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混元阴阳五行手
正文共:8674 字
预计阅读时间: 22 分钟
范克平
《浑元阴阳五行手》属武当“功家南派”四大功种中的特绝技之一。“阴阳”是指人体“内、外”;“五行”即指“金、木、水、火、土”。此技的全盘功法共分四个步骤,即内养培气法、摄息培气法、引息培气法、注息培气法,邓钟山老先生称之为“四步培气法”,并言该功做成后,可“提劲单发',亦可“提劲混发。”大凡“提劲单发”,出“金手”可削石打砖,外伤筋骨;出“木手”可打人穴道,内伤脏腑;出“水手”可隔障传功;出“火手”可靠身迷人;出“土手”可致敌死残,大凡“提劲混发”,五手并用,被击者无不仆地立亡。
- 基本法(培浑元) -
内养培气法(板功)板功,因其“上劲”后身硬如铁板,故名。
1.主要术语解释
(1)做架——指整个练功过程。
(2)摆架——摆出各种练功姿势(准备动作)。
(3)换息——即调整呼吸。“撄架”完后即做。方法为鼻吸鼻呼。吸气耍求微提上腹、慢、细、匀、柔;呼气要求气沉“丹田”,急速并微用力喷出(图1)。
(4)吃气——口微张,吃(吸)气如喝水状,并发出近似“服”字的声音。“吃气”之长度约为10厘米(咽下),“吃气”时微提上腹,“吃气”后须“锁唇”即闭口(图2)。
(5)咽气——“吃气”后如同吞咽食物一样,将气咽下,只须咽一次,不可补咽(图3)。
(6)送气——“咽气”后,上腹略下沉,用“意”领之送至“丹田”(图4)。
(7)捺气——气入“丹田”后,突然用力(但不可过急,过于用力)。“意”注“丹田”2~3秒。
此时“丹田”处就会有撑抵、扩充的感觉,久而久之,“丹田”的形状便类似于“米斗”的一个面(图5)。
(8)引气——通过意念与劲力的配合,引动内气到达预定的部位。故术语曰:“气到意亦到,意到劲相随。”
(9)发动——指做出各种不同的姿勢。要求姿势正确,循序按规。
(10)提劲——将劲集中到身体的某一部位。
(11)练气——指从“摆架”至“发动”这一全过程的循环练习。每练完这一全过程谓之“一练换息”,除“换息”外,整个练气过程不可漏气,如出现漏气,切勿再补。
(12)漏气——练气过程中所出现的“换息”现象,称之为“漏气”。
(13)调息——“做架”之后所做的调节放松活动,即悠然行走15~20分钟,待呼吸均匀后则停。
2.做功方法与步骤
(1)推功
①摆架——内八字步(两脚开立同肩宽,内扣约10度)站立(图6)。
②换息(三息、五息均可)、③吃气、④咽气、⑤送气、⑥撩气。
⑦发动——两手成分指掌自腰间上提、掌心朝上,掌指向前(图7)。接着两掌以指尖向前顶推,待到两肘将近伸直时,猛然向前捣出(图8)。两手作抓提状(图9),继之并拢成拳,同时两幛外翻,回收至胸前,拳心朝上(图10)。两肘猛力向上抬起,高与肩平。抬肘时,臂、胸尽量往外撑扩(图11)。⑧换息——同前。
说明:①至⑧为推动,“练气”做架者须连续做“三练气”,并须做满15天(少、中年须做30天;老年及体明者须做60天,其后诸功均按此倍数增减)。待“三练气”做满后,再加至“六练气”,仍练15天。
(2)掤功
①至⑥同前。
⑦发动——垂肘松孝变掌,仰掌向前顶推(如图7、8),猛然翻掌成交叉状,掌心朝下,,右掌在上(图12)。接着,两手划弧同时翻掌向上,高与肩平(图13)。
⑧换息——同前。
说明:①至⑧为掤功“一练气”,如是连续做“三练气”满30天后,再加至“六练气”,仍练30天。
(3)小腰功
①至⑥同前,做功前略事休息。
