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气”(性)、“味”、归经 +中药性味归经功能表+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
中药的“气”(性)、“味”、归经
中药有寒、热、温、凉四种,此外,还有一部分性质平和,称之为平性的药物。由于平性药物的作用没有寒凉药或温热药来得显著,所以在实际上虽有寒、热、温、凉、平五气,而在习惯上仍叫做四气。平性的药物,因为它作用缓和,一般说来,不论是寒性的或热性的病症,都可配合应用。
味,就是药物的滋味。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
辛,就是辛辣(如生姜)或辛凉(如薄荷、冰片)的滋味,能发散、能解气。一般发汗的药物和解气的药物,大都有辛味。
甘,就是甜的滋味,有缓和、滋补等作用。一般能调和药性的药物及滋补性的药物,大都有甘味。
酸,有收敛作用。一般能够止汗、止泻等的药物,大都带有酸味。
苦,有泻火(就是指清火作用很大的意思)、清热、燥湿(指苦味燥性的药物,能化去湿气)、通泄等作用。一部分清热药和泻下药,多有苦味。
咸,有泻下、软坚(能消散软化坚硬的结块)等作用。一般能消散结块的药物和一部分泻下通便的药物多带有咸味。
此外,还有一种淡味。所谓淡味,就是淡而无味。因为淡味的药物没有显著的滋味,所以实际上虽有辛、甘、酸、苦、咸、淡六味,习惯上仍叫做五味。
每个药物的治疗作用,对脏腑经络有明显的选择性,所谓归经就是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具体部位。治某经或某几经的病,就归这经或这几经。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统称。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来确立的。因为经络起着沟通人体表里内外的作用,生理上相互协调,发病时也相互影响。所以,表证可以影响到脏腑,里证又可反映到体表。通过系统的归纳分析,四诊合参,确定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通过药物的治疗作用,便可得出归经所在。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但运用归经理论,必须考虑到脏腑经络间的关系。由于脏腑经络在生理上相互关联,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往往不单纯使用某一经的药物。还须注意,勿将中医脏腑经络定位与现代医学的解剖部位混为一谈。再者,归经所依据的是用药后的机体效应所在,而不是指药物成分在体内的分布。
很多朋友都有一个误区,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或副作用少。实际上这是个相当有害的观点。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了解中药为什么可以治病。中医认为无论是任何食物,都会有自己的性质气味,而食物被人们吃到肚子以后,会依自己的性质气味而补充到各个不同的经络,中医称这为“性味归经”。所谓的中药就是“性味归经”比较明显的食物。中医也就利用药物的不同“性味归经”来治疗疾病的,你找本中药书看看,每样中药都要注明“性味归经”。比如说你便秘了,几天拉不出大便,而且身热冒汗,喜喝水。中医认为你这是胃经出问题了,你可以吃些“大黄”来治疗。大黄,味苦,性寒。入脾、胃、大肠、肝、心包经。你喝下大黄熬成的中药后,中药大黄就会按自己的性味归经疏通你的胃经,然后你会很快地想去上厕所,将多日的大便拉出来,也就治好了你的便秘。
中医认为“五谷皆为药”。怎么理解呢?我们吃的任何食物,包括大米饭,小麦等主食也有自己的性味归经,当然可以用来治疗合适的病变啦。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实际上米、麦等少数食物的性味归经是比较平衡的,可以供人长期食用而不会出问题。你想想看是吗?全世界人民都是吃那么几种食物作为主食的,可见这类食物并不多。如果你天天将人参当饭来吃,我保证要不了多久,你就会“人参中毒”啦。
