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九龙夺嫡始末
康熙朝九龙夺嫡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爷PK太子
皇长子年长而未被立为太子,随着年龄增长是最早暴露出夺嫡野心的,其背后是康熙重臣纳兰明珠以及大学士余国柱,其母妃那拉氏与纳兰同为叶赫那拉一族(康熙王朝中记为兄妹)。1688年,纳兰明珠因结党被康熙罢黜,虽后官复原职,但再未得到重用,至此已经标志大爷的夺嫡之路告终。康熙打击明珠的意图很明显,太子是康熙立的,任何人不得攻击太子另拥储君,这是对皇权的严重挑衅,更不利于朝局稳定。
第二阶段:康熙打击太子党
太子作为储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也要时刻保护以防被人构陷。构陷攻击太子的势力,最早就是由明珠引领,而太子这侧很快形成了由索额图领衔的太子党进行防卫。索额图是索尼之子,康熙原配赫舍里氏的叔父,也就是实际上的外戚。太子与索额图走得太近,虽然得以抵挡大爷党的攻击,却给康熙留下不佳印象,索额图家族势力庞大,康熙不得不担心未来外戚掌权的威胁。康熙四十一年,皇帝借高士奇等人发难,削尽索额图职务后圈禁,并于不久后处死。
第三阶段:九龙夺嫡正式开启
索额图之死,对太子党形成致命打击,从此不复存在。康熙敲打太子,但并无废太子之意,他的本意是希望太子纠正错误,修身养性。但是太子目睹明珠和索额图两大权臣因争储遭祸,内心的恐惧与日俱增,与康熙的矛盾逐渐爆发。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行宫,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的理由,宣布废除太子。自此,众多成年阿哥均对大位流露觊觎之心。
1)大爷太蠢,殃及八爷
最先出手的仍是大阿哥,但是康熙历来不喜大阿哥,他转而向康熙提议八阿哥进位太子,八阿哥由大阿哥生母抚养成人二人关系较为密切。他的理由极其荒唐,竟是游方道士算命八阿哥大富大贵命,加上他曾言要代康熙杀太子,遭到康熙严厉训斥。
此时三阿哥补刀,告发大阿哥对太子使巫蛊之术,康熙一怒之下将大阿哥罢黜并终生圈禁,大阿哥退出争夺。老八有些不幸,受到老大殃及,也被圈禁起来了,不过他很快就被释放。
2)三爷识趣,主动退出
三阿哥是康熙诸多皇子中最为聪颖之人,历来深受康熙喜爱。他的生母就是《康熙王朝》中的荣妃,历史上的确是康熙最爱的嫔妃,总共为康熙生5子1女(包括康熙实际上的长子),但只有1儿1女成年,儿子就是后来的三阿哥。三爷夺嫡十分不利,他的母亲是庶妃出身,家族势力较弱,虽说势力过强如索额图会引起皇帝猜忌,但完全没有势力也很难让自己得到足够支持。
大阿哥被圈禁后,康熙宣布太子复位,但是过两年,太子就被告与刑部尚书齐世武、步军统领托合齐、兵部尚书耿额结党营私。1712年九月再次下诏再废太子,从此废太子一直被圈禁到死,夺嫡之路凶险,三阿哥见此乱局,主动退出竞争。
真龙天子,康熙心中有数
康熙大皇子被圈禁、太子二度被废、三子势单力薄无意争储,那么按照宗法就该皇四子胤禛登上前台了。
其实此时康熙早已有了传位人选。康熙三十七年即1698年,康熙册封皇四子、五子、七子和八子同为贝勒爵位,到1709年皇四子胤禛被升格为雍亲王,而皇八子却未获得晋升。
此时大位归属已逐渐清晰,已经年过55岁的康熙也渐力不从心,必须快速锁定继承人,皇四子胤禛是非常完美的人选,除了他在宗法继承权上排名优势外,
1)胤禛介入政务多年,具备不俗的政治能力;
2)胤禛生母出身卑微,但从小为皇后佟佳氏抚养,佟佳氏终生无子,但其家族势力强大,足以辅佐胤禛坐稳江山,但始终保持一定距离,不足以形成外戚干政的威胁;
3)雍正四子弘历受康熙喜爱人所共知,虽然隔代亲对大位没有左右能力,但是加分项。
因此康熙实际上在康熙四十七年,首次废太子时就已暗定四子胤禛继位,二废太子时,更坚定了这一选择。此刻,康熙两大内臣张廷玉和隆科多主动靠近雍亲王,尤其是隆科多是胤禛养母即皇后的弟弟,关系更深一层。另外层面,年羹尧在废太子后迅速得到重用,军功一时无两,这也是摆明了给胤禛培养人才。
此时八爷胤礽纠结九阿哥、十阿哥,联合推举十四阿哥胤禵争夺储君位,其实不过是放手一搏,反而进一步引起康熙的厌恶,而且他的党羽虽然人多,却无张廷玉、隆科多这样的影响力。胤禵本人,也直到康熙五十七年平定西藏才凝聚人气,但是其西征过程的后方一直为年羹尧牵制。此次被外派更像是放逐,地处边陲想拥兵自立也来不及,何况中间还有年羹尧这道防火墙,康熙为四阿哥胤禛登基创造更为平和的朝堂空间意图非常明显。
因此说来说去,康熙的继位人选,从来就不是争出来的,大阿哥、太子、八阿哥不能争到,四阿哥胤禛的也不是争来的。作为清朝最为睿智的统治者,康熙对自己的继承人是谁有明确认识:天地万物,朕赐给你,才是你的,朕不给,你不能抢。抢也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