⑦发动——两手自腰间慢慢上举至头上方,然后身体左转约90°,做侧俯腰,两臀随之下落,以小指外沿触地,再从左向右移动约180°,两臂随之右移(图14~15)。初做此架者勿俯身过低,高血压患者禁做。继之伸腰举臂至头上,掌心相对,下肢成右虚步(图16)。在动作将要完成之前,上身及两臂猛然用力抖伸,其状如抵如撑,此谓之“助劲法”。
⑧换息——同前。
说明:①至⑧为小腰功“一练气”,“二练气”方法相同,方向相反,如法“三练气”做满20天后,再加至“六练气”,仍练20天。
(4)雕功
①至⑥同前,做功前略事休息。
⑦发动——重心下降,两腿弯曲,同时两脚尖外展,两手移至体前,十指自然弯曲(图17)。接着,身体重心向左移动,两手呈“抱球”状,右手在上,手心相对(图18)。两手前后斜向分开,左手逐渐翻转向前推移,右手向后勾搂。两腿随之辗动前移成左弓步(图19)。在臂、腿还未“定架”(即伸直定型)之前,仍可施以“助劲法”。
⑧换息——同前
说明:①至⑧为雕功“一练气”,“二练气”与之方向相反。如法连续做“三练气”20天后,再加至“六练气”仍练20天。
至此,板功“四大架”(即“四步练气法”)已完成,下面逐一介绍“四步活气法”。
(5)三关活气法
即“一步活气法”。该法共分为“手、身、腿”三类,每一类又分三关。
①手三关活气法
“肩关”法:摆架成外八字步,含胸垂肩,两手成分指掌垂于体侧,如按水中浮物。闭目合齿,舌封(轻抵)齿间,思想集中(图20)。变掌为空心拳,拳心朝后,“意”注两肩关,同时默数“一、二、三”3次(图21)。接着,头预内缩,两肩上凸。“意”注,默数同前(图22)。再伸颈松肩,“意”注,默数如前。
上述练功步骤谓之“肩关一活气”。每次须连续做“四活气”。
“肘关”法:外八字步站立,屈肘朝上呈90度,两拳心朝内,目视前下方,“意”注两肘关,同时默数“一、二、三”3次(图23)。接着,后提两肘至最大限度,两拳贴肋(图24),如前“意”注,默数。最后两膀前移,肘关节仍呈90°。
上述步骤谓之“肘关一活气”,每次连续做“四活气”。
“腕关”法:外八字步站立,提两手成“秃指掌”(图25),大拇指一侧贴靠于两腰侧之“气门穴”掌心朝下(图26)。“意”注两腕之“腕内穴”,同时默数“一、二、三”3次(图27)。两掌自“气门穴”下沉(拇指一侧须紧贴身体),直至两肘伸直(图28),再如前法“意”注,默数。然后两手上收,拇指贴靠“气门穴”。
上述步骤谓之“腕关一活气”。每次须连续做“四活气'。
说明:“手三关活气法”须做满16天。
②身三关活气法
“脘关”法:外八字步站立,两手插腰,“意”注“脘关穴”,同时默数3次(图29)。接着,出右手以掌心贴靠“脘关穴”(图30)。按顺时针方向推摩三圈后,收回腰际,再如前法“意”注,默数。
上述步骤谓之“脘关一活气”。“二活气”伸出左手逆向推摩。如上法,左右共做“四活气”。
“田关”法:外八字步站立,两手插腰,“意”注“丹田穴”,同时默数3次。接着出右手,手心贴靠“丹田穴”按顺时针方向推摩3圈,如(图31)。然后收回腰际,如前法“意注、默数。
上述步骤谓之“丹田一活气”。“二活气”时伸出左手,逆向推摩,如上法左右共做“四活气”。
“交关”法:亦叫“水火关”。外八字步站立,双手插腰,“意”注“交关穴”(与肚脐相对之腰背),同时默数3次。接着出右手,以掌心贴靠“交关穴”,按顺时针方向推摩3圈(图32)。然后收回腰际。如前法“意″注、默数。
上述步骤谓之“交关一活气”。“二活气”则出左手。逆向推摩。如上法左右共做“四活气”。
说明:“身三关活气法”须做16天。
③腿三关活气法
