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崇汉老师第四届扶阳论坛暨首届国际扶阳论坛讲稿

01-03 生活常识 投稿:眼热
卢崇汉老师第四届扶阳论坛暨首届国际扶阳论坛讲稿

卢崇汉老师第四届扶阳论坛暨首届国际扶阳论坛讲稿

(卢师讲的甚深的医理,晚辈不才,虽反复研读,亦恐有遗误,烦请各位同道,前辈指教修正,如是,则医林幸甚。新浪微博:胡陈适之  腾讯QQ: 1847836262 )

二零一零年,我在日本做扶阳的演讲,七十岁以上的学者占百分之五十以上。在日本虽然是医科大学教授,是博士,但只有一个称谓,就是医师,不像国内,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副主治医师。

日本医学学会连续三次到成都找我,一开始我确实不愿意去,因为在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我家是受害者, 1941 年日本轰炸成都,我们家遭到轰炸。所以在日本的讲座开始,我就说,我是憋了一肚子气。

日本中医学学会的医学博士和教授为什么要来参加这次医学讲座? 并且很多都是日本相当有名的教授,如伊藤连先生,小高素之先生,年龄都比我大,参加讲座的日本医师从不同地方赶来。

他们对扶阳的关注持久而周到,从扶阳讲记出版就开始研究扶阳,并成立了很多沙龙,有扶阳讲记沙龙,扶阳沙龙 ------- 等等。很多地方我都去了,他们搞了很多的小型的演讲机构,比如神户的二十几个中医就把扶阳讲记和几个讲座的内容译成日文。在对中医师的考核中,把扶阳纳入了考核范围。而在国内我们还没有做到这一点。在日本,医师的敬业精神是非常的,太敬业了。并且他们提出的问题相当深刻,当然我给他们答疑解惑,他们感谢至极。

再一方面,在日本,他们希望我给他们看一些病。有他们中医学会选了一些病人。病人都是在通过日本的西医中医的各种方法治疗效果不好,他们用了扶阳的方法,效果也不好。他们把病人带到大会上来了,通过望闻问切,我给他们做了讲解,并处方。包括伊藤连先生,他自己是肾脏病,他希望我给他看。在日本待了九天,第一天就看,第五天就有了回应,复诊了,用了扶阳的方法,效果出来了。下一步怎那么用?我从大阪到神户到京都到东京。沿途我都给他们指导。今天这个大会,让我想起日本。

今天参会的各位年纪都不轻了,也有比我大的长辈。这说明在我国对于扶阳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但是怎么增强呢,这要看临床的效果。如果没有临床的效果,就不会有今天的盛况,我经常收到全国各地的读者来信。前几天收到一封来自基层医生的读者来信。写了二十来页,写得很好,他讲了他怎样学习中医扶阳。

他虽然行医二十多年,通过学习扶阳讲记之后,又返回去读了中医的经典。用了扶阳之理念进行探索,临床疗效确实明显提高。我觉得挺好的,他理解了用阳化阴。通过几年的努力,不断探索,在理论的支持下,他对我说,有了新的认识,在过去基础上的认识。

以前我在各种场合提到,在对于疾病的认识上,始终抓住:一, 太阳。 二,少阴。这个问题很关键,为什么要抓住太阳,历代的中医学者研究得很深,因为太阳经是抵御外邪的主要屏障,特别是风寒邪气都会从外波及太阳,一旦波及太阳,就会产生很多变化,但最严重的变化是入里,入少阴。一旦入少阴,就由一般的阳证转化为阴证。治疗就相对要难了,不容易治疗了。

从卢氏来讲,我从事中医几十年,虽然从郑钦安到我祖父,到我大伯父。卢铸之,卢永定,他们没有明确提出桂枝法,四逆法。但是七十年代初,通过整理家里的病案,就发现了,在临床对疾病的处理,可以说无论什么疾病,到我们手上都是采取这样的方法治疗。

首先看起来用了桂枝汤的加减,但又不完全是。最后,看起来用了四逆汤的加减,但又不完全是。1973年,我在南京做一个学术讲座,我将这个扶阳的思想在江南地区的应用。当时还没有深刻的认识一些问题。那时我接近三十岁了。所以到后来,我一步步地认识到,我提出了卢氏的桂枝法。桂枝汤有:桂枝,白芍  ,生姜  ,大枣  ,炙甘草。 桂枝法呢,我开了一千条桂枝法的方子,都有哪些?  有桂枝,有苍术,或者白术,有陈皮  ,法半夏  ,茯苓  ,生姜  ,炙甘草  ,在一千个方子里面都是这样,并且涉及的病种相当多,不单是外感病,也有不是外感病。当然,在这些方子里面,还有其他的一些药物,这样根据临证处方。

