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您看什么时候把工资发了

01-04 生活常识 投稿:良人未归
老板,您看什么时候把工资发了

《未生》剧照


在那半年里,很多男同事几乎把公司当旅馆用,晚上能睡上一觉就行。至于开会到凌晨,然后第二天一早继续外出谈客户,都是常有的事。可没多久,我们的工资还是全部停发了。




老板单枪匹马带领公司二次创业之后,我为他起了一个代号:造梦者。

他为公司打造出来的,是梦想成真,成功拿下第一轮融资;他为我们打造的,却是一场黄粱美梦。

 

1


2005年,老板从省城的杂志社辞职回老家,开了一家广告公司,为当地大型企业承办杂志,从中赚取佣金。

十多年前,杂志还很吃香,颇受各路财大气粗的广告客户欢迎。就算在我们那座三线小城,很多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等金主都纷至沓来。

公司刚一成立,老板就挣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那时,当地一家叱咤风云的资产管理公司一次性投入了一百多万的广告费。老板在广告圈内也变得小有名气。

他个头不高,戴一副眼镜,总是随身带着公司出版的杂志出现在大大小小的活动上。

直到一年多前,我到这家小有名气的公司面试。城市小,圈子本来也不大,在此之前,我时常听人提起这家“成功”的公司。面试大约两个多小时,从上午10点直到中午12点多,全程几乎是他说我听。

“媒介是拉近我们与客户,尤其是与高端客户的捷径。搞媒体的人就应该把自己塑造成为一名社会活动家,广泛交友,这样你在城市中才会生活的便捷……”为了动员我们这批新人从应聘的编辑岗转到业务运营岗,老板多次在会上这样说。

事实上,在我进入公司之前,公司就已经开始调整业务方向,逐步把杂志停掉,向网站转型。

那时,老板已经嗅到了互联网的风口,后来干脆将公司正式转型为一家从事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技术型企业。

那是公司二次创业的开始,距离老板首次创业已过去了十年。

那时候,我们这十人的新团队都对公司的承诺和项目的潜力充满信心。

 

2


为适应身处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公司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开始将线下业务向线上平台延伸,以线上平台作为新的媒介工具吸引广告客户。

由于资金不足,新项目的研发技术只能外包,我们主要负责运营工作。据说,老板花了点钱,直接将技术支持的工作交给了他的朋友,这样就节省了公司新建技术团队招聘、培训的精力,更免去了自己搭建服务器上百万的费用支出。至于他给了朋友多少钱,我们不得而知。只是,在项目出现bug的时候,客户催我们解决,我们催着老板,老板还得求着技术方帮忙解决。

“经过多轮的讨论和取经之后,新项目的可操作性百分之百。等到项目做强做大之后,我们就可以拥有自己的服务器,到那时,公司的业务将会像淘宝、美团那样,遍布全国市场。融资和上市也将水到渠成。”在公司首次公开说明新项目的情况时,老板这样向我们描绘着前景。

“而你们,作为公司二次创业的初创团队,除了要统领、负责项目落地区域的工作之外,也将享受到公司的股权。”老板也不止一次向我们这样承诺。至于股权分配的具体问题,老板却没有详细说明。

不过,同事们并没能够被允许在第一时间参与新项目的讨论。在那场说明会中,老板只是向我们阐述了新项目的一切,从运作方式、特点、未来的规划到打造这一项目的初衷。

第一次接触线上业务,我们不免有些疑虑。那天,同事们提了多少问题我已经记不清了,事实上我们的任何疑问都是徒劳,老板都能够逐一推翻。

而这个新项目会最重要的环节是,老板让所有与会人员签署了一份关于新项目的保密协议。毕竟,在“互联网+”的时代,一个好的idea(点子)很重要。

 

3


自从保密协议签过之后,同事们都像是被委以重任似的,创业梦想熊熊燃烧,所有人都全面参与了项目的打造和落地实施。

我们相信,好项目一定能得到市场的自然认可。于是,在自有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为了提高项目的知名度,扩大项目的市场占有率,我们采用的是最直接的“人海”战术。

从市区到远郊,从周一到周六,从早上到夜晚,同事们挨家挨户地去介绍项目,向客户渗透我们的项目理念,并引导他们使用。

那时,线上平台的想法尚未落实,同事们和客户沟通时全凭一张嘴和一双手。凭一张嘴向客户介绍新项目是什么,采纳我们的新项目对他们有什么好处;手拿着笔,在随身携带的A4纸上划拉着新项目的运作方式,以便让客户看上去一目了然。