“髋关”法:外八字步站立,两手插腰,“意”注“髋关穴”(即股关节)。同时默数3次。接出双手心贴“髋关穴”。顺时针方向平圆绕环数圈(图33),然后两手收回腰际,如前法“意”注、默数。
上述步骤谓之“髋关一活气”。“二活气”则逆向绕环。如上法顺逆共做“四活气”。
“膝关”法:外八字步站立,两手插腰,“意”注“膝关穴”(关节腔内),同时默数3次。接着双手掩“膝关穴”,顺时针平圆绕环3圈(图34),然后两手收于腰际,如前法“意”注、默数。
上述步骤谓之“膝关一活气”。“二活气”则逆向绕环。
“踝关”法:外八字步站立。两手插腰,“意”注“踝关穴”(踝骨处)同时默数3次、接着,提右脚跟,以脚尖着地,顺时针方向旋转3圈,再逆转3圈(图35)。如前法“意”注、默数。
上述步骤谓之“踝关一活气”。“二活气”则换左脚,方法同上。如法左右共做“四活气”。
(6)提劲活气法
即“二步活气法”。该法共分为“推功、掤功、小腰功、雕功”四类。
①推功提劲活气法:头上顶,气达“泥丸”(头顶正中),做头颈绕环,正、反各一圈,勿过快(图36)。腿微蹲,气下沉,布满“肚甲”(图37)。抓趾扣气至“涌泉”(脚掌心),忘掉呼吸,自然憋(闭)气,身体不可晃(移)动。
②掤功提劲活气法:“提劲”(气往上身提动)后,随即往下送于“丹田”,下肢各部的“分劲”须同时上提。头上顶切勿过分用力,腿下沉“送气”时须五指抓地。
③小腰功提劲活气法:“做架”时身体要稳,“泥丸官”切忌提劲。气走上身时须自然顺畅,两“劳宫”(手心)应有气到而未到的感觉。
④雕功提劲活气法:练气时,不可让内气直接到达手臂应分三步(即肩、肘、三关)逐渐通达(关键在“意”的引导)。
(7)搭架活气法
即“三步活气法”。该法亦分“推功、掤功、小腰功、雕功”四类。旨在疗疾健身。
①推功搭架活气法:适应于治疗手指、腕、肘、肩关节损伤,肩周炎,关节炎及颈椎病等。
②掤功搭架活气法:适应于治拧心血管系统疾病,胸背肌肉损伤等病症。
③小腰功搭架活气法:适应于治疗肾虚、遗精、阳痿等病,高血压病人禁做此法。
④雕功搭架活气法:适应于治疗气血不活而引起的疾病,对老年人尤为有效。
(8)游身活气法
即“四步活气法”。其法为:并步直立,两手握紧“空心拳”,垂于体侧。换息、吃气、咽气、送气至“丹田”。然后通过意念的作用逐将“丹田”气向四肢散发(图38)。待其气布满四肢后,则意念停止,并前行八步(初行四步,20天后增至八步)。
说明:“四步活气法”可任意选做,但须做板功前四架(即推功、翻功、小腹功、雕功)等功之后,并略事休息方可再做。“提劲”、“搭架”、“游身”这三步活气法中的“四功”做法同前,在气的运行上要求不同。
- 充气法 -
《功家秘法宝藏》卷四“浑元阴阳五行手图说”中载曰:“浑元……基础之法,谓之‘充气’……。”“充气者,乃内、外二气合一鼓之,故也。”
做法
在做“充气法”之前,先略事休息。来回悠走约5分钟。
①做功的最佳时间为半夜子时,即夜里11点至1点之间。也可在寅时之后(即清是5点左右)。练时须摆成“五心朝天”的盘坐式。五心者,乃头顶心、两手心、两足心。也可站成“外八字步”。思想要集中,呼吸要自然,眼不可望远方。上下嘴唇微微合起,牙齿轻轻接触。舌尖抵在牙齿咬合处的缝隙间,但时间不可过长。做功时要万念俱息,如时常出现思想不集中的现象,则为“有邪”,有邪必须祛之,其方法是:闭上两眼,慢慢默数“一、二、三、四、五”共5遍。如果“祛邪”不成,则为“生魔”,生魔同样须祛之,其方法是:上下牙齿轻轻碰击,共须碰36次。
