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的是几万个“梁漱溟”
原标题:中国需要的是几万个“梁漱溟”
今年是梁漱溟进入北京大学执教100周年。近日,梁漱溟的孙子梁钦宁在外研书店举办讲座,讲述了爷爷的生平事迹,美国著名汉学家艾恺也应邀出席,讲述了自己研究梁漱溟的经历。趁此机会,凤凰网专访了艾恺。
文丨凤凰网评论《高见》访谈员 张弘
一、梁漱溟与中国高层的关系
高见:梁漱溟先生,跟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有着很密切的交往关系,跟的高官李济深、陈铭枢、陈诚、阎锡山、韩复渠也有密切关系。但是,他搞乡村建设,没有得到蒋介石的支持,为什么?
艾恺:因为蒋介石南京影响力太小了,只有有限的几个省。1933年福建宣布独立,跟南京对抗,这是第一。第二,内的CC系有他们自己关于乡村建设的愿景,他们在浙江也在搞乡村建设,地方自治。这跟山东的情况完全不一样,韩复渠简直就是把那个县交给他们管了,县独立性很强。为什么蒋介石不支持他,第一他不能支持他,第二梁漱溟先生一向不怎么欣赏蒋介石,两个人互相看不对眼。
高见:深层的原因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蒋介石是依靠工商界等上层社会的支持,而梁漱溟先生眼光是向下的,他是在最基层的农村搞乡村建设。
艾恺:对,最大的区别就是在这里,到底谁支持,是很难说的,也并不一定是一个什么阶级,如在上海千方百计的要得到企业家的钱,甚至拐骗,所以南京的基础搭得不怎么稳定。第二就是蒋介石或者跟梁漱溟的思路完全不一样,梁漱溟是很地道的中国式地方自治,乡村建设,南京的视角可以说是西方式的,也是由上往下的。
高见:梁漱溟先生早年在北大的时候,和比他小两个月的毛泽东建立了很密切的关系。当时有很多教授去杨昌济先生的家里聊天,因为毛泽东已经有婚姻,然后他还在追求杨开慧,可以想像,杨昌济先生可能对他不会特别的尊重热情。当时梁漱溟先生虽然在北大任教,但是相比在北大得势并且是留学回来的教授而言,梁漱溟先生可能处于一个边缘化的状态。学者马勇就此分析说:可能他们两个边缘人比较容易接近。你怎么看他们两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