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伤

01-03 生活常识 投稿:沐若清辰
高考之伤


文 | 李栩然

首发 | 栩先生(ID:superMr_xu)



1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关注一件事情。


来自河南郑州、洛阳等地的4名家长,因为孩子高考分数严重低于以往成绩和自己的估分,怀疑孩子的高考试卷、答题卡等被人掉了包,于是实名向纪检监察部门进行举报,其中有2人还是公职人员。


这4个孩子中,苏小妹估分627分,高考分数335分;剩下几名考生估分也都在500分以上,但高考成绩只有200多分。


如此悬殊的分数差距,如此细思极恐的事件,让这件事很快被推上风口浪尖。


微博、知乎等的话题热度过亿,成千上万网友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参与讨论。


一开始,问题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大家普遍认为,像苏小妹这种来自省重点郑州一中的学生,且通过了北师大的自主招生审核,闭着眼睛也不可能只考300多分,如此超出预期的低分背后肯定有猫腻;


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质疑,像调换答题卡这么困难的事情是如何做到的,特别是苏小妹提出有人模仿她的字迹更是匪夷所思。


换句话说,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明明有几十种方法可以让自家小孩儿避过高考这一关,为什么非要去选这条最难走的路呢?


一片争议声中,事情居然迎来了“大反转”。


先是有两名学生通过查阅试卷,确认考试答题卡是自己的笔迹。


紧接着,当有人试着查阅苏小妹是否通过了北师大的自主招生初审时,


发现,苏小妹用于申请自主招生的论文是抄袭的!


再然后,拔出萝卜带出泥,更多郑州一中的学生被曝出在申请自主招生考试时的论文涉嫌抄袭。


原本是考生质疑高考答题卡被人为掉包,高分被人冒名顶替,却歪打正着地被发现了更为严重的,高考自主招生论文造假问题。


这科研实力,可以恭喜下河南省喜提双一流“郑州一中大学”了。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掉包事件”刚有点结果,河南省招办的人还没呼出一口长气,立马又要一脸懵逼地被约谈“论文造假”的事件了。


流年不利,祸不单行啊。


在这一出跌宕起伏、情节曲折的年中大戏里,各种阴谋论、阳谋论喧嚣尘上,各路大V开足马力,骂、扒学生、带节奏,各种各样的“我同学”“我朋友”“校友/老师”“聊天记录”“技术分析“难辨真伪、层出不穷。


无数人在真相还扑朔迷离之时,就急急忙忙开始选择站队。这其中,有人在煽风点火,有人在不怀好意,有人在幸灾乐祸,有人在故弄玄虚……


却惟独忽视了这幕剧里那个沉默的真正主角:


高考。

 

2

1952年,教育部公布, 高等学校招生实行全国考试 , 统一规定报考条件以及考试科目。


这是第一次,建立起了新中国的高考制度。


在这之后,全国统考统招的高考制度实行了十余年,并一直延续到了那个关键的年份。


1966年。


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运动开始了。


在这场持续十年的运动中,无数旧框框被打破,无数旧制度被砸烂。


其中也包括高考制度。


但事实上,早在1966年之前,毛泽东就对当时的教育以及高考制度极为不满。


在不同场合的多次谈话中,他都强调教育应该与劳动相结合,反对死读书,认为书读多了就会害死人,主张学生应该下工厂、进社会,去学工学农,并提出应该压缩学制。


对于分数主义带来的学生生活紧张和健康状况下降现象,他提出要减少学业负担。

 

上学太累,要允许学生上课看小说,要允许学生上课打瞌睡……八九点钟回校还太早,可以十一点、十二点再回去。

不要考试,考试干什么?一样不考才好呢。————《语录》


按照现在很多人的说法,高考之所以中断,几乎所有的锅都应该由一个人背。


但当我翻阅那段时间的一些资料,才惊讶地发现,对高考制度的不满远不是一个人的决策或者态度。


1965年10月,南京师范学院附中对高中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高考不好,考试把学生视为敌人,为应付高考,死记硬背现象严重。


