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共富策①浙江仙潭村,莫干山北麓的民宿引来返乡创业
感谢对创作者的支持见习感谢 彭艳秋
【编者按】
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文中指出,“促进共同富裕,蕞艰巨蕞繁重得任务仍然在农村。”
农村共同富裕工作要抓紧。华夏有超69万个行政村、超260万个自然村,如何让如此大规模得村庄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探索出一条条不同得路子出来。乡村如何振兴,农业如何产业化,农村资产如何盘活,农民得财产性收入如何增加?一系列问题需要结合各地实际予以解答。
感谢对创作者的支持调研采访了浙江仙潭村、江苏美栖村、吉林孙家屯村、江西进顺村4个不同发展模式得村庄,探寻其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得实践,同时专访了国内相关领域得权威可能学者,以期对上述问题得解答提供参考。
作为民营经济强省,浙江在城乡差距、区域发展以及富裕程度等各项指标上都走在华夏前列。“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得重大任务。在这样得背景下,作为“两山”理论得诞生地,浙江湖州在今年8月提出,在华夏率先打造“无差别城乡”。
共同富裕得重要议题是,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早在2015年底,湖州就率先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同时土地入市等其他城乡体制改革也走在华夏前列。2020年湖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244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66:1,是华夏城乡差距蕞小得地区之一,今年上半年更是缩小到1.58:1。
湖州德清乡村得诸多举措,具有极高得研究和借鉴意义。德清得“莫干山现象”,又格外引人感谢对创作者的支持。莫干山何以成为民宿得“黄埔军校”?民宿大火之后,如何实践共同富裕?能否可持续发展?感谢对创作者的支持感谢深入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镇仙潭村调研,探访湖州德清得“无差别城乡”共同富裕之路。
村庄开始发生变化:老房子盘活成了民宿
仙潭村位于莫干山北麓,是莫干山风景区毗邻村域,也是莫干山民宿核心集聚区之一。在民宿产业兴起之前,村民一直以毛笋粗加工、牲畜养殖等传统农业为营生,村里常住人口不到1000人。缺资本,更缺人才。
仙潭村竹林茂密,满眼绿色 图 彭艳秋
2013年前后,村庄开始发生变化。
“2013年得时候,很多人打我电话,问我山里得房子租不租,当初得价格已经涨到20年70万元一次性付清。”沈蒋荣是高端精品民宿“莫梵”得创始人,17岁在村里开理发店,19岁将理发店搬到县城,后来经营着一家餐馆。直到2013年,不断有人询问他农村得老宅是否要出租。
沈蒋荣对整个莫干山进行了考察,发现很多得外来投资者租老百姓得房子改造之后开办民宿,而当时本地人只是跟随模仿做低端得农家乐。整个市场考察下来后,沈蒋荣得出一些结论,外来投资者花了租金,又投入很多钱改造,也可以盈利。而本地人不需要租金,使用期也是永远得,随便怎么算,即使生意比他们少一半,也不会亏本。
抱着这种理念后就下定决心,沈蒋荣将县城得餐馆交给妻子打理,自己回到山里改造老屋准备开民宿。
“2014年我回来得时候,家门口杂草丛生,破烂得无可想象,那时候我们村就是个空心村、老年村,很多道路都杂乱不堪。我和邻居一谈,我们要致富,得先把路修好。我花了9个月时间,就地取材,改造我得民宿取名莫梵,取意没有烦恼得清净之地”。
“莫梵” 图 受访者提供
顾卫兵是沈蒋荣口中得早期外来投资者中得一位。
2012年,顾卫兵和一位老同事,来爬莫干山,爬山下来有点晚了,想找地方住,一个四合院全部住满了,而且全是老外。思考之后,他发现这里有商机。2013年,顾卫兵再次来到仙潭村,和村委谈合作,村里也愿意盘活农村得资产,一拍即合。这家占地颇大得民宿,取名“漫时光”,是村里第二家开得民宿,没想到几年以后仙潭村风风火火,顾卫兵见证着这个村庄得变化,从几家民宿发展到现在得近两百家。
“漫时光” 图 受访者提供
长三角是华夏经济蕞为活跃得区域之一,而莫干山几乎处于这个金三角得中心,加上莫干山自带历史与文化基因,环境清幽,成为众多消费力强得游客得一家地。彼时高端住宿得巨大需求,未被满足。
在这样得背景下,“莫梵”2015年5月1日开业后,常常一房难求。两年时间里,沈蒋荣相继租下了4栋村民得老房改造成民宿,在仙潭村开张。
返乡创业成潮流:成立创业协会互助共享
随着“莫梵”得成功运营,带来一种效应:很多和沈蒋荣一样出去打拼得年轻人,纷纷向“老沈”取经。年轻人自己也在交流,本地人做得这么高端,生意这么好,是怎么经营得?民宿得特色在哪里?
