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类认知世界的方法问题

01-02 生活常识 投稿:眉温如初
关于人类认知世界的方法问题


一、关于存在与意识

先从简单的说起。人是有意识的,人的意识面对着一个外部存在。我们的眼睛在看,耳朵在听,触觉在感。于是乎,“存在与意识”成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人又是能够思维的,所以又说思维与存在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大概首先在水中,人看到了自己,在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他意识到了自己,他是有自我意识的。他的本能使他要活下去,要生存。有意识、能思维的人本身就是一个存在,他也要保持他自己的存在,他还要追求快乐,繁殖后代,传递基因。于是他要更多地认识他周围的环境和这个世界。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人类仍在思考。爱因斯坦在其《自述》中写道:“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离开我们人类而独立存在,它在我们面前就象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然而至少部分地是我们的观察和思维所能及的。……从思想上掌握(倪按:注意这个从思想上掌握,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用思维来把握存在。)这个在个人以外的世界,总是作为一个最高目标而有意无意地浮现在我的心目中。”
在这篇文章中,他还说到一些话:“外界情况是多种多样的,意识的瞬息内容是狭隘的”。(倪按:世界在迁流不息的变化之中,我们的意识也在迁流不息的变化之中,刹那、刹那不停地变化着。)“力求从思想上去掌握事物”。(倪按:再次提到从思想上掌握)

以上所言,都是常识,但平时我们并不在意去思考这些常识和背后所包含的道理。

二、关于认识论、唯物论、唯心论、主观性、客观性

当代的中国人学哲学,都必然会接触到上述几个概念。

通常认为,唯物主义是哲学里关于本体论的一种基本观点。它与唯心主义相反,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就是说“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唯心主义通常认为有两种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它认为个人的精神(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只存在于个人的心灵之中,或是个人心灵的产物,是第二性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贝克莱(1684年一 1753年),中国的孟轲以及明代的王阳明等。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但这精神并不是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是存在于宇宙空间的一种神秘的、客观的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他把这种“客观”精神称为“理念”;中国的老子讲“道”。中国南宋唯心主义哲学家朱熹,则把这种精神称为 “理”;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则把这种精神称为“绝对理念”或“绝对精神”。

以上对这些概念的理解,通过主渠道的宣传,实际上成了我们大多数人的习惯思维。但深究下去,还是有问题的。

独立学者王东岳在其著作《物演通论》中谈到:莱布尼茨意识到“感知的封闭性”,即人类没有感知(眼、耳、鼻、舌、身)以外的其他通道足以直接抵达外物,所以,凡属人能指谓的外物其实全部是主观化了的东西。(倪按:因为人类或你不能说你的这些感官认识工具就是独一无二,绝对正确的。)而后,贝克莱把这个问题推到了极致,从而成为我们现在还经常津津乐道批评的最典型的所谓唯心主义。贝氏的三句名言:“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对象和感觉原是一种东西”。贝克莱的哲论虽然极端,却借此挑明了认识论上的重大悬疑,即感知和理智的终极无效性问题。即那个外物、外在的存在到底什么我们还是不能进行终极的确定。谁又能拿出“主观感知以外的证据”来证明“纯粹的客体”呢?你如不在,又如何知还有他在呢?一切都没有意义了。这就是唯心主义的合理立脚点之所在。有人说贝克莱是在用极端的谬误振聋发聩。当然,他的“唯我论”结局使其学说不攻自破。因为即使你不在了,这个世界还在,别人的生活还将继续。贝克莱显然也不能证明“纯粹的客体”绝对不存在,而这又是唯物主义的合理立脚点之所在。

笛卡尔之“我思故我在”,以为“我思”是唯一可以证明的“存在”。但仍不能否认外部世界的存在。由此被称之为“二元论”(将物质实体和心灵实体分开、割裂)。庄子中的庄周梦蝶。“所思”亦必然是一个“所在”的思。这个思者也是一个存在。

也可以说唯物论、唯心论都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法。唯物论看见了现象、实体。唯心论、特别是客观唯心主义或称唯理论看见了世界和事物的本质和内在逻辑。两者都有合理性,视觉不同而已。