不久后,上海格致中学四名学生提交了一份万言书,认为高考是纸上谈兵,学生脑筋越考越死,甚至把考试谐音称为“考死”。


1966年,高等教育部学生司组织了一次高校招生座谈会,关于高考谈到了几个共同的问题:一是视学生为敌人,公开和定期袭击;二是高考作为指挥棒,影响和阻碍了中学教改;三是高考引起各方紧张,过于残酷;四是一考定终身,不合理等等。


1966年6月,最激烈的批判出现了,北京女子中学和北京四中的学生分别给毛泽东写了两封信。


信里对高考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抨击,把高考称为“旧科举制度的延续”,是为“资本主义复辟服务”的工具,他们声称要承担起“砸烂旧的高考制度的责任”,并认为,打碎高考制度,就是打碎“几千年来套在人民脖子上的文化桎梏”,打碎“产生精神贵族和高薪阶层的温床”。


应该说,在当时权贵普遍需要夹着尾巴做人的年代,学生们的主张是有一定缘由的。


很多工人阶级和贫苦农民的子女,因为基础教育和眼界上的差距,很难通过学习考试进入大学,进而改变命运。


既然考试要考城市孩子每天都要看的书,那为什么就不能考考农村孩子每天都要干的农活?


正是在这种社会舆论下,1966年6月13日,国家决定改革高考招生办法,并推迟了当年的高考招生工作。


7月,《、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从当年起高等学校招生取消考试,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方法。


至此,统一高考制度被正式废止。


从1966年至1969年,国家所有大专院校均停止招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学教师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高等教育全面瘫痪,高等院校名存实亡。


但还是要说明的是,那几年里,并非就没有了大学。


1970年,为落实毛泽东“大学还是要办的”的指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


从1970年到1976年,按照“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原则,全国招收了7届工农兵学员,94万人。


矫枉必须过正的思路之下,一种畸形的社会公平形成了。


只不过这种公平,注定要牺牲更多人的利益。


国家在高等教育和高精尖科研领域更是损失惨重。


学过中学历史的都知道,在前两个五年计划里,国家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那十年里,整个国家几乎都是在原地踏步。


由于废除了统一的招生考试,工农兵学员的文化程度差别很大。


据1972年5月北京市11所高校的调查,在校学员入学前文化程度:初中以上的占20%,初中的占60%,相当于小学程度的占20%。


邓小平后来评价说:“科学技术人员,这些年接不上茬,十年啦。科研人员美国有120万,苏联90万,我们只有20多万,还包括老弱病残,真正顶用的不很多。”


为改变单纯依靠群众推荐录取工农兵学员的招生方式,尽可能提高大学教学质量,曾提出过中学毕业生可以直接上大学的设想。


1975年,邓小平领导全面整顿时,也曾经提出“一点外语知识、数理化知识也没有,还攀什么高峰?中峰也不行,低峰还有问题。”邓小平当时主张,搞一些试点,通过考试直接从高中生中选拔一批优秀学生到大学深造。他甚至明确提出:科学院要把科技大学办好,选数理化好的高中毕业生入学。


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些主张根本不可能得到实施。


直到现在,很多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在回忆时仍会不约而同地用到一个说法:


丢失的十年。


3

高考政策的恢复,从1977年邓小平出来主持工作开始,有了一些松动的迹象。


从当年4月起,他密集地同有关人员就科技和教育问题进行过多次谈话。


5月24日,他在同王震、邓力群谈话时说:“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7月23日,在同张文峰、高勇谈话时明确指出:“不管招多少大学生,一定要考试,考试不合格不能要。不管是谁的子女,就是大人物的也不能要。我算个大人物吧?我的子女考不合格也不能要,不能‘走后门’”。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那一年的8月。


8月4日至8日,邓小平在北京饭店主持了一次科学和教育工作者座谈会。


一开始,参会的专家学者发言时尽谈些纯粹的专业话题,对“教育”的话题并未触及。


毕竟那场运动刚刚过去,专家们大都心有余悸,唯恐言多语失。


会议开到一半,8月6日下午,清华大学党委一位负责人发言时提到,现在清华的新生文化素质太差,许多学生只有小学水平,还得补习中学课程。


这时,邓小平插话道,那就干脆叫“清华中学”或是“清华小学”算了,还叫什么大学!


