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效率翻倍,你需要做到这三点

01-04 生活常识 投稿:沐若清辰
工作效率翻倍,你需要做到这三点

 


文:不热金司机

 

2016年,当首富说出“先定一个小目标”的时候,整个世界都疯狂了。

 

包括我身边的白领Vivian——她的总目标是在两年内考过CPA专业阶段的6门科目。于是,她按照细化和量化总目标的思路,制定了详细的学习“小目标”,每天的计划精确到小时。但实际上,她既要工作,又要恋爱,还有杂七杂八的事情。2018年已到,她只考出了其中的两门。


这个问题同样困扰着很多人——为什么我们计划了这么细,还是没把事情做好?


其实,首富“苦口婆心”只是想告诉我们:细化和量化总目标,就像为自己设计一根“进度条”,有利于及时形成正反馈,帮助我们更轻松地获得成功。但我猜,他没告诉我们的是:“小目标”只决定成功的下限,“大目标”才决定成功的上限。

 

01




很多人读过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的名著《历史研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想要达成一个目标A,不仅要朝着这个目标A前进,更要朝着更高的目标B前进。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每个人的效率都有极限,即使是所谓的“高效能人士”,也不可能达到100%。原因很简单:一是无法规避的外界因素干扰(如人际交往),二是人类固有的惰性。


所以,汤老爷子告诉我们:把目标再定大一点嘛。

 


更大的目标往往会形成“倒逼效应”,反过来迫使自己不断投入。这也印证了我们所熟悉的那句话: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当你不得不在学业、事业上有所突破的时候,如何制定一个大目标才更为关键。

 

✅适合自己:大目标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力所能及,必须根据自己的能力恰如其分地制定。实现目标就像摘一颗需要跳起来才能够到的果子。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就差这一跳。


✅留足“裕量”:意味着我们要充分考虑偶然因素。因为达成一个目标不仅仅取决于自身的行动,还取决于外界的环境变量(时间、压力等等)。事先将不可控因素考虑在内,才不至于措手不及。


✅少量多次:Less is more——化繁为简,尽可能只专注于一个大目标。因为完成大目标往往需要极高的专注度。宁可完成一项,再做下一项,也不要同时进行好几项,却一项也没完成。

 

02



哲学家波普尔:人生不过是解决问题。

 

上学的时候,你复习了一个礼拜为什么还考不过熬夜突击的同学?

工作中,同样的任务,你花的时间是不是比别人更多?最后不得不加班?

有些人看似玩得不比你少,学得不比你多,为什么还能比你走得更远?

 

《深度工作》的作者卡尔·纽波特给出了一个答案:高质量产出=时间×专注度。高水平的专注度不仅意味着更快、更轻松地学习和工作,还为我们挤出了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

 

不少人相信,“多任务并行”是很好的工作和学习方式,甚至是自己能力的体现。实际上,对于95%的人而言,这只是营造了一种“我很高效”的错觉。任务之间的切换不仅会增加时间损耗,还会产生脑力损耗。这是因为大脑在开始一项新任务之前,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热身”(长度因人而异);而且,上一项任务的“注意力残留”会削弱你处理新任务的能力。举个栗子:你做数学题突觉无聊,但又不想浪费时间,所以打算看10分钟英语单词后再回来继续做题,但你会发现很难回到刚才的状态。这是因为你看了10分钟单词后,之前做题的记忆已经被抑制了,需要重新“激活”;假如你的“激活”时间是10分钟,那么看似10分钟的转换实际上就消耗了20分钟。


更多的时候,这种损耗难以察觉,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积累,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坏习惯。

 


著名的人工智能科学家金出武雄在《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中提出了“思维体力”的概念,来衡量一个人的专注度。每个人的“思维体力”并非天生,而是来自后天的培养。

 

✅被动关注:让不重要的琐事来找你,而不是主动去找它们。比如设置闹钟提醒自己洗衣服,而不要老想着衣服还没洗。


✅刻意训练:在受干扰的环境下做一件你感兴趣的且有意义的事。比如我常和小伙伴在拥挤的地铁上玩“猜数字”的推理游戏,锻炼彼此的逻辑思维和注意力。


✅反驳自己:“只能这样吗?”“有例外吗?”——诸如此类的问题能拉长我们停留在一个问题上的时间,帮助我们更深入、更专注地思考。同时,类似的反思活动还可以改善大脑加工知觉的方式,调节个人的情绪和注意力。


✅涉猎心理学知识:因为它们是跨学科的“元知识”,是联结各领域之间的纽带。透过心理学知识,我们能了解自己是如何进行决策的,并训练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推荐: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罗伯特·西奥迪尼《影响力》。

 


03



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开卷有益'。

 

有些人读书很快,因而读书量也很大。这无外乎几种可能:

1.为读而读,走马观花

2.脑子好,理解得快

3.采取了正确的阅读方式

 

今年2月有一则新闻,浙大的“学霸”胡同学一年内借阅了296本书,除掉寒暑假,平均每天阅读1.15本。被问及自己傲人的阅读速度,胡同学不以为然,他表示自己坚持缓慢阅读,而且并不是每本书都读完。他说自己读小说是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来读的,而不是把自己当成被动的读者,因此读得很慢。

 

可见,即便是所谓的“快读者”自身,也并不把快慢和多少当一回事。盲目追求阅读速度和数量,恰恰容易丧失获取知识、提升思维的阅读“初心”。正确的阅读方式应该是从书中定位出有益的部分,有选择地、沉浸式地阅读。

 


因为很多书籍的“信息密度”并不高——干货是有,但是少。如果通篇认真读下来,时效比太低。怎样快速有效地读到有益的干货显得尤为重要。

 

✅“善待”目录:很多人在书店、图书馆选书是不看目录的,通常是随便打开一页看,或者像“点钞”一样从头到尾翻一遍,效率往往很低。古人说“纲举目张”——先从目录开始看,能较大概率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有用的章节,节约很多时间。


✅解构书籍:无论是知识类还是思维类的书籍,绝大多数都是“理论+例子”的结构。核心观点一般只出现在理论阐述的地方,例子选读即可;至于冗长的引申,多半是作者写得兴起,旁逸斜出的一些废话,应该过滤掉。


✅事先评估:选书阅读之前,先看书评。书籍是我们的主要知识来源,在阅读之前做足功课恰恰是对自己的时间负责。通过众多平台上的书评或阅读指引,可以更明确地知道某一本书是不是对自己有益,以及如何更好地阅读它。


✅动笔总结:书写是更好的思考——书写是对知识的缓存和备忘,是与自己的对话和交流,有助于通过阅读激发思考。比如可以准备一个本子用来记录阅读过程产生的问题和想法,或者在阅读完成后画一张思维导图。

 

 

新的一年,相信不少的人已经根据自己的目标写下了学习计划、工作计划、阅读计划……


人与计划之间,难免“相逢甚早,相知已晚”。实际上,目标和计划的生命力不在制定,而在实现。西方有句谚语:“Done is better than pefect.”——计划的完成好过完美的计划。希望读完此文的你能在新的一年里将目标变成现实。


作者信息:不热金司机。喜爱阅读、设计和语言。

标签: # 目标 # 时间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