在中医药大学的时候,我就讲,一个中医,你现在是中医学生,以后要当中医大夫,如果你能够把张仲景的桂枝汤用活了。你就能够解决临床遇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同学们不太相信,确实是。如果,你能够理解好桂枝汤,桂枝汤的机理,各家说法太多了。有专们研究桂枝汤的着述。桂枝汤变成桂枝法就更加灵活了。

着述就是在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桂枝汤的变化。 用桂枝汤的变化,仲景不外乎就是20多个方 。那么用桂枝的,包括肉桂,仲景113个方子里面有70多个,但是还不是很广泛,如果你用桂枝汤,你可以演变出几千个方出来,桂枝法用的药就是三四十种,我打比方,就像买彩票,虽然只有20多个,30多个号码,但是,可以有好多的排列。  桂枝法中,如果有些药物不该选用,你选了,就是败了。桂枝法,这个有一定的难度,当然,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很好的境界,对桂枝法的应用,例子很难举,因为变化太灵活了,它可以是为某一个人定做的,别人就绝对不能吃。但就这一,二十样药物,你大胆的试用了,会比你没有使用它之前效果好得多。

我们谈四逆法,这个四逆法是我们天天在用的一个法,它是在四逆汤基础上的,它可以是 一  , 附片 ,炙甘草,生姜 ,可以是  ,二,附片,白术,砂仁,生姜,炙甘草,可以是,三,附片,苍术,益智仁,仙灵脾 ,砂仁,炙甘草,姜,它都有,附片,姜,炙甘草,对于四逆法有这样的认识。

七十年代初,我积累了三年的病例,通过、三年的病例,一个方,一个方地找,附片,炙甘草,生姜,后头百分之九十六以上都是这些药物,这就有了共性了,所以我当时提出,当时大伯父卢永定也在,卢氏有很多法,但实际上都是四逆法的基础上得来的,如果没有这三个,就没有四逆法的存在。当时大伯父认可我的说法,我们看了那么多的病,我们具备了几十年的治疗经验,从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病例已经很齐全了。都是这样治疗的,虽然除了姜桂附,还有其他的药物。

六七年前,我讲过,我把1992年看病的资料做分析,总共用了多少桂枝,多少附片,多少姜。我对四逆法有很多研究,还在中医药大学上报课题,当然,不可能被批下来,当时的环境,作为国家的科研医疗机构,对于扶阳不太认识,扶阳被认为是异端学说。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用这几样药物,如果不用这三样  ,会出现什么状态呢? 这就不好了。去掉附片,去掉姜,没有效果的一张处方。

总结下来,确实每个方子的用药不多,这就是扶阳,药不要用得多,用的药物的品种非常少也很有效果。

去年,我从中医药大学退休了,就搞了个卢火神扶阳中医馆,从去年到现在已经快两年了,一共进药的品种有70多种,那么这70多种药物里面,只进了一公斤或两公斤的,占了百分之三十,有些一次也没有用过,有些用了两次或者三次。排除了这百分之三十,也就剩下了40多种药物了,那么这四五十种药物我用了两年,你看,你要钻研卢氏扶阳的思想,这个面就很宰了。就像买彩票,就30多个号码,那么你怎么组合这几十个号码,那么组合这几十个号的基础是什么?基础就是姜,桂,附。支持这个基础的就是扶阳的思想。那么你有了这个扶阳的思想,阳主阴从的观念,如果你没有阳主阴从观念,你的扶阳就是不牢固的。

你的扶阳观念的变化,会使你在辨证上束手束脚,特别对于严重的大证上会无所适从,所以只有支持阳主阴从观,这样才能牢固你的扶阳的思想,那么你有了这个扶阳的思想,就会正确的选择药物,去组方。

所以很多,我接到电话,我接到来信,很多人直接来找我,他们都很激动,能开出大剂量的附片,治疗过去不敢想象的病种,这要感谢扶阳的思想,使他的医术提高了,有一个人说他行医将近二十五年,也是中医学院的毕业生,只不过在不好的环境里面,他说在过去也治好了一些疾病,而我估计,是不治疗也会自己好的一些病。

那么现在他可以治疗很多大症。他说现在的挂号费都是一百块钱一个,他每天看三十多个号,就县一级的中医,这就很了不起了,在座的各位从事中医行业的呢?他很激动,不过,他已经不在医院,干了个体,因为医院不欢迎他的治疗方法,所以自己开了诊所。我认为这很好。他还继续学习扶阳的方法。不知道这个医生来参加今天的会议了没有?

