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毁于凡事想太多

01-04 生活常识 投稿:陪着眼泪
你就毁于凡事想太多


01


 

前段时间和大三的表妹聊天。

 

得知她近期整夜整夜地睡不着,大把掉头发。

 

原来她的很多同学,现在要么已经在外边的大公司实习,要么就早早地准备考研和出国留学了。

 

只有她没目标、没计划,暑假闲在家里。

 

刷朋友圈看着大家的生活都充实和忙碌,焦虑的连饭都吃不下。

 

我问她以后想要做什么工作。

 

她滔滔不绝地说了很多:

 

想要去宝洁公司工作,但是听说面试非常严格,自己肯定过不了;

 

如果能面试成功的话,当然还是想要做跟本专业相关的工作……

 

嗯,想法很美好。

 

简历投了吗?

 

没有,我还不知道简历的格式。

 

典型想的多,做的少。

 

其实所有人在大多数时间都是这样,想法总是比实际行动多的多。

 

因为想象既不花费力气,又能获得满足感,光是想想就已经很开心,为什么要去实现它。

 

行动往往代表着要耗费更多精力、投入资源、做出牺牲,而且不一定能成功。


 

02


 

前几天看论坛,发现了一条帖子,关于中年焦虑。

 

发帖人今年刚满30岁,从大学毕业起,就在一个小企业工作。

 

工作多年一直没有上升的机会,公司员工之间勾心斗角严重,也看不到任何前途。

 

为了逃离这种前途黯淡的日子,她下决心改变,想要考出CPA,然后跳槽去大公司。

 

于是便开了一个帖子,记录自己每天生活和学习的日常,让各路网友来监督。

 

刚开始的时候,帖子还很活跃,发帖人每天都会更新自己的生活。

 

底下的网友也纷纷留言鼓励。

 

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帖的数量越来越少,后面甚至连续几个星期都不再更新。

 

后来,发帖人留了一段话:

 

CPA不考了,太难了,就算考上了也不一定能去到想去的公司,活得未必会比现在舒服。

 

同事之间的勾心斗角,忍一忍就过去了。

 

之后便删除了帖子。

 

想起马云在演讲中说过的一句话:

 

太多年轻人,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想法很多,但是执行力太弱,有改变的决心,却没有执行的勇气。



03



近两年来,我渐渐发现纠结情绪、犹豫不决是最浪费时间的事情。

 

身边有个想要考研重回校园的同学,一直在纠结到底要不要去。

 

每天都在花很长的时间思考,经常愁眉苦脸地向朋友们倾诉:

 

我这都工作几年的人再去考研,肯定考不上的吧;

 

考研很难啊,感觉我坚持不下去啊;

 

离考试时间就剩八个月了,我肯定来不及准备了……

 

她等待纠结的时间越长,越没有信心,在痛苦的纠结下,最终放弃了考研。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思维反刍。


它指某个人过分沉溺于消极的思想中,反过来又会强化自己的负面情绪,自我聚焦的反刍会增加悲伤,焦虑和沮丧的感觉。

 

与其在纠结中浪费时间,不如立刻行动起来,赶紧做决定,做了决定就可以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说:


那些经常受困于不安和焦虑的人,对未来往往有“想太多”的毛病。

 

他有一个建议就是,我们可以试着换一种思维方式去看待问题。

 

那就是只去看那些此时此刻在眼前发生的事,只处理眼前的问题。

 

不是把焦点放在明天或后天,也不是明年或十年后,而是把精神集中在“现在”这一刻。

 

假使你已经预测到未来可能会发生“那样的情况”,在事情实际发生前,可以把那些预想都忘掉,然后在行动的过程中一步步地规避,调整方向。

 

 

04



很多人觉得等我想好了,准备好了,才能去做一件事。

 

其实思考太久的结果,往往是拖延和焦虑。

 

当你觉得某件事到了要往前走一步的时候,就坚定地走出第一步,然后是第二步。

 

有时候,可以一边行动一边想,想法虽然很多,却变的开阔起来。

 

所以只要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后面的事也会变的顺利起来,这就是正向反馈。

 

在行动中做好准备,准备好了,机会才会如约而至。

 

《孤独星球》的作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当你决定旅行的时候,最难的一步已经迈出来了;


如果你迈出这一步,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多么容易实现。

 

选择对的事情做,并坚持下去,人生不需要那么多犹豫和纠结。

 

就像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120:执行力》中提到的:做,就对了。


 

1:目标   2:输出   3:成长

4:资源 5:学习力 6:量化反馈

7:自律   8:习惯   9:拖延


标签: # 自己的 # 焦虑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