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要面对的人生真相
人生困难重重
这是个伟大的真理。
一旦我们真正想通了这层道理,我们就能超越。一旦真正了解而且接受了人生困难重重的事实,我们就不会那么耿耿于怀,人生也就显得不那么多灾多难了。
大部分的人都不明白人生本来就遍布艰险困顿的事实。他们不断怨天尤人,要不就自艾自怜,仿佛人生本来应该既舒服又顺利似的。他们坚持自己的难处与众不同;他们说,奇特的困难降临在他们及他们的家人身上,甚至他们所处社会阶级、国家和民族上,偏偏别人都得以幸免,置身事外。
我非常了解这情形,因为我也曾是其中的一分子。
人生是一连串的难题。你要解决它还是哭哭啼啼一辈子?你是否能把排难解纷的方法传授给下一代?
生活的真正难处在于:面对问题,寻求解决之道,是一段非常痛苦的过程。各式各样的问题使我们沮丧、悲哀、痛心、寂寞、内疚、懊恼、恐惧、焦虑甚至绝望。这些都是令人不舒服的感觉,有时比肉体的痛苦更难以承受。正因为各种冲突造成的痛苦是如此强烈,我们才开始正视问题。也正因为人生总是问题不断,我们才觉得生活苦乐参半,甚至苦多于乐。
只有痛苦会留下教训
生命的真谛就在于面对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励我们的勇气。学校故意为孩子设计问题,令他们解答,自有一番道理。
我们的心灵在寻求解决问题的当中摸索成长的道理,问题的解决与否逐成为成功与失败的分野。
美国开国先哲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说得好:“只有痛苦会留下教训。”聪明人学会在问题来临时不畏惧逃避,反而迎上去,坦然迎向随问题滋生的痛苦。
很多人缺少面对问题的智慧,几乎所有的人都多多少少有点为了怕痛苦而规避问题的倾向。有的人因循苟且,希望问题自行消失;有的人装着视而不见,希望它因此不存在;还有人利用麻醉物和毒品来麻痹自己的感官,把引起痛苦的问题排除在记忆之外。
规避问题与痛苦的动机是一切心理疾病之源。由于几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这种倾向,所以绝大多数的人心理都不能算是百分之百的健康。有的人逃避问题的手段非常偏激,不惜摒弃常态的一切,藏身于可以营造的幻想世界,跟现实完全脱节。
心理大师荣格一针见血地指出:“神经官能症是正当痛苦的替代品。”
但到后来逃避带来了更大的痛苦,神经官能症本身反而成了最大的问题。很多人为了进一步逃避问题与痛苦,只得构筑一层又一层由神经官能症组成的壳,把自己重重包围,终至不可自拔的地步。幸好也有人勇敢面对自己的心理障碍,毅然决然透过心理治疗的帮助,学习承受正当的痛苦。
在逃避问题所产生痛苦的同时,我们也错失了问题带来的成长机会。长期心理疾病会使人停止成长,如果不加以治疗,心灵就萎缩了。
促使心灵健全发展唯一的方法就是体认受苦的价值。面对问题,勇于承担相随而来的痛苦。而内在纪律是解决人生难题的最主要的工具,它也是受苦的工具。它帮助我们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坚定不移,得到成长与学习的益处。
促使心灵健全发展唯一的方法就是体认受苦的价值。我所谓的内在纪律是一套面对痛苦的积极原则,分为四要点:不逞一时之快、承担责任、忠于真相、保持平衡。这些都是十岁小孩就能实践的简单原则,但有时即使贵为一国之君,也会因忘记这些纪律原则而自取灭亡。
问题不在这些原则好不好,而在于你要不要用。它们都是用来面对痛苦的工具,所以一心想逃避痛苦的人,也就用不着了。
沮丧是一种信号
由于心理健康的人必须成长,而放弃过去的自我是心灵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因放弃而感到沮丧是一种相当正常而健康的现象,只有当某些事情干预到放弃的过程时,它才会变得不正常或不健康,使得过去无法完成,沮丧一直延续,无法化解。
一般人看心理医生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沮丧。
换言之,他们考虑接受心理治疗之前,已经开始放弃(或成长)的过程。就因为这过程中出现困难,促使他们寻找医生求助。因此,心理医生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完成这段成长的过程。