四逆法,为什么要用四逆法,四逆法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法?所以,这个问题要回过头来看,郑钦安先生,我祖父的老师,他在着述中提到他的扶阳的思想的建立也是几十年的探索,他才能达到认识,认识阴阳是合一的,但不是统一的。因为我是在中医药大学的,我讲的课程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教材里讲"阴阳对立统一"。

郑钦安看到的是合一,这跟统一不一样,这就涉及到层面问题,我没有跟别人在另外的场合谈到层面问题,只是跟刘力红谈到层面的问题,

这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层面就是"一" 的层面,那么干中医,最终会医好几个人,但只是一个医匠,称不上医师,一定要有理论的支撑,在临床才会有底气,所以呀,卢氏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是在郑钦安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见解。

我们提出"人身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

所以,我曾经讲过,对于某些象是阴虚的病,实际上仍然是阳虚,当然,为什么这样讲,这就是从"一"来谈这个问题,从阴阳之道来谈。如果抛开这一点,去谈用阳化阴,就没有办法理解。这在内经里,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来,但却说了"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生和长两者就是合一,实际上郑钦安是在内经的基础上认识阴阳的问题,天和地,阴和阳,可分无数阴阳,合之一个阴阳而已,这跟传统中医理论,字的意思表面上差不多,深层含义却不一样。所以我讲阴阳学说,在中医药大学的时候,讲一点阳主阴从,但作为教学外的一种用法,所以现在我们直接谈这个问题,直接谈阳主阴从了。

内经讲,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则一,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内经讲的很清楚了,我们这样去研究它,所以才有后世郑钦安的认识,才有了六经还是一经,人身五气还是一气,千万个阴阳还是一个阴阳,三焦还是一焦,万病都在阴阳中。

实际上对于医理的认识,黄帝内经已经点出来了,郑钦安也是在这个层面谈问题,只不过你理解了没有。你好生做了没有。

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学问,就是"合一"  ,"归一"的学问,如果我们把所有的问题都归于"一"了,这就好解决了,所以郑钦安也好,卢氏也好,都是在"一"上用功,是有理论支撑的。

如果我们从后天的角度来论及阴阳,那么这个问题就会复杂多端。

如果我们从坎卦来理解,就达到了极的状态,就达到了"合一"  ,"归一"  的状态,所以我提出以火立极,那么这个极就是"合一"  ,"归一" 。

当今中医的现像是:一,不认识这一点。二,虽然也搞了好几届扶阳的论坛,在中医界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学术界,有些学者不愿意认识这一点,在中医的学术界有些影响的医生,也是羞答答的点头,承认扶阳的效果还是不错的,这个不错就是好像还不太对,当然也没有必要理会他们的看法,我们埋头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

如果,能够坚定我们的信念,你只要坚持下去,至始至终的坚持下去,最后这个理念会给你想不到的好处,我们卢氏一两百年都这样坚持,从不回头,一直坚持,临床的疗效是有力的支撑,临床的效果有力的支撑了这种理论是对的。

就当今大多数医生是这样认为, 因为教材是那样写的,所以培养出了相当多那样子的医生。所以他们 对阴阳的认识都是在后天的角度上的,五藏,六腑,分十二经络,以及,等等。包括一些辩证,脏腑辨证以脏腑来辨别阴阳,八纲辨证一八纲来分阴阳,六经辨证以六经来分阴阳,所以郑钦安就说了,这是在枝叶上追求,我们也这样认为,他们没有在先天立极的本上来思考阴阳,这个理论只可能导致在枝叶上追求。不求根本,而在什么状态下才是求根本呢?就是在"极"的状态下,所谓"极"的状态,郑钦安讲了,只有以坎卦解之。

我们把所有的问题都推到坎卦上面来,所以卢氏说了,能够推到极上来认识,以之治人,人健身轻,以之治国,国泰民安,以之治天下,亿万年将成盛世,这就是"一" "归一"  "极"  的状态。哪个医者有这么大的气魄,我没有见过,也没有读到过。