有了小平同志这句话,这之后的发言,明显要尖锐的多。


甚至有人直接反映:“今年的招生还没开始,就已经有人在请客送礼走后门了。如今连小学生都知道,以后上大学不需要认真学文化,只要有个好爸爸就可以了。”


说来讽刺的是,原本当年关闭高考,就是希望能改变“只有城里人才能上大学“的不公现象,让更多的工农子弟能和二代们一样,获得相同的教育机会。


但在十年后,一切又不可避免地回到了原点。


这次会议上,有一句十分质朴的话流传深远,并最终成了之后高考最核心的理念。

 

“从今年开始就应该改革招生办法,给普通人一个公平、平等上大学的机会。”

 

这次会后,国家很快形成了恢复高考的统一思想。


10月12日,转发了《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从1977年起,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进行改革,恢复统一考试制度。


至此,恢复高考的决策尘埃落定。


这一年的冬天,凛冽的朔风中,有570万人走进了关闭了十余年的考场。


这是一幕震撼人心的场景,多少人的命运就将在这里迎来真正的转折,多年以后,他们中的佼佼者成了这个国家各个层面的中坚力量。


而这些人,很多都是刚放下挽起的裤腿,洗净了沾满黄泥的双手,擦干了满脸汗水的知青。


因为当年参加高考的人超出预期,一时间甚至拿不出足够的纸张来印试卷。


为了解决恢复高考后第一届1977级考生的考卷用纸,最后紧急调用了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


也算是恢复高考过程中一个颇值得玩味的小插曲。


考试结束的当天,新华社对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作出了一个评价:


今年的高校招生考试,震动了全国,在我国各条战线、各行各业引起强烈的反响。通过考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青年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为革命刻苦学习的热潮。

 

4

从后来的历史轨迹来看,1977年恢复高考,最终成了一件影响国运的转折性事件。


正是从高考恢复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教兴国等理念,才被重新纳入制度化轨道,并渗透到人们的思想和日常生活之中。

 

恢复高考,也就恢复了知识的价值和知识分子的地位;恢复了社会流动的渠道;恢复了社会分工、社会流动的公平机制。——杨学为(当年教育部恢复高考的组织者)

 

因为高考的存在,教育再度被赋予神圣化色彩,一代代人通过考试,走出了大山、走出了愚昧,他们步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改变自身命运的同时,也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因为重新燃起了通过考试实现阶层流动的希望,“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几乎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这以后,高考制度几乎每隔几年就会有一轮大的改革。


1985年,国家教委首先在广东进行标准化考试试验,4年后,标准化考试在全国推行;同一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校进行保送生试点,实际当年有72所高校试招了保送生。


1997年,高校招生全面并轨,实行了十余年的免费和收费生双轨制被终结。


1999年,教育部决定开始实行计算机网上录取,同时确立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目标,高等学校开始大幅扩招,当年招生增幅高达47.37%。


万万没想到的是,扩招后的学生正好赶上了千年不遇的两件大事:21世纪初的国企大下岗和互联网泡沫。


曾经的天之骄子失去了光环,无数人毕业即失业。就业,成了大学毕业生面临的最严重问题。这让大学扩招的结果至今仍被人诟病。


2000年,北京、上海、安徽实行春季招生,即一年之中考生有两次高考机会;第二年教育部取消高考对年龄和婚姻的限制,一些退休老大爷因为年年参加高考,成了每年报纸上的新闻人物。


2003年,高考改革中跨越最大的一步出现了。教育部当年批准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可以拥有5%的自主招生权力,2006年扩大到53所高校,2009年全国有80所大学实行自主招生改革,这个数字基本保持到了现在(90所)。


也是从2009年开始,许多高校在自主招生方面作了更多尝试,比如清华、上交、南大等5所著名高校实行联合自主招生;北京大学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同时,北京大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香港大学联合举行自主招生选拔录取考试……


从恢复高考至今,四十年的高考改革史,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在解决中创造新问题的发展史,