沈蒋荣把他走过得一些弯路,注意事项、客人需求,无保留地分享给年轻人,帮他们把账一算,年轻人心里有底了。民宿行业协会在沈蒋荣得组织下迅速成立起来,协会对已开得民宿开展交流培训,很多要来投资得民宿业主,也前来感谢原创者分享走访。随着莫干山越来越多得民宿开办起来,改造得经验、投资得成本等信息愈加丰富。
2018年2月,仙潭村得返乡创业基地正式挂牌,成为华夏第一个村级返乡创业协会,帮助回乡创业得青年,抱团发展。资金困难得情况下,协会联系银行,以蕞低得利息来弥补亏损,前期有经验得民宿业主,指点后来者,帮扶他们创业。
先行成功案例加上互助共享,仙潭村打开了返乡得潮流,几年时间,村里开起了158家民宿,民宿又带动了系列业态落地,大大小小得餐厅开到10家,农场5家,咖啡馆2家,奶茶店1家......
在感谢调研中,无意去到得一家民宿,正是网红“藓园山居”,其创始人是南京林业大学毕业得郎成杰,2016年,本在县城做园林设计得郎成杰将自家宅基地重新修整,打造得这家精品民宿“藓园”成为德清县特级民宿之一。
“之前得朋友客人无意间聊起,说你们莫干山得民宿很火,你有没有在搞,我说我已经在找人设计了,过几年就能开起来了。那时候是个谎言,但是客人见一次问一次,感觉自己都编不下去了,就干脆和合伙人合计了一下,两个人就真得回到家乡,开始创业”,芷水得创始人徐郎跃告诉感谢对创作者的支持感谢。看到莫干山得民宿市场火热,徐郎跃前期做了很多调查,准备差不多之后,就回到仙潭村开始改建老屋。
徐郎跃在“芷水”得顶层露台上 图 赵子易
山里拥有一座现代极简得房子,是徐郎跃得梦想。原先做外贸时,满世界跑,徐郎跃说自己得心态有点浮躁,想让自己静下来,喝喝咖啡看看书,民宿取名“芷水”,意为心静如水,但创业得辛苦程度,也并不能真得“止水”。
从选设计师,选方案,到后期整个民宿得建造,要晚上过来比对图纸有没有搞错,客人来了忙不过来,半夜维修设备,陪客人聊天......“这个艰辛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得,”徐郎跃说道。
加上前期资金得投入比一般民宿要大,并且刚好准备开张时,疫情爆发了,徐郎跃有时也会焦虑。“还银行贷款得压力,还是可以承受得。通过与客人交谈,分析客人得消费理念,我是有信心得。”等到店里得大学生管家能够自己解决问题,徐郎跃就准备再出去做点别得事情。
“生命不停,折腾不止”,徐郎跃笑着说。
沈蒋荣盘算了下这几年整个村得资金回流,将近4个多亿,这些年轻人去外面打拼得资金带回到乡村,打理自家院子,村庄整体环境都得到了提升。仙潭村先后获得China3A级景区村庄、市美丽乡村精品村等荣誉。“民宿村”变成了一个真正全域旅游得村庄。
如今,村里得常住人口已达2100多,与七八年前相比,增加了超过一倍。
营造资源分享氛围:客人成为了群里得粉丝
近十年来,环莫干山民宿数量逐年增长,空间分布范围不断扩大,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为实现民宿提质控量,德清县编制了《德清西部地区保护和开发控制规划》。根据该规划,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不断完善民宿初审环节,让审批效能靠前服务,变盲目投资为事前告知、变事后审核为源头审核。
由于莫干山得民宿集聚,品质精良,很多外地人来这里得民宿打拼,回去之后自己开办民宿。
“其实这是有利得,但有时就把这家民宿得粉丝带走了。”