就是这个"归一"的认识,可以说啊,郑钦安祖师这两百年来就是这个归一的认识,所着的学问都是在"极"上去用功,那么阴阳怎么"合一"呢,他是在"极"上才能达到合一,一旦离开了"极"的状态就没法"合一"  ,也没处"合一"。那么这个"极"怎么理解呢?"极"是哪里来的?是先天来的。中医学和"易"学紧密相连,所以是由"乾坤" 来的 ,郑钦安《医理真传》"坎离" 卦解  ,说得明明白白。乾分一气落于坤中,形成的"坎" ,最后形成了"离"。坎离的交互化生了中土,所以郑钦安讲"水土合德,天下大成。"这包含了"万象"。包括了人也在里面。那么水土怎么合德呢?"坎和极" ,"极"就是水土合德之象。

坎属水,水是哪里来的?  乾分一气落于坤中,就形成了"坎" ,所以" 坎"就包含了坤土在里面,以"坤"为体,"乾"为用。所以对于水土的认识,"坎"和"坤"就了先天和后天之分,水是坎,是先天,土是坤,是后天。所以我们对于疾病的认识上,治疗要用这一点。

(前半部分结束,卢师休息片刻)刘力红: 我想强调的是大家要珍惜这样一个聆听卢师教导的机会,卢师这次报告在讲郑钦安,卢氏甚深的法义,这个法义就这样和盘托出来了。我想是值得一辈子琢磨,有的可能一下子明白,有的可能懵懂,就我本人来说,是需要用一生的体会,琢磨,进而临床运用。

卢崇汉:  今天我们谈为什么要用四逆法,它的理论根据在哪里?下面谈到用四逆汤,四逆法来实现,我们强调阴阳的合一,它的合一是在"极"上,只有"极"上才能"合一" ,如果在极上不合一,就不会在极上水土合德,就只有在四逆的状态下,只有四逆是水土合德的推极之法。推极之方,四逆是合德之法,合德之方,实际上是阴阳兼顾的一个方。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四逆是回阳,如果这样理解就局限了,因为四逆是阴阳兼顾的,如果不阴阳兼顾,就不可能是推极之法,推极之方,不可能是合一之方,因为人体是阴阳合一的。

对卢氏来讲虽然倡导扶阳,但没有离开阴,我们创立扶阳抑阴,用阳化阴。始终是阴阳的和合,因为阴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只是强调阳为主导,阳主阴从,具体的体现是用四逆,因为四逆是阴阳兼顾的合一之方,合一之法。它是阴阳的合一,可以说四逆就是推极之法,推极之方。用来达到极的状态,它着眼于"坎"。

它怎样达到极的状态,它着眼于哪里?它着眼于" 坎" ,而坎既有阴又有阳,阴和阳都包括在里面。所以,如果你真正理解这个法,你才能明白四逆的本意,卢氏立四逆的本义是什么?它的本义是既能够回阳,又能够生阴。

如果你看一晚上的处方,都是这样的药物,这个涉及多少病种,多少症候?为什么我们抛开很多没有管,我们要这样用?是因为我们的医理在"极"上,它既能够扶阳又能够生阴。

就我们人体来讲,阴阳要处于一种很平和的状态。但阴阳的状态是要阳为主导的状态下才能达到平和的状态,才是健康之体,这才使我们不生病。在阳为主导的前提下达到阴阳两者的协调。

我反复强调,我们研究中医这门学问,你的研究层次在什么状态,那么你得出的结果就是什么状态,你一直在"三"或者"二"的层面研究,去理解,那么你必然去考虑,阴和阳,阴和阳怎样达到相对的平衡,但是,你就不可能有四逆出来,在理上不支持你,所以只有在"一"的层面去思考,才符合四逆的本义,符合内经,伤寒论,郑钦安,卢氏的本义。

因为四逆既阴又阳,所以能够协调人身整个阴阳,第二届扶阳论坛我专门谈到"坎"卦的问题,由于四逆是在坎上立法,四逆是在坎上的法,四逆是在极上的法,是极上的方,所以它是合一的。实际上是在先天的层面上合一,它是在先天的层面上和合阴阳,它不是在后天脏腑方面和合阴阳,,后天脏腑方面就不能够用四逆,是不是这样?就是这个道理。