三、关于人的认识的有限性、相对性

接着上面说的话题,我们大多数人通常不会去思考我们所看到的外部世界及其事物是否真实的问题。眼见为实吗,这还有什么可怀疑的?花是红的,草是绿的,鸟儿在歌唱,我们看到和听到以及触摸到的事物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吗。其实,恰恰是常识需要我们去思辨。佛陀、莱布尼茨、休谟、康德这些思想家就思辨了这些常识。佛教说“空”,万事万物皆是因缘和合而生。

休谟受贝克莱哲学的触动,对经验和知觉的限度加以研究。他说:“我们如果在手里拿起一本书来,例如神学书或经院哲学书,那我们就可以问,其中包含着数和量方面的任何抽象推论么?没有。其中包含着关于实在事实和存在的任何经验的推论么?没有。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它投在烈火里,因为它所包含的没有别的,只有诡辩和幻想。”(倪按:注意休谟在这段话里强调的几个要素:数量、抽象、事实、经验、推论。我们今天讨论和研究如何问题,搞科研,也都要注意这几个要素,否则,也是在空谈、诡辩或幻想。)哲学史书评价休谟是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不可知论的综合体。

休谟的最大贡献,在于提出“从特称判断不能导出全称判断”。休谟由此还否定了归纳法的可靠性。也否定了逻辑上因果联系的客观性。但现实中人类又确可在一定程度上操控因果,何新认为这使休谟的此说失败。

康德,休谟导致了康德。康德著有《纯粹理性批判》,发现理性不可靠,自在之物不可知。

康德要求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之前,先对自身的认识能力进行一番认识,而发现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度的。人介入世界的手段是有限的。人体,人的眼、耳、鼻、舌、身不过是进化的产物,是有限的和特定的。尽管人除了自身的主体以外,又发展了很多介入世界的手段,如各种工具,望远镜、显微镜等等。如我们的实验室或医院有什么气相、液相色谱仪、质谱仪、X光衍射仪、X光镜、ct扫描仪、核磁共振等等,探测手段基本还是在电磁波谱的范围内。还有B超(人耳的听觉范围有限度,只能对20-20000赫兹的声音有感觉,20000赫兹以上的声音就无法听到,这种声音称为超声。),即超声波探测物质成像。但仍然是有限的。即人认识客体的手段是有限的,人只能通过人的天然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来感知世界,通过感觉,感受,思维及语言来认识世界,这些手段都是有限的,即使突破了天然感官的限制,创造了上述种种探测工具,人的认识能力也还是有限的。不可能知道外在物的全部。故那个真正的“自在之物”,你依然不可知。当年庄子就说过:“六合之外,存而不论。”人类看到的只是现象界。故佛经中说,32相,依然不是如来。如来是不可思议的。

进一步展开说,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若剖析思考之,是以眼,耳,鼻,舌,身来感知和认识外部世界的,因而其限制是必然的。眼是什么?眼是一个高级的光学仪器。其它各个感官也是人的特定的,有限制的,有局限性的反映认识工具。在动物世界里,昆虫、鱼类、爬行类、哺乳类直至人类都有眼睛,但都有不同,你能说谁看到的是真,谁看到的是假。显然人类不能以自己的标准为标准。你说你有能耐,你晚上看不见,猫头鹰晚上还能看得见呢。你所认识的外部世界,是你的这些特定的,有局限性的感官所认识的外部世界。鹰眼里的外部世界是什么?它看到了什么?鱼呢?虾呢?蜜蜂呢?蜻蜓呢?爬行类的蜥蜴呢?哺乳类的狗呢?它们所看到的外部世界显然与你所看到的不同,它们彼此所看到的也不同。那是不是我们所常说的客观世界呢?显然也是一种客观世界,但又显然被各自主观化了。由此可见存在与反映存在的主体密切相关,并相互对应。我们常常以人类中心主义来观察他物,实际上是不对的。自然界里无飞跃。现代生物学的许多研究已表明,感知能力、意识和思维能力也并非人类所独有。邵雍当年已提出要“以物观物”。“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世上有着不同的观察者,而不同的观察者又有着不同的观察工具、观察视野和观察角度。

由此深入地想一想,这个客观世界与每一个反映它的反映主体是有相互对应关系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映主体不同,其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也不同。每一个人所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同的,每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也都是不同的。我国印的世界地图和西方印的世界地图是不一样的,他们是以大西洋为中心。而且看地图还有很多视觉误区。

