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35岁,如何走出看似毫无发展的职业迷局

01-03 生活常识 投稿:恰似旧人归
职场35岁,如何走出看似毫无发展的职业迷局


作者 | 孙瑞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 瑞希在线(ID:ruixizaixian01)


01

丧失工作动力,我陷入了职业迷局

35岁的辛欣最近几年总是抱怨:“越来越觉得这份工作没有价值,要是当年选择去外企,兴许现在都拿百万年薪了。”

辛欣是一所大学会计专业的老师,薪水虽然不高,可也不低,每年还有寒、暑两个长假,在这个城市,她有房有车有人爱,看起来生活得惬意、体面。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近年来对教书的疲惫感。每天,她都硬着头皮来上课,对学生也越发没有耐心,动不动就发火。一个人时,她经常想:何处是正途?可安驻我心?

从2009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已经9年了。刚参加工作时辛欣也曾为这样的职业骄傲自豪过,她很自然地给自己贴上了“高级知识分子”的标签。那时站在讲台上的她从容而自信,出于对工作的激情与热爱,她用耐心与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

工作了几年之后,当初的激情已经慢慢褪去,理想与现实之间也总是会存在一些落差,比如:学校低效率的管理方式和氛围;科研和论文发表的压力;保守的教学方式;最大的落差源自上课时学生们“一潭死水”般的无效反馈,仿佛这是一堂与己无关的课程。

虽然有时候辛欣也会觉得落寞,但她很清楚作为教师,自己的价值感源自哪里。她说,教师这个角色的责任感让她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探索新知、分享新知,当她这样做的时候,她发现自己成长得非常迅速,而这种自我成长,激励她投入新一轮的热情。

然而,从2015年开始,原本干劲十足的辛欣开始感觉失落与无望。同样还是面对原来那些问题,她开始无比焦躁。因为论文的事情,她和系主任吵了一架,因为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她言辞激进而遭到投诉。她感觉大学老师这个职业让她的价值感变得极为低下,发展空间不大,开始有了想要逃离的念头。她想要离开这一眼就能望到头的安全区,但离开这,又能去哪儿呢?在去留之间她摇摆不定,既不能做到安分守己地讲课,也无法不顾一切地果断离去,犹如困兽之斗。

02

跳槽如果不能解决困境,我该怎么办?

迷茫纠结了三年,2018年五一节过后,辛欣决定鼓起勇气迈出尝试的一小步。她盘算了一下,2018年暑期开学之后,她将要带大一新生,大一新生军训得一个月,这期间她不用到学校上班,再加上7月份开始的暑假,算起来有三个月假期呢,何不利用这段假期找一份工作来尝试一下呢?也好为将来的跳槽做个准备。

辛欣结合自己的专业能力,认为在企业从事财务类工作应该可以与自己过往的工作经验衔接上。她开始偷偷在几家招聘网站上投递简历。上课之余,她去过几家单位面试,经过仔细权衡,她终于锚定了一家企业,并谈好7月初上班。

辛欣应聘的职位是一家民营制造企业的主管会计,企业成立至今,财务管理混乱,到今天积弊日久才想到要好好梳理财务制度流程。除了日常工作外,辛欣还要负责财务制度流程建设,处理历史遗留问题,这些“陈年旧账”的处理难度就是一般老会计都吃不消,前任会计就是这样离职的,可想而知辛欣的工作难度。

同事们多数都不友善,他们用挑剔的眼光审视着辛欣,言外之意:你不是大学老师吗?这点事还干不明白?

工业企业的财务工作本来就相对复杂,再加上辛欣过去的工作成果完全是理论知识输出,并没有实战功底,所以应对这堆烂摊子,搞得她焦头烂额。那些年龄比她小一大截的“小滑头们”幸灾乐祸地看着她这个“无处安放的老人家”!

入职一个月,辛欣开始怀念学校了,想想这要是在学校的讲台上,这些“小毛头”十个捆一起也未必有她讲课那两下子。辛欣对这份工作的体验极为不爽,老板对她的工作也不买帐,双方一拍两散。

辛欣来到我的工作室, 希望能理清为什么自己的工作总是不尽人意?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03

你离满意的工作还差一个“平衡轮”

和上一辈人换工作的谨慎相比,我们会发现,在当今这样一个自由选择的时代,对不那么满意的东西,我们习惯了换,而不再修补。

这个逻辑用在职业上,对那些不满意的工作我们也不再有耐心,而是果断离开,一言不合就想着要跳槽。就像辛欣一样,三个月长假,成了她试错的本钱。我们都期望下一份工作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但是:下一份工作就是真的是你的Dream Work吗?