中医还认为“凡药三分毒”,就是说所有的药物都有自己的性味归经,都会对人产生影响,只有药对证了,对人才是好的,否则就是毒药。比如上面提到的胃经问题引起的便秘,你不去吃大黄,倒去吃人参,那么人参对你来说就是毒药了。我们来看看人参,味甘,微苦,性平。入肺、脾、心、肾经。人参并不治疗胃经的疾病。
现在市面上很多中成药,很多朋友会认为没有副作用而随意服用,而很多完全不懂中医的医生也随意地给患者开中成药。通过上面的分析,大家应该知道中成药也是有适应证的,药不对证绝对是对人体有害的。中药无法像西药那样将所有所谓副作用列出来,但大家要明白,选择中药之前,你得知道你选择的中药或中成药是治疗什么的。选择不对,你吃下去的就是毒药,而不仅仅是副作用。所以说,中成药的滥用也是挺可怕的。
有人喜欢用西药的标准去分析中药或诋毁中药。这是很不客观的,现在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如果只会走这条路,无疑是死路一条。你没有认真去研究性味归经,反而套用西药标准去研究抗病毒,去研究毒副作用,是不是死路一条?曾经看过某名医的医案,对危重病人重用“附子”,用量达300克。我们知道附子有毒,一般用量也就3~10克,用到300克,按西医分析就是毒死人的份量啦。可是患者并未被毒死,而且医好了病,还不留后遗症,这就是中医中药的神奇。
“药对证,大黄也是补药;药不对证,人参也是毒药”。所以说,关于中药的正确理解是,用得好就是好药,用得不好就是毒药。关键是用药的人,而不是中药本身。
食疗中药属于中药范畴,中药的药性理论同样适用于食疗中药。食疗中药同常用中药一样,各有其不同的性味。在药膳治疗中,不仅要讲究非食疗中药材的性味,也要注意食疗中药材的性味,这样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一般说来,温性、热性的食疗中药,如生姜、大葱、红枣、核桃、羊肉、小茴香等,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寒证、阴证;凉性、寒性的食疗中药,如绿豆、藕、西瓜、梨、荸荠、马齿苋、菊花等,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热证、阳证。还有一类食疗中药,无明显的温凉之偏,比较平和,称为平性。以各种畜肉为例,羊肉、狗肉性温,兔肉性凉,马肉性寒,猪肉、牛肉、驴肉性平。再就五味而言,酸味食疗中药,如乌梅、石榴等,收敛、固涩;苦味食疗中药能清热、降气、泻火、燥湿,如苦瓜清热解毒,杏仁降气等;甘味食疗中药,能补养、调和、缓急止痛,如大枣、蜂蜜、饴糖之补脾和胃、养肺补虚、缓急止痛等;辛味食疗中药有发散和行气等作用,如生姜、大葱发散风寒,橘皮、砂仁行气等;咸味食疗中药能软坚散结,如海藻、海带等;淡味食疗中药能渗利小便,如茯苓、薏苡仁等。
应用药膳还应注意食疗中药的五味与五脏的关系。一般说来,辛入肺,甘入脾,苦入心,酸入肝,咸入肾。只有根据性味合理选用药膳,才能达到滋补身体、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医绝技之八:中药性能的核心—四气五味
作者:伟民草药 提交日期:2008-3-11 22:36:00 | 分类: | 访问量:115
中医运用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归经等学术,阐明药物功效和应用,是中医药理一大特点。其中以四气五味为运用中药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中药性能的核心。熟练掌握和深入理解四气五味,对学好方剂和指导医疗实践有着重要意义。现就四气五味的运用原则,配伍方法和性味取舍等问题概述如下。
1、运用原则
(一)四气是指寒凉温热四性。运用原则是:“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温性,热性药如附子,肉桂,干姜,吴茱萸等,多具有温中散寒,助阳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寒性症;寒凉性药如石膏,黄芩,黄连,黄柏等,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用于治疗阳热症。温热与寒凉药同用,则多用于寒热错杂症。
