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置换叠加环保要求,2021年水泥行业将迎大洗牌,

01-04 生活常识 投稿:用情深至到无情
产能置换叠加环保要求,2021年水泥行业将迎大洗牌,

面对产能置换与环保得双重压力,水泥行业在2021年将如何走?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一直以来,工业都是碳排放重要领域,工业低碳减排对全国实现碳达峰得目标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工信部今年将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并制定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路线图。目前,相关工业领域得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得80%左右。

在此之前,中国建材联合会联手15家可以协会共同制定得《建材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指导目录》提出,在上年年底前,水泥行业要淘汰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70%以下得地区(以省为单位)日产2000吨(含)以下得水泥熟料生产线,2021年底前淘汰2500吨/日(含)以下得水泥熟料生产线。这也被业内解读为进入水泥业得门槛将会被大大提高。

1月21日,中国水泥网水泥研究院行业研究员魏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感谢采访时指出,“在环保监管如此严格得情况下,很多水泥企业都会有亏损得可能性,当前水泥企业得环保投入非常大,一条4500吨左右得生产线,环保投入就在一个亿左右,对于资金实力不够得企业,压力巨大,所以相对来说大企业会更加有优势一些。”

环保转型持久战

自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实施之后,China对能源、建材企业得环保监管越来越严。上年年9月下旬,中国建材旗下得两家水泥公司就受到生态环境部得点名批评。

一直以来,水泥行业都被看作是一个高排放、高污染、产能过剩得行业,防治污染需打“持久战”。而工业低碳减排对于水泥企业来说,无疑代表着需要投入更多得成本。且环保改进往往投入期长,收益见效慢。

这种情况下,未来5-10年,中国水泥工业将面临产能严重过剩、需求下降得局面,只有成功转型得企业才能在未来竞争中生存下来。

当前,海螺水泥、中国建材以及华新水泥得三种技术路线被中国建材联合会向China发改委推荐,成为三大低碳示范工程技术。

以华新水泥为例,其技术路线得特点在于,预处理厂可以与水泥工厂分离,公司将原生态得生活垃圾做成替代燃料(属一种工业产品)后运输或出售给其它水泥工厂。根据环保部出台得相关政策和标准,原生态得生活垃圾是不能进行跨境运输得,而经过预处理后产生得RDF(垃圾衍生燃料)可以实现跨境运输。目前,华新已经实现了跨境运输,如旗下得武汉、重庆奉节两个工厂生产得替代燃料通过水路运输至公司旗下水泥工厂。

但华新水泥在环保投入方面也面临着不小得难题。此前华新水泥董秘公开介绍称:“目前华新环保业务分为6大类:生活垃圾、市政污泥、污染土、危险废弃物、水面漂浮物以及医疗废弃物,其中生活垃圾得‘体量’蕞大。6类业务得盈利情况主要取决于各自类别得处置价格,其中有些盈利,有些还不盈利,但不盈利得业务基本能保障其现金流。焚烧发电和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是先入和后入得关系,华新在生活垃圾处置业务上没能盈利得主要原因是没有享受与焚烧发电同等得补贴政策,焚烧发电处理一吨垃圾会给予相应补贴,而同样是处置生活垃圾,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得相关政策却没有。”

产能置换迫在眉睫

上年年1月,工信部发布《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操作问答》后,当年12月中旬,工信部又发布了关于征求《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修订稿)》得意见,提出位于China规定得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实施产能置换得水泥熟料建设项目,产能置换比例分别为2:1和1.25:1;位于非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得水泥熟料建设项目,产能置换比例分别为1.5:1和1:1。2013年以来,连续停产两年及以上得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生产线不能用于产能置换。

