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研究

01-04 生活常识 投稿:陪着眼泪
《易经》研究

  近日听许多讲座,讲到中国文化的周易,还有建筑,武术等等。总之中国文化的核心,在易经中最为集中。易经的概念最主要的就是----阴阳。阴阳不是事物的本质,而是事物的现象。这开启了中国人按照像的思维之路。易经最早是符号,下来是文字,系词,着期间的时间据说各是500年。这也没有什么考证。现在不管它是什么时代产生的,管的是对现实的人们有没有用,易经中普遍性的东西是什么,阴阳在现代社会的指称是什么。现代人如何把易经运用到现实的生活中。

  易经的符号,八卦,六十四卦。八卦变成六十四卦,还有人继续变,六十四乘以六十四,成了四千多卦。这种推演不是推理,而是简单地一个叠加一个,形成一个新的符号。八卦是基础符号,其余都是相互叠加的符号。这种组建也具有原始性。  如果事物的结构仅仅是上下关系,那么事物就简单了。实际上符号还有包含的,平行的,吸引和排斥的复杂关系。在各种关系中,才能把一切的变化包含进去。但是易经最主要的还是“上下”结构。八卦按照从下到上排列的,据说这是为了说明一切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但是在限定的符号中,到了最高的阶段,又要回到最初的低级的阶段。六十四卦的排列也是按照事物的演变过程而设置的。  六十四卦可以排列成为圆形的,可以排列成为方形的。阴阳符号的叠加形成美的图案,着也具有原始性。在易经看来,世界就是这样整整齐齐的。没有任何意外的状况。没有偶然性。这是对自然的想象力。自然的规律性被看成是符合观念的,这也是古人的愿望。  卦辞。卦辞是对符号的解释。这种解释不是随意的,而是按照符号的含义,卦辞来自符号所表达的意义。这就是对八卦的深入理解。卦辞涉及到当时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官方的,有民间的,有各种各样的境遇,天文地理无所不包。  卦辞的特点是,简要。比如“初吉终凶”,这是对事情的整体性的把握,“先笑后嚎啕”,也是如此。还有对进程的把握“履霜,坚冰至”,总之易经的卦辞是按照自然的序列,按照自然的必然性在进行的。这和中国人的自然主义的思维方式不可分割。  在自然之外,中国人没有想到别的力量,对“道”易经只是稍加利用,比如“履道坦坦”,这里的道还是自然。但是这里不是独立的道。老子那里才出现独立性的道。  符号来自自然,系词来自符号。这据说是很严密的。但是在现在看来,这里只是主观观念的联想,实际上符号的多种可能性,不仅是文字不能穷尽的,符号自身的模糊性也难以把握。后世对象的研究也很难穷尽。尚秉和研究象也导向诗学。现象学。  感性的,象的思维很难触及本质的存在。所以,易经直接把象本身就看成是本质。“以象为质。”因为实际办不到,象就是神秘的东西,言语也是神秘的东西。在老子那里更加突出了语言的局限性,道可道非常道。即使是到了老子,还是象的思维,论语也是象的思维,“天何言,四时行焉”,  依附在自然之象中的思维始终是感性的思维,这种思维的局限性变成了----变化----阴阳的变化。所以,易经还是处在变化的象中的感性的思维。按照像的显现,易经要人们刺激思维象知性迈进,实际上象还是使人们陷入思维的艰难之中。因为思维的本质是概念,而不是象。只有舍弃感性的东西,进入概念才能进行思维。但是易经没有超越象的局限性,遂进入“‘得意忘言’中。这就很难把握吉凶关系了。到了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就把对立性纳入思维。一种现象的本质是其对立面。可以说,老子是对易经的深化理解。虽然易经是儒家的必读课,但是理解最深的还是老子。老子的道德经几乎是对易经的深化,易经中提及的”道”成为老子思考的核心。   现在看易经,符号体系是简单的,但是组织起来是复杂的,系词是当时的社会生活记录,现在看来是具有历史的元素。这些系词是不是可以成为现代社会的指导,谁也不能把握,仅仅“吉凶”两个概念还是现代社会普遍的。易经也把“吉凶”凸显在整个价值之中。“趋吉避凶”就是易经的核心,易经的方法论,就是革故鼎新。只有变化才可以趋吉避凶。易经的进步性就是对“革故鼎新”的发挥。一般而言,变化是引起吉凶的原因。“吉凶生乎动”,所以“慎动”,谨小慎微就是易经的学理性的方法。谦虚是易经的修养的方法。贞固,坚持正道是易经的大方法。只要是大的方面是吉利的,对于小的不利,易经主张独立不惧,坚持正道超越艰险。  易经有两个大的方面,就是君子在吉利中继续进取,在不吉利时继续努力。易经是为君子写的,这里要求易经的人格要求。对于见异思迁,朝三暮四的人,易经并不难改变其命运,也不能使其趋吉避凶。这具有道德的支撑。  其次是方法论,认识论的支撑。易经的本体应该是道。天。对于出于不利的时候,君子可以以自然之道的天为支撑,不惧危险,但是要讲求方法,不要固执不变。对方法的变化,方法的坚守都是“与时俱进”,既要坚持自己的主体性,也要获得天道的支撑。   我对现在讲易经的人都不满意,一方面是算命,一方面是陷入繁琐的西方哲学的推理演绎,着都是没有抓到本质。易经有“不变”与“变”的双方面的考究。坚守正道时坚持不变,失去正道时正确变达到正道。所以,易经不是盲目性地变,为变而变。但是现在的许多人讲“易经”就是变化之书。不管应该不应该都变,着反而成为乱之首因。如果符合自然,社会,生命本身,就坚持不变,如果失去上述方面,就变化与自然一致。所以,变化与不变都是有依据的。失去依据的变与不变都是混乱的。老子更加强调,在自然的基础上,不变比变更加积极,无为无不为。  按照老子对易经的理解,凡是按照人的欲望,为了满足欲望而故意变化不应该变的东西,就是“祸”,“祸莫大于不知足”,人的欲望任意驱动,人们不能坚持正道,任意改变思想和方法道路,这都是“祸”。这里,老子更加强调易经的本质----人性的稳定性,道的必然性,不要以人的私欲作为变化的依据。老子对易经的理性的萌芽加以凸显。  在老子看来,儒家是以人欲,任意变化自然之道,结果是社会,人心混乱。就此,老子主张“绝圣弃智”,不要被人的欲望所驱动,陷入祸患之中。“礼者,忠信之薄,乱之首也”,以清静无为作为顺其自然的方法。减少人的欲望就是易经的本质,只有降低人的私欲才能见到天道。这是孔子一辈子没有想到的,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但是孔子没有把减少欲望作为人的修养的核心,以“骄气多欲,浮词淫志”作为生命的本质,实际是助推了欲望。引起了人心的混乱,社会的混乱。  老子和孔子出于不同的目的性理解易经,孔子理解易经是自强不息,积极主动地生活,张扬生命,而老子的理解是,谦卑自柔,无为对出于自然之道中,无为无不为。所以,后世说,孔子的儒家是劳而无功,道家是简要而易成。老子更加注重易经的形而上的部分---道---的服从和遵守,而孔子理解的是形而下的部分,人的积极性和欲望本能的发挥。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着形成中国文化的两种世界观和人生观。老子说“善易者不以筹策”,只要行乎大道,就无惧无畏。而孔子主张对各种社会礼法的适应性,以礼法设计人生,修养不是坚守自己,而是舍己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别人决定自我。

