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马克思主义武器装备优劣制胜观

01-03 生活常识 投稿:想和月亮私奔
重温马克思主义武器装备优劣制胜观




5月4日上午,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此时此刻,我也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单位会议室现场收看直播,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马克思主义武器装备优劣制胜观。



马克思主义在人与武器装备辩证关系上,更加强调人在战争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是革命战争的主体,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恩格斯说过,赢得战争胜利的是人而不是枪。毛泽东同志也说过:“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无论战争如何发展、武器装备如何智能、精确制导武器如何精准,决定战争制胜的决定因素并没有变,人还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翻开中国革命战争史,你会发现多数是记载我军以劣胜优的辉煌历史和成功战例。抗美援朝战争,美军现代化武器装备就曾害怕与我军展开短兵相接的夜战、近战,白天美军靠飞机大炮对我军进行狂轰乱炸,而我军则采取分散隐蔽战术保存有生力量。当夜幕降临后,美军就如同老鼠一样秘密躲进洞里不敢露头,真可谓在朝鲜战场上真正上演猫捉老鼠游戏。此时,我军开始实施夜战、近战,以我之长攻敌之短,采取露头就打战术,牢牢地控制了“制夜权”,有效遏制了美军的嚣张气焰、狂傲自大的底气,令其止步于三八线之前。难怪战争结束后,上过战场的美国老兵一提到这场战争,就对中国军队产生了恐慌、惧怕,尤其是夜间一抬头仰望星空,看见弯弯的月亮就毛骨悚然,仿佛又看到战场上月亮弯的阴影。


作战是武器装备技术的竞赛和实力的拼杀,双方指挥员无不希望强己弱敌,以强击弱,因为弱守强攻、强胜弱败是战争的一般规律。然而,作战力量要素、形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强弱之分具有相对性、暂时性,两者之间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正确认识、辩证理解优胜劣败规律,增强以劣胜优信心,把握其一般规律和运行机制,对于我军未来与强敌作战,捍卫国家主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古代战争、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到机械化战争、高技术战争、信息化战争,打仗用什么武器装备,不是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是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当今,人类社会正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发展,生产力的知识化和武器装备的高技术化、智能化趋势明显加快。先进战胜落后,新生替代陈旧,是自然规律。然而,在人类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战例举不胜举,如四渡赤水出奇兵,用兵真如神。当年,英国人最早发明了坦克,但代表机械化战争的战法、作战方式、空地协同作战,确实德国人最先掌握的。正是新战法与新武器的最佳结合,使德军获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主动。


承认优胜劣汰的客观规律,并不排斥以劣胜优,相反,在一定的条件下,以劣势装备战胜拥有优势装备的敌人,正是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优胜劣汰的规律。毛泽东同志指出:“单纯地以弱敌强,无论在理论上,在实际上,都不能产生持久的结果。”因而,要确保实现以劣胜优,必须创新战法,以我之长攻击敌人的短处。俗话说,优中有劣,劣中有优。劣势本身包含了优势,如特种部队非常便于在敌后方自由出没、灵活机动、穿插迂回。优势本身亦隐藏着缺点,信息化武器技术含量高、操作轻便,但是受环境气候影响大、武器系统关联性强。


军事上的优与劣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依据一定条件不断发展变化的。我军在革命战争年代,武器装备相对落后,但我军广大指战员却敢于创新战法,以地雷战、地道战、游击战、伏击战、夜战、大规模歼灭战等战法,使敌屡屡受挫,闻风丧胆,取得了辉煌的战绩。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运用一般武器打下美国的F—117隐形战斗机,就是老装备运用新战法取得胜利的一个典型战例。任何武器装备,优劣总是并存的。有时候,先进装备的长处,恰恰是它的短处,而落后装备的短处,又恰恰是它的长处。整体上的优劣,不等于处处优劣。武器装备的优劣转化是有一定条件的,而且在多数情况下,这种条件必须靠人去创造。人的自觉能动性,不仅表现在能动地认识战争规律,揭示胜利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积极创造条件,运用各种手段把胜利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在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依靠过硬的政治、军事素质、创新战法,立足现有装备,选择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实现人和武器的最佳结合,就一定能够找到对付优势装备之敌的招法,弥补武器装备的不足,促进战场上敌优我劣态势的转化,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