(二)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寒、咸五味,“辛散能行,”“甘能补能和”,“酸能涩能收,”“苦能泄能燥“,“咸能软能下。”运用原则是:辛味药如麻黄,川芎,半夏等多用于外邪袭表,气滞血瘀,痰湿等症;甘味药如生地,鹿茸,黄芪,阿胶等多用于阴阳气血诸虚症;酸味药如山茱萸,五味子,乌梅,金英子,白芍等,多用于久病滑脱虚症;苦味药如大黄,葶苈子,槟榔,莪术等多用于瘀结,痰饮,积滞,气逆,湿阻等症;咸味药如芒硝,牡蛎,鳖甲,海藻,等多用于瘰疡,瘿瘤,血分瘀结,大便燥结等症。
大部份药物只具有一性一味,即使多味药也是其中一味为主,绝无二重性。诚然单行是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的,因此必须相互配伍运用。
2、配伍方法:
(一)辛甘温热法:辛甘发散以治寒症。主要用于两种情况,一为发散风寒,如桂枝汤,用辛、甘、温配桂枝,配甘草、大枣用于外感风寒症;二为发散风,寒,湿如桂枝附子汤,用甘大热附子,辛、甘、温桂枝配甘草,大枣用于风寒湿邪留着肌肉,痹阻筋脉症。
(二)辛甘化阳以治阴虚里寒症。主要用于三种情况:一为心阳虚,如桂枝甘草汤,用辛甘温桂枝入心助阳,配甘草益气。二药辛甘合化,阳气乃生,用于心阳虚心悸症;二为脾阳虚,如附子理中汤,甘辛大热附子,干姜配人参,白术,甘草合化,温中助阳,益气健脾,用于脾虚寒吐利腹痛症;三为肾阳虚,如四逆汤,用甘辛大热附子,干姜温肾回阳,配甘草益气补虚,合为辛甘化阳,回阳救逆要方,主治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至四肢厥冷,腹痛吐利症。
在表里俱寒的情况下,可用麻黄,附子,细辛相伍,集上述辛甘发散与辛甘化温二法于一方,主治少阴阳虚兼太阳外感症。
(三)辛甘寒凉法
1、辛凉宜透以治风热表症。如桑菊饮用辛甘(苦)微寒菊花,甘(苦)寒桑叶,辛凉薄荷相伍,甘凉清轻,辛宜疏散,用于风温初起。
2、辛甘清泄以治阳明经症,如白虎汤用辛甘大寒石膏配甘草,梗末,用以阳明里热亢盛熏
蒸于外的“五大一黄”症。辛甘润养以治瘥后虚弱。如竹叶石膏汤用辛甘大寒之石膏和竹叶,清热除烦,配人参,甘草,麦冬,粳米溢气生津,滋养胃液,为热病愈后滋养肺胃阴液要方。本法意在育阴,不在泻火。
3、辛苦温热法:辛散麦寒,苦降肺气,以治风寒表实症。如麻黄汤用麻黄,桂枝辛温开表以散风寒,麻黄,杏仁苦温降泻肺气以平喘咳。用于风寒闭肺咳喘症。
4、辛苦寒温并用法:辛开苦降祛寒清热,错杂痞症。如附子泻心汤,用细辛(甘)大热附子配苦寒大黄,黄连,黄岑泻火开结。用于热痞兼表阳虚,实际属于虚实互见寒热错杂之痞症。
5、辛苦寒凉法:辛寒解表热,苦寒清里热。如葛根岑连汤,用辛甘凉葛根发表解热,配苦寒黄芩,黄连清热泻火,用于表里俱热下利症。
6、苦咸寒法:泄热攻下。如调胃承气汤,用苦寒大黄荡涤实热,配咸寒芒硝润燥软坚,用于燥热实邪初结阳明府症。泄热破瘀。如桃核承气汤,用苦寒大黄,咸寒芒硝,除润下攻燥外,还有泄热破瘀功效,再加桃仁,桂枝活血化瘀,用于下焦瘀热蓄血症。化痰散结。如大陷胸汤用苦寒大黄,甘遂配伍寒凉,芒硝共奏泻热散结,软坚化痰,开胸逐饮之功,用于实热结胸症。
7、酸甘寒法:如芍药甘草汤用酸苦寒芍药配甘草,酸甘药配甘味药,以滋阴液,谓之酸甘化阴。阴有所补,筋有所养,则四肢挛结得舒。芍药、甘草作为酸甘阴对药,在临床上运用十分广泛,如桂枝汤,小建中汤,黄芩汤,均属其例。
8、辛酸温热法:如小青龙汤,用辛温之麻黄,桂枝,半夏,干姜,细辛散风寒,温化水饮,一辛一散,一酸一收,既能温脾逐饮,又能止咳平喘;既无肺气耗散太过之弊,又无敛肺遏邪之虞。这是前人治疗风寒束肺,兼有理喘咳的一大用药特点。
上述八法,往往数法合用,一方多味,多性,多法,多功能之作用。由于中药“一物之内气味兼有,”药与药之间,“或是气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气异。”因此组合成方之后,由于性和味的不同,其功用主治也都有千差万别,性味运用之妙是无穷的。
