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学智慧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形势进行分析

01-03 生活常识 投稿:after rain
以道学智慧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形势进行分析

我并不是经济学专家,只是秉承道家智慧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形势进行一些粗浅的非专业化的分析,有错误的地方在所难免,望各位朋友见谅。

从大的层面来看,中国经济有两个重大的结构性特征:

其一,初始的绝对贫穷与其后的高储蓄率;

其二,众多人口。

高储蓄率的原因是中国薄弱的社会保障机制,而同时中国人尽管已经初步摆脱绝对贫穷,但个体基本上还处于并不很富裕的阶段,还未达到拥有足够财产保障的程度。

中国经济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必然的,正因为在改革之初,国家和人民并没有多少积蓄或财富,因此很难为投资提供必要的资金,再者,国民收入本来就低,消费能力更是低下,导致投资意愿肯定也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改革开放,首先吸引外资,以低人工及税收的因素促使外国企业转移生产基地;其二,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对外出口。由此,就解决了经济发展的瓶颈,启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波。

在这一波中由于吸引外资、对外出口,人民开始获得就业机会,尽管由于人口众多,保持一个比较低的个人收入水平,未来没有保障,并且社会保障体系由于发展时间有限、人口众多,也是极其薄弱的,所以人民都省吃俭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中国积蓄绝对量会不断扩大,但人民则依然必须保持高储蓄率。

如果能持续依赖外向发展经济,那高储蓄率本身尚不会导致什么问题。关键是外部环境会反过来影响国内经济。

具体来说,以美国为外部环境的典型,美国是世界金融中心,其拥有充沛的资金,同时,由于其比较富裕和超前消费观念,所以美国的投资能力和冲动是最强的,其在满足的基本需求后,投资不断进行产业升级,于是催产出了美国高科技产业的特征,而产业升级必须有劳动力资源作为前提,于是,美国的高科技环境自然又吸引大量的精英人才前往美国发展。高科技产业以高回报率、高工资为特点,但美国人储蓄率并不高,其资金供给肯定难以维持,但好在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其货币是世界货币,于是,美国就通过货币提款权,大量发行货币,本质上是借用其他国家积蓄的资金来为自己的投资提供资金来源。

将中国和美国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一开始中国是引入外国资金来发展自己的对外出口产业,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积蓄的大量储备资金受限于国内的消费需求的不足,投资的低回报率,以及在国内投资无法与外国投资竞争(缺乏技术、优秀人才与管理能力)等因素,导致在满足基本的投资需要之后就不得已地就转往美国,借贷给美国获取利息收入,但现在,由于产业分工,低端产业已经大量转往人工低廉的中国,于是,美国获得的资金,要么反过来作为外资继续投到中国去,要么只能继续开发新产业。

如果是前者,美国人会逐渐丧失就业机会,最终降低普通美国人的收入,最终会限制其消费——当然资本家除外,因为其可以获得利润。很显然,美国为了促进就业必须不断开发新产业,创造就业,而开发新产业就必须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为新产业提供储备和吸引外来优秀精英,这正是美国经济形态的根本特点。当然,新产业产品在满足国内消费之外,也要输出到中国满足中国的消费。然而,美国的高端产业一则回报率高,对应高消费,其产品不可能在低人均收入的中国得到广泛消费,于是,必然的导致中国对知识产权的无法有效保障,另外,也导致仿制产业的发展。

美国的经济型态的维持建立在三个前提上,其一,作为国际货币的核心地位,保证其不建立在自身储蓄基础上而拥有充沛资金;其二,不断的创新,开发新产业,提高人才素质培养,吸引外来优秀人才;其三,新产业产品被广泛消费,为进一步的产业创新提供持续动力。

然而,世界财富过分向美国倾斜,世界上大量低收入人口消费不起美国的高端产品,必然的限制美国高新产品创造利润的能力,同时也促使了仿制行业的诞生,进一步减少美国高新产业的利润来源,另外,美国还担心高新技术为它国所掌握而反过来削弱自身的优势,于是,就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美国的高新产业主要的是在本国或一些高收入国家中得到消费,而比较小的比例输往低收入国家挣得收入(但一些技术则不可避免的扩散到其他国家,被其他国家所仿制)。总的来说,美国拥有各种高新技术处于优势地位,也还有充沛的资金供给,但与中国的经济收支就失衡了,中国低价低端产品不断输往美国挣得收入,而美国却比较少的输送产品往中国,这反过来又造成中国货币对美国货币的低汇率——因为对美国货币需求强烈 ——而低汇率又进一步促成中国的出口优势。于是,中国就逐渐成为了所谓的 “世界工厂”。