在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问自己:什么对我是重要的?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最想要的是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我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改变?这些基本的问题如果没有想清楚,人就容易迷失方向。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厘清现状,需要直观地看到与此相关的各因素是什么关系。

辛欣判定自己对高校教师工作产生了“职业倦怠”,而选择盲目逃离,但她没有看清倦怠背后真正的诱因。为了“逃离”而“逃离”只会离真相越来越远,当你远离真相的时候,也就是丢掉初心的时候。

我用教练技术的常用工具“平衡轮”帮辛欣做分析,希望能够帮她清晰现状,觉察到平时忽略的部分,找出希望有所改变的内容,然后制定计划,采取行动。

平衡轮操作步骤:

第一步

创建生命平衡轮,然后依次填上生命平衡与幸福最重要的8项内容,标准版本的平衡轮的内容顺时针为:

职业发展——你的职业发展方面

财务状况——你的财务方面

个人健康——身体、心理健康方面

娱乐休闲——有益身心的娱乐休闲活动

家庭——如果已经组建自己的家庭,主要指自己的。未组建家庭的,就指和父母的原生家庭

朋友和重要他人——除亲人外,你生命里重要的人

个人成长——知识、能力、眼界、心灵的成长,都是个人成长

自我实现——也许与工作无关,但是能发挥你的天赋,实现你价值的事!

第二步

结合目前的现状,请给你现在的每个领域打分。

(1-10分,1分最差,10分最满意。)

接下来问自己几个问题:

1、打完分后,你有什么发现?

2、哪一个领域的分数提高了,会带动其他领域的分数提高?

3、你对现在的生活有多满意?

4、有什么是你想改变的么?它们的优先顺序会是怎样的?

5、有哪些部分是需要立即注意的?

6、采取什么行动会改变这个部分的满意度?

7、你改变后,你的生活会有什么不同?

8、你可能迈出的第一步是什么?

辛欣的平衡轮画得非常漂亮,我给她准备了12色彩笔,她自由搭配,画出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效果。在平衡轮中,她终于看出了端倪。(为保护当事人隐私,下图为PPT整理版)

事实上,对于大学老师这个职业身份,辛欣是极为认同的,所以她给自己“职业发展”这个领域打分很高。她发现,问题的关键出在“财务状况”这个板块。

辛欣的爱人2015年辞职下海,在北京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软件公司。辞职意味着没有了固定收入,而企业初创期处处都要花钱,家里的经济状况陡然紧张起来,这三年也没有太大的改观。经济上的压力导致辛欣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她把这一切归因于她的工作没有为她带来自己想要的价值。

看着平衡轮,辛欣落泪了,她差点就放弃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好工作!

看似简单的平衡轮,其实背后有很多心理学原理在起作用,其价值是明显的。其实,平衡轮的作用就是用来厘清一件事情背后的关键要素,很多时候我们的困惑是因为我们并不了解自己,平衡轮能将非常抽象的指标具象化、视觉化。用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分析,直观的差距形成了认知缺口,激发了人们急于“补齐缺口”的完形动力。

04

克服“归因偏差”,避免成为职场“易耗品”

在辛欣的案例中,我们看到,以职业倦怠显现的困惑,其本质很可能不是“倦怠”,而是“归因偏差”。

从我经手的生涯咨询案例来看:80%以上的纠结、倦怠、挫折,可以通过选择最恰当的归因消除。认识归因偏差,才能找到问题的本质。

所谓归因偏差是大多数人具有的无意或非完全有意地将个人行为及其结果进行不准确归因的现象。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我们习惯高估自己,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我能力、个人特质,而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部环境、工作本身以及他人。

正如本文中的辛欣,长久以来,她把经济上的压力归因为自己的工作赚钱太少,这种归因偏差导致她对工作产生了低价值感,低价值感引发了一系列抵触情绪,进而陷入了职业困境,困境进一步引发低价值感,陷入了恶性循环。

在平衡轮的练习中,我问辛欣:“有什么是你想改变的么?”

她毫不犹豫地回答:“财务。”

我继续启发她:“那接下来采取什么行动会改变这个部分的满意度呢?”

她说:“平时课程不多,可以在业余时间去一些会计培训学校讲课,听同事提起,据说收入不菲呢。”

辛欣说,她很支持爱人创业,虽然创业三年都没赚到什么钱,家里还倒贴了不少,但眼见着项目慢慢有了起色,她不想半途而废。她说接下来的时间,她可能会很忙碌,一定要多接些兼职的工作,把经济缺口补齐。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认为:人们对成败的归因会对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

世间万物有因终有果,有果终有因,只要你所做的事情存在一个结果,那么归因都会是你不可不做的事情,它会左右你内心期待的结果。

如果你的生活也遇到各种困境和迷局,尝试一下从现在开始学习并练习平衡轮,找到正确的归因方式,那么很多事情都会开始变得不一样,你可能不再抱怨命运的不公,不再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而是改变自己、调整自己,开启一个努力拼搏、积极美好的未来!


关于本文:

作者孙瑞希,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NBCC美国咨询师认证管理认证全球职业规划师/全球生涯教练,注册人力资源管理师,国际职业培训师,14年职场历练,3年职业生涯咨询实战经验,约1200例生涯咨询案例,用真实的案例告诉你不可不知的职场原则。

标签: # 工作 # 自己的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