 

  易经是很难研究的,没有人真正研究通易经。孔子,老子只是采取一个角度研究。仅此就足以完善人生。因为个体的人不可能需要易经的方方面面,易经所涉及的是人类的事情。易经注重爻辞的吉凶,就是看具体的生活中的具体的事情的吉凶。因为人生的很渺小的。孔子着眼于方方面面,个人要完善一切才能是圣人。比如孔子说,智,勇,仁都要集中在人心中才能是君子。但是事实上,这样的人很少。老子不主张方方面面,只要有具体的合理,就是善。“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样就足以使人吉利。对于繁文缛节,老子主张废弃。老子的人生观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不必迎合别人,也不必委曲求全,坚守自己,顺应大道,就是完善的人生。  现在研究中国文化的迷雾是,研究者的理论水平不高,引经据典,照本宣科严重,教条主义会束缚人们的思想。不是解放思想,而是束缚思想。其次是没有对中国文化进行批判性解释。就像教堂对圣经一字不敢改。其次是研究的深度不够,没有新的思想激发。研究易经最高的理论至今还是《系词》。历史上没有出现高于系词的研究。系词第一次把易经的本质的东西揭示出来。一些教授把易经和风水算命拉在一起,这就陷入了新的迷信之中。易经的研究,低层次的在研究卦辞,符号,高层次的在研究“道”,形而上。前者主张变化,后作者主张不变。道家的清静无为就是主张不变的,形而上的道。  学习了易经的人,真正理解才是“以不变应万变”。而不是盲目地故意的,为变而变。盲目地变,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是违法的,不合理的原因。一种质的东西应该保持永恒的稳定性,而变化的仅仅是现象,方法。而且变化的消极性是,混乱。不仅精神世界要稳定,现实世界也要稳定。因为学习易经而陷入混乱之变,才是适得其反。从现实的维度看,一个好的身体,心灵,社会,物质都是在有序的稳定性中存在的。所以,不变的质和变化的现象是两个层次。质,永恒不变,道永恒不变。 

标签: # 易经 # 老子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