②以鼻吸气(吸入一口长气,此术语谓之“一束气”)一次要求慢、细、匀、长。气入丹田的同时闭合两眼。睁眼后即将“一束气”分为两股,分别送至左、右顺风穴(即耳门)。再将此二穴的内气合为“一束气”,则可合气上行集存于充气穴内(俗称囟门或顶门)。须知,充气穴内内气不可长存。须做到存之即引,引之即充要门穴(图39)。
③充气通过第一部位,第二部位(图40)、第三部位(图41)后,再依次放松,同时换息(三息或五息均可)接着吸气次,引入丹田,再提丹田气入三关一先至充气第一部位。然后至第二、第三部位,此时,则放松前三关。气遂至第四部位(图42),继之充气至第五部位(图43)。此时,应将内气聚之该部位。
④手握成“充气锤”(图44),令外气充满五关。然后单指依次充气(逢气泡处将“意”略“注”片刻)至指端(如图45、46)。先从一号(拇指)换次充至五号,即拇、食、中、无名、小指
说明:充气一法,旨在气入某一部分。只要运动之时感到气不断输入预定的部位就行了。
引息培气法(和血功)
和血功。因主和人体血脉,令其贯通周身行而无阻,以达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作用,故名。
1.主要术语解释
(1)忘息——忘掉呼吸,不去想气息的出入,任其自然。
(2)得气——通过“意注”在人体某一部位产生出麻、热、胀、跳动等现象。此乃正常反映。属好现象。
(3)叹气——以鼻出气,似哼非哼,须急速,略微用力。
(4)鸣声——“做架”收效后人体内产生的一种响声。此为功夫已成。
(5)搭手——两手手指内侧相合。右手在上(手心向下),左手在下手心向上(图47)。
(6)独步——两腿并拢,脚尖分开,两手下垂,手掌附于腿侧。
(7)蹲步——即马步,又名骑马势,开步约同肩宽(或稍宽),高低视身体状况而定,以大腿水平为佳。
2.练功方法与步骤
和血功的全盘功法共有八节。此术语谓之“八架”。
预备势:一名“开架”,又名“开功”,即“通三关”:早起,面向东方(晚则面西)。两腿分开,摆成“外八字步”架,两手垂于体侧,手心朝下,两掌根微微用力下按,似压水中浮物。含胸垂肩,令人体上虚下实。闭口合齿,“意”无一切(图48)。然后进行“通三关”的练习。所谓“三关”,指的是“丹田”、“劳宫”、“涌泉”,其做法与顺序为:
①通“丹田”——吸气(任其自然均长)入内后即叹气,然后意注“丹田”。待“丹田”有“得气”感后,再意注1分钟左右侧止。
②通“劳官”——吸气直达两“劳宫”,气行路线(图49)。吸气入内后即“叹气”,然后两掌下按,令两肘完成伸直,此时意注“劳官”。待“劳宫”有“得气”感后,再意注约1分钟则止。
③通“通泉”——吸气直达两“涌泉”,气行路线见(图50),吸气入内后即“叹气”,同时两膝略屈,人体下沉,再挺直两膝,此时可感觉到有一股气感从两小腿处直达两“涌泉”,并意注两“涌泉”。待“涌泉”有“得气”感后,再意注1分钟左右则止,“三关”全部打通后(注:“一关”不通,勿通“二关”、“三关”,“二关”通后,方可再通“三关”)再做“正架”(即“八架”)。
(1)推抹三连环
接预备势,两腿不动,“舌封齿间”(用舌尖抵住上、下两齿咬合处),吸气一次,同时两手由体侧上举至顶上如撑举状。两肘略屈,手心向上,手指相对。此时吸气止(图51)。接着两手下降至胸前,以两手心按顺时针方向推抹胸部3次,右手在外(图52)。再下降两手,还原至预备势。随即“叹气”一次,并“撤舌”(将抵封间的舌尖收回)“松齿”两齿分开,到此为一遍。连做6遍(做时两腿终为“外八字步”架)。
(2)左右晃躯
