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散手的对抗训练(六)近身训练
在《太极散手的对抗训练》(二)(三)(四)(五)中,我们谈了“丢手训练",“接手训练”,“近身训练”中的“定步单推手”和“活步单推手”,今天我们接下来谈“近身训练”中的“定步双推手”和“活步双推手”。
谈“双推手”,无论“定步”还是“活步”,我们首先应该清楚:为什么武术搏击的对抗训练中,要有“单推手”和“双推手”这两个训练环节?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还原武术搏击的真实过程,在《太极散手的对抗训练》(三)中,我们谈过,真实的武术搏击和武侠影视及现代重竞技体育项目的区别,感兴趣的拳友可以翻翻前面的文章。
真实的武术搏击,排除偷袭成功的个别案例,一般情况下,是从丢手开始的,它分为丢手,接手,近身,贴身和地面这5个环节。人类的徒手搏击,大多如此。
“单推手”和“双推手”的训练,是“近身”搏击环节过渡到“贴身”搏击环节的训练。
说到这里,有一点需要额外说明,就是关于“推手”的概念。
当下人们对于“推手”概念的认知,来源于太极拳套路的“表演推手”,和一种类似于摔跤的“健身推手”。一些讲述“推手”的书籍和影视资料,也没有离开这些框框。台湾电影导演李安先生,还执导过一部电影,名字就叫《推手》。但这些都和真实的太极拳推手有本质的区别。
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太极拳推手”,与当下流行的“表演推手”,和“摔跤推手”,有本质的区别,我们老师把这个本质区别,总结为“三个任何”
传承“太极拳推手”,允许在推手过程中的任何时间,使用自身掌握的任何攻击技术,攻击对手身体的任何部位。
传承太极拳推手,是通过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使受训者获得高水平的武术实战搏击能力。
接受过传承太极拳推手训练的拳友都知道:单推手是搭单手,这是“接手”后的训练内容,是训练“远身”到“近身”的技术;而双推手是搭双手,我们叫“搭手接肘”,是训练“近身”到“贴身”的技术。
单推手有“搭手上步”,就是我们所说的“变脸打人”,如果对手没有后退“合拍”防守,而是“破拍”打截击,那么,单推手的“近身”攻击训练,就演变成了双推手的“贴身”攻击训练, 单推手的“变脸打人”,就变成了双推手的“搭手接肘”(贴身缠斗)。
双推手训练搏击对抗的“贴身”技术。
“贴身”技术,按太极“十三势”划分,有“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和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这是大家经常听到的太极拳的“八法五步”;按搏击技术细节划分,有太极拳的擒拿,反擒拿,擒打,擒摔等;按人体的攻防部位划分,有上盘攻防技术,中盘攻防技术,下盘攻防技术;按传统武术内家拳的劲法划分:有整劲技术,根劲技术,拿架技术,拿根技术。
双推手的定步训练,是入门,无实战价值;双推手的活步训练,是核心,可以直接应用于实战搏击,但是训练有一定难度,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
双推手的训练,从定步“打轮”开始,打轮按要求,不超过3圈,就要从打轮“切入”攻击;而防守方同时“切入”防守。这个“切入”的攻击和防守,是一个“挤打”,“丢打”和“沾化”,“接手”的训练过程。这个“切入”攻击的时机是未知的,“切入”攻击所使用的技术是随意的,“切入”攻击对方(认门和捣隙)的攻击点,也是变化的。
我们在太极拳套路表演中看到的“双推手”,仅仅是打轮,是一个搭手过程,还没有进入到双推手的训练核心,就像我们开车,刚刚把汽车点火发动,汽车还在原地,没有开走一样。如果双推手的训练仅仅停留在这一步,是没有技击价值的。
在太极散手的训练体系中,打法训练上的:知拍,懂拍,合拍,破拍,是在双推手的训练环节完成的。“懂拍”需要先懂“听劲”。
(待续)
温哥华-国庚起太极散手 老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