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坐堂 五官科病诊治绝招46 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是鼻窦粘膜的慢性炎症,患者无明显头痛,鼻塞的症状也不显著,长期大量鼻溢液是其特征。多由急性鼻窦炎治疗不彻底或反复发作迁延转化而来,其他病因与急性鼻窦炎基本相同。慢性鼻窦炎多为杆菌和球菌混合感染,变态反应体质与本病关系密切。本病可单发于某一窦,但常多发性,凡一侧或两侧各鼻窦均罹患者,称全鼻窦炎。 有哪些症状?
1.脓涕:为本病的主要症状,以患侧明显,多呈粘液脓性或脓性。前组鼻窦炎脓涕多流向鼻腔底部而易从鼻孔中擤出,后组鼻窦炎脓涕多经后鼻孔流向咽部而患者感觉“痰多”牙源性感染者,脓涕常有腐臭味。
2.鼻塞:以脓涕滞留为主者,表现为经常性鼻塞,擤出脓涕后鼻塞可暂时缓解。如为鼻甲肥大、鼻息肉等粘膜病变引起者,多呈持续性鼻塞。常因鼻塞而伴有嗅觉减退。
3.头痛:慢性鼻窦炎多无明显头痛,如有也不如急性鼻窦炎严重,部分患者可有头部沉重感、压迫感或钝痛。常为一侧头痛,两侧者必有一侧较重。多因细菌毒被吸收,产生脓毒性头痛;亦可由于窦口阻塞,窦腔内空气被吸收后形成负压而产生真空性头痛。
鼻窦炎引起的头痛常有下述特点:
(1)头痛常伴有鼻塞、流脓涕与嗅觉减退等症状。
(2)头痛多有时间性或固定部位,如白天重,夜间轻。前组鼻窦炎可有前额部或鼻根部痛,后组鼻窦炎可有枕部或头顶部痛。
(3)休息、滴鼻药、蒸气吸人或鼻腔通气、引流改善后头痛可减轻,咳嗽、低头弯腰、用力时头部静脉压增高,头痛加重,吸烟、饮酒、情绪激动也可加重头痛。
4.全身症状:轻重不一,有时缺如,较常见的是精神不振、易倦、头昏、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表情淡漠等。 需要做哪些检查?
1.鼻腔检查:鼻腔粘膜慢性充血、肿胀或肥厚,以鼻腔上部粘膜最明显。中鼻甲可有肿胀、肥厚或息肉样变。中鼻道变窄,粘膜水肿或有息肉形成。前组鼻窦炎可见中鼻道积脓,后组鼻窦炎可见嗅裂或鼻腔后部有脓涕滞留。
2.×线和CT检查:鼻窦×线平片和断层片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
3.鼻窦穿刺冲洗:多用于上颌窦,冲洗出的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便于制订治疗方案。
4. 鼻窦超声波检查:用于上颌窦与额窦,A型超声波可发现窦内积液、息肉或肿瘤。
5.鼻、鼻窦内窥镜检查:用以了解粘膜、窦口与窦内粘膜病变与分泌物的分布情况。 如何治疗?