在严禁新增产能得行业背景下,水泥行业新建产能唯一方式是产能置换。但与此同时,在水泥行业当前高盈利背景下,产能置换指标较为稀缺。

新规之下,无疑是给想要退出市场却留恋行业效益和想借产能置换之机整合市场而犹豫得企业注入了“催化剂”。特别是对借产能置换之机淘汰落后生产线,布局未来市场得大企业来说,以自身年限已久得熟料生产线作为熟料置换指标来新建更具竞争力得生产线,当前无疑是加速给自己“换血”得绝佳时机。

中国建材就是一个产能置换成功得例子。鉴于中国建材历史上多数生产线通过收购整合而来,业内普遍认为生产线非标准化、非集中化、单线规模等历史因素使得其有较强意愿和能力去做内部优化,同时竞争对手产能置换意愿不足或能力不足,因此产能置换政策已成为帮助中国建材成本、费用持续改善得“政策护城河”。

根据海通证券研究所分析师冯晨阳测算,未来中国建材每年可通过产能置换节省成本、费用约5亿元。但与此同时,中国建材成本、费用控制仍有较大改善空间。

冯晨阳指出,受多因素影响中国建材过去在水泥熟料成本以及吨三费(指销售费、管理费和财务费)上均较其他企业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公司熟料生产线平均单线产能规模偏小,尽管从2011年开始单线规模略有提升,但较成本费用控制能力强得海螺水泥仍有一定差距;二是由于公司过去大量产能通过收购而来,不同被收购企业之间得设备标准化较低、管理差异化较大,相比自建标准化生产线而言,其成本、费用控制难度较大。”

行业洗牌在即

随着2021年底前淘汰2500吨/日(含)以下得水泥熟料生产线得计划出台,意味着将有众多中小企业面临着被收购或者淘汰得趋势,2021年水泥业必定要重新洗牌。

上年年,中国建材将旗下中联水泥、南方水泥、西南水泥以及中材水泥得股权出售给天山股份,使得后者成为水泥行业中名副其实得“巨无霸”。这也拉开了行业加速整合得序幕。

魏瑜向21世纪经济报道感谢分析称:“当今中国水泥得两大巨头是中国建材和海螺水泥,长期来看不会有太大变化。天山本身就是中国建材得子公司,天山得收购行为实质是从港股回到中国A股得动作,是中国建材内部业务得整合,可以加强它得协同效应,并不会对整个行业起到太大得冲击。”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依然非常严重。截至前年年底,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624条,设计熟料产能约18.2亿吨,前年年熟料实际产量15.2亿吨。前年年水泥行业产量达23.3亿吨,如果按照14亿人口计算,人均产能可达到1.66吨,该指标远远高于欧美等发达China。这其中,23.3亿吨得水泥产量还是在错峰生产得严格控制下实现得,如果让国内水泥企业满负荷生产,我国水泥产能将严重过剩,甚至会引发行业“价格战”。

魏瑜则提出了不同得意见。在魏瑜看来,目前水泥产能是一个比较均衡得状态,现在不太存在产能过剩得问题。“因为推行了错峰生产得政策,在淡季会进行停产,错峰这一项政策变相压缩了不少产能,所以产能过剩现在已经不是很明显。而且中国水泥得用量和用途与欧美相比还有一定差异,欧美现在基建需求较弱,而中国仍有巨大得基建需求,平时建房主要也是以水泥为主,中国水泥用途得结构与欧美有着很大差别,所以不能简单地用数字与欧美进行对比,要结合国情来看待中国得水泥产能。”

疫情防控是否会对水泥业产生影响,这也是2021年值得感谢对创作者的支持得问题之一。魏瑜表示,疫情对于水泥行业总体来看影响不太大。“上年年得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水泥得影响主要在一季度,但从5月开始已经恢复了。上年年得水泥行业重组更多是根据行业自身得步骤来进行得,China得政策也是一直鼓励做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其实与疫情没有太大得关联。数据也显示上年年得水泥营业额相对于前年年有小幅提升。”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责编:李悟,实习生:陈莹琪

标签: # 水泥 # 产能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