人类所看到的世界是可见光的世界,不可见光呢?可见光只是电磁波谱中的一小段。你看见了物质,那么还有你看不见的暗物质呢?人类所听到的这个世界的声音也只是一小部分,超声波,次声波呢?可见这个外部世界,只是人所认识的外部世界,只是你所认识的外部世界。我们眼中的世界,只是我们眼中的世界。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又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齐物论、秋水等篇有很多关于认识的相对性的论述。

人类所知只是现象。人类对宇宙真正的本质(另一种翻译即“本体”或“自在者”),一无所知而且必然一无所知——这是康德哲学的伟大发现,也是近代欧洲经验主义中最可取的观点。(引自何新哲学札记)

四、关于认识的求存与求真

人类的五官与皮肤是高度敏感的信息捕捉器。这种信息的获得在于求存而非求真。人类两只眼睛互补,达到立体视觉效果。人类单只眼睛的视野160度,两只眼睛的视野达200度。鱼和鸟的视野则为360度。看到不同的色彩是眼睛对不同光线的折射与吸收。动物分辨色彩各不相同。据说鸟类、猿类较强。视觉何为真的问题。人眼、各类动物不同的眼、红外、X光、以及各种谱段的电磁波、如B超、核磁共振的成像技术,何为真?可见所谓视觉是五花八门的。即使用尽了所有的电磁波谱,是不是就穷尽了外部世界呢?也不能说。还有声波呢,还有我们没有认识的其他手段呢。声音也如此,人的听觉与蝙蝠的显然不同。嗅觉也如此,触觉也如此。人类的感觉还远不止此。如还有平衡感等。我们感觉不到地球的旋转,感觉不到在宇宙中的高速运动。有的蜥蜴品种由于环境的变化,长期生活在黒暗中则原有的视力退化,而通过红外感知。可见,生物的感知系统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千差万别,各不相同,有什么样的眼睛才有什么样的所见,有什么样的耳朵,才有什么样的所听。有什么样的触觉,才有什么样的所感。而这些感官感知的特点均是为了求存而非求真。不好讲孰优孰劣,不好讲谁正确谁错误,不好讲谁真谁伪。“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与夏虫不可以谈冰”。“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它们的生命就是那么个长度,它们要知道那么多干嘛?人类是个中观动物,其认知也是特定的。我们所有的“度、量、衡”实际上也都与我们所生活于其中的特定的参照系相关。

王东岳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即人类的感知系统不在于求真而在于求存。即认识的本性在于维系认识的载体本身的存在。如某种蜥蜴视力的退化。不同生物的不同认知系统,它们的认知系统不同,感官不同,它们所认知和反映的存在、世界也不同。只要一般来说够用就行了。据说狗的眼睛是分辨不出色彩的,但丝毫不影响其追击和扑向猎物。鱼类、爬行类、哺乳类、灵长类的感知系统都是有区别的。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求存而非求真。你是什么样的存在,你才有什么样的知见。真理是一层层的,正如宇宙本身的构造,在最內层的深处和最外层的远处,真理都是无限而不可穷尽的。

独立学者王东岳的贡献在于以前人积累的哲学史、科学观和最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为知识背景,发前人之所未发,把本体论问题和认识论问题视为同一个衍存系统,把存在和意识(感应、思维、理性)二者都当做相互联系、相互对应、一系贯之的动态衍存过程来看待,揭示了其间存在的一个“递弱代偿”衍动趋势。即存在度逾弱,其感应和认知能力逾强。感应并非生物、更不是人类所独有,而是自基本粒子以来就衍存和发展起来的。有什么样的“在”,就有什么样的“知”,而有什么样的“知”,就只能认识到什么样的“在”。同时这个知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存在。人类之知,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人类的存在与发展。包括今天的上天入地,探月、探火星,研究小行星,哈勃望远镜遥视100多亿光年以外,蛟龙号探索深海。王东岳认为他从根本上解决了“知”与“在”的问题。消解了哲学史上“唯物”、“唯心”这两个伪问题,消解了“不可知论”的问题基础。他解决问题的答案就是知与在是相互衍存的。