在战场上实现以劣胜优,需要利用和造成对手的失误、战术的短板,但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对手的失误上。从军事斗争准备来讲,要采取一系列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的措施,充分发挥新型装备的优异性能,挖掘老旧装备的潜能,抓好新老装备的配套和结合,形成最佳体系对抗能力。要研究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作战力量的整体运用,装备运用与装备保障的配套协调等。既要看到先进科学技术物化为武器装备给战争带来的深刻影响,又要看到高技术装备的局限性;既要看到技术优势对战争胜负的巨大作用,又要看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对战争结局的决定作用;既要看到物质力量因素的单一作用,又要看到政治、经济、外交、精神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以辩证的科学思维克服盲目性,增强立足现有武器装备打赢战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化劣为优、以劣胜优的信念。


剑不如敌,剑术胜于敌。军事斗争准备中,弱势一方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制定和采取正确的战略、灵活的战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这些都是我军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法宝之一。信息化局部战争是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我军在过去战争中创造的战法,不一定适用于今天的战争,有的战法需要摒弃,有的需要加以改进和创新发展。我们学习和研究战争的传统战法,并不是要在今后的信息化战争中照搬这些战法,而是要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创新战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我们今后发展和创新战法的智慧之源。对那些曾是我军特长但却过时的要敢于舍弃,对那些仍有价值的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并根据新的要求进一步发展完善、创新超越。


要深入研究近期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跟踪外军军事理论的最新动态,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要不失时机地把借鉴的东西吸收转化,不断充实我军军事理论的新内容,实现我军军事理论创新发展。要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把战法创新的重点放在以现有武器装备制敌上,抓住敌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某些弱点,充分发挥现有武器装备的效能,力争以我之长,击敌之短,研究和创造出“土”“洋”结合、高中低武器装备结合的新战法。


要强调与时俱进,搞透今天的战争,设计明天的战争。任何一次战争都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使是近些年来发生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也不可能成为未来战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信息化局部战争的一次性效应越来越明显。上一次战争的计划能为我们认识战争规律提供参考,但如若完全据此来设计未来战争,后果却将是很危险的。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设计好明日的“仗”,就要用心预测战争发展趋势。昨日的战争只能是参考体,决不能把训练中“仗”的敌情、构想的设置、战场环境的模拟、对抗手段的运用等当作不变的铁律,不能让昨日的战争成为今日训练场的翻版。战争史上是从来没有过完全相同的两场战争。



1999年,美军仅用78天的空袭作战,便取得了科索沃战争的胜利。于是,理论界就立刻充斥着“空袭制胜论”“陆军无用论”等论调,片面地夸大空袭在作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到了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军以耳目一新的作战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空袭作战与地面部队的进攻几乎同时发起,两者互相配合、互相支援、相得益彰,地面部队在作战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此时,又有人高呼信息化战争仍然要靠陆军“唱主角”、信息化战争并未让陆军走开、“陆军制胜论”。理论界也因此又有人强调:仍然要重视传统的阵地攻防作战训练,重视巷战、游击战训练,等等。以上认识的共同错误在于:用昨天的战争指导今天的训练。目前,在弄清“仗怎么打”的问题上,观念落伍、目光短浅的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如在作战样式的预研上,认识往往定格于某一场新近发生的战争,而不去研究在不同战场环境,与不同作战对象作战时“仗怎么打”;体现在战法的研究上,无视装备变化,把自己熟悉的传统战法当成传世之宝,而看不到未来战法出现的变异和落差。为此,要坚持与时俱进,搞透今天的战争,设计明天的战争,加强战法研究的针对性和前瞻性,提高战法研究的层次和标准,摆脱低层次循环。




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