性味取舍
中药的功效是气味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不可能把性味平衡地,机械地进行组合。必须根据病情需要有所侧重,有的重用其味,有的重用其气,性味的取舍主要有下述几种形式。
(一)去性取味
①去温热之性,取五味之用。如银翘散用辛温荆芥与银花,连翘,芦根,竹叶等寒凉药相伍,其温性被制,其辛味存,从而增添了宣散透表之功。
②去寒凉之性,取五味之用。如大黄附子汤,用苦寒大黄与附子、细辛温热药下伍,其寒性被制,而苦味泄降之用存,三药合用,功能温中助阳,攻下寒积。
③去寒温两性,取五味之用。如十枣汤之所以用苦寒甘遂,大戟和辛温之芫花,其目的不在寒能清热,温能祛寒,而是重取辛苦之味用其行散、降、泄峻烈下行之势,以攻逐脏腑胸胁积水实邪。
(二)去味取性。如桅子干姜汤,用苦寒桅子清上焦之热以除烦,辛热甘姜温中焦之腑以止利。二药合用俱有清上温中之法。主治伤寒误下所热中寒症。显而易见二药配伍,并非取辛开苦降之用。
总之,“性和味是药性能的重要标志。”具体运用时,必须严格遵循其性味取舍。同时应把药物的升、降、浮、沉、归经、补泻,有毒无毒等多种性能联系起来。只有认识和掌握每一药物的全部性能,以及性味相同药物之间同中有异味的特性,才能全部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和使用药物。
中药的四气五味
山川 发表于: 2009-7-14 12:48 来源: 清阳客栈
[作者:未知 来源:文化在线 ]
四气、五味就是药物的性味,每一药物都具有性和味两方面,以此作为说明药物功效的主要依据,也是构成药物性能的重要部分。用性味来说明药物的功效,是中药运用的特点。
(一)四气:气,是指药物的性质,四气就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这是前人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而概括出来的规律,凡是能够治疗热性病证的药物,便认为是寒性或凉性,能够治疗寒性病证的药物,便认为是热性或温性。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与病证的寒热相对而言的。
寒凉和温热,是截然不同的两类药性,而寒和凉,温和热,都是同一属性,仅在程度上有此差别。寒性较小的,即称凉性;热性较小的,即为温性。微寒相当于凉,大温相当于热。所以在历代药物书籍中常有微寒、大温的记述。此外,还有一种平性的药物,即是说明它的寒凉或温热性质不很明显,作用比较平和。但实际上仍有微凉或微温的差别,所些虽有平性之名,而一般仍称四气,不称五气。
对四气的作用进行归纳,一般地说,寒凉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用治热性病证;温热性药物具有散寒、温里、助阳等作用,常用治寒性病证。例如:病人出现高热、烦渴、面赤、恶热、脉搏洪数等热性症候,就应当用石膏、知母、黄连等寒性药物来治疗;若表现为畏寒、肢冷、大便清稀、面色苍白、脉搏微弱等寒性症候,就应当用干姜、附子、肉桂等热性药物来治疗。若是寒热错杂的病证,也可以寒药和热药同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这就明确地指出了药物四气在临床上的应用原则,如果违背这个原则,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上述四气的应用,仅是一般原则,还有特殊用法。寒凉药与温热药配伍,可用治某些寒性病证。如大黄与附子、干姜等同用,可治冷积便秘。温热药与寒凉药配伍,可用治某些热性病证。如吴茱萸与黄连同用,以治肝经火旺、胁痛、吞酸之证。所以我们既要掌握药物四气的一般规律,还要知道其中的特殊用法,灵活地运用于临床。