当时,包括城郊在内的整个市区符合项目定位的客户共有5万家左右,公司计划的目标是80%。

按照每人每天工作10个小时,一周工作6天的时间安排,完成公司计划至少需要200天,而老板需要我们在半年之内就完成。

于是,在那半年里,很多男同事几乎把公司当旅馆用,晚上能睡上一觉就行。至于开会到凌晨,然后第二天一早继续外出谈客户,都是常有的事。

负责攻下餐饮行业客户的女同事们经常在饭点饿着肚子等餐馆的负责人,因为在那个时间点见到老板或者店长们的几率最高,能够坐下来谈业务的机会最大。

当时,为了攻下一家全省连锁的快餐店,我和老段就跟着店长到处跑,店长在哪家店,我和老段就跟到哪家店吃饭。跟了小半年,我们竟吃掉了两个月的工资。

老段是在我进入公司不到一个月之后来的,踏实肯干,工资从来是领导不发他也不问。他一直对我说,给自己三年时间,希望项目做大后,能分到别的区域当个负责人什么的。

后来,店长终于被我们打动,将我们的业务上报到了总部。只可惜,最终我还没有等到连锁店总部的答复,就离开了公司。

超出日常的工作量、与客户高效沟通方式的不断摸索、不知能否实现的年度计划,对我们来说,这就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创业”。

因为没有实物展示,绝大部分客户对我们的描述都是半信半疑,而那些对新项目感兴趣的客户也大多回复说:“等到你们的产品出来再说吧。”

当半年后,新项目真的从一个idea变成了一款可以向客户初步展示的实物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要疯狂了,再怎么加班加点也乐此不疲。

 

4


然而,我们的疯狂并没有持续太多时间。

在新项目“变现”之后,公司的资金链出问题了。消息灵通的同事说,产品的研发费用已经把公司的现有资金都耗光了。另外,虽然部分客户对公司的新项目表示认可,但真正买单的却少之又少。

当然,这事,所有同事都感同身受。

很多新来的同事,在跟进项目两个多月后,三三两两都离职了。还在坚持着推广新项目、寻找合作客户的同事们也日渐怠惰,上班后拜访客户的出发时间越来越晚,而结束拜访回公司的时间也越来越早。

融资迫在眉睫。

老板最终选择了“双管齐下”的融资策略:一方面通过招代理,获取代理商的代理费;另一方面直接向风险投资机构自荐项目,获得投资资金。

老板还多次在会上向同事们传达这样的信息:每一位同事都可以向身边的亲朋好友介绍公司的新项目,尤其是项目的盈利方式,对于帮助公司成功找来融资的同事,公司拿出5%的股份作为奖励。

奖励政策的确很诱人,我们却都力不从心。每天需要外出拜访对接的客户已经将我们的精力消耗殆尽。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工资开始停发了。


●   ●   ●

为了稳定军心,老板大概在工资停发第二个月的时候,第一次在公司会议上说了项目成功融资之后的待遇问题。

“公司现在估值5000万,目前正处于融资阶段,我承诺融资成功之后,在座的每一位都将是公司的原始股东,公司奖励每一位员工0.1%的股份,而且是常年持有,直到离职。年底还会得到公司的分红。到时,所有这一切都会在协议中体现出来。大家放心,撸起袖子好好干,公司是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的。”

这是老板第一次站出来向同事们做了交代,也是仅有的一次。“等到融资进来之后,工资该发的发,补贴该给的给。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作为对大家对公司不离不弃的补偿吧。”

“当然了,有想离职的同事,现在可以提出来,公司会把拖欠的工资以欠条的形式向你保证。”在会议结束前,老板补充了这么一句。

会场鸦雀无声,我们都在心里盘算着:按照公司所讲的估值和分红比例计算,每一位同事年底可以拿到5万块,比一年的工资甚至还要高。另外算上推广新项目的提成,多劳多得,也是不小的一笔钱。

想到老板对拖欠工资的事情做了表态和补偿承诺,跟着新项目一路走过来的同事们都没离开。

 

5


即便如此,上市依旧是老板“至死不渝”的信仰。哪怕这一信仰的实现因为不切实际而需要人为包装。

公司所在的本地城市始终只是一个样板,这是受限于城市规模和产业发展实情。在老板看来,公司真正的“大本营”是北京、上海。

在某次会议上,老板公开说明,三家有融资意向的公司,它们都曾经投资过数个目前已经成熟的互联网公司。遗憾的是,直到融资成功,我们也没有听到任何相关消息。

等融资期限一天天临近,老板又开始高薪招兵买马、扩充运营团队了,试图通过规模化的运作吸引投资人的关注。当然,这高薪只能在融资后兑现。

然而,新招来的同事走了一批又一批。在往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有27位同事离职。工龄最短的不到半天,上午迟到半个多小时,中午下班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了。

当然,如此大力的推广,终于也让公司的新项目在本地慢慢有了些名气,也陆续有客户找上门来,主动希望合作。

融资方面也有了进展,成功融资近千万的消息在公司成了公开的秘密。当然,我们知道这件事,并不是通过公司公开的报道和说明,而是从“消息灵通”的同事那里听来的。

“我们近一年时间没发工资的日子终于到头了。”同事们都盼着,等我们发了工资去吃一顿自助餐,就选最贵的那家。

但事与愿违,工资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立刻全部补发下来,每次发工资也只是补发两个月的而已。