两腿做架时“忘息”,两于握成“空心拳”垂于体侧,手臂微微提起(形似提水桶状,但不用力)(图53)。同时“舌封齿间”,上身向左转至最大限度,头与两手臂伴之(图54)。接着再向右转至最大限度(图55)。如此左右连贯晃动一次为一遍,连做12遍。做完后撤舌松齿。
(3)单手撑举
两腿并扰,摆成“独步”架。舌封齿间,吸气一次,同时右手由身前上举至头顶上方,手心朝上,手指向左。右脚向身体右侧开步,约有两肩宽,此时吸气止(图56)。接着右手自左经体前向右下划圈,同时上体下俯〔图57)。再上举至头顶上方(手心仍然朝上,手指向左,同时左脚向右脚靠拢成独步(图58)。随即“叹气”一次,撤舌松齿,到此为一遍。然后,再左手撑举,方法步骤同前,唯动作相反,到此为二遍。左右各做3遍。
(4)前后摆腿
两腿并拢,摆成“独步”架,做架时“忘息”。舌封齿间。先抬起右腿,前后摆动。前摆90°,后摆成30°~40°。摆腿时足面绷平,直膝,支撑腿膝关节也需挺直(图59、60)。如此前后连贯摆动一次为一遍,连做12遍。然后再摆左腿,方法步骤均同右摆腿,做完后撤舌松齿。
(5)俯身大划臂
两脚并拢,摆成“独步”架,舌封持间。吸气一次;同时两手由体侧抬臂内、向前上方举起(图61)。然后体前屈,两手靠拢触地,不触地亦可(图62)。身体慢慢起立,两手还原(图63)。随即“叹气”一次,撤舌松齿。到此为一遍,连作6遍。
(6)正反转颈
两腿摆成“外八字步”架。手型为“搭手”,做架时“忘息”,舌封齿间。头按顺时针方向转动12圈(图64)。再按逆时针方向转动12圈。做完后撤舌松齿。
(7)左右哈气
两腿分开,摆成“蹲步”架。两手成“分指钩”放置身后,直臂反钩(图65)。舌封齿间,吸气一次。头左转,面对左前方张口哈气,哈气时发出“哈”字音(图66)。然后右转还原,同时撒舌松齿,到此为一遍。接着,吸气、转头向右前方张口哈气,再还原,到此为2遍。左右各做3遍。
(8)车轮转
两腿摆成“外八字步”架。两臂屈肘抬起,与肩平行。两手握成“空心拳”拳心朝下(图67)。做架时忘息,舌封齿间。先以右肩为轴,使右膀屈时由上向前、向下、向后绕转12圈;同时左膀以左肩为轴,屈肘由下向后、向上、向前绕圈。然后两臂屈肘抬平,再先转左肩,方法同前,绕转12圈。做完后撤舌松齿。
须知,车轮转乃和血功中的主架,检验该功是否练成,可以此为证:大凡功成者,做起车轮转来,胸腹内呼呼有声,似拉箱一般。“功家南派”云:学会车轮转,一辈子不用捧药罐。
3.注意事项
(1)“做架”早、晚各一次(中午切勿进行);早晨可在5点钟左右。
(2)“做架”须在室内进行。如室内空气不够新鲜,可先将门、窗打开,待“做架”时再关上。不避风、雨、雷、电。
(3)“做架”前须略微行走(慢行勿快)片刻,待头脑清醒(指早晨),思想集中(指晚上)后再进行。
(4)“做架”前、后一小时内切勿饮食(水)、不可束腰。腰带越松越好。
(5)“做架”者须节欲。
(6)“做架”不可一气呵成,“做架”前与“架二、四、六、八”后均应“调息”。
(7)年过六旬,体质虚弱者可先做此功的第一、第二节,过些时候再加做第三、第四节;如此逐步增加直至八节。
(8)“做架”中逢单架须慢;逢双架则保持一般速度(不快不慢)。
(9)“做架”者切勿再练其它门派(类型)的功夫(包括太极、五禽戏等),以免影响效果或出现偏差。
(10)“做架”者尽量少吃或不吃刺激性较大的食品(如辣椒、烈酒等)。
4.做功中(后)出现的症状
(1)初“做架”者会出现呼吸不畅、胸部微闷等现象,这是平时不惯于深吸深呼的原因,过一段时间自然会消失。
(2)“做架”者会出现身热、腹鸣、头脑微热、肌肉跳动等感觉。这是内气流动、血脉畅通的吉兆。