苍耳子9-15克,黄芩9克,葛根9克,桔梗6克,生甘草6克,蒲公英15克,车前草12克,白芷3克,辛夷10克。
*鼻息肉或息肉样变,加牡丹皮12克,羊蹄根9克。
*嗅觉减退,加石菖蒲9克;
*便秘,加玄参12克,麦冬9克,鲜生地12克;
*乏力,纳差,加炒白术9克,神曲9克,生薏苡仁12克;
*失眠多梦,加夜交藤15克,合欢皮15克;
*咳嗽痰多,加夏枯草9克,半夏10克,杏仁10克;
*咽痛,加野菊花9克,射干6克,山豆根15克;
*肝区不适,加郁金9克,菊花9克;
*高血压,加泽泻9克,钩藤9克,蔓荆子9克;
*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加剂芥9克,防风6克。
上药先用水浸泡半小时,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用于慢性鼻窦炎。 处方二
芦根30克,苍耳子10克,桑叶6克,辛夷6克,白芷6克,薄荷6克。
*涕色黄浊,加夏枯草10克,龙胆草3克;
*涕量奇多,加鹅不食草10克,鸭跖草10克;
*头痛严重,加白蒺藜10克,菊花10克;
*鼻塞严重,加路路通10克,石菖蒲3克;
*鼻有臭气,加藿香10克,佩兰10克;
*脉有虚象,加太子参10克。
上药先用水浸泡20分钟,煎煮2次,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用于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 处方三
黄芪18克,天花粉18克,薏苡仁18克,蒲公英18克,鱼腥草18克,白芷15克,辛夷12克,鹿角霜9克,王不留行9克,炮山甲9克,升麻9克,甘草3克。
*脓涕多,加木通6克;
*浓涕带血,加白茅根18克,荷叶18克,赤芍12克;
*鼻塞重,加路路通12克;
*前额胀痛,加葛根15克,白芷用至20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用于儿童慢性鼻赛炎。 有哪些单验方?
1.鱼腥草50克,炒苍耳子、辛夷花各25克,桔梗20克,白芷、甘草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2.金银花、夏枯草、蒲公英各20克,苍耳子15克,菊花、川芎各10克,共研细末,每次服9克,每日3次。
3. 苍耳子、露蜂房、白芷、薄荷、细辛、升麻、藿香、蛇床子、制川乌各等份,共放沙锅内,加水煎开后5-10分钟,用一块布罩住,以口鼻吸人热气,待凉后以纱布蘸液洗额头和鼻部,每日2次,每剂药可用4-6次。 特别提示
1.积极治疗鼻腔与鼻窦的急性炎症。矫正鼻腔畸形,积极治疗牙周病,可减少牙源性上颌窦炎的发病。
2.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3.患病后要清洁鼻腔,去除残留鼻涕,保持鼻道通畅,可做低头、侧头运动,以利于窦内涕液排出。
4.注意擤鼻方法,鼻塞涕多者,切忌用力擤鼻,以免鼻腔分泌物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发生耳疾。
慢性鼻窦炎是鼻窦粘膜的慢性炎症,患者无明显头痛,鼻塞的症状也不显著,长期大量鼻溢液是其特征。多由急性鼻窦炎治疗不彻底或反复发作迁延转化而来,其他病因与急性鼻窦炎基本相同。慢性鼻窦炎多为杆菌和球菌混合感染,变态反应体质与本病关系密切。本病可单发于某一窦,但常多发性,凡一侧或两侧各鼻窦均罹患者,称全鼻窦炎。 有哪些症状?
1.脓涕:为本病的主要症状,以患侧明显,多呈粘液脓性或脓性。前组鼻窦炎脓涕多流向鼻腔底部而易从鼻孔中擤出,后组鼻窦炎脓涕多经后鼻孔流向咽部而患者感觉“痰多”牙源性感染者,脓涕常有腐臭味。
2.鼻塞:以脓涕滞留为主者,表现为经常性鼻塞,擤出脓涕后鼻塞可暂时缓解。如为鼻甲肥大、鼻息肉等粘膜病变引起者,多呈持续性鼻塞。常因鼻塞而伴有嗅觉减退。
3.头痛:慢性鼻窦炎多无明显头痛,如有也不如急性鼻窦炎严重,部分患者可有头部沉重感、压迫感或钝痛。常为一侧头痛,两侧者必有一侧较重。多因细菌毒被吸收,产生脓毒性头痛;亦可由于窦口阻塞,窦腔内空气被吸收后形成负压而产生真空性头痛。
鼻窦炎引起的头痛常有下述特点:
(1)头痛常伴有鼻塞、流脓涕与嗅觉减退等症状。
(2)头痛多有时间性或固定部位,如白天重,夜间轻。前组鼻窦炎可有前额部或鼻根部痛,后组鼻窦炎可有枕部或头顶部痛。
(3)休息、滴鼻药、蒸气吸人或鼻腔通气、引流改善后头痛可减轻,咳嗽、低头弯腰、用力时头部静脉压增高,头痛加重,吸烟、饮酒、情绪激动也可加重头痛。
4.全身症状:轻重不一,有时缺如,较常见的是精神不振、易倦、头昏、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表情淡漠等。 需要做哪些检查?