在我离开公司之前,公司也一直没有公开说明关于融资成功的任何信息。


6


胆大的同事开始私下跟老板要工资,死磨硬泡,没想到还真的要成了。尽管还是没有全部要下来,但总归要到了一部分。

这位要出部分工资的同事悄悄告诉我们,为了要工资,他一天给老板打了12个电话,求理解求同情的软话不管用,他就来硬的,拿自己在公司的那段艰苦日子说事。

这个“好办法”让很多同事感到兴奋,但它也并不是屡试不爽。有的同事费了好大劲,依旧一分钱都没要到。

至于拖欠工资时承诺的补偿、员工持股和分红,以及老板心心念念的上市计划,我们都再没听他提过。

倒是在听说融资进来没几天时,老板把自己那辆比亚迪换成了途观。

有一次,老板开新车带着我和同事外出拜访客户,返程的路上我们聊天。同事跟老板说他想买车,顺便夸了老板的新车。

“哦,这是朋友的车,他嫌排量大、耗油,让我开几天。”老板若无其事地回答。

我意识到话题的尴尬,岔开说回到工作。老板立刻接话说起了工作,直到回公司之前,他还一直在给我们讲拜访客户时的技巧和方法。

当然,这辆途观老板一直开着,他还为新车买了一套真皮座椅套,让同事帮忙换了上去。


●   ●   ●

终于,所有人都按耐不住了,商量了多次之后,大家决定一起向老板要工资。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是周一,本该按计划外出联络客户的同事们都没有外出,等着老板。领头的同事负责开场白,他很平静地问老板:“融资不是已经进来了吗?大家伙的工资什么时候能全发下来?”

还没等到老板开口说话,其他的同事接着话茬说道:“同事们在公司工作就是为了挣钱的,当初公司财务紧张,大家都愿意和公司一起进退,我们都没啥怨言。只是现在公司有钱了,我们的工资还是没有发齐。是不是应该给我们一个说法?”

“对啊,应该给我们一个说法的。”

“我们只想要工资。”

其他同事都跟着附和起来。没有公司聚会、没有过节费,就连拜访客户时送的礼品都是我们自己出的钱,我们的确没办法再忍受了。这次直接“逼宫”,也的确是因为之前大家私下与老板沟通不畅,所有人都实在想不出其他办法,才出此下策。

看到这阵势,脸上一向挂着微笑的老板有些生气了,“你们想要什么样的说法?公司欠你们的肯定会还上,又不是说不给你们发工资!”

老板声音很低,但明显语调很重,很不耐烦。他甚至说,资格最老的几位同事,最近两年一共拿了公司不到一万块钱。“融资进来的钱该怎么用,公司有财务计划,各项支出是需要统筹安排的。”

随后,这场接近俩小时的“会议”似乎又变成了员工的“批评会”,老板批评同事们在和公司一起克服千难万险之后,竟然站到了公司的对立面,不考虑公司的难处。

我们的“逼宫”最终还是失败了。

 

7


直到最后,老板既没有说明融资的具体情况,也没有向大家解释清楚工资为何至今没有补发全,何时能发全。

至于他所说的、资格最老的几位同事的例子,我并不太明白——他是说我们尚有工资可拿已是幸事,应该感恩戴德?还是说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少领工资。

至于公司股权,老板说还不到同事们持有的时机,当然这话不是在公司会议上公开主动说明的,而是在一位同事私下约见他的时候说的。一直到春节过后新项目组重建前,老板所说的“时机”也一直没有出现。

那次会议结束后的当天,就又有同事离职了。

后来,我听说,其中在“逼宫会”上言辞激动的三位同事,是被公司要求离开的,因为他们“并没有达到公司对业务团队能力的要求”。

当然,主动要求离职的同事并没有被轻易允许。一位5年前就跟着老板一起干的同事在提出离职一个多月后,才得到允许。

在老板看来,倒不是因为有谁重要到不可或缺,而是所有的离职要求都批准的话,公司业务上的同事就只剩老段一个人了。

钱散人聚,钱聚人散。老段也想散,但他不敢。他说,公司压他的工资早晚会给的,走了,真的就啥也没了。


●   ●   ● 

后记:

自从融资进来,工资却继续拖欠后,我经常会想到《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的一幕:孟烦了撕扯着团长说,他欺骗了他们,让他们有了最不该有的希望。

创业者给员工画饼没什么,可老板画了个饼,最终的确也拿到了一块饼,却不想分给员工,这才是所有人没法接受的。

我甚至有点希望自己是孟烦了,因为团长最终带领他的团实现了那个最不该有的希望。不过,我只是想把老板从装睡中摇醒。

编辑:董俊俊

 

本文系网易人间独家约稿,并享有独家版权。

投稿给“人间-非虚构”写作平台,可致信:thelivings@163,稿件一经刊用,将根据文章质量,提供千字500元-1000元的稿酬。

其它合作、建议、故事线索,欢迎于微信后台(或邮件)联系我们。

人间,只为真的好故事。



人间theLivings

网易新闻 非虚构工作室

只为真的好故事


活 | 在 | 尘 | 世  | 看 | 见 | 人 | 间

微信号:thelivings

标签: # 公司 # 老板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