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大球、来整、司马冏…古时富二代怪名背后有啥深意
最近开学,又有一堆奇葩新生名字在朋友圈刷屏。
要说起名实在是个技术活,万一有什么歧义,这孩子会被足足嘲笑几十年。
如果下面这些古人转学到现代,也免不了被起绰号的命运。然而没文化的咱们不懂,一些看起来很奇葩的名字背后,却隐藏着高大上的典故!
▼
如果给历代皇帝们排个文学造诣榜,南朝梁简文帝萧纲肯定名列前茅。
这位爱写宫体诗的文青皇帝,给儿子起名的画风却是这样的:
/ 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
什么鬼?!这些泥石流般的皇子名字真不是闹着玩的?就这样毁掉了萧这个文艺气息爆棚的高雅姓氏?
/ 梁简文帝萧纲 /
其实「大款」「大球」这样的名字都超有文化的,让文字君为你一一道来!
/ 萧大球:自然又美好 /
萧大球的名字取自《诗经》,原句是:
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liú ),何天之休。
《文献通考》中解释:
盖物之美者莫如玉,而球又玉之美出於自然者也。
在这里,球是一种玉石,用来比喻君子的品德自然又美好。
/ 萧大款:重博学不重金钱 /
这个名字也很厉害,根据《风俗通义》的解释:
大款,为颛帝师。
看见没有,这还是个向名人致敬的名字!「大款」是五帝之一颛顼(zhuān xū )老师的名字,可不是一般的有钱人哦。
/ 颛顼的画像 /
/ 萧大心:神圣虔诚菩萨心 /
萧大心的名字则更为神圣。大心是菩萨心的意思。南兰陵萧家有信仰佛教的传统,萧纲、萧统都是虔诚的佛教徒。
不过在现代人看来,只是感觉起名的老爹心很大而已。
萧纲饱读诗书,轻轻松松就起了二十个排「大」字辈的名字,还包括「大球」「大款」「大心」这样的得意之作。
/ 另一画作中的萧纲 /
文字君写稿前专门搜索查询过,萧纲的儿子们没有一个重名的。看来这些名字除了文字雅驯之外,还有独树一帜的优点哦~
有的父母一心想祝福孩子,可起出来的名字往往一下子就让人想歪了。
/ 汪可受:此受非彼受 /
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大清官,叫汪可受,真让人怀疑他的性向。其实「受」在古代同「授」,《韩非子》有言:
因能而受官。
古人看到这个字心里一定是满满的获得感啊!在这个名字的庇佑下,汪可受的确当了大官,还受到了神宗皇帝「清廉第一」的表彰呢。
/ 汪可受每张画像都有一副刚正不阿的脸 /
/ 严绳孙:逼婚从小开始 /
清朝有个叫严绳孙的人,仅凭一首诗就获得了康熙赏识出仕做官,可谓才华横溢。不过「绳孙」这个名,总让现代人感觉他对孙子很严厉,说好的隔代亲呢?
/ 严绳孙画像 /
其实,绳孙是子孙繁多的意思。《诗·周南·螽斯》: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朱熹集传》:
绳绳,不绝貌。
这个名字是他的父母希望他多子多孙,也是表示祝愿之意。虽说是这样,我还是感受到了绳孙先生从小就受到的逼婚压力。
/ 杨伯丑:符合人设的清高 /
起这个名字的人,和孩子他大伯已经断交,慎用,慎用!
其实杨伯丑的名字来自「伯夷丑周」这个典故。伯夷和叔齐忠于商朝,周灭商后,他们不食周粟,最终饿死山中。
/ 伯夷:弟弟,这几粒粟,不是周朝的,我们可以吃。 /
这个名字可能是杨伯丑自己改的,很符合他的人设。
杨伯丑精通《易经》,会算命。隋文帝召他进宫,言谈中流露出了想招他当官的意思。伯丑听了,当场装疯,拔腿就跑出了宫。
/ 张晕:守护者永不倒下 /
唐太宗时期有位官员叫张晕,作为现代人实在不懂他父母咋想的!
但其实「晕」这个字搁古代也有美好的意思。《吕氏春秋·明理》:
其日有斗蚀……有晕珥。
高诱注:
晕读为君。国子,民之君气,围绕日周匝,有似军营相围守,故曰晕也。
「晕」是指围绕在国君或者太阳身边的守护者。也许人家的父母只是觉得「张君」太俗,换种说法而已。
/ 田假: 只是想夸「大」 /
最后一代齐王叫田假。我可能看到了一个假名字吧!其实「假」这个字在古代也有褒义的,《尚书》里提到大禹时评价道: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
假在这里就是「大」的意思。给小儿子取名「田大」,齐襄王也是个人才啊!
/ 齐襄王的大儿子叫田建,小儿子叫田假 /
/ 司马冏:别把明亮当表情包 /
司马昭有个孙子叫司马冏。你们晋朝不禁止把表情包起到名字里吗?
/ 后人画中的司马冏,人如其名 /
其实,冏是「明亮」的意思。孟郊 《石淙》诗之九:
潜角时耸光,隐鳞乍漂冏。
他爹司马攸只不过是想给他起名叫小亮罢了。
/ 北郭骚:至文至雅变大俗大鄙 /
读《吕氏春秋》读到一个人叫北郭骚是什么鬼,是因为有人在北边城墙下面撒尿吗?
这里「骚」是文体,也可以代指一切文章。《岳阳楼记》中所谓「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就是取「骚」的这个意思了。
/ 来整:带兵打仗不整事儿 /
隋朝的开国大将来护儿给儿子起名叫来整。唉呀妈,老铁,整点啥?
其实「整」这个字一开始是约束、管理的意思。
/ 隋朝大将来护儿 /
《诗经》有云:
整我六师,以脩我戎。
后来,来整也继承了乃父带兵的本事,多次帮隋朝镇压农民起义。
你不服,咱就来整整?
/ 吕不用:有故事的辞官者 /
元末明初有个文官叫吕不用。其实在元代的时候他的名字还是「必用」来着,从必用到无用,是个有故事的同学。
吕不用在明朝出仕,不过后来就假装耳疾辞职了,还给自己起了个号叫「石鼓山聋」,一看就是故意的。
《庄子》中说:
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
也许「不用」也蕴藏着类似的寓意吧。
文字君曾经看过一篇报道,说起古怪名字的人,因为在课堂上被老师点到名字的几率很低,上课就特别容易走神,影响学习成绩。
所以,起名还是要优先考虑通俗上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