在日本, 我开始以为日本人听不懂,结果他们懂,他们做了一年的功课,他们已经做了一年的功课,翻译都会翻,因为扶阳已经是教科书上的东西,这位翻译在日本翻译中医是一流的,因为他的出场费和我一样高,我讲一场是三十万日元,这种规格在日本是破例,我们国内去了很多中医大家,只有我一个人有出场费。会长伊藤连先生是中国通,在满洲里生活了二十年,87岁,对中国文化理解的很深,我把这些问题讲解后,伊藤连抱头哭。

所以我们讲的四逆,它实际是在气的层面和合阴阳,所以是在治疗病了之气,是在治气,所以在临床治疗思路上,卢氏和别的医家不一样,这就是很明显的区分,是在治病吗?是在治气。是治病吗?是在治人!  那么这个气,你指的是什么气?实际上郑钦安指出:仲景 的四逆是专为一点元气来立方立法的,他谈到了这一点,可以说跟很多医家的认识不一样,跟清代很多医家的认识不一样,那么它为我们人身一点元气来立法立方,那么,元气是什么?是我们人体的根本之气,人体是阴阳和合之体,所以用四逆救了元气就是救了命。

那么怎么来救元气呢?这就是用四逆法中最重要的一样,附子。附子的药性大家都背得滚瓜烂熟,辛温大热,有毒,至刚至烈。只有它能够担当顾护元气的重任,那么补了坎中之阳,就是补了先天乾元之气。郑钦安《医理真传》中提到坎卦解,就是提到这个东西。

干姜,气性温而散,我在过去有一篇文章"卢氏运用附子的指导思想"里面就提到,以前很多医家认为,干姜守而不走,但卢氏不这样认为。散就是外走,仲景的四逆汤为什么用干姜呢?这是因为群阴主事,通过干姜之散才能破开这个阻塞。为附子到达极上做好准备,创造条件。才能达到温复坎中一阳的作用。那么阳在哪里?阳在水里面,海底下面,如果没有姜的作用,附子要下达是很难的,为什么难?阳不足。群阴弥漫。这就形成了一种阻隔,就是阴霾,阴霾重了,太阳就透不下来。坐过飞机的都知道,下面是阴天,穿过阴霾是阳光灿烂。所以通过姜的散而破阴霾,为附子的下达创造了很好的条件,那么这就达到了迎阳归舍的效果。

而四逆法中的甘草,那么这个甘草,如果没有"炙"。就是半阴半阳,"炙"了就是纯阳之品。四逆法基本用炙甘草,其味甘,其色黄,它是禀坤气最全的一味药物,一旦阳气归舍,达到了极上,用甘草的目的是扶土。那么这个使得立极之火能够伏藏在里面。大家知道,以前没有暖气,冬天烧火盆,火盆需要每天起火么?不需要。要把火种保留,就把木炭烧出来的灰盖上,第二天,拨开灰,火种就有了。甘草是禀坤气最全的一味药物,用土伏火法,意在立极。

有了这个常识就可以扩展很多方子出来,所以用土很好的伏藏了这个坎。坎又在坤气之内,它伏藏,看不到,你看到的只是土,那么我们人身才会根命于土。如果没有土的伏藏,把土全部抛开了,那么火就保留不了多久了。这就是阴阳和合的象,通过这个象可以解决根本问题。那么四逆就是阴阳和合的象,坎也就是阴阳和合之象,坎既然是阴阳和合之象,当然就包含阴了。阴已经包罗在里面了。大家理解了这一点,你就理解了四逆法。理解了卢氏为什要用附子,你理解了就会正确的使用附子。

只有理解了才能回到"一"的层面上来,你没有这种理解,回不到"一",还是去考虑"二"。还是考虑"三"。所以郑钦安当时用四逆,谈四逆,还在仲景四逆汤里头。所以卢氏在郑钦安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深入,在钦安的基础上,才创立了四逆法。四逆法是我们卢氏提出的一个法。

实际上卢氏提出的一个这个思路,就是从用一个方回归到法上去归一。

开一个方:制附片  75  生 白术  15  砂仁15  肉桂15  仙灵脾  20  生姜  60  炙甘草 5 。这就是一个方了,就是四逆法的基础上的,如果排开其他几味药物,就是四逆汤了。退一步理解,则在理上了,所以卢氏一直在"一"上立法,在"一"上使用,卢氏四逆法就是迎阳归舍,是纳下之法,肾不纳气的"纳",纳下也就是迎阳归舍,我们健康的机体都是要阴阳归一的。你只要阳不归舍就会出问题。只要阳不归舍,虽然没有临床表现,但是机体已经受损了。