多少届机关,无数的教育专家学者,折腾了这么多年,其实都在想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1977年8月“科学和教育工作者座谈会上“,一位学者提出的建议:


尽可能给普通人一个公平、平等上大学的机会。


可以说,在中国,公平就是高考的灵魂,就是高考存在的最终意义所在。


只不过,现实却是,每一次改革最终都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来补偿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借用一下黄执中的一句话:


想让所有人都满意,是不可能的;


只让一部分人满意,是不公平的。


故改革的目的,恰恰就是要让所有的人通通不满意——却勉强可接受。


 

5

在高考都过去两个多月后,再来聊高考的话题,是一件非常“不热点”“的事情。

但事实上,我们之所以那么关注河南“答题卡掉包案”,关注郑州一中论文造假案。


和所谓的“热点”无关,就是因为它是高考。


在中国,高考是被人骂得最多,又最受到珍惜的制度。


原本只是作为一场考试而存在,却因为关乎每个人乃至整个国家的命运,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变成了一项产业,变成了一年一度的盛大活动,变成了一种惯例式的全民动员,更变成了一场神圣的仪式。


但也因为历次高考改革后留下的种种弊端和不透明,给看似铁桶一般的高考,留下了几道不那么严密的缝隙。


河南高考中暴露出的这几起事件,不过是无意中在这些缝隙里撕开了一个小口子,下面的暗流才真正让人心惊。


第一:考生家长实名举报“答题卡、分数被掉包”的时候,为什么会那么多人声援、站台?


因为高考中出现这样的腐败,早已屡见不鲜。


就是在河南,已经相继出现过2004年濮阳集体舞弊、2008年汤阴集体舞弊等事件,而且所有的这些舞弊都不是一两个学生或者老师参与的个别案件,涉案人员动辄上百人,在濮阳集体舞弊案中,有11名负有领导责任的干部受到了严肃处理。


至于冒名顶替之类的高考事件,这些年里也时有新闻。


所以,当有学生和家长网络喊冤,而高考的改卷、查分环节不透明的情况下,群情激愤不是很正常吗?

 

第二:为什么像这样涉及高考的事件经常出现在河南?


看似毫无关系的背后,其实涉及到了高考的一项重要制度,分省招生制度,即高校在各地区招生的人数由高校自行确定。


这项延续多年的制度可谓影响深远,但在当年全国统一试卷的时期,各省各地区的分数还可以直接拿来横向对比,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考还算得上是全国性竞争。


2004年,在总结上海和北京经验基础上,全国16个省市开始试行分省命题,即“统一考试、分省命题”模式,大家考试的标准、难度都不一样,跨省的分数比较也就没有了意义。


对很多省份而言,这也就意味着高考变成了完全的省内竞争。


河南作为著名的高考大省,2018年高考人数98.38万,排名全国第一,占了今年全国高考总人数的十分之一。


但省内只有两所双一流大学。


而只有6万人参加高考的北京,双一流大学有33所。


清华北大在河南的录取人数仅有157人,录取率为0.04%。


作为对比,这两所学校每年在北京的招生总人数大概在500-600人之间,录取率为1%。


其他高校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在北京平趟一本的成绩,拿到河南,上二本都悬。


对河南考生而言,这样的竞争就不只是激烈,而是残酷了。


很多河南省的学校,初中就开始早上5点上学,晚上9点放学。


这样的竞争压力下,无数考生、家长乃至学校、教育部门集体舞弊,难道不是现实倒逼的吗?

 

第三:在河南“掉包案”中,为什么会有人质疑苏小妹等撒谎,觉得整件事都不可能?


因为他们从动机和手段出发,觉得真正有能量做到调换答题卡的人,没必要采取这种手段让自己的子女上大学。


背后含义不言而明:相对于舞弊,其实有很多人已经通过更隐蔽、层级更高的手段,规避了高考,上了好大学。


而我们则对后者更加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这一点,凡是上过大学的人大概都见过一些学院领导的孩子明显不学无术、整天不上课,照样在学校里保留学籍,甚至还能报送研究生。


至于有一部分“二代、三代们”,怎么进的大学,心里还没有点数么。


什么样层级的领导手里握着什么样的名额,其实大家都心照不宣。


问题是,这样的现象正常吗?