(二)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这些味道一方面可由味觉器官直接辩别,另一方面是根据些床治疗中反映出来的效果来确定的。此外,还有一种涩味,因其作用与酸味相似,故不另列。又有一种药味不很明显的淡味,合前五种,应当是六味,因习惯上都认为“淡附于甘”,记述药味,往往甘淡并提,故一般仍称五味,不称六味。五味也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依据,不同味的药物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因而总结了五味的用药理论。现分述如下: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散、行气的作用。如苏叶能发散风寒,木香能行气止痛等。
甘:能补能缓,即具有补养、缓和的作用。如党参补气,熟地补血,甘草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等。
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如五味子收敛止汗,訶子涩肠止泻,金樱子涩精止遗等。
苦:能泻(能降)能燥, 即具有泻火、泻下、降逆及燥湿的作用。如黄连泻火,大黄泻下,杏仁降气,苍术燥湿等。
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润下、软坚的作用。如芒硝能润下通便,牡蛎能软坚散结等。
淡: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水的作用。如茯苓、通草能渗湿利尿等。
据现代研究,药物的味道不同,往往与其中所含的化学成份有关。例如,辛味多含有挥发油,酸味多含有机酸,苦味可能含有生物碱、甙类或苦味质等。
除上述四气、五味外,还有些药物气味芳香,具有化湿开窍的功能,在临床上应结合运用。
(三)气和味的关系:气和味是构成药物性能的两个方面。每一种药都有气和味。气味相同,作用往往相近。例如辛温药物大都有解表散寒的作用,苦寒药物大都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气味不尽相同,作用也就有所不同。例如气同味异,同是寒性药,具有清热的共性,但苦寒药多兼燥湿,适用于湿热证(如黄柏);甘寒药多能养阴,适用于阴虚内热证(如生地又味同气异,同是辛味药,具有发散的共性,但辛温药能发散风寒(如紫苏),辛凉药善发散风热(如薄荷)。还有些药物一气而兼有二种以上的味,其作用范围也就相应扩大,具有多种作用。如芒硝咸、苦、寒,咸能软坚,苦能降泄,与寒性相合,就能泻热通便,当归甘、辛、温,甘温补血,辛苦温又能行血。这些都说明药物的气味是错综复杂的。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也体现了药物具有多种多样的作用。因此,我们对于每种药物的气和味,必须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以认识其各个方面的作用,不能孤立地看待。同时还要看到四气五味标注在每一药物之前,显示了药物的部分性能,也表明了一些类似药物的共性。而每种药物的作用和适应证,又各自具有特殊性。如紫苏、生姜气味皆为辛温,有发汗散寒的共性。但前者发汗功效较强,兼能行气安胎,后者发汗功效较弱,又可温胃止呕。再如黄芩、黄柏、都是苦寒药,有清热、泻火的共性,但一偏于清肺热,一偏于泻肾火。这说明药物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用四气五味的理沦是不完全能解释清楚的。还需要与药物的升降浮沉、归经等理论结合起来,特别是要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对中草药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宄工作,以小断充实提高中医药理论。就我们学习来说,不但要熟悉药物四气五味的共性,还要掌握各种药物的特性和治疗作用,同时也要与了解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临床上恰当地选择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