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波,其标志就是中国已经成为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极,但还处于低端市场一极。

美国充沛的资金供给以及高新产品销售相对受到限制的市场,于是就导致资金供给的相对溢余,即流动性过剩,资金流动性过剩遂导致金融投机的猖狂,金融风险巨增,一旦因缘契合,则可能导致资金的巨大亏损,而这已经转化为现实。06的金融危机就是如此产生的。

金融危机产生,如果资金亏损很大,可能影响原来的世界经济循环。具体来说,美国的资金供给不是靠自身积蓄起来的,而是全世界借贷给它的,因此,亏损并不是它一家的事情。亏损资金会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首先,这种巨额亏损的影响必须是大面积的,导致美国甚至无法使用财政资金来全面拯救,并最终导致几家美国大的银行机构的破产,进而引发其它国家的金融机构的连环破产——因为钱是由金融体系不断转借出去的,美国的银行巨额亏损破产,借钱给它的其它国家的银行也会造成巨额亏损甚至破产,或者可能面临取款狂潮而倒闭;其二,美国金融体系受到冲击,其它国家对美国的信用产生怀疑,不愿意再那么大方的借钱给它,于是,导致美国资金供给紧张,而美国本身储蓄率不高,国民储蓄无法支撑大的资金供给,于是,就可能阻碍美国经济的循环,因为美国经济形态的前提之一就是充沛的资金供给。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资金供给的充沛,美国必然要大量向外国借债,并祈求外国(尤其是中国)借钱给它,也就是说,变本加厉地利用自己的货币提款权。这种情况下,如果外国(尤其是中国)不借钱给它,美国的资金供给无法维持,就会导致一系列经济危机,美国的优势地位就会开始被打破,甚至引发战争(美国有优势军力,为了转移危机可能发动战争),同时,外国(尤其是中国)也会遭受巨大借贷损失,美国经济循环不畅,中国的出口难以维系,则进而导致中国经济循环的不畅,进而也可能导致经济危机。但如果外国(尤其是中国)借钱给它,问题是暂时会得到解决,美国维持了它的经济循环,但中国就进一步的被美国所挟持了,中国必须不断的为美国以后类似的问题买单,一旦有一天中国买不起单了,世界经济的大灾难就真的来临了。

这就是中国在金融危机中无可奈何做出的选择。另外,此次金融危机终究还是引起了一定程度的经济危机,由于美国的资金供给的一度困难,导致其经济循环受到一定冲击,进而降低了其消费能力,中国的出口也受到冲击,于是中国对美国的汇率被迫上升,进一步降低了中国商品的出口竞争优势。中国国内的企业大量倒闭。好在中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个大小社会的形态,拥有大量资金积蓄,其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增加财政开支,开出四万亿的支票来促进国内消费,以缓和危机,不然,国民财富和收入水平不高,国内居民消费是不足以消化出口受滞带来的冲击的。另外,中国还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进行大量采购,除了配合一定的政治目的之外,更多的是一种疏通世界经济循环进而维持自身循环的举措——如果发达国家经济循环不畅,最终必然会影响到中国,会使得中国面临更大压力,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可能导致其它发达国家供给过剩,进而最后可能抑制消费,再最后可能波及中国的出口。中国在这个时候充分利用自己的巨额储蓄去大量采购,既可以以比较便宜的价格买到平常受到限制而买不到的东西,其次,也帮助发达国家将多余的供给给消化掉,促使其维持经济循环的顺畅。

当然,中国这样做是有战略目的的,其一,树立起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其二,为自己争取时间,像中国这样的人口众多的大国,单纯依赖外向出口型经济是不切合实际的,中国经济形体必须进行转型,转向内需为主、外需为辅、内外需平衡的经济模式,或者说,像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必然需要具备各个层级产业的整体产业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中国人民的就业问题,而非永远为它国打工,并过分受制于他国,中国经济循环最终必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超脱于世界经济循环,而自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循环系统——这并不是说中国要隔离于世界经济系统之外,而是自成系统才能真正融入世界经济系统之中,这本来就是个辩证问题。

那么中国经济应该如何转型呢?最明显的显然是扩大内需,但扩大内需只是标而不是本,的四万亿是标,不是本。本是什么?本是在现有循环的基础上,发挥调控的能动性逐渐纠正循环的偏差,最终解决经济循环中的结构障碍,国内经济循环的结构障碍一旦去除,由于中国的庞大经济总量,必然的会扩散到国际经济循环中去,进而可以为解决国际经济循环的结构性障碍创造条件。

