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

01-03 生活常识 投稿:你与清晨阳光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

《荀子 大略》中曾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12月10日《解放军报》刊发的评论员文章《做老实人不做“两面人”——五谈以整风精神革除问题积弊》。

根据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以整风精神革除问题积弊”,《解放军报》连续刊发了数篇评论员文章。

这一系列文章的文风活泼,行文引经据典却不“掉书袋”,比喻等修辞运用得生动却又极富内涵,寓意深远。典型例子就是12月10日刊发的这篇《做老实人不做“两面人”——五谈以整风精神革除问题积弊》。

文章共5个自然段,其中四段用了典故,开篇就用清代小说《镜花缘》中“两面国”的故事,告诫党和军队干部绝不要当“两面人”。随后,文章用一代名相王安石在《知人》一文中说的:“贪人廉,淫人洁,佞人直。”点出了徐才厚这种典型的“两面人”说到底就是一种政治投机主义。

可现实当中就有这样的“两面人”,而且还出了徐才厚这样的“大奸巨贪”,该怎么办呢?文章引用邓小平的话:“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起码标准。”以及党章中明确规定,“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予以应对。

文章中最精彩的一个用典出现在文章最后一段。战国大贤荀子把“口言善,身行恶”的“两面人”称为“国妖”,把“口能言之,身能行之”的人称为“国宝”,认为治国者要“敬其宝”“除其妖”。无疑,徐才厚这个政治投机主义的“两面人”就是这样一个“国妖”。

何谓“国妖”

我们先来看看荀子的原话是怎么说的。《荀子 大略》中曾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继而又说“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翻译一下:做事情有逻辑有思想,且能付诸实践,中国自古以来就推崇这种“文武双全”的人。退一步说,即便缺乏表达的能力,但是能够扎实做事,这样的人也不错。再退一步,缺乏实践的能力,但是有想法有思路,这样的人也能为国家所用。在以荀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政治思维中,对应的能臣良将是构筑起国家的基本柱石,与之相应,国家也应尊敬、爱惜和大胆任用。

对于能言善道迷惑世人,但“身行恶”,在行为上为非作歹的人,荀子称之为国家的妖孽。荀子在句末说要“除妖”,顿使整个论断掷地有声。而通过前面国宝、国器、国用的铺陈,最后谈及“国妖”、“除妖”,荀子的好恶可见。

荀子的这个论断历来为中国政治家所重视。在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南方谈话,解决了“姓社姓资”的困扰。1991年的4月12日,《解放日报》在第四篇署名“皇甫平”的文章《改革开放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中引用了这个说法。据当年皇甫平系列评论的主要组织者周瑞金回忆,这是江泽民在一次会议上作关于干部问题讲话时引用过的。

何人被称为“国妖”

事实上,纵观人类历史,往往兴风起浪、作祟百端的正是这些“国妖”。

白居易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宋代名臣司马光就曾说,一代大贤周公辅佐周成王,却被人怀疑为有篡逆之心,无法为自己辩驳,内心惶恐,他至少能称得上是“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而礼贤下士的王莽却怀着篡逆之心,无疑是“国妖”在历史中的代表。

远的不说,现当代历史中也有这样的“国妖”。著名作家叶永烈在其《“四人帮”兴亡》(2009年1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写道:《荀子 大略》云:“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纵观张春桥浮沉的历史,借用“国妖”两字为张春桥勾画形象,倒是颇为传神。文史频道2012年8月以《“国妖”张春桥:靠三把梯子步入常委之列》节选转载了叶永烈的上述文章。

从“大老虎”、“恶虎”到“国妖”

澎湃新闻梳理发现,除了“国妖”、“两面人”之外,对于徐才厚这样的“大奸巨贪”,《解放军报》、中国军网在谈及时还曾喻其为“恶虎”。

10月28日,中国军网发表署名为谢正平的评论文章《贪腐穷途路 强军正当时》。这篇在中国军网显要位置“军媒要闻要论”首发的文章称,“才厚其人,出身普通人家,考取名牌大学,从军几十年,也曾敬业也曾勤勉,一级级晋升至军委副主席,最后因腐而败沦为历史罪人……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人道徐才厚是军中‘大老虎’,我言真正的‘恶虎’,是他心中的贪欲。”(舆论场)返回腾讯网首页

标签: # 荀子 # 的人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