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里的大清风云

01-04 生活常识 投稿:沦为旧友
养心殿里的大清风云


本期编辑:吴幽兰


养心殿内景



养心



“养心”二字取自孟子的话:“养心莫善于寡欲”,意思是“修养心性的最好办法是减少欲望”。


养心殿坐落在紫禁城后部乾清宫西侧,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是清代大多数时候的最高权力中心所在地。这处清代帝王使用时间最长的勤政燕寝之所里,很多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就在这里上演。如今殿内依然保持着晚清时的状态,现存各类室内外陈设1890件,包括雍正御笔的“中正仁和”匾。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皇帝驾崩,雍亲王胤禛即位(雍正帝),从乾清宫移居养心殿,乾清宫转作朝会听政及秘密建储的宫殿。军机处设立后,不再在乾清门御门听政。接下来的乾隆帝在养心殿里度过了64个春秋,创造了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盛世。



顺治帝与董鄂妃



清军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顺治帝,就驾崩在养心殿,年仅24岁。


顺治帝六岁登基,由叔父摄政王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政,一年后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滦河,顺治帝提前亲政。虽然在位时间只有十八年,但他是清史上有名的少年天子,在恢复经济、整顿吏治、改善政治等方面都有着不俗的作为。也因此,他的英年早逝一直是个谜,甚至在民间流传着一种顺治帝出家为僧、清东陵孝陵中有的只是一副空棺的说法。


这个传说,和一个女子有关。


顺治帝曾经先后册立过两位皇后。一位是他的母亲孝庄皇太后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这桩婚事是多尔衮做的主,由于顺治帝对多尔衮早就不爽,所以多尔衮一死他就迫不及待地废掉了这位他并不喜欢的皇后,降为侧妃。


另一位孝惠章皇后,也不受顺治帝的待见,只是因为她能忍,又有太后罩着,才最终没有被废。


顺治帝真正喜欢的女人,是后来被追封为孝献皇后的董鄂妃。


董鄂妃是顺治帝同父异母的弟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妻子。在襄亲王死后,董鄂氏才被顺治帝册封为贤妃。尽管顺治帝夺弟媳为妃,但是在游牧民族的旧俗中,这也算不上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董鄂妃在被册立为贤妃短短四个月后,便被越级册立为皇贵妃,顺治帝为她大赦天下。她很快诞下一位皇子,顺治帝马上又大赦天下。



根据《清实录》的记载,大赦天下“除十恶不赦死罪及贪官污吏外,俱减一等”,所以这样的大赦理应是不常见的。而顺治帝为了董鄂妃在短时间内便两次大赦,可见对其的钟情。


尽管在此之前,顺治帝已经有过三位皇子,但是顺治帝在诏书中却称董鄂妃所生皇子为“第一子”。顺治帝是想要传位于董鄂妃所生皇子的。不幸的是,这位皇子不满百日便遗憾夭折,而董鄂妃也因为失去皇子,抑郁成疾,年仅22岁便死在宫中。


爱子和爱妃的相继离去,让情感细腻的顺治帝痛不欲生,他开始沉迷于佛法,甚至打算去山西五台山当和尚。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孝庄太后第一个不同意,最终顺治帝出家未遂。但是经过几个月的反复折腾,他原本虚弱的身体早就垮掉,最后染上了当时的不治之症天花,崩逝于养心殿之中。



两年后,继位的康熙帝将顺治帝和董鄂妃合葬在了孝陵,也为这段爱情八点档的戏码画上了句号。



雍正帝的怪病



康熙即位后,入住乾清宫,将养心殿改为造办处,负责造办各种御用物件。之后,养心殿的西暖阁便作为工匠制作器物的地方,而东暖阁才是皇帝临幸此地时的休息场所。直到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才将造办处全部迁出养心殿。


