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又如何,大的不是你
合理定位自己的能力,在工作中找到合适的位置。
无忧精英网 · 2018/05/03 11:08
新一年的毕业季就要到了,世界五百强、当地知名国企外企的offer,都是大家争抢的香饽饽。拿到入职的名额,当然是一件好事,但这仅仅是你未来的起点。
进了大公司,许多人都有一种优越感,企业联谊、同学聚会、家族聚餐,一帮人来抬举自己“啊,您在xx公司啊,那真是不得了”。就像上学的时候,被长辈夸奖,在xx重点中学读书,前途一定不可估量。这种恭维是不是出于真心,其实大家心知肚明。但是好话不厌听,被人夸奖,总是免不了飘飘然的。
为了继续保持自己处于这场话题的中心,他们往往还会讲一些自己公司的新闻轶事,甚至对公司里的知名高层的近期决策评头论足,借此营造自己也是精英阶层的一员。说的次数多了,渐渐产生出自己就是大家认识公司的窗户,是这个大公司里挺重要的一个人,仿佛经营策略也和他的想法有关。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很大一部分和成长时被灌输的理念有关。六七十年代出生的那一代,学习成绩的好坏,都是靠兴趣。家里面不管经济状况如何,对子女的预期没有现在这么大,大部分人都能在这种环境里,合理定位自己的能力,在工作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心态会比较好。但是,自独生子女这一代开始,不管资质如何,都会被长辈给予厚望。小时候想着自己是去清华还是北大,上学的时候想着自己是读金融还是管理。80、90后往往被教育要成为精英,成为人上人。
在大公司里,这种能力和自我期望的不匹配的情况,会更加地迷惑人。把公司的优秀和平台的大,当作自己的优秀和宽广。我们往往能在电视选秀、招聘节目中,看出选手的能力和他的预期是否匹配准确,但是当被评估的人是自己到时候,我们往往会用粉丝滤镜来看待自己。好的地方能被自己反复地拿出来炫耀,不足的地方,就用入职时间少,没有展现和锻炼的空间来掩饰。
自我估值过高,除了在大公司的年轻人中存在,小公司里也有不少这样的职员。他们往往有着不错的学历,觉得自己来到这样一个小公司是屈才,不太接受同事甚至是领导的意见。有一种“我能力比你强,你凭什么指挥我”的心理。这类人,就像平时成绩还可以,考差了或是志愿填错了去了不怎么样的学校,不信任老师教学,坚持按照自己方法钻牛角尖的人。把他们放到一个更好的环境里,未必有很好的发展,但是在小公司,足够有他不合作、心气高的理由。
如果存在这种心态问题,能遇上一个提点自己的前辈,那是再好不过。如果没有,往往会耗费自己好几年的时间来搞清楚为什么自己晋升慢,为什么机会不垂青自己。总是抬着头,只能看到树上成熟的瓜果被手更长的前辈摘走,空余失望和不忿,但其实,只要地下头来,从你平时看不上眼的小事做起,就可以浇灌出绮丽的花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