但是病人本身往往并不了解自己所处的状况,相反的,他们经常渴望摆脱沮丧,“回复到过去的老样子”,他们根本没想到,“老样子”已经不存在了。不过,他们的潜意识却了解真相,而在他们发觉之前,已经在潜意识的层次上展开放弃与成长的过程。
病人常说:“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觉得沮丧”,或者把沮丧归咎给不相干的因素,因为他们意识上还不愿承认:过去的自我和“老样子”已经过时。
他们还没有发现,沮丧是一种信号,代表为着追求成长与适应,必须有重大的改变。
八种人生危机
四十年前,著名心理学家艾瑞克森(Eril Erilson)曾列举了八种人生的危机,现在经常有人提起的中年危机,就是其中之一。人生各个阶段会更迭地发生危机,就是因为我们必须放弃过去倚重的处事与看事的方式,才能成功地迈入下一个阶段。
很多人就是因为不能或不愿承担痛苦,不想放弃无法再保留的过去,以致无法度过危机,也不能经由成长享受重大的乐趣。
以下简单的按照危机发生的顺序,把不断迈向成熟的人生过程中,必须放弃的生活环境、欲望与态度择要列出:
婴儿期,不需应付外在的要求
无所不能的幻觉
全然占有(包括性方面)父或母或两者的欲望
童年依赖
父母经过扭曲的形象
青春期自觉拥有无穷的潜力
无拘无束的自由
青年的灵敏与活力
青春的性吸引力
永生的错觉
对子女的权威
各式各样暂时性的权力
身体健康能独立自主
最后,自我与生命本身(死亡)。
上述的最后一点——放弃自我与自己的生命——在很多人的感觉上,可能正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残酷证据,自我的死亡和生命的结束使人生变成一个不可忍受的拙劣笑话。
今天的西方文化把自我奉为至高无上,格外把死亡视为一种非抵制不可的奇耻大辱。但事实就是如此,人类只有放弃自我以后,才能贪图到最大的人生喜悦。生命的意义存在于死亡当中,这个“秘密”是一切宗教的核心。
无限涵容的人生境界
放弃自我是一种渐进的过程,它会不断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痛苦与折磨。
成人的学习过程中有一种极为重要的技巧,我称之为“涵容”(bracketing),是促进心灵成长不可或缺的工具。
涵容基本上就是在肯定自我、保持稳定与放弃自我(也就是暂时忘怀自我,为新的生命资讯与成长腾出空间)以换取更大更新的知识之中,取得一个平衡。
神学家基思(Ssm Keen)在“致舞蹈之神”一书中,把这种纪律描述得很好:
我必须超越以既有一切或“小我”为出发点的观念。在消除和弥补了从个人经验中产生的成见之后,才会出现真正成熟的认知。达到这种认知包括两个步骤:去除熟悉的,追求新鲜的。
每当接受陌生的人、事、物,我们往往让过去的经验、目前的需求和未来的期望,决定我们要看到的东西。为了充分欣赏每一次新接触的独特性,我必须涵容我的成见与情绪相当长的时间,让陌生新奇的事物能够进入我的感官世界。
若少了这样的纪律,每一刻现在都将沦为过去经验的重复。为了体会所有人、事物真正的新鲜独特之处,使它们都是能在我的里面扎根,我必须打散我的“小我”。
旧的死去,新的才会诞生
涵容说明了放弃与遵守戒律的主要结果:你获得的永远比你放弃的更多。
自律就是一种扩充自我的过程。
放弃的痛苦犹如死亡的痛苦,但旧的死去,新的才会诞生。
生与死原是一体之两面。建立更新的更好的观念与理论,就代表旧的观念与理论必须死去。
诗人艾略特(T. S.Eliot)在诗作“三博士之旅”(Journey of the Magi )末节,描写三位智者皈依基督教,放弃他们过去世界观时的痛苦:
这一切发生在很久以前,我记得,
我完全不后悔,但记下这一点,
记下这一点:我们一路被带去是为了诞生与死亡?
是诞生,没有错,我们有证据毫不怀疑。
我见过诞生与死亡,但一直以为它们不同;
这场诞生对我们而言是艰难与痛苦,像死亡,我们的死亡。
我们回到自己的地方,自己的王国。
但在此再也不觉得安逸,一切仍是老样子,
外邦人抓紧他们的神。
我乐于再死一次。
虽然今世肉体的死亡是否真的带领我们进入轮回的新生,仍是一个不可解的谜团,但人生却的确是一连串生死相循的过程。
两千年前,罗马哲学家西尼卡(Seneca )说:“人生不断学习生活,更奇性的是,人生也不断学习死亡。”显然,人活得愈久,经历重生的次数就愈多,经历死亡的次数也相对的愈多。换言之,也经历了更多的欢乐与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