(3)“做架”中若出现头晕欲吐、站立不稳的症状,乃说明练者体质虚弱,此时须减少架子。如:原先做四节的,现改为二节。
(4)“做架”中有时会发生“走神”(即思想不集中。甚者竟能忘却“做架”中的遍数)现象,此为正常反应,勿虑。
大凡高血压、心脏病、胃病、关节炎、肌肉劳损及“五劳七伤”诸症皆宜做此功。
- 注息培气法 -
(1)“五心朝天”(即头顶心、两手心、两脚心)(图68);“养息生津”(即端坐5分钟左右,令口内产生津液)。
(2)以意引气,直到丹田。即想着体内有一股气慢慢地、顺和地进入丹田。若一次不成功,可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但不可超过3次。
(3)微气上浮(切忌用力),升至泥丸即百会穴。
(4)引气下沉,降至涌泉(即脚心、须双降)。
(5)两掌并指放于腹前,掌心朝上;意注其内(想着两手掌)。
(6)两手成“八字”掌放于腹前,掌心朝上;意注其内(图69)。
(7)两手成“燕尾”掌放于腹前,掌心朝上;意注其间(图70)。
(8)两手成并指拳放于腹前,拳心朝上,拳面相对;意注其内。
(9)两手成空心拳放于腹前,拳心朝下,拳眼贴腹;意注其内(图71)。
(10)两手指撮拢成“梅花勾”,放于腹前,勾指贴腹;意注其内(图72)。
(11)两手成“雕勾',放于腹前,勾指贴腹;意注其内(图73)。
注:以上诸式皆为盘坐(即“五心朝天”)式演练。
(12)独步(并步)而立;意无一切(图74)。
(13)开步而立;意无一切(图75)。
(14)开步前踮,左右交替进行;意注其内(图76)。
(15)开步后踮,左右交簪进行;意注其内(图77)。
(16)开步斜踮,左右交替进行;意注其内(图78)。
(17)开步作“提”,左右提步交替;意注其脚(图79)。
(18)开步作“丁”,左右丁步交替;意注其脚(图80)。
(19)开步前靠(手);意注两手(图81)。
(20)开步后靠背;意注两手(图82)
(21)开步搭肩;意注手、肩(图83)。
(22)开步垂手;意注两手(图84)。
(23)开步叉腋;意注其间(想着两手和两腋处)(图85)。
(24)开步甩手(宜缓勿快);意注其间(两手交替,向前、向后各一次)(图86)。
(25)开步撑手;意注两掌(图87)。
(26)开步上托(宜缓勿快)意注两掌(图88)。
(27)开步舒手(即缓缓抖动手、肩部);意注手、肩(图89)。
(28)开步贴手(两掌心贴靠两大腿前侧);意注其间(图90)。
(29)开步反手(手心斜向后上方);意注其间(图91)。
(30)开步调息(自然呼吸);意注其间(图92)。
注:做完以上动作,则“注息培气法”结束。此法共须做50遍(每天早晨做一遍,即共做50天)。
附:凡做浑元阴阳五行手之基本功者,须照如下方法进行。“内养培气法”须做50天,50天过后,则放弃板功,进行“摄息培气法”。余类推,待到本功之四法做完后,再开始作“正架”,即浑元阴阳五行手,一行一金手。
《浑元阴阳五行手》答疑:
问:做《浑元手》在什么时间最适宜?每次多长时间?
答:做功宜在清晨6时正(夏季可提前半小时),每次时间因人而异。总之以慢为好,切忌过快。“内养培气法”可做40分钟左右;“摄息培气法”20分钟左右;“引息培气法”15分钟左右;“注息培气法”30分钟左右。
问:做“内养培气法”从“吃气”至“发动”之间是否要“换息”(即呼吸)?
答:切勿“换息”!违之则无效果。最快也要在30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