1.鼻腔检查:鼻腔粘膜慢性充血、肿胀或肥厚,以鼻腔上部粘膜最明显。中鼻甲可有肿胀、肥厚或息肉样变。中鼻道变窄,粘膜水肿或有息肉形成。前组鼻窦炎可见中鼻道积脓,后组鼻窦炎可见嗅裂或鼻腔后部有脓涕滞留。
2.×线和CT检查:鼻窦×线平片和断层片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
3.鼻窦穿刺冲洗:多用于上颌窦,冲洗出的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便于制订治疗方案。
4. 鼻窦超声波检查:用于上颌窦与额窦,A型超声波可发现窦内积液、息肉或肿瘤。
5.鼻、鼻窦内窥镜检查:用以了解粘膜、窦口与窦内粘膜病变与分泌物的分布情况。 如何治疗?
苍耳子9-15克,黄芩9克,葛根9克,桔梗6克,生甘草6克,蒲公英15克,车前草12克,白芷3克,辛夷10克。
*鼻息肉或息肉样变,加牡丹皮12克,羊蹄根9克。
*嗅觉减退,加石菖蒲9克;
*便秘,加玄参12克,麦冬9克,鲜生地12克;
*乏力,纳差,加炒白术9克,神曲9克,生薏苡仁12克;
*失眠多梦,加夜交藤15克,合欢皮15克;
*咳嗽痰多,加夏枯草9克,半夏10克,杏仁10克;
*咽痛,加野菊花9克,射干6克,山豆根15克;
*肝区不适,加郁金9克,菊花9克;
*高血压,加泽泻9克,钩藤9克,蔓荆子9克;
*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加剂芥9克,防风6克。
上药先用水浸泡半小时,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用于慢性鼻窦炎。 处方二
芦根30克,苍耳子10克,桑叶6克,辛夷6克,白芷6克,薄荷6克。
*涕色黄浊,加夏枯草10克,龙胆草3克;
*涕量奇多,加鹅不食草10克,鸭跖草10克;
*头痛严重,加白蒺藜10克,菊花10克;
*鼻塞严重,加路路通10克,石菖蒲3克;
*鼻有臭气,加藿香10克,佩兰10克;
*脉有虚象,加太子参10克。
上药先用水浸泡20分钟,煎煮2次,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用于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 处方三
黄芪18克,天花粉18克,薏苡仁18克,蒲公英18克,鱼腥草18克,白芷15克,辛夷12克,鹿角霜9克,王不留行9克,炮山甲9克,升麻9克,甘草3克。
*脓涕多,加木通6克;
*浓涕带血,加白茅根18克,荷叶18克,赤芍12克;
*鼻塞重,加路路通12克;
*前额胀痛,加葛根15克,白芷用至20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用于儿童慢性鼻赛炎。 有哪些单验方?
1.鱼腥草50克,炒苍耳子、辛夷花各25克,桔梗20克,白芷、甘草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2.金银花、夏枯草、蒲公英各20克,苍耳子15克,菊花、川芎各10克,共研细末,每次服9克,每日3次。
3. 苍耳子、露蜂房、白芷、薄荷、细辛、升麻、藿香、蛇床子、制川乌各等份,共放沙锅内,加水煎开后5-10分钟,用一块布罩住,以口鼻吸人热气,待凉后以纱布蘸液洗额头和鼻部,每日2次,每剂药可用4-6次。 特别提示
1.积极治疗鼻腔与鼻窦的急性炎症。矫正鼻腔畸形,积极治疗牙周病,可减少牙源性上颌窦炎的发病。
2.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3.患病后要清洁鼻腔,去除残留鼻涕,保持鼻道通畅,可做低头、侧头运动,以利于窦内涕液排出。
4.注意擤鼻方法,鼻塞涕多者,切忌用力擤鼻,以免鼻腔分泌物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发生耳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