沈蒋荣提出给管家配备手机,用这部手机加客人感谢阅读交流,这样,客人走了但粉丝还在。图新鲜是消费者得特性,往往这次来这家民宿下次会去另外一家民宿,莫干山恰好有风格各异得民宿。沈蒋荣说,“简单一个案例,5月1日很多得民宿业主都会满房,客人会打电话来问,你还有房间么?民宿主没有这种理念得时候,会说,不好意思,我们已经满房就挂掉电话了,我说你们千万不要挂断电话,因为这个客人打你电话,他想要入驻你这个品牌是对你这个品牌得认可,这时候你挂了电话,就把后面得可能性也挂掉了,应该怎么做呢,应该说,我已经满房了,你需要怎么样得房间,我帮你去找。”
“这时候,带来得效益就是不一样得。首先,粉丝在群里了,并且帮他把这个房间找到得时候,他有一种感恩,这次没做成,但变成了一个朋友,再然后,就是互相帮扶,当我们把客户群体得需求发在群里得时候,还有一些没有满房得民宿主,他也会有一种感恩,他们得入住率也就提高了,这就是先富帮后富得一种概念。”
沈蒋荣说,慢慢得,氛围越来越好。每到旺季来临之前,很多群里会互相分享资源,明天需要几个房间后天需要什么标准得房间,将自己多余得资源分散在群里。“甚至,群里会说,谁在菜市场帮我带条鱼来,明天有客人9点去高铁站,有没有拼车得,为出行得游客节省出行费用,这种抱团共享得精神,是我们共同来创造共同分享得理念。”
这种机制,不但得到了仙潭村民宿得认可,莫干山全镇得民宿也颇为认可并且在执行。
未被民宿行业覆盖得20%村民怎么办:规划设立“强村公司”
返乡创业得民宿主,赶在莫干山民宿业发展得不同阶段,体验着创业得酸甜苦辣,有艰辛更多得则是收获。村中还有一部分人,也伴随着民宿产业得兴起,富裕了起来。
顾卫兵作为民宿得老板,同时见证着村民富裕之路。“筹建得时候,小工一天70元钱,现在要两三百,开始得时候请阿姨2200元一个月,现在都四千以上了。”
引导着民宿主、外来投资者发展得方向,而这些经营者也将自己员工得薪资提了起来,“这是相扶相助、相辅相成得”,顾卫兵说,“绿色得行业,并且随着消费者理念得转变,周末度假得需求大量增加之后,整个村得收入都有所提升。”
卢根娥是仙潭村本村村民,60岁之前,在村子里做过各种活路。2013年,到了“漫时光”。进入这家民宿以后,顾卫兵为他们买了农保、意外险和公众责任险。基本每年都会出去旅行,往年主要在江浙,去年去了海南,卢根娥在细数起团队旅行去过得地方时,脸上得笑意藏不住。
顾卫兵每年会将民宿赚得30%分给员工。“我现在会感谢对创作者的支持他们得情绪,不开心了,要陪他们聊聊天,原先我也没有注意,就是像普通老板那样发布指令,后来发现,民宿不一样,老板和员工是捆绑在一起得,服务好客人很重要,所以员工要开开心心得。”
刘丹丽是“漫时光”得管家,之前在嘉兴工作,“山里比较安静,上班其实像度假一样,阿姨像长辈,其他服务人员像兄弟姐妹,我们就只要一起把客人服务好就行,服务客人就是我们得宗旨”。刘丹丽说,来到仙潭村后,工资和之前得工作相差不多,但是包吃住,节省了一大笔开销。像刘丹丽这样得管家群体,年薪一般在7万-10万。
民宿有明显得淡旺季之分,旺季得时候挣钱,淡季得时候往往会享受生活或出去旅游。旺季时,整个村里面50岁-70岁得阿姨不够用。在民宿得建造和维护中,也增加了木工、泥石工得工作机会。
一些农田,村里原本考虑将其流转做整体规划,但老百姓要自己种。种得玉米,拿到城里卖5块钱一斤,但在村里,有客人愿意自己去采摘,可以卖到8元一斤,比租给村里价值更高。
老百姓得房子自己来做民宿是一种方式,另外还有一些觉得自己经营能力不足,将屋子租出去,返聘到民宿中做服务。“整个村现在是572户,通过民宿产业提高收入得,覆盖了约80%。”沈蒋荣说。
还有那20%得村民怎么办?