中国经济循环的内部结构障碍主要在哪里?就在高度储蓄与有效需求不足的不平衡上,高度储蓄导致资金供给过剩,有效需求不足又使得有效投资缺乏动力,于是,要么资金被迫转移到国外借贷获取利息,要么就是国内由主导的大量的低阶产业的低效率投资或重复投资(事实上,尽管国民储蓄很高,但民间要得到资金并不容易),而无法进行有效的产业升级投资——因为连基础的消费都消费不起,如何能消费得起高端产品?卖到国外?人家自己的高端产品都消费不完还消费你的不成熟的高端产品?而产业要是不升级,由于低阶产业供给已经过剩,就无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于是,收入就被竞争压得更低,进而又促使人民必须依靠储蓄来给自己的未来提供保障。其实,现在股价房价开始虚亢,已经表明资金流动性过剩,没有真实的居民消费来吸收,即因为没有真实的消费,真正的实体投资没动力,大量资金没有没地方去,只好跑到股市或房市去了,所以说,尽管短期刺激经济手段可以缓解问题,根本症结还没解决的,要利用这种短期刺激手段争取的时间赶紧着手长期的结构纠正。

因此,很显然,纠正结构障碍的重点是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程度,而且必须是全民社会保障而非只是一定阶层的社会保障(局部人群的社会保障最终造成的还是结构障碍)),更重要的是,在我国,国家掌控了太多的财富,国富而民穷,掌握过多财富,于是导致接近权力的群体通过瓜分国家公共财富而迅速暴富,导致社会腐败丛生,腐败来的钱终究要么流向海外,要么被挥霍掉,不大可能被有效利用,同时,公共财富的利用通常也是低效率的,这就导致一方面人民没钱消费,而却公款过分浪费,公款浪费看起来似乎也会促进经济发展,因为公款浪费也促进供给,但注意到只有人民真正有钱消费才是可持续性的消费启动供给,公款浪费则一个是不可持续性的消费启动供给,后者还会引发各种社会矛盾。

掌握大量财富并不都是坏事,比如掌握的大量财富可以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供给,这是我国基础设施相对其它发展中国家好很多的根本原因。同时,拥有大量财富也可以为实施战略性手段提供保证。

但是,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过犹不及,控制过量的国民财富必然的抑制民间的消费能力,而民间消费能力没有持续增长,单纯只是国家消费能力的持续增长,则社会与国家也就逐渐二元化,经济发展只是主导下的群体的发展,离权力远的人民感觉经济发展与自己并没有太大关系,该穷的还是穷,消费不起的还是消费不起,而且更因为一方面增长,一方面没增长,差距更明显,压力更落在普通民众之上,在享受了利益的阶层看来,因为享受了经济发展的好处,房价并不高,房价的增长幅度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在普通民众来看,房价已经飞到天上了,房子的消费已经是不可及的梦想。由于中国人口众多,远离权力的人才是主要人口,这些人如果没有消费能力,那中国整体内需是无论如何上不去的,结构性障碍是无法解决的。不要被中国各处繁荣依旧的表面所蒙蔽,那是因为尽管接近权力的人尽管比例不高,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其绝对额也是可观的。

当这样的经济循环继续发展,社会必然的二元化为两个分裂的群体,这就是当今世界经济循环的重版,如果忽视这种趋势,缺乏长远眼光,不及时纠正结构障碍,终究会面临重大困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当面临经济危机,需要人民扩张消费来渡过难关的时候,才发现其实人民根本没钱消费或者不敢消费,你把利率降到0,人民还是不消费。另一方面,社会问题也会穷生。也就是说,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本来就是同一根源衍生而来的。

应该减少自己的财富控制量,不与民间争财,应该将过量的财富采取有效的手段融散到涉及最广泛的人民手中,或许现在不需要直接交付也无法直接交付,但可以通过转移支付降低教育成本、医疗成本、解决养老问题等手段来使得最广泛人民受益(然而,终究是主导资金运作,公共财富还是被瓜分,社保基金案就是例子),从而促使人民敢于消费,进而启动投资和产业升级,扩大就业,但最终除了在社会保障基本建立起来以后,终究还是要将多余的财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转移到国民的手中,比如非必要国有的企业通过上市将股权以市场化手段转移给普通民众,尽量减少不应垄断的产业,尽量减少不必要管制带来的权力寻租的空间而替代以民间竞争来自然选择,尽量减少中低层人民的税负,增加中低层人民收入等等。