王东岳并进而指出这个世界存在“感应属性增益趋势”。如发展到当今社会,人的感官、思维、神经系统存在向外扩展趋势,如互联网、物联网。大型射电天文望远镜等人类探究物质及其属性的各种仪器。以及今日监控探头之无处不在,手机无处不在,卫星定位无处不在。Any where,any time,any call.“数字地球”,“感知中国”。斯诺登事件,等等。尽管如此,人类所能认识的这个“在”,也还远远不是宇宙的本来的真正的面貌,用康德的话来说,也还是“现象界”,那个真正的“自在之物”,或曰“物自体”,你也还是不知道。所以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大概也就是基于这个原因吧。

由此,康德給信仰以地盘。何新说:“康德哲学的最终结论是限制理性的滥用而回归于信仰”。

近代以来,主体意志似为人类越来越强调。这似应了王东岳所言的“代偿求存”和“感应属性增益趋势”。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尼采的“强力意志”,“超人”哲学。毛泽东:“意志也者,固人生事业之先驱也。”易中天的演讲和文章“文明的意志和中华位置”。谈到文明是有意志的,文明是为了生存与发展,生存与发展是要有意志引导的。西方、中华、伊斯兰三大文明。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意志,这是最重要的。伊斯兰靠信仰,西方靠“自由”的核心理念,要真正实现复兴,也要靠整合和重建核心价值观。《苦难辉煌》,强调信仰。均追求巨大的“代偿增益”。这有利于我们理解天下发展的大势。

五、关于用思维把握世界和科学、真理等问题

黑格尔要解决“知”如何把握“在”。既然“在”是一种“衍在”,那么也只能用“衍知”即衍化的概念逻辑系统来把握存在。即用辩证逻辑系统来把握变化着的存在。他所追求的目标表述为:达到思维与存在的和解。即事物之中有概念、有思维,分类是大自然作出的。概念和思维具有本体论的性质。我们的思维不过是反映、模拟宇宙和自然本体的思维而已。何新将此称之为泛演化逻辑,或历史概念类集。若用朱熹理学的话来说,就是万事万物莫不有理,我们通过格物致知来了解和掌握事物中的理。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则运用黑格尔的方法划出了社会结构演进的轨迹。马克思《资本论》:商品、货币、资本。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基本粒子——原子——分子——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单细胞——多细胞——日益复杂的生物及进化——直至人类。

爱因斯坦谈用思维把握世界:“思维”是什么呢?当接受感觉印象时出现记忆形象,这还不是“思维”。而且,当这样一些形象形成一个系列时,其中每一个形象引起另一个形象,这也还不是“思维”,可是,当某一形象在许多这样的系列中反复出现时,那末,正是由于这种再现,它就成为这种系列的一个起支配作用的元素,因为它把那些本身没有联系的系列联结了起来。这种元素便成为一种工具,一种概念。……我们的一切思维都是概念的一种自由游戏;至于这种游戏的合理性,那就要看我们借助于它来概括感觉经验所能达到的程度。

可见,概念意味着概括,而这些概括又是我们人类作出的,所以又带有自由性。可见,哪有什么绝对真理?哪有什么绝对真实?追求绝对真理,永远在路上!
思维和理论涉及“外部的证实”和“内在的完备”。

爱因斯坦:“牛顿啊,请原谅我;你所发现的道路,在你那个时代,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的道路。你所创造的概念,甚至今天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虽然我们现在知道,如果要更加深入地理解各种联系,那就必须用另外一些离直接经验领域较远的概念来代替这些概念。”“一种理论的前提的简单性越大,它所涉及的事物的种类越多,它的应用范围越广,它给人们的印象也就越深。”(倪按:如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

爱因斯坦:“人们不容易认识到,经过验证和长期使用而显得似乎同经验材料直接相联系的那些概念,其实都是自由选择出来的。”

关于科学、真理等概念,学者何新作过以下一些议论,和爱因斯坦基本是一致的。

“科学是一个人造概念系统,与一切人造系统同样地具有虚拟性。”

“什么叫真理?真相(基于客观观察),真实(综合实体),真理(系统化理论),都是认知概念;由感性到理性。

但是这些所谓“真理”,仍然都是人的作品。人类所知只是现象。人类对宇宙真正的本质(另一种翻译即“本体”或“自在者”),一无所知而且必然一无所知——这是康德哲学的伟大发现,也是近代欧洲经验主义中最可取的观点。”