今天上场先谈了"合一"的问题,又谈了"极"的问题,最后落实到四逆上来。现在继续讲。

四逆的作用在于纳下,是纳下之法,是迎阳归舍的一个法,因为真阳必须回到本位真阳是什么? 真阳又称为"相火"。相火是什么?内经说,令相火归其位,应该处于它一直应该处的位置上,那么相火才能有好的作用,那么一旦不在其位,则称之为邪,很好的很重要的东西,位置不正,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多乱象。

那么为了防止其进一步出现乱象  。防止其不归位,使它一直处于它本应该在的位置之上发挥它应该的生命作用,这就是为什么要用四逆的问题。再一个问题,四逆能够使得相火收藏,也就有收藏之道,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从"坎"来讲,它代表水,属肾,是封藏之本,所以四逆的纳下就起到了收藏的作用。而四逆的纳下作用实际上是阳行阴令。大家这样看四逆是全阳,但行的是阴令。为什么这样的呢?因为生长为阳,收藏为阴。"一阴一阳"  ,从表面上看是这样子,那就要滋阴降火了,用滋阴来达到收藏的目的。是不是这样呢?不是这样。卢氏啊,不是滋阴来收藏,"因为滋阴"是"二"的层面的收藏,它没有在极上,没有起到合一的作用,所以没有任何的益处。

我选一个病,比如"肺结核",现在已经有新的苗头了,过去似乎彻底解决了。对于结核病的治疗,大家都采取滋阴降火,那么这样的治疗方法,能起到短暂的作用,但要彻底的治疗,解决根本,往往收不了工。过去肺结核的治疗往往效果不明显?为什么?

就是因为没有考虑,怎么纳下才能达到收藏的目的?所以我们对于肺结核的治疗,对于咳血的治疗。同样采用扶阳的法则?同样采用四逆的法则,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效果很稳定。

就今年有一个空洞型肺结核病人,咳血,用了抗痨药始终没有解决。我用四逆法,很快血就没有了,三个多月的治疗,空洞完全愈合。整个治疗过程都用四逆法,肺结核典型的症状就是骨蒸潮热,午后发热,那么这就是不藏的表现了,不藏则不能降,两颧潮红,午后发热,那么这是不是不藏的表现?

不藏则不能降,用甘寒苦寒去降,那么,这就容易导致,中阳衰败,中阳衰败了,那么土的生机是不是受影响?土的生机受到了影响,则化源不足,所以很多疾病出现了不治,出现了死亡。那么我们采用甘温,辛温的方法,使得不降得到降,不藏得到藏,并且,在降藏的过程中,中阳越来越旺,这就为这类疾病的最终完全治愈奠定了基础。

我们人啊,生下来之后,先天之火已经定了,那就必须依靠后天,所以始终强调一点,中土始终顾护,只有我们临床治疗始终顾护中土,只有中土旺盛,疾病的治愈率才高。我们用辛温甘温的药物,都是振奋中土的药物。它的中土怎么不旺?只能从不旺,逐渐逐渐转化为旺盛,一旦中土不行了,虚衰了,甚至水谷都不消化了,那么,喝下去的药物还能够运化么?

这就要考虑用药一定不能够败坏中土,使得病体能够接受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按照通路套法,教材上讲的,甘寒,苦寒。往往失手,往往效果不理想,往往没有好的结果。

对于大症,难证,为什么这些甘寒,苦寒药物貌似和病机相合,却不能治好?不光是营养不好的问题,林黛玉的营养会不好?还有许多富家公子哥,富家小姐,他们的家境很好,怎么会营养不好?我们反过来思考一下,这种错在哪里?就是没有体尝世界的真正的生长收藏。

四逆汤不仅把病治好 ,而且它的出发点就是阳主阴从,我们读《黄帝内经》,对于"阳主阴从"飘地一下子就过去了,  没有真正留意,那么这个阴到底是什么?《黄帝内经》:"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 所以说,在四逆法的纳下过程中,就起到了藏精的作用。它不仅起到了藏精的作用,而且,为我们藏精创造了好的条件,为啥呢?解决了中阳不足的问题,使土能够负荷。

所以在具体的用药上,临床病情复杂多端,常令人棘手。我们在四逆法里面还需要装什么?这一点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装得进去,使得我们的中土不败,中土能够运化药物?所以我们最基本的治疗上,开始是用振奋中土,振奋脾阳的药物,砂仁,白寇,陈皮,桂枝,半夏,石菖蒲,等三十几味药物,至于选择太复杂了,只有在谈个案的时候谈。

