配合。不但公开嚷嚷「这不是真的监狱,你们不会对我怎么样的」(这是大忌),在发现实验是动真格的之后又害怕了,企图通过装病、歇斯底里来出狱(破坏实验规则)。」


这两段文字有没有问题?没有,都是真的。


但如果单独看第一段,你是不是会觉得,8612是一名「勇于揭露黑幕」的英雄?


而单独看第二段,你又会不会觉得,8612是一个破坏规则、不配合、不敬业的捣乱者?


这就是媒体的「把关人」效应。媒体无须撒谎,只需呈现「它想让你看到的真实」,就足以引导你的思维,作出它们想要的判断。


比如这张图,就是传播学里一定会用到的经典范例:



这是一切媒体的通病和惯用手法。16年美国大选时,双方就动用了大量的媒体,运用这一点,做了非常多的工作。


再看看这两张图的对比。这是G7峰会上面,默克尔和特朗普对话的画面。猜一猜,这两张图分别来自哪里?




并不是很难猜。第一张图,来自默克尔团队的推特;第二张图,来自白宫发言人桑德斯的推特。拍的是同一个情景。


看第一张图,是不是觉得默克尔气势逼人?看第二张图,是不是又觉得特朗普从容自若、舌战群雄?


你看到的,一直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


这种现象,在学术界也有专门的概念,叫做「捡樱桃效应」。一个实验,做出一堆数据,挑出好看的交上去,发论文,不好看的藏起来。这也是导致心理学这几年来「可重复性危机」的重要原因。


同样,生活中,这种现象也极其常见。但凡对电视节目有一点了解的朋友,都会知道:剪辑对最终呈现的效果,所起到的影响,可以占到80%的作用 —— 一模一样的镜头,用不同的剪辑手法,可以凭空制造出冲突,也可以把一个正常人剪成疯子。


这运用的就是蒙太奇的原理:两个镜头放在一起,我们就会下意识地以为,它们是接连发生的 —— 尽管实际上,这两个镜头的拍摄,可能是在完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


所以,我一直强调:世界是复杂的。我们看到的、认知的,很可能只是一面,甚至只是一角。


8612是一个揭露黑幕的好人,还是一个破坏规则的坏人?都是,也都不是。斯坦福监狱实验是一个伟大的研究,还是一场骗局?也都是,又都不是。


拥抱复杂性,把你的视野进行「升维」,你才能看见更广阔的全貌。



回过头来,继续聊聊心理学。


对这个实验,我和一些朋友们担心的是什么呢?是大众对心理学失去信任。


我在 浅层次阅读,正在让我们停止思考 中批判过一种写作方式,叫做「名词解释型」:先长篇大论介绍一个经典实验,然后告诉你,这个实验证明了一个什么规律,最后升华总结一下:这个规律真厉害啊,我们要好好遵守。


于是,读者就会觉得:今天好充实,知道了一个实验,又学会了一个规律。


许多公众号、博客、帖子,乃至纸媒的专栏,这种写法早已蔚然成风。


为什么?

第一,有格调。运用心理学实验,比运用「我的朋友」听起来靠谱多了;

第二,方便省力。经典实验的简介网上到处都是,还没版权,复制粘贴一下即可;

第三,便于夹带私货。无论要传达什么观点,总能从浩如烟海的论文库中,找到一个经典实验,套上去就是了。


按这种写法,平时一篇文章的时间,我能水出五篇文章。


但这种模式,其实一直是在「消费」心理学。


它看起来有信息量,有干货,也很科学,但实际上,它的逻辑是站不住脚的。


原因很简单:一个单一的实验,哪怕它完全正规、无懈可击,能够真的「证明」或「推出」什么吗?很难。


就像斯坦福监狱实验,就算它完全没有问题,严格遵守实验规范,那么,就能得出结论「人性是脆弱的,在环境的压力之下,人总会露出「恶」的一面」吗?


很难。实际上,这还是在诉诸个例。你永远没办法确定,有没有可能存在某些「未知因素」,干扰了实验结果。


它本质上就跟「我生了A病,吃了B药病好了,所以B药对A病有效」一样。


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


拿我自己来说,我不会用一个实验去推导一个规律,而是会这样做:


1)如果要「推导」,我会用「大量实验」—— 既然一个不够,那我就多翻些相关文献,看看是不是有更多的人用相同的方法,重复出了一样的结果。如果是且可靠,那就可以认为,结论基本是可靠的。


这时,风险就被均摊了。除非这些实验都有问题,否则基本是比较可信的。


这就叫做归纳推理。


2)如果只有一个实验,我通常不会用它「证明」「推导」出一个东西 —— 我会先给出一个成型的理论,用它来解释某种现象,再用这个实验来佐证、支撑它。


这就叫做演绎推理。


这种做法,就是把实验放到了次要的位置,它只起到「说明」的作用。哪怕出错了,也不会影响主要论述。


当然,这次的事件,也给了我一个警示:哪怕是教科书里明确写了的内容,也是可能要打一个问号的。以后在写作时,还要再慎重、更慎重。


这一点,与大家共勉。



最后,说回开头。


斯坦福监狱实验是不是一个骗局?我们还能不能相信它?还能不能相信类似的心理学研究?


其实,科学本身有一个信条,就是「永远保持质疑」。无论任何事物,无论它看起来多么完美无缺,都有可能出问题。只是在我们尚未发现问题的情境下,我们可以「暂时」采纳这个理论,用它来指导生活。


正是这种力量,推动着科学不断发展。


所以,现行的科学范式是什么呢?通过观察总结规律,提出一个假说,再用实践去验证它。如果重复多次都成立,找不到瑕疵,我们就先用着;如果发现例外情况,或是找到更好的假说,我们就抛弃它,用更好的假说来代替。


不断迭代,循环往复。


其实,像斯坦福监狱实验这种经典实验,它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证明了什么」,而是,它提出了一个课题,引导大家去思考和探讨 —— 这可能才是它的价值。


至于这个实验本身,因为时代所限,相当粗糙,说服力其实也很有限。


包括津巴多本人在教科书中,多次暗示「实验中没有对参与者做出任何提示」等表述 —— 这也是一个难以洗脱的污点。


但重点是什么呢,不是评价,也不是猎奇,更不是给它贴标签,而是思考:我们可以如何做,来改善这种情况,推动科学的进步。


其实,学术界已经有相关的一些举措了。


比如,呼吁施行「RR」(Registered Report),就是一个很好的应对方式。


什么是RR呢?它把提交论文的过程分成了两部分:先提交议题,再做数据,期刊根据你的议题决定是否接收。如果接收了,哪怕你的数据不好,也照常发布 —— 这样,就可以把大家的关注焦点转移到议题上面,而非数据。最大限度地避免「捡樱桃效应」。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方式,比如公开原始数据、预注册分析手段、加强 power analysis……这些方法,都在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好。


这其实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只要你相信整个文明是在前进的,我们的知识积累水平在不断上升,那么,越新、越前沿的成果,一定是越有价值的。我们在不断地修正、细化、颠覆和完善人类自身的知识结构。


所以,不偏执崇古,不故步自封,而是打开思维和视野,不断审视、过滤信息,去芜存菁,迭代自己的知识体系 —— 这才是更好的做法。


也是我们不断拓展认知边界,突破自我的方式。


THE 特别声明:本文为企业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快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标签: # 斯坦福 # 都是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