“我们所知道和谈论的所谓事物的本质,根据都是来自我们所观察的事物现象,我们所自以为的事物“本质”,由于彼此看法不同难免会有纠缠不清的争论——而且,那绝对不是宇宙自身自在的、真正的本质。”

“科学只是人类寻求对于宇宙和人生进行认知的工具理论。”

“所谓工具理论,其实是一个实用主义或实效主义的概念。工具理论是主体探索未知对象的解释和认知工具,但不意味着工具本身是必然真理。”

一种理论,只要言之成理(非自相矛盾),持之有故(有某些事实和理论的依据),就足以成一家之言,构成一种学术。

“如果一种学术的理论能够解释一些现象和事实,就可以作为一个工具理论。覆盖的事实越广阔,则工具性能越强。”(倪按:王东岳提出三洽:自洽、他洽、续洽。)

“世界上存在的唯一必然真理是存在的世界本身,除此之外别无第二真理。”

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并非意味着存有即应该;而是说,无论人喜欢不喜欢——这个现实的真世界,也唯有这个现实的真世界;是人所必须面对和作出认知的。所谓认知,就是寻找出那些发生者和存在者,之所以发生和存在的必然理则和根据,即因果性。

现实本身永无错误,错误的只有人关于现实的观念。若想改变现实,就必须首先恰当地认知现实——知道现实何以成其为现状的必然“机制”——因果关系。

因果性不仅是可认知的,而且是可操作的。操作即实践。休谟的因果怀疑论,由于因果的可操作实践而破产。

其实,人类的一切认知、言说、理论、学术、科学以及意识形态,都不过是试图描写、解释、表述而把握世界及其因果关系的尝试而已。

毛泽东曾说:我的两本哲学书,实践论较好。

《实践论》所讨论则为认识论,关于人如何求取真理。毛的“实践论”主张:行重于知。履践和尝试胜于理论与空谈。不务实者必无知。人必须从履践的经验中方能求取真知识,而最终则要以实效为标准而作检验——惟不断成功者,方可信任为(相对的)真理。因此并无现成的、既得的、永恒的、最后的、自在的真理。

“科学与学术作为工具理性,具有某种实用性价值。但是作为认知工具,康德以来对认知本性和工具的研究已经揭示——科学远远不能穷尽宇宙神性及人性之谜。”(倪按:由此则引出了“信仰”问题。康德哲学的最终结论是限制理性的滥用而回归于信仰。)

五、关于哲学的语言学问题

何新有过以下论述: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总结西方哲学史曾经说:哲学之基本问题是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此说确然,只是思维以外还须补一项:语言。也就是说:全部西方哲学史几千年讨论的基本问题,是关于何为存在,以及关于存在与思维及语言之关系的问题。

为什么认知问题最终总是会归结到语言问题?因为思维是意识的间接活动,它必须借助符号系统(语言)。因之,语言既是人的认识工具也是表述工具。因为人发明的语言符号(包括概念)系统,亦即古代名家及墨、荀所言的“名”的系统,既是推理工具也是传达(表述)推理的工具。

理性是一种运用语言指号而进行求索的思维工具。理性借助指号为工具探索对象的内在客观的逻辑组织。逻辑理性主义也可以概况为目的论、系统论和决定论的统一。

比如我现在向你传递信息,也必须使用一系列“名”的符号。借用佛语,这个问题就是所谓“诠”(诠释)与“遮”(遮蔽)的问题。(中国古代学术中所谓“训诂学”,就是阅读古典文献时破其“遮”的一种“诠”。禅宗之所以自居教外,单传心印,不立语言文字,也是为了破除遮诠之障。)(斯宾诺莎:任何规定都是否定。也涉及这个问题。因为任一事物都是实体,实体具有无限性。概念对某一规定性的肯定,就意味着对其他规定性的遮蔽。)

诠与遮的问题,根源在于指号(语言)的内在矛盾,即借指与所指的矛盾。当我说“哲学家”这个指号(词)时,它:(1)指现实中的哲学家(人物),(2)指“哲学家”这个语词。前者是“所指”,后者是“借指”。这两者混而难分。悖论就是这样发生的。

