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十强城市20年之变局

01-03 生活常识 投稿:花落君离开
中国经济十强城市20年之变局

来源:西部城事(ID:xibuchengshi0518)

作者:西部君


上半年主要城市经济数据相继公布,GDP排在前十的分别是:

 

上海15558.15亿;北京14051.2亿;深圳11009.38亿;广州10652.98亿;天津9927.6亿;重庆9821.09亿;苏州9109.77亿;成都6870.68亿;武汉6780.38亿;杭州6356亿。

 

相对于2017年全年,整体排位格局上,除了天津反超重庆外,没有其他变化,不过GDP增速的分化更加明显。

 


过去五年,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北京和上海都处于企稳的状态。


比如从2013年到2017年,上海的GDP增速分别为7.7%、7%、6.9%、6.8%、6.9%。与此同时,广州和深圳则维持比较高的增长。比如深圳2013年到2017年增速分别为10.5%、8.8%、8.9%、9%、8.8%。

 

到今年上半年,广州疲态尽显,增速只有6.2%,低于6.8%的全国水平。同样萎靡不振的还有天津,3.4%。过去增速全国领先的重庆,也降到平均线下,只有6.5%。

 

广州、天津、重庆掉队,成都和武汉继续快速追赶,增速都是8.2%。不过考虑到经济体量的差距,短期内赶超的可能性不大。

 

主要二线城市经济体量以苏州为界,分成了两档。上半年GDP排在11位的南京和12位的青岛,与排在第10的杭州之间差距相当小,经济十强城市名单依旧充满变数。

 

1. 东北成20年以来经济的最大变量

 

上半年全国GDP是418961亿,而半年报中的经济十强城市,GDP加起来共100137.23亿,在全国的占比高达23.9%,超过五分之一,充当了全国经济的底盘角色。

 

当然,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转型调整,经济十强的构成也一直在变。


如果以改革开放为起点,那么最大的变化是东北地区的衰落。



1978年,长春、哈尔滨和沈阳的经济体量,全都力压广州,分别位于全国的五、六、七位,排在上海、北京、天津和重庆后面。此外,大连也在全国第九。

 

当时经济十强城市东三省占了四个名额,这无疑是东北经济的辉煌时刻。不过随着老工业区的没落,东北几个省会城市,也从十强名单上消失了。

 

相应的,经济十强的名单,也开始大体固定下来,较少出现大起大落。不过21世纪以来城市之间的竞争,因为相互间差距的缩小,反而更加激烈了。

 

西部君梳理了从2001年以来全国GDP排名前十的城市名单,具体如下:


 

注:红色字体为相较上一年排名上升,蓝色表示下降。

 

2001年经济十强城市的构成,与2018年高度重合。无锡掉出前十,武汉补位,剩下九座城市保持不变,只是具体排名有所变化。可见主要城市经济的竞争格局,早已固定下来了,具备十强竞争力的城市,不到15个。

 

2. 一二线重点城市差距在缩小

 

上述近二十年的GDP数据,还可以看出不少规律。

 

首先,四大一线城市成型,要等到2002年。在此之前的2001年,论经济体量,重庆还是中国的第四城。虽然有着省一样大小的面积,但重庆毕竟还是“市”,而深圳当年的GDP是1954.17亿,比重庆少22.69亿。

 

2002年,深圳赶超重庆。此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的先后格局,一直维持到了2016年,2017年深圳赶超广州,2018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对广州的领先。



按照两地的增速,二者的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一线城市更加分化了。

 

2001年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相互之间GDP的差距在1000亿左右,相对于当时的经济体量,这个距离无疑很大很大了。当时的GDP比值,是2.67:1.9:1.37:1。

 

2018年上半年这个比值则变成了1.41:1.28:0.97:1。也就是说,2001年,上海的经济体量是深圳的2.67倍,到2018年上半年只有1.41倍,差距缩小接近一半。

 

经济十强名单中,一二线城市之间的差距也在缩小。2001年,排在头名的上海,GDP是5210.12亿元,排在十强末的无锡是1360.11亿,只有上海的近四分之一。

 

等到2018年上半年,排第一的上海,GDP只有杭州的两倍多一点,鸿沟被不断填平。当然这种填平也分两种情况。

 

像苏州和杭州,背靠长三角城市群,与一线城市的差距缩小,是市场化程度提高,人力和资本等要素自由流通后,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被充分挖掘的结果。

 

而成都和武汉,是首位度比较高的强省会城市。周边缺少比较发达的城市群,所以区域经济发展更多是举全省之力,做强省会,集中力量办大事。


于是,在它们与一线城市差距缩小同时,它们与非省会兄弟城市,非省会兄弟城市与一线城市,差距都在不断扩大。

 

经济十强城市内部发展均衡的代价是,与十强外的城市出现了更大的经济落差。

 

3. 十强城市排名或重新洗牌

 

从2001年到2011年,中国经济基本都维持着接近两位数的增长。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有过小幅下跌,不过相对于2011年之后的下行,跌幅并不明显。

 

 

恰恰是在这一阶段内,经济十强城市的排名,一直比较稳定。以两年为统计周期,2005年、2007年以及2009年,排名未出现任何变化。

 

例外是2003年,相对两年前的2001年,有五座城市的排名发生了变化,深圳、苏州上升,重庆、成都下降。

 

等到2012年、2013年,全国经济放缓,GDP增速下降到不到8%,经济十强城市的排名也开始频繁波动起来,每两年都会有新的排序。

 

经济体量的差距缩小,是排位变化的前提。在实力接近的前提下,全面高速增长的时代过去后,隐藏的问题暴露出来,城市之间的产业优劣势放大,优势地位随时可能失去。

 

比如,前些年一直位居前十的无锡,在2012年掉出十强,此后再也没有重回过。2018年上半年,其GDP比排在第十名的杭州,要低800亿左右。


这种小幅度的没落,也是经济结构相对传统,适应不了转型压力的体现。同样的例子还有重庆和天津。

 

天津这两年大力挤水分,重庆也面临着制造业升级的压力。过去高增长时代一荣俱荣,现在经济增速放缓,压力凸显。所以,2017年到2018年上半年,两座城市相互赶超。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一季度,天津还把经济降速的广州也超了。

 

经济转型压力对排名的影响,还可以换个角度理解:随着各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到逐步定型,经济十强城市的排位战,尤其天津、重庆和苏州三大城市之间,甚至包括广州,很快将迎来新的变化。

 

争夺未来的关键,在于争夺当下。对于掉队的几座城市来说,问题越早暴露越好,短期的经济疲软不一定是坏事,调整及时,还是有很大机会恢复原来的竞争力。


标签: # 城市 # 经济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