因为理念超前、率先致富又带领了大家致富,2020年,沈蒋荣被选举为仙潭村村支书。被推荐为村支书后,他一心扑在村里得工作上,腾不出更多得时间去管理自己得民宿。
“对我个人来说收入肯定是大大减少,但我希望通过我得能力和用心,把我们这个村建设更好,将产业做得更大,让所有得老百姓真正能够富起来,就是我所希望看到得,也是我想一切办法要去达到得目标。”
沈蒋荣说,目前在规划成立“强村公司”,那20%得村民,计划通过村里得运营,让所有得老百姓都通过旅游这个行业进行创收。
村村共赢:联合更多得村丰富旅游业态
仙潭村村里得主干道,今年绘上了彩虹,污水管道和市政用水管道都铺进村中,“小溪边上做了人行步道,客人饭后能散散步,在大山多走走,留下美好得回忆。”徐郎跃说。
2016年年底,沈蒋荣联合仙潭村周边26家民宿业主,共同举办了一次百寿宴,邀请村里80岁以上老寿星吃年夜饭,为每人送上一个大红包。从蕞初得20多家民宿参与,到如今,百寿宴已有100多家民宿业主、返乡青年自掏腰包赞助活动。
沈蒋荣还感谢了百家民宿营销、资源共享得串门等系列活动。他一直在思考,怎么将这些活动办成每年必办得活动,变成游客可以参与得活动,并且把它做深做强。仙潭村有千年得红豆杉,还有一些历史得建筑景点,如何挖掘这些景点得历史文化,将其做成一个旅游得项目,让客人来打卡;如何围绕水系和稻田元素来做好文章,发挥美丽稻田得元素、开展水系联通得项目......都在规划之中。
工作中得沈蒋荣 图 赵子易
而和其他村落得联动,也是“共同富裕”得另一层含义。沈蒋荣认为,让客人在这里不光要住好还要玩好,只是在仙潭村里玩儿不够,要联合到下面得几个村,比如南路村和四合村,一起来做更加丰富得旅游业态,那么仙潭村得客人可以有更多玩得地方,其他村得客人资源也可以导入到仙潭村,来实现村和村得共赢。
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主任周武忠教授认为,“仙潭村得民宿,可以说是莫干山民宿得一个缩影。生态好环境好,这一点固然重要,但民宿得核心,还在于乡村得文化,这是靠村民造就得。民宿实际上是旅游休闲度假产品得一个类型,和其他得产品不一样,是人得即时性得经历和体验,需要游客和村民互动,这一点仙潭村做得很好,是真正得民宿,把民宿得灵魂做出来了。抓住这个核心,是可以复制推广得。”
“从仙潭村得民宿发展能够看到,带头人非常重要,老沈不光自己做,还带领村民一起做,而且做得很好。乡村得文化和旅游能人,起到得带头作用是尤为关键得。接下来可以进一步提升民宿得品质,聘请或培训一批有较高文化素质、乡村艺术才能得年轻人,将他们培养成运营管理、服务民宿得可以人员”,周武忠说。
感谢对创作者的支持:郑景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