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界限感究竟有多重要
心理界限,是指在人际关系中,个体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力范围,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也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这意味着你既可以勇敢地说“不”,也可以心平气和地接受别人的拒绝。
作者:杨嘉玲,选自新书《心理界限》
周末的时候,我在网上点了一个上门美甲服务。
虽然指甲做得很好看,但是我一点都不开心,甚至有一种受了“精神虐待”的气愤感。
原因是美甲大姐刚来,就开始了查户口式的“盘问”,到最后甚至上演了“逼婚”与“催生”。
大体的对话是这样的:
姑娘,今年多大了呀?
快30了。
老公干什么的?孩子几岁了?
没结婚呢。
说到这,大姐好像更是来了兴致,搬出“过来人”的身份说个不停:
那你可要抓紧呀!女人越老越不值钱!(……此处省略20分钟)生不出来孩子一辈子幸福都没了,别把自己耽误下了!
一开始我默不作声,想着不和她一般见识。
但大姐没完没了,越说越起劲,又开始问我的工作收入存款等情况。
我实在听得心烦,忍无可忍,说:“你要再说下去,我就投诉你!”
我也知道大姐是为了跟我套套近乎,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不说话确实也挺尴尬的,但我凭什么要把我的隐私与一个陌生人说呢?
情商高的人,往往是对这种界限的微妙之处准确拿捏、充分考虑对方感受,让彼此舒服的人。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会有很多类似的体验,比如很多年没联系的人通知你TA要结婚了被索要份子钱;
被父母亲戚的“过度关心”弄得好像自己什么都不对,“不懂如何活”似的;
不太熟的人过来跟你借钱;
工作上好多不属于你的事因为你的“随和”而找上你,但是出了问题居然还是你的错,吃力不讨好;
想要多一些个人的空间隐私,却被亲近的人指责是自私、不爱……
自己明明是如此合群、随和且任劳任怨的人,理应获得大家的肯定与认同,但是好心不一定有好报。
有时候,对方反而会看准你这种超乎常人的“弹性”与“配合度”,要你做出一些游走于灰色地带的事情,像是帮忙打卡、私账公报、徇私放水,可是当事情不如预期时,又都把责任怪罪到你身上,让你备感委屈。
不免会想是不是真的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才能明哲保身呢?
——懂得以正确的方式建立“心理界限”。
心理界限:是指在人际关系中,个体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力范围,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也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
这意味着你既可以勇敢地说“不”,也可以心平气和地接受别人的拒绝。
“界限”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身体上的,二是心理上的。
身体层面的界限,主要是指私人空间及接触。
心理层面的界限,指在想法和观念等方面独立于他人。
良好的“心理界限”能够保护你的自尊,和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力。
那些生活中我们羡慕不已,称之为高情商的人,无一不是在身体和心理层面都懂得尊重对方界限的人。
小到在你说话的时候不会打断你,大到尊重你的意愿,不站在道德的高度随意点评你的行为,更不在你面前议论你在意的人的好坏。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最容易踏入别人界限的,是“自恋型人格”的人。
因为他们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应该享受特殊的待遇。
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自我的外延无限大,大到早已侵犯到被人的边界而不自知。
所谓情商高,无非是愿意放低自己,去理解和感受身边人的处境和所想,尊重而不去随意逼迫、侵犯对方。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有界限没有亲密,是关系疏离;有亲密没有界限,是关系纠缠。
没有人可以掌控任何人,除非当事人自己愿意。
在东方的家庭中,爸妈的权威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孩子被训诫要听父母的话,才是乖巧、孝顺的,如果不是这样就会被否定、贬抑,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而无法产生正面的自我认同。
因此,很多孩子即使长大成人,对自己的认识依旧非常模糊。
脑子里只装满了父母或社会的期待与要求,当医生、做老师、结婚生子……习惯“听话照做”。
这样的模式并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相反地会被强化。
变成在家里听父母的话,出了社会之后,便把思考和判断的责任转移到另一个权威者身上,比如老板、主管,习惯等候指令才开始动作,害怕多做多错。
他们无法说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对于冲突有很深的恐惧。
那么,如何迎接真正成长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带着“心理界限”去亲密呢?
1、把别人的问题还给别人,开始正视自己的问题
当很多人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来自原生家庭,先会觉得遗憾而伤心,然后才能有寻求改变的愿望。
不管你是想改变你亲近的人,还是其他的关系,你很可能都不会有收获,因为这样是你在试图控制关系。
想要在亲密关系有舒适的“界限感”,第一步需要你放开对关系的控制,把他人的问题还给对方。
比如你期待我是什么样,我不要求你改变你的想法,但我有权不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
希望通过改变别人,让别人来理解自己,这并不是在建立自己的心理界限,而是让自己的问题合理化,避免进一步去成长为真正的自己。
2、你要先是自己,再是别人的某某
心理学中的“自我分化理论”认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两股原始的力量,其中一个是自我化力量,会促使我们与他人分离,展现出自己的独特性;另一个是亲密性的力量,又会促使我们与他人保持亲密的联结。
界限清楚的人,可以自由地调配“自主”与“亲密”两种特质,依据不同的状况,呈现不同的反应。
就好比,许多一直都活在融合式亲密中的人,生活是非常压抑和痛苦的,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却可能一直有一个强烈的声音要活出自我。
控制情绪涉入的量,才能保持心理界限的完整。
比如习惯所有要求都答应,你就得花费许多力气去适应周遭的期望,且长久过度委屈的情况下,终有一天受不了,反作用力会让一个人做出极为残酷的事。
相反地,完全不与人接触,不关心外在的事物,感觉好像比较省事,可是离群索居久了,情感刺激也会大幅减少,生活会变成一潭死水、索然无味,失去对生命的盼望。
当然,成功地建立“心理界限”,会面临很多次的失败,但是会通过这些失败带来的经验挖掘,持续不断地提升自我意识,直到找到并适应自己在关系里新的位置。
当你开始启动自己的思考,正视自己的问题,而不是侥幸以为一段关系可以完美地拯救你,你才能真正踏上这条自我重建之路。
最后,送你一个“调整内在语言”的小练习:
你可曾发现,即使没有人跟我们说话,我们内心里仍旧有许多小声音,不停地轰炸我们的脑袋。
像是“这样做是不是不好”、“会不会失败”,如此等等?
比起听得到的话,这些没有说出口的言语,对我们的影响反而更为强大。
我们可以这样试着改变,例如:
我“应该”要回家陪妈妈吃饭。→我“选择”回家陪妈妈吃饭。
妈妈一个人很孤单,我“必须”带她出门走走。→妈妈一个人很孤单,我“选择”带她出门走走。
妈妈没有我,“一定”会很可怜。→妈妈没有我,我“选择”觉得她是可怜的。
通过语词的置换,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种被压迫感,不再是不得不做某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