康熙始办的这个造办处,代表了当时中国工艺技术的最高水平。


在康熙帝的丧仪期间,雍正曾以养心殿为倚庐,守孝三年。


所谓“倚庐”,是古人为父母守丧时居住的简陋棚屋。可能有人认为雍正的这个倚庐也太过于豪华了,但是要知道当时养心殿内并不能设床,所以雍正只能席地而卧。二十七日孝满过后,雍正帝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他诏谕内务府总管大臣:“诸王大臣都说我在服丧结束后理应回到乾清宫居住,但是乾清宫作为圣祖一生临御的圣地,我实在不忍心居住,所以决定继续居住在养心殿中。”从此,养心殿成了雍正的寝宫。


雍正八年(1730年)的一天,雍正帝突然下旨在养心殿的西暖阁建造一座斗坛,此后他对建造斗坛的兴趣与日俱增,相继在乾清宫、圆明园等处建造斗坛。

这一切与雍正帝所患的疾病有关。这位皇帝自幼多病,尽管御医想尽各种办法,但是病情一直断断续续,到了雍正八年的时候,病情加重到雍正几乎都准备吩咐后事了。



这时,浙江总督李卫推荐了一个道士贾士芳为雍正做法,效果立竿见影。可随后剧情出现了反转,贾士芳因为逞邪术导致雍正帝的病情反复,最终被处死。

贾大师死了,娄大师来了。这个娄大师便是大明光殿的娄近垣道士。娄近垣开出的处方就是“设坛礼斗”。所谓礼斗,就是法官站在斗坛上,以府衙公文呈递的形式来沟通天神,从而达到祈祷目的。


从史料记载中看,雍正生的病十分奇怪,类似邪气缠身。近代学者推测,他可能产生了邪魔附身的幻觉,而产生这种幻觉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对神道极为向往的雍正,不断服用所谓的丹药而导致的中毒——因为当时的丹药内含有大量能够使人中毒的铅。



慈禧的帘子



同治年间,晚清最重要的一位政治人物——慈禧太后,正式走上了历史舞台。而养心殿前殿的东暖阁正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地方。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病逝。在临死前,他在遗诏中立年仅六岁的儿子载淳为皇太子,继承他的皇位。另一方面,咸丰为了防止恭亲王奕訢篡权夺位,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大学士肃顺、驸马景寿,还有原来的五个军机大臣中的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一共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又称“顾命八大臣”,辅佐年幼的同治帝载淳。


同治帝继位后,尊自己的生母懿贵妃为慈禧太后。野心勃勃却又苦于没有实权的慈禧太后,竭力拉拢东太后慈安和恭亲王奕訢,并且命御史董元醇提呈一份名为“请两太后垂帘听政”的奏折。



“垂帘听政”早在汉代就曾经出现过,但在当时的大清却是明文禁止的。八大臣当然不同意,并且决议拟旨处分董元醇。慈禧只得作罢,肃顺却从此对这个想法很多的女人起了戒备。


咸丰帝的棺材起运回京,慈禧太后提出让肃顺担任护送,自己则带着小皇帝同其他的大臣提前回京。此时她同恭亲王奕訢早已联络好掌有兵权的兵部侍郎胜保与亲王僧格林沁,控制了京城的军队。


回京的第二天,慈禧立刻下旨,逮捕顾命八大臣,罪名是八大臣伪造咸丰帝遗诏,大逆不道。不久,载垣、端华、肃顺都被处死,其余五大臣流放新疆。这场宫廷政变,史称“辛酉政变”,又因慈禧改变其祺祥年号而称“祺祥政变”。


这一年,慈禧皇太后25岁,慈安皇太后27岁,而恭亲王奕訢也只有30岁。



慈禧太后在除掉顾命八大臣后,辅弼皇太子载淳为帝,开始总摄朝政。当时在养心殿东暖阁内,小皇帝坐于前座,西太后慈禧坐于后座,两座之间由一道黄色纱帘隔开,所有的决策就由黄色纱帘后的慈禧太后作出。这一“垂帘”,就是四十八年。  



各位朋友,我建了个“历史研讨群”,有喜欢探讨历史事件,追寻历史真相的,可以加编辑好友,打开您的“朋友圈”,并回复“史海钩沉”,编辑审核后会拉您入群。

(请各位一定加编辑好友,才能加入群聊,在公众平台回复是加不进群的)


长按下方图片

标签: # 雍正 # 顺治帝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