达到一定的状态后,它能够纳下 ,装一些填精的药物,巴戟天,菟丝子,肉苁蓉,葫芦巴,等等,那么这个状态就达到了阳从阴令,使得阴阳归其位的状态。以后在临床大家都可以大胆地试。

如果给你一个方,告诉你加什么,减什么药,完全束缚了你的手脚,那么一旦症候病情变化多端的时候。你就下不了手了。

四逆法是 收工之法,当初刘力红说,没听说过,治病还要收工。收工就是让他健康,长时间地保持健康,这才是医者该做的事儿,不是吃了你的药物管了一个月,下个月又不行了,这就没有起到效果。

那么对于收工,如果从四逆本身来看,在张仲景的伤寒论里面,提到少阴病应该用四逆。四逆是少阴之正法。我们认为一个病到了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一是责之于医者,一是责之于病者。如果能够较早地介入,就不需要大的力气治疗。

四逆是收工之法,实际上我们为了收工,做了很多的准备,前面我们做了桂枝法,也是为了收工做准备,前面我们做了振奋中阳的方法,也是做了准备,只有纳下收藏能够完成,才能是真正最终收工。

为什么这么说?如果我们单纯从附片入脏腑的角度去理解,根本无法理解。所以,回过头来,还是要理解怎么收工?这就涉及了人的生命怎样才能可持续下去?才能持续健康,长寿?现在的保健热,养生热,都希望健康长寿。对于生命来讲?怎样才能持续?还是回到立极的根本上去,四逆之所以收工,就是归根的法,也只有在根上才能谈到持续问题,不回到根上,谈不到持续问题,那么对于生命来讲,什么是根呢?

《道德经》谈到这个问题,"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凡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道德经》啊,各家有各家的看法。本义是什么呢?从医的角度看"归根","归根"之道就是"静"。而"静"属于阴。所以,阳动,阳燥阴静就有了源头。

四逆法,四逆汤是阳行阴令的一个法,一个方。《道德经》:"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静"是什么?"静"就是"复命"。也就是恢复我们的生命。那么生命到了这个程度就能够持续的良好的循环。"复命曰常",也就是"复命"了才能够恢复生机。能够恢复生机,这就叫"常"。"常"就是可持续。我们用四逆的归根之法就达到了这个"常"。"知常曰明"我们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够自动恢复生命,恢复生机。从而使我们的生命回到原点,才能够持续而不衰,才能够延年益寿啊。所以,四逆能够建立"复命"的机制,这已经不是治病了,而是治"命"。

所以卢氏说:附子,药品中最大一个英雄也!它能够恢复我们的生理机制,就恢复了生命的自愈机制,许多病,不是药物能够治好。而是恢复了它自己的自愈功能。那么,这么好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用呢?

肝硬化,就是恢复了生理机制,使得肝功能恢复正常了,肝细胞也再生了。肾功能衰绝,一旦衰厥是不可逆的呀,肾细胞都那样改变了,都萎缩了,那么用这些药物就改善了。现代医学认为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是不可逆的,所以西医有肾移植。

那么用四逆法使得我们的生命回到原点,就是恢复了生命的自愈功能,我们人体的自愈机制建立了,那么,我们才能讲,这个病的治疗收工了。因为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机体已经达到了良性的循环,已经达到不治而治了。

我们有很多这样的病例,《道德经》几千年的书,回过头来读,问题很深刻,意义非常深刻。 所以,四逆是归根的法,是复命的法,成为纳下收工的法,对于四逆汤的组成,很多着述里面都有,甘辛温的药性。内经讲,辛甘发散为阳,所以,四逆汤是纯阳之方,四逆法是纯阳之法,纯阳又能够行阴令。收藏之道具备。因"辛"为乾金之位,四逆禀受乾金之味。为什么说它收藏之道?因为"辛"为乾金之味,同气相求,能够直入坤宫。四逆以辛为主,辛温,辛热,辛有香者,小茴香,公丁香,肉桂,桂枝,既辛又香,说明有走,散的作用,附子辛而不香,所以附子偏于下行。传统认为干姜守而不走,但是,卢氏四逆当中的姜能够驱散群阴,能够涤荡阴邪,就是姜能够走散。这样附子就能够直接归舍,直接向下。甘草禀坤土之性。

