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庭都可能掉入的温柔陷阱

01-04 生活常识 投稿:孤像狗
每个家庭都可能掉入的温柔陷阱


你觉得,你溺爱孩子么?


相信绝大多数的家长都会说,「当然不」。


曾经我也是这样坚定,认为孩子在自己的教育下,不会有存在溺爱的问题,直到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


上个周末孩子在门口玩水枪,他玩高兴了,到处乱射,洒到了邻居,我严肃地制止他 2 次后,他还当耳旁风。


我:你影响到别人了,要是再这样玩,水枪就要没收要丢掉!

儿子:哼,你丢吧,反正家里还有一个。(看起来丝毫不在意。)

我:那个也不许玩!

儿子:那我找奶奶,她会给我再买一个的。


突然脑中浮现平日里的画面——他每次说想要什么时,家里老人都是满口答应,「孩子想要就给买呗,又不是买不起。」


对孩子没有原则和限制的爱,已经让孩子开始不懂得珍惜。


「中国式溺爱」深入中国家长的骨髓,正在变成一个温柔的陷阱。


01

百依百顺的爱,越爱越不懂珍惜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 6 + 1 」的结构,处处以孩子为中心,孩子的需求大过于家庭需求。


虽然我和老公坚持我们的原则,但三代同堂的我们,很难去改变老人。


只要孩子想要什么,稍微撒撒娇,特别是「哭闹模式」开启的时候,在老人面前,就没有不满足的。


一次又一次地「博弈」,孩子总能轻而易举地拿到喜欢的玩具,也会逐渐养成这样的心理:只要我一闹,大人就会满足我的愿望。


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百依百顺,继续下去,只会越来越让孩子对事物淡漠,越来越不懂得珍惜。


02

过度保护的爱,越爱越痛苦


很多人以为,溺爱是事事都满足孩子,不知道还有一种溺爱,是为孩子处处设限,美其名曰「怕孩子受伤」。

闺蜜的儿子,2 岁了走路还走不稳,一家人很着急,怕孩子发育有问题。


上次去她家里聚会,大人自顾自聊天,孩子们在一旁玩耍。孩子群里,一个佝偻的身影始终忙碌着——是闺蜜儿子的姥姥。


怕外孙走路不稳会摔跤,姥姥一直跟着后面护着嘱咐:「小心桌角啊」、「小心门框啊」……


「你们平时也是这样保护孩子的?」

「对啊,我们怕孩子摔磕头碰脑,所以都护着。」


孩子走路走不好,很有可能原因就在这里啊!天天被贴身护着,哪里有机会自己探索和试错?


不仅如此,你越发更会发现,越是过度保护的孩子,越是「怂」:


不敢自己坐滑滑梯,因为每次爬滑梯家长怕摔都会制止;

不会和其他小朋友交往,因为每次被抢夺玩具家长的处理就是把孩子抱走;

......


帮孩子规避风险是可以的,企图帮孩子隔绝掉所有的困难和风险,是不明智的。


护得了孩子一时,护得了孩子一世么?


我们要教给孩子的,不是怎么躲避风险,而是怎么去应对困难。


03

处处袒护的爱,越爱越嚣张


「他还小,不过是个孩子」,这句话,包含着对孩子的宠溺,也让孩子分不清边界。


去年我带孩子在楼下花坛玩,发生了一次冲突,到现在都让我记忆犹新。


一个 4 岁左右的小朋友,为了一个挖土的工具,和我儿子(当时 3 岁)推搡起来。当然,工具是我家的。


我耐心地和那个小孩说,「这个玩具是这个弟弟的不是你的,你如果想玩,需要弟弟同意,不能直接抢。」


小孩没搭理我们,直接大喊「妈妈妈妈——」。


他妈上来不分青红皂白就大声嚷嚷:「你一个大人干嘛欺负我儿子!要不要脸?」


好心解释对方压根不听,戏精上身,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拉着小男孩离开了现场,留下众人目光下一脸懵逼的儿子和我。


偏袒自己的孩子,是为人父母的天性,但不明事理地偏袒,对孩子则是一种错误至极的教育:


「妈妈没有批评我,说明我做的没错!」

「下次我还可以这样做!我妈会帮我!」


这样的孩子,离大家口中的熊孩子真的不远了。


04

对孩子的爱,边界和原则在哪里?


对孩子要给予爱,但不能溺爱。我们这一代小时候普遍缺爱、普遍不懂表达爱,找到这个边界似乎很难。


不如多问问自己两个问题:


我做这件事,是真的为孩子好吗?

如果我是一个局外人,我会怎么看待我的孩子?


把自己从家长的角色和情绪里剥离出来,才能冷静的分析,找到答案,而不是被孩子的情绪带着跑。


在找到答案后,需要坚定执行,但对孩子的态度,却要温柔同理。


让孩子知道,妈妈虽然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虽然这件事情你做错了,但妈妈还是一如既往地爱你。


爱是孩子成长的无敌盔甲,但溺爱不是。

无条件的爱,有条件的原则,才是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


标签: # 孩子 # 溺爱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