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畅销70年!这本小书让1200万人重燃生活的热情!
比如,
每天的工作枯燥无聊,体会不到辛苦付出的价值何在,不知道要不要继续做下去;
再比如,有时候很想彻底放飞自我,人生在世,到底图个啥?
具体的表述尽管各不相同,但概括起来其实是同一个问题: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
今天我要和“书米”们分享的书,正与此有关:《活出生命的意义》。
这是一本有着沉甸甸生命分量的心理学著作。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是著名心理学家,犹太人。
二战期间,弗兰克尔全家被纳粹关进奥斯威辛集中营,父母、妻子、哥哥都死于毒气室中。而他之后又辗转囚禁在其他集中营,服了三年苦役,侥幸大难不死。
在集中营里,弗兰克尔一面默默忍受非人的磨难,一面又以心理学家的科学视角观察一切,最终写出了这本带血的著作。
人究竟是靠什么活着的?
纳粹集中营有多恐怖,我想不需要多描述了。
有人统计过,集中营里的存活概率大概是二十八分之一,有时囚徒仅仅是因为多看了看守一眼,或者没刮胡子,就会被送往毒气室。
这种情形下,能大难不死,就是十足的幸运儿。然而,弗兰克尔却发现,集中营中死亡的囚徒,并非全都命丧纳粹之手,有些人在被送进焚化炉或毒气室前,竟选择了自己放弃生命。
他们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自暴自弃——
有人早晨5点拒绝起床干活,而是赖在牢房里,待在满是屎尿的草垫子上。无论你警告还是威胁,统统都不管用。然后他们一般会拿出一支藏好的烟,开始抽。那一刻,你会明白:他会在48小时内死亡。
为什么他们会如此轻易地放弃了生命呢?
弗兰克尔从一位相熟的狱友F身上,看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有一天,F找到弗兰克尔,说他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个声音说,只要许个愿,就可以回答他任一问题。F兴冲冲地问出了那个心心念念的问题——战争什么时候结束?
梦中的声音告诉他,“3月30日”。
当时是3月初。F满怀希望,确信梦里那个声音是正确的。然而,随着日子临近,战争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
3月29日,F突然病了,发高烧,30日,陷入昏迷,第二天,就死了。从所有外表症状看,F是死于伤寒。
弗兰克尔说:
我朋友最终的死因是预言没有如期兑现,他绝望了。这使他身体抵抗力急剧减弱,导致潜伏的伤寒感染发作。他对未来的希望和活下去的意志都没有了,身体也就成为疾病的牺牲品。
F并非孤例。实际上,集中营在1944年圣诞节至1945年圣诞间的死亡率是最高的。集中营的主任医生分析:
原因不在于劳动强度增大,也不在于食物短缺或气候寒冷,甚至不是因为出现了新的流行病,而是由于多数犯人都天真地以为能在圣诞节前回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小,犯人失去了勇气,变得沮丧起来。这严重减弱了他们身体的抵抗力,导致许多人死亡。
尼采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在集中营里,这句话的反面却在反复上演。
有无意义,竟成了生与死的区别。
意义拯救生命
集中营里,监守有条丧失人性的规矩:如果有人自杀,其他人只能看着,一律不能施救。
弗兰克尔是名心理医生,在集中营里,他也没忘天职,想要提前劝阻自杀。但这活并不好办,试想,该怎么才能让人心甘情愿地,继续忍受一场根本没有明确结束期限的磨难呢?
骗他“战争兴许很快结束”?恐怕没用。
鼓励他“别担心,未来还有指望”?效果不大。
难不成摁住他、限制他行动?根本做不到。
然而,弗兰克尔却做到了。
他的方法很简单,概括起来就两个字——责任,以责任挽留生命:
一旦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是不可替代的,那他就会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认识到自己对所爱的人或者未竟的事业的责任,也就永远不会抛弃自己的生命。
拿弗兰克尔曾解救的两个想要自杀的人来说。
其中一个人有个自己极为宠爱的孩子,在国外等着他;而另一个人是个科学家,写过不少著作,也还有很多著作等待着他去完成。
这就意味着,这两个人都对这个世界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科学家对他的著作来说是不可替代的,而第一个父亲对需要照顾的孩子而言同样是不可替代的。
正是利用这一点,弗兰克尔重燃他们活下去的勇气。他说,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存在是“为了什么”,也就知道“如何”继续活下去。
他努力去说服那些绝望的人:我们期望生活给予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对我们有什么期望。
这一点让书单君很有感触:我们常问生命给了我们什么意义,其实应该反过来,问你能给自己的生命什么。
从这个角度来讲,承担责任,不仅是项美好的品质,更是人生的基石。
这责任可能是你的恋人、你的公司、你从事的某项职业、你的家庭,你的爱好,哪怕在别人看来毫无意义,哪怕社会还未完全认可,都不影响它成为你生命的真义。
如何追寻人生的意义?
弗兰克尔给出了三个具体路径,简单来说就是:
1.工作;
2.爱;
3.忍受苦难。
前两者很好理解:让你愿意投入奉献的工作会成为你的事业追求;而对他人的爱,则可以激发人的全部潜能,比如弗兰克尔在集中营的绝望时刻,思念妻子成了他的支柱。
但为什么说忍受苦难也能找到人生的意义呢?这就是弗兰克尔理论的动人之处。
在集中营里,他看到有人在悲观地放弃生命,但还有人在以不同的方式,消解着现实的悲惨。
一位狱友刚到集中营时试图跟天堂达成一个协议:以他所受的苦难拯救所爱的人免于痛苦。那么,对这个人来说,苦难和死亡是有意义的,他的牺牲是最有意义的。
另一位年轻女子则把苦难看成了一次认识自我的机会,她在死前曾说:“我感谢命运给了我这么沉重的打击……以前的生命让我糟践了,我从没有认真考虑过精神完美的事。”
弗兰克尔相信,无论环境如何,人总能有能力将人生的苦难转化为成就,从罪过中提炼改过自新的机会,从短暂的生命中获取负责任的行动的动力。
这也是他对生命苦难的独到看法。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一个人的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
我们每个人都会在人生中遇到各种各样的苦难,小到考试失败、失恋,大到家人离世、婚姻破裂。
苦难来时,也是意义感最容易流失的时候。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一开始是个多么乐观奋进的青年,但在命运的连番打击下,最终沦为偷蒙哄骗、出卖灵魂的人。
弗兰克尔让我们明白,苦难本身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
我想,向死而生,经历痛苦,理解苦难,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门必修课。
✎✎✎
我们生活在一个尚实不尚虚的时代:
人们喜欢电影而懒于读书,追求实利而轻视知识,乐于攀比财富却耻谈理想,实用学科颇受追捧,哲学思辨少人问津。如果你在大街上找人问一句:哥们,你说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换来的可能是一句“你有病啊,滚”。
然而,这本《活出生命的意义》自1946年初版至今,已经被翻译成了24种语言,销售达1200万册。
可见,恰恰是这件看不见摸不到,平素被我们忽视的事情,成为了时代的病症。因为人就是为了意义而活的动物,这是灵性所在,也是痛苦根源。
人生在不同的阶段,可能有不同的追求:年少时渴望纯真的爱情,壮年时迷恋事业的成功,年过不惑,又觉得老婆孩子热炕头就能知足。
其实都无可厚非。就像弗兰克尔所讲的,当你明白你肩负的责任,意义就不会缺失,人生就不会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