所以,在简单的三味药的基础之上的四逆法,在临床你可以变化无穷。你达到一定境界了,可以随心所欲。四逆汤,变成了四逆法,灵活性就很大了。四逆法的应用很多在姜之应用。生姜?  干姜?  筠姜?  煨姜?  炮姜?  这个变化很大,在具体情况,要恰当选用。就附片,现在的附子,从栽培到加工制作,都有问题,但是,有问题也没得办法,我们尽量选择真正的附片,附片有多种,有黑顺片,白附片,黄附片,天雄片,炮附片,甚至很多人在用生附片。

在日本交流也提到,为什么"白通汤"用生附子,为什么没有炮?为啥?因为整个条文都是仲景治疗疾病的记录,当时医药不分家,病情急骤,没有炮附子,所以不得已用了生附子,并不是简单的生附子回阳能力强而去用。我不这样认为,附子的回阳救逆,我建议不用生附子,因为大剂量用附子,已经违规,再用生附子就违更大的规,这又何必呢?所以对于附子的应用,卢氏相当灵活,郑钦安谈到,四逆不单是为少阴立法,更是上中下三法具备。

实际上就是对姜的应用上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姜有宣导之力,以它为前驱,我们使得附子走上,走中,走下,都能办到。

病人 60 多岁,能吃能睡,其他情况不错,就是 " 脱肛 " , " 脱肛 " 有四十年。用西医手术,没有解决,肛门脱垂,吃了很多药物没有解决。拿来一袋一百多张处方。因为他几十年都在吃药。

那么对于这病,该怎么看?能吃能睡,精神也不错。为什么吃了那么多药,做了手术,还是没有解决?常年都是需要一个托,托住肛门,才不会掉下来,他不能下蹲,很痛苦。

那么这样的问题我给他用四逆,能够使他自身的生命机制建立,这个病人看了不到五次,第一次吃完药就感觉有点作用,第二次我加了 10 克高丽参,吃了十多副药后,大见效果,可以在我面前蹲下了,他说已经四十年没有蹲过了。但是蹲下去只能短暂,不能够长久。后几周的治疗吃药不到 100 副,彻底好了。再没有这样的痛苦了。

我以为这就是用四逆建立了正常的自愈机制。这是两三年以前看的病人。

以后有机会专门解剖一下桂枝法。

这个病人是北京的,就是今年的五月份,有个朋友到家里来求我,带来一个传真,是医院的病历。有四米多长的一个病历,各种检查都有,是个女娃娃。什么问题呢?高烧,六月七号高考,已经是五月份了,高烧 114 天,退不下来,用最好的退烧药物也只能够退 4 个小时,原先学习 成绩很好,家长很着急,北京能够看的有名的医师都看遍了,烧就是退不下来,我当时看了, 北京协和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诊断是一致的,全身多处淋巴结坏死,最好的抗生素,中西药物都运用了,不见好转。

我没有看到人,不好考虑。体温一直是 39 度以上,连续烧了四个月,我记得 4 月 30 日晚上看见传真,五一节放假,中午,把病人带到我家里来了,看见全身都是淋巴结,我用桂枝法,方子:桂枝尖 20  法半夏 20  苍术15  石菖蒲 20  白芷 15 陈皮 朱茯神 15  葛根  15  炙甘草  5  生姜 30 很快把药吃了,当天晚上,不得了,一副药还没有吃完,就上升到了 41.7 度的体温,并且,退烧药物退不下来,以前可以退到 38.5 度。问我怎么办?

我说把药吃完,我觉得是正确的,因为前医办法用尽都没有解决。所有的人都没有考虑用桂枝汤,为什么?我认为还是在太阳经,因为虽然高烧,但是有汗。微微恶寒。这个病人一直到早上,一两个小时打一个电话,我都有点烦了。我说,不会出事,继续吃,争取把两付药一天吃完。

两服药吃完,汗下来了,她说以前吃退烧药也出汗,出的汗是水汗,吃了这个药,黄汗沾手,体温下来了,下降的很快,吃完四副药就没有再发高烧了。

我建议多呆几天,呆了两个星期,之后回到北京,到医院做检查,淋巴结消失无异常,我说还要吃,用四逆法,一直吃到高考完,就完全恢复了。高考考得很好。六月中旬,我到北京,给她摸过脉,但没有处方,我认为她的生理机制已经恢复了。

 

标签: # 卢氏 # 桂枝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