总结起来,人类世界的循环由于人的贪婪始终在贯彻“取不足而有余”的逻辑,富者将越富,穷者将越穷,不断二分,直至走向崩溃,这就是所谓的人道。然而人道之上有天道,天道是“取有余而补不足”的自然逻辑,人道终究要受天道制约的,人类本性的自然二分到一定程度终究要以天道的合一来辅助的,这是人类不会走向自我灭亡的重要保证。当代世界经济循环体系富国一富几百年,穷国一穷几百年,少数人口占有大部分世界财富,甚或让人形成这样一种错觉,好像发达国家的人民或一国中的富人是上帝偏爱的子民,其实一切不过是人类整体经济循环内含的结构性障碍导致的。要解决这一结构性障碍,需要人类智慧对结构进行自我调整。

富国与穷国、富人与穷人本是一对阴阳,角色不同而已,阳无阴则无根,无根的意思就是没有保持富裕的基础;阳无阴则不动,不动就是没有向前运动的能力,只能继续保持现状。阴阳二分而又阴阳相辅相成,则经济循环流转,就如中国因为穷所以要储蓄,储蓄资金却被美国利用,利用世界性的资金升级自己产业,于是才能将低端产业转移给中国,中国有了产业促使就业才能卖东西给美国,才有收入增长,经济发展。

然而,阴阳循环只是手段,循环是有目的,这个最终目的是“阴阳和合,混沌无你无我”,世界经济循环如果只是富国不断集中财富不断升级,穷国不断生产不断储蓄,那相辅相成的阴阳关系就逐渐变化为阴阳逐渐二分或者阴阳逐渐对抗,最终,导致孤阴不生、孤阳不存的局面,也就是说,循环到一定层次,阴阳是要相互趋同的,富国或富人不能独享财富,穷国或穷人不能只是劳作,储蓄、消费、生产、创新不能过分分工,终究要在阴阳两面扩散开来而趋向相对均衡,于是重新造就一个阴阳和合、混沌无你无我的局面,阴阳两面差异性不太大。这是世界经济、国家经济发展的目的,但也是一个新的开端,在此基础中,合一又会开始二分,开始新的经济循环。也就是说经济形态的发展就是:二分(分工细化、贫富分化)-合一(融合、贫富趋同)—二分(分工进一步细化,贫富再分化)的不断持续——二分是手段,合一是目的,二者相互协作。

一个国家或一定社会阶层想永远拥有保持自己优越地位是不可行的,要知道你的优越地位并不是你所宣称的完全是你自己努力得到的,很大程度其实是人类整体或一个国家的人民整体按照天道运作形成的结构里蕴含的趋势造就了你的优越地位,一切随着结构的变动都是可能改变的,你的明智的做法不是阻碍这种改变,而是顺应这种改变,将心胸放大,为世界或国家的未来整体共同发展做出努力。

说得有点杂乱,但举个简单例子就能说明白,例如,男女一对阴阳,古代男人为阳,女人为阴,男人为主,女人为辅,故阴阳相辅相成,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阴阳二分已经逐渐走向阴阳合一,现代社会,男女不但在社会角色上已经逐渐趋同,走向平等,而且甚至在心理个性、生理特征上也已经有趋同的趋势了,不是说超女出春哥,快男出娘娘腔吗?当然以后,男女性别角色、特征、分工还是会逐渐又分化的,但男女相对平等的社会地位本来就是长期人类历史循环的重要成就,因此必然应该是在此新基础上的再次二分。

人类社会的经济也是如此,效率与二分通常是对应,合一与公平通常是对应的,但效率与公平并不是只有对立的一面,他们也有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一面,在改革开放初期,效率优先是正确的,但如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过了三十年,没有公平的辅助,效率的提升受到严重的制约,中国确实应该改变思维了,效率与公平并不再是对立的了,现在二者是内在统一的了,伟人的战略也要跟随时代进步调整,我们要继续持续稳定的发展经济,公平绝对应该是要引起足够重视了。

用中医的观点,阴虚阳亢,最终可能阴阳互损,公平得不到保证,效率表面很高,其实隐含太多泡沫,如果不及时对症下药,最终可能公平和效率都会受到严重损害。

随笔草草,言辞并不流畅,只是想表达两个愿望,一则启世人明世理,不要那么执着一时的得失,要懂得无论富人穷人,无论富国穷国,我们本来是一体的,尽管有对立的一面,但对立的目的终究是要促使走向共同发展;二则是对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不要过于推崇西方社会学科的单纯二分性的局部分析的结论,西方局部分析结论通常是治标不治本的,功利性的、短期性的,比如只强调各种刺激经济的手段,而很少辩证的从整个世界经济、国名经济循环的结构中去探讨根本问题所在,当然标是要的,本也是要的,只是不能过于侧重,要重视标本兼治。在社会发展方面,中国古代智慧是要得到重视的,里面隐含着社会发展的全局性的辩证指导思路。

标签: # 美国 # 中国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