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平衡,人就要生病
□ 大河健康报首席记者刘永生
“阴盛阳衰”这个词,我们现在常常用它指“女性强盛,男性衰弱”,传统意识里,人们用“阳”代指男性,用“阴”代指女性。
“阴阳失和”是致病根源
比如,在体育比赛成绩上,人们常用“阴盛阳衰”指女性运动员成绩好,男性运动员成绩差。不过,中医里的“阴盛阳衰”指的是不正常、不健康的身体状态。
怎样才好?阴阳调和。《黄帝内经》提出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观点。阴阳不和会怎样?《黄帝内经》认为会“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发展至极端情况“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所以,阴阳不能保持相对的平衡,出现“偏阴”“偏阳”,这就发生了疾病,“阴阳失和”是致病根源。对此,“调整阴阳”是治疗原则,“调和阴阳”是养生之道。所以,“阴平阳秘”是人体生理的最佳状态。
“调和阴阳”是养生之道
中医用阴阳学说来说明病理变化,认为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出现偏盛或偏衰的结果。
任何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关系到正邪两个方面,人体的抗病机能叫“正气”,致病因素叫“邪气”,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情况,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说明。
病邪有阴邪与阳邪之分,正气包括阴精与阳气两个部分。阳邪致病,可使阳偏盛而阴伤,因而出现热证;阴邪致病,则使阴盛而阳伤,因而出现寒证。阳气虚不能制阴,则出现阳虚阴盛的虚寒证;阴液亏虚不能制阳,则出现阴虚阳亢的虚热证。尽管疾病的病理变化复杂多变,但均可以用“阴阳失调”来概括说明。
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本质
任何病证,尽管它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都可以用“阴证”和“阳证”加以概括。中医在临床上常用的“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纲领,阴阳是其中的总纲,以统领表里、寒热、虚实,即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
正确的诊断,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到执简驭繁。例如,望诊,见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闻诊,听声音洪亮者属阳、低微断续者属阴;切诊,按脉搏浮、数、大、滑、实者属阳,沉、迟、小、涩、虚者属阴等。
恢复阴阳平衡是治则
由于阴阳的偏盛偏衰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就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如阳热盛而损及阴液者(阳胜则阴病),可损其有余之阳,用“热者寒之”的方法。若因阴寒盛而损及阳气者(阴盛则阳病),可损其有余之阴,用“寒者热之”的方法。若因阴液不足,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或因阳气不足,不能制阴而致阴盛者,则必须补其阴或阳的不足,这就是“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使阴阳恢复新的相对平衡的治疗原则。
阴阳用于疾病的治疗,不仅用于确立治疗原则,而且也用来概括药物的性味功能,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如寒凉、滋润的药物属阴,温热、燥烈的药物属阳,药味酸苦咸属阴,药味辛甘淡属阳,药物具有敛降作用的属阴,具有升散作用的属阳。治疗疾病,就是根据病情的阴阳偏盛偏衰,确定治疗原则,再结合药物的阴阳属性和作用,选择使用相应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