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糟糕的新闻写作,是把原本软弱无力的人,再一次逼近崩溃
Mild Blood 来自思维补丁 00:00 04:03
(一)
新闻记者向来被誉为“无冕之王”,可是,这层光环从未像今天这般黯淡。
汤兰兰案,因为澎湃新闻的一篇水平低劣的报道(在我看来,这样的稿子本不应该刊发出来),激起了公众巨大的质疑声音。
随着质疑升级为谩骂,以至于那些针对案情本身发出疑问的记者和律师,也遭到了大规模的辱骂。在我看来,这是另一种悲剧——公众都太急于表态、站队和撕扯了,太急于发泄情绪,反而忘记了真正应该关心的事实本身了。
我还是那句话:媒体有监督和质疑的权利,但事情再荒谬、疑点再多,再匪夷所思,也不应该站在个人的主观判断上,去撰写一篇新闻报道——因为“预设立场”对新闻写作是绝对的大忌,即便记者的出发点是基于某种正义感,也不能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将自己的主观立场,掺杂在落笔的稿件中。
否则,就是试图用一种“恶”来惩罚另一种“恶”。
我今天不想继续讨论这个案子,坦白讲,这也不是我一个坐在家里写评论的人,能够讨论的来的——愈是扑朔迷离的事件,愈是需要更加深入和立体的调查和采访,才有可能“尽可能地”还原事件的真实面貌。
我是新闻专业毕业,有过短暂的新闻从业经历,虽然算不上什么知名记者,但今天还是想谈一谈:
当我们在谈新闻写作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二)
还记得那个“世界上最窝囊的丈夫”吗?
2011年10月23日晚上,联防队员杨喜利手持钢管、警棍闯进王娟(化名)的家中,一通乱砸后,对她进行长达一个小时的毒打和强奸。而她的丈夫杨武(化名)则躲在几米外,不敢做声,一个小时后才悄悄报警。
一名丈夫,面对妻子被殴打,被强奸却独自瑟缩在旁边默不作声,事件令人愤慨且闻所未闻。然后,《南方都市报》刊登了第一篇关于此事的报道:《妻子遭联防队员毒打强奸丈夫躲隔壁“忍辱”一小时》。
舆论哗然,随之铺天盖地的跟进报道就出来了,《江淮晨报》的大标题为《“我是世界上最窝囊的丈夫”是的,你还好意思说!》;《东南快报》的标题是《“我是世界上最窝囊的丈夫”》;《新城快报》的标题是巨大的《我软弱 我窝囊 我没用 我是世上最窝囊没用的丈夫》……
我想问一句,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你们觉得这样的新闻标题,有问题吗?
你们觉得这样的报道角度,有问题吗?
(请用1分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这样的新闻标题和报道角度,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情绪层面的极大“愤怒”;是对这个懦弱的丈夫“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懑感;是对那个面对自己被殴打,丈夫却选择瑟缩在一旁不管不顾的可怜女人的同情。
这样的新闻标题和报道角度,当然能够最大化地挑动读者的神经和情绪,可以让媒体收获更多的关注度和阅读点击量,但是,在我看来,这却不应该是严肃的新闻媒体,应该有的态度和报道角度!
因为,你别忘了,媒体为公器,它最大的价值应该是追求真相的同时,推动社会公正和程序进步。
所以,我告诉你,上面这类报道的角度和标题,最大的问题在于:
作为主流媒体,记者不应该一味地指责丈夫的懦弱,仿佛这一切都是因他而起!
真正应该指责的是施暴的联防队员。但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都在煽动公众情绪,却没有人去问责施暴者,却没有新闻媒体在真正地推动事件的进展。
人言可畏,殴打和强奸才是一种罪,懦弱的丈夫令人不齿,自会有民间舆论和道德压力去批判他,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他也是受害者,犯罪的人并不是那个胆怯无能的丈夫。
可是,一群只顾煽动情绪的媒体,却带动着迷失了方向的舆论,反而把那个原本就懦弱无助的丈夫,再一次地逼向了崩溃——他本身才是无力弱势的一方啊,他本身遭遇的不幸,需要的是媒体的声援而不是二次审判!
面对媒体轮番的羞辱,尚未从被强奸的遭遇中缓过劲来的杨武妻子,甚至用自杀来逃避蜂拥而来的媒体,和一遍又一遍地询问她“当时情景和心理感受”的镜头话筒。
回过头来看,这就是一起典型的舆论对弱者的二次伤害,重要的是,是严肃的新闻媒体拿起了舆论和道德审判的大棒,再一次对准了弱者的头颅,毫不留情地砸了下去。
这无疑是一种“羞辱”!
在我眼里,媒体的这种报道和道德审判,不仅仅是对受害者的羞辱,也是对自己的“羞辱”。
可惜,很多新闻媒体和自以为正义的记者,浑然不觉。
(三)
众所周知,这几年,传统媒体的日子不好过。
任何一个关注中国新闻业发展的人,都会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当下的新闻业,整体上正面临着严重的“空心化”和“浅薄化”危机。
空心的,不仅仅是深度新闻报道中,愈发缺乏细节和深度的内容,还有深度调查记者队伍的严重流失。
2015年的时候,爆发了轰动财经界的重大新闻“宝能狙击万科”。但是面对这样重大的财经题材,主流财经媒体却没能及时交出一篇严肃、深刻、深度的调查报道,而是和众多财经自媒体一样,靠在办公室里打电话和刷微博,写出一篇又一篇缺乏核心细节和深度访谈的10万+。
因此,财经作家吴晓波感叹道:“敢死队犹在,特种兵已死。新闻的防线已经失守。剩下的,便是猜测、调侃以及基础于流言和过往事实的经验式评论。”
新闻的“浅薄化”倾向则更令人揪心,比如“杨武事件”这一系列新闻。其实说到底,写稿记者和审稿的编委会,最终采取那样的立场和标题,都在有意无意地迎合乃至讨好“民间情绪”。
他们当然知道应该讨伐的是那个施暴的联防队员,但是他们心里也明白,讨伐那个懦弱的丈夫,再冠以“世界上最窝囊的丈夫”这样一个标签,会更受大众的欢迎。
流量当道,这是一个博眼球的时代。但问题是:媒体不应该失范,更不应失德。
新闻报道不应该“预设立场”,无论事实本身多么令人愤慨,记者落笔时也不应该利用情绪煽动读者和自己一起愤怒;无论事实本身多么匪夷所思乃至漏洞百出,记者撰稿时也不应该将自己等同于“审判者”的角色。
糟糕的新闻报道,不仅不会推动社会和法制的进步,不仅不能达成社会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将原本软弱无力的人,再一次逼上崩溃的边缘。
我清楚,造成当下媒体窘境的原因很多,很复杂。但是,越是在这样的状况下,新闻业和媒体人,越是应该有所坚守,有所为有所不为!
依然还在坚守的媒体人,更应该坚持自己的专业规范和专业流程,更应该对得起愈加逼仄的版面和众目睽睽之下的那杆笔。
媒体,应该当好公众的“良心”。
凛冬寒且长,希望新闻业和媒体人,也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这里是思维补丁,谢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