然而,一诠必生一遮,诠生遮生,随诠随遮。所以天下事,不说还明白,愈说反而糊涂。“诠”,就是语言符号。凡“诠”必有“遮”。因为语言符号工具本身就是“遮”,因此中古佛学称语言指号为“假名。”

假名它不是实体,却被用以象征本体,并且人必须、也只能通过它而表述本体。而人类的语言却有来自自身形式同时又是具有根本性的模糊不确定性。(中国古名家所谓“白马非马”的悖论,正是揭示了基于语言指号的这种模糊性。)

弗雷格、罗素、怀特海等试图构造一种纯粹的形式语言,也就是试图建立一种彻底无遮的指号系统。结果哥德尔证明了其绝不可能。(孔子著《易系辞》已讨论过言与意的关系,提出:“词不尽言,言不尽意”,故“立象尽意。”庄子则主张:“得意忘言。”都与指号与意义的矛盾有关。王弼解《易》也主张:“得意则忘言”,“得言则忘象。”)

维特根斯坦根也意识到这个“诠”与“遮”的问题,所以他断言“诠”只是语言游戏。而主张摒弃对不可言说者的讨论。“对可言说者言说,对不可言说者沉默。”

悟得如此,可以少却许多闲气和争论。须知一诠就是一错(必有“遮”)。所以只能随“诠”随“扫”,随遮随破;哪里有什么“绝对”?

六、关于“因缘和合生”与事物的普遍联系。

“观过去如梦”,“观现在如电”,“观未来如云”。梦、电、云,无非都是变化和“空”的喻象。

无限之网。科学的局限性。不迷信科学。破除科学的迷信。我们常犯的错误:只看到单因素或若干因素。如抗生素可以杀死大肠杆菌,可以治愈腹泻。骨与造血。糖尿病是全身性疾病。

七、关于人、欲望、利益。

爱因斯坦从物质背后发现了能量,叔本华从理性背后发现了欲望。

物欲、性欲和好奇心是人的最基本的本能。人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才能存在,性产生下一代,使基因得以延续和保存。“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好奇心使精神得以生产和保存、变化。世间的一切故事、爱恨情仇无不受此本能影响。保持和延续自身的存在是生命最基本的本能。求生、求存、求发展、求延续,这是大自然中生命,也是人类生命的真谛。BBC拍摄的《生命》值得一看。如第一集:生命之挑战,可谓总论,各类动植物的生存、觅食、寻偶(或战斗、如河马,或表演、如鹤)、繁殖、哺育。种内竞争,种间竞争。扩大至今日人类社会,则存在国家、民族之争斗。纵观人类历史,有日益惨烈之势。康有为之《大同书》,曾概括人类之战争史。毛泽东词:“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人的问题,人在认识他在,也在认识人本身,同时人本身也是一种存在。人是有欲望的,人有求存的本能。人是以人群的方式存在的,故有血缘非血缘之分,有阶级、阶层之分,有国家、民族之分,其利益诉求是不同的。

八、应当注意的一些认知方法。

从以上的讨论可以引申出以下一些帮助我们认知世界和事物的方法:

1、心存敬畏。这是从以上讨论中所必然引出的。帮助我们认知的三句话:以怀疑为审视的出发点,以实证为判别依据,以逻辑为论辩武器。第一句话是可以做到的。第二句话不可能都做到,不可能什么都经过实证,你证不了那么多。受时间、空间、条件的制约。所以有些事物要靠思维、靠逻辑推理,靠演绎。

2、开放的视野。跳出此山中,身在最高层。以物观物。多视角,致广大而尽精微。时间、地点、条件,立场、观点、方法。由此理解不同的看法和认识。

3、多因素分析。简单化、片面性地看待一些因果关系是很可笑的。因缘和合而生。

4、实证实践。

5、逻辑理性。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奥卡姆剃刀、马赫的思维经济原则、逻辑比事实重要。逻辑引导下的实证,以逻辑为判断标准的实证。汉字字根系统。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相对论及其证实。以最小代价获得有效辨识。感知失真恰恰是对主体衍存的维护。如人并未感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6、直观顿悟。

7、价值判断。如认识的参照系。从以上“求存而非求真”、人具有主体的欲望、不同人群的利益分野、以及不同国家利益分野所必然引出。如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的双重标准。

8、利益分析。不同的利益,必产生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利益,必产生不同的诉求。


标签: # 世界 # 人类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