 

第四:为什么最后,会出现郑州一中自主招生的论文集体造假?


这件事情曝出后,最讽刺的是,居然有郑州一中的学生回应:自招论文抄袭/代写是全国高中通用的做法。


谁告诉你,抄袭造假还能这么振振有词的?是因为得到了《爱情公寓》大电影的能量加持么?


高考的自主招生政策,始于2003年,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


无可否认,通过高校自主招生,一大批有专长、有特长的优秀学子得以进入高校深造,但也自主招生没有统一的选拔规则,出题缺少规范,尤其是面试,随意化现象严重,变成了滋生腐败的温床。


除了自主招生,同样的还有保送生和各式各样的加分政策。以高考加分为例,根据统计,教育部规定的高考加分项目约14项,北京市每8个考生中就有1人获得加分。


随之而来的,就是各式各样的高考移民、学术造假、民族造假等等。


甚至出现了人民大学一个12岁的“二代”通过自主招生入学的丑闻和今年贵州的“裸分”高考状元排名全省二十多名的笑话。


2010年,《中国青年报》曾进行过一项3000多人参加的调查显示,54.3%的人直言现在的高考制度和十年前相比“越来越不公平了”,同时,73.6%的人认同取消一切可能滋生腐败的政策,让考生重归“裸考”。


如今8年过去了,这样的呼声可曾得到多少回应?

 

6

当我们认真复盘这次的河南高考“掉包”案后,会发现,无论它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样的,有多么离奇,都是现行高考制度自身孕育出来的。


是的,高考的利弊都非常明显,但唯一不可否认的是,在有限的条件下,它创造了当今中国最大的公平。


2007年,教育部考试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了“纪念恢复高考30年大型公众调查”,在参与调查的38087人中,当年参加高考时属于农村考生的占58.6%。


无数面朝黄土背朝天、手握锄把的农家娃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了城市,改变了人生际遇。


十年寒窗苦读,慈母的泪水,父亲的汗水,背负的一整个家庭的期望,在一场中国公平的考试后,迎来自己的艳阳高照,或是大雨滂沱。


仅从这一点讲,只要有高考在,阶层流动性就在,而高考的地位也就无可取代。


这才是高考真正的意义所在。


但几年之后,随着高考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贫寒学生上大学却变得更加困难。


甚至于,2009年时任总理温家宝自己都说:“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


占考生大多数的县及县以下中学的师生,可以利用的媒体资源很少,在高考改革的话题中往往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1977年的高考录取率仅为4.8%,绝大多数考生榜上无名。但他们面对这样的考试结果并无怨言,“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虽然只是一种初级的平等,但却为人们期盼已久。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经公开考试、凭成绩入学的招考办法,摒弃了权力、出身等因素对人才选拔的干扰,让不同家庭的孩子都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


到了2017年,全国高考录取率已接近75%。却因为改革本身的不彻底和执行过程的不严密,在高考中留下了太多的寻租空间、操作空间、想象空间。


高考作为最公平的选拔考试却在不断导演着一幕幕的不公平,最终蛀空的将是整个社会的公平,丧失的是的公信力。


连高考都不能做到公平,还有什么能做到公平?


民不患寡而患不均。老百姓不怕吃苦,最怕的是不公。


这一次的河南高考案,该引起多少人的反思。


高考改革已进入最崎岖蜿蜒的爬坡路段,前进,是千难万险;后退,则是万丈深渊。


但只要大多数人还在这道独木桥奋斗,就永远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


不要让高考,成为撕裂当代中国的一道伤口。


更不要让高考,成为数亿中国青年内心里难以回顾的痛。


—— 特别声明:本文为企业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快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

► 关于作者:李栩然,用心打磨每一篇高质量原创,知乎粉丝数超过14万,出版有作品《所有的奋斗都是一种不甘平凡》。善于从独特的角度,深度思考时代大潮下的个人成长······被粉丝亲切称为“学长”。本文首发于栩先生(ID:superMr_xu)。


标签: # 考试 # 的人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