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会孩子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近日最新

01-03 生活常识 投稿:浮生若梦
如何教会孩子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近日最新

比喻句和拟人句虽然是两种不同得修辞手法,但是他们给人得感觉却是很相似,导致孩子们总是分不清,比喻句写成拟人句,拟人句写成比喻句。

上周孩子们写语文学习巩固得时候有一道题,大部分孩子都写错了。这道题就是很常见仿写拟人句。我们来看下图第四大题得第壹小题。

人家给得例子是典型得拟人句,让孩子们仿写一个拟人句。大部分孩子都写错了,孩子们知道让写拟人句,可是写出来就变成了比喻句。有得孩子这样写:“一朵朵花展开了一张张笑脸。”有得孩子这样写:“柳树得长发随风飘动。”还有得孩子写得就是标准得比喻句。

我们来看看孩子们写得句子错在哪里了。上面两个例子猛一看,感觉像是拟人句,但是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其实不是,如果我们给这两个句子加上比喻词就是标准得比喻句了。“一朵朵花展开了一张张笑脸。”实际上是把花比喻成人得脸;“柳树得长发随风飘动。”实际上是把柳条比喻成人得长发了。

这两个句子如果要改成拟人句,其实很容易。第壹句可以变成“一朵朵花不再害羞,露出了甜美得笑脸。”或者“一朵朵花正仰着头微笑呢。”第二句可以变成“柳树正在梳理着自己得长发。”“柳树姑娘舒展着腰肢,正美美地梳理长发。”

看到这里,估计大家都明白了。比喻句通俗地说,就是为了让读者更明白你要说得意思,把一个很平常得东西说得不一样一点,另类一点,就是把不是得东西比做是得.用另类而形象得句子来打一比方,这样得句子就是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隐喻之分.
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得动作,切记不可和童话弄混.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得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得词句去写物.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

我在给孩子们讲比喻句和拟人句得时候不喜欢讲特别难懂得概念,因为对于小学阶段得孩子,这些概念其实他们是听不懂得。

我通常会给孩子们说,比喻句就是把一个物体比喻成另一个物体,要有比喻词“像,好像”。

比如这句话:“春风像母亲一样温柔。”或者“柳条像少女得长发。”。这里面把春风比喻成母亲,把柳条比喻成长发。

而拟人句是通过想象,把一个事物赋予它人得动作、神态。比如:“春风温柔得抚摸着大地。”或者“柳姑娘梳理着自己得长发。”这两个句子就是赋予春风,柳树人得动作,当成人来写。

标签: # 拟人 # 孩子们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