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思维,决定未来的可能性
这是当今社会热议的话题。
北京大学副教授刘云杉做过统计:80年代,北大学生三成出自寒门;90年代,寒门比例开始逐渐下滑。2000年后,寒门比例仅占一成多。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做过一个调查:最近20年来,欧美彩票头奖得主在5年之内的破产率达到75%。
这表明,一个人的成功与出身是挂钩的。
BBC纪录片《人生七年》通过多年的跟拍,证实了这一现象:穷人的孩子绝大部分仍然是穷人,富人的孩子绝大部分仍然是富人,阶层在代际间得到了传承。
当时,导演迈克尔·艾普泰选择了14个来自英国不同家庭的7岁小孩,开始走访拍摄,之后每隔七年,摄制组就会再次找到他们,并拍下最新的近况。时隔多年,孩子长大了,每个人基本还留在原生家庭的阶层,那几个来自底层社会阶级的孩子,一生常与失业相伴,如果没有好的社会制度,处境甚是堪忧。
这是残酷的现实。穷人家庭与富人家庭的差距,从父母辈延续到孩子辈,最后持续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
第一个原因,是身边的资源。富人家的孩子,优势资源本来就比同年龄的孩子多,从教育环境到人脉圈,从生活水平到眼界见识,这些无数横向的差距也在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放大。当穷人家的孩子还在家里为下一年的学费心疼时,富人家的孩子已经在旅行归来的路上了。
第二个原因,在个人身上。人的一生就像马拉松比赛,而资源是比赛的援助力量,补给会给你提供前进的动力,但最后一个人能不能跑到终点,更重要的还是本身的因素。
美国经济学家穆来纳森和心理学家沙菲尔对贫穷现象进行了十年的研究,最终认为:
穷人无法摆脱贫穷的罪魁是——稀缺心态,也就是思维。
何谓稀缺心态?就是“越是稀缺什么,就越是在意什么”。
“人们的视野会因稀缺心态变得狭窄,形成管窥之见,即只能通过‘管子’的孔洞看清少量物体,而无视管外的一切。” 穆来纳森说,“长期处于稀缺状态的穷人,会被稀缺心态消耗大量带宽,其判断力和认知能力会因过于关注眼前问题而大大降低,而没有多余带宽来考虑投资和长远发展事宜。”
穷人的稀缺心态,导致了自我认知能力长久地停在原本的阶层水平,不敢去尝试,也不愿拼搏,从而牢牢地限制了自己的发展前途。当一段具有丰厚回报的机会放在他们面前时,他们也往往过于害怕失败而选择退缩。
现实中,他们往往缺乏敢去拼搏的勇气和长远的目光,难以冒险,当面对梦想与现实间的差距时,他们更容易选择放弃,甘于平庸,从而无法继续向前,他们的思维将自己困在了原地。
帆船美洲杯获胜团队——甲骨文美国号的船长斯皮瑟,曾这样说过:“我平生几乎没有遇到过,做得比其他人少能成为最终获胜的好策略。”
努力很重要,没有投入足够的努力,是难以成功的。当在起跑线上已经落后时,选择不去努力改变局势,那就真的没有获胜的希望了。
在成功方面,思维至关重要。一个拥有富人思维的人,即使如今穷困潦倒,一贫如洗,但时机一到,依然可能卷土重来,东山再起。因为他有不计眼前得失的坦然、放眼长远的视野和敢于迎难而上的勇气。
一个拥有穷人思维的人,即使一夜暴富,也终将在眼前的利益中迷失,最终失去自己丰厚的资产。
思维,是影响一个人发展的深远因素。它决定了你能走的时候敢不敢走,该下决心的时候会不会优柔寡断,换句话说,当你面临人生的十字路口时,它就会跳出来,指导你的思考,陪你做出最后的选择。
尼采曾经说过:孩子犹如一张纯洁的白纸,他们的思想行为完全由环境和教育形成。塑造人的思维的,主要是未成年时期的成长环境。
以金钱观为例,当孩子看到橱窗里的玩具,可怜巴巴地望着父母的时候,却被一句“家里没钱”顶得面色黯淡,黯然神伤,但还是轻轻地说了声好。
也许父母觉得,这是小事,几天之后孩子就忘了,就高兴了。殊不知,生活很多这样的小事聚集起来,在孩子的脑海里,就孕育出了不正确不合理的金钱观。
或许你现在觉得,孩子很节俭,这是个好品行;生活简朴,不铺张浪费,看起来正是应该赞扬的。“孩子懂事了”,很多父母这样欣慰地想着,却忘记去思考,为什么孩子会这样想。
因为“家里没钱”,所以应该放弃自己的这个愿望。钱很重要,以后我要挣很多钱,这样才能解决很多问题。
这就是孩子的单纯心声,“家里没钱”和“钱很重要”就容易渗透进他们的脑海里。曾经只因为金钱而放弃的经历,很可能在未来再次上演。
将来,孩子在选择自己想要的未来时,可能会挨次因为金钱因素而放弃。金钱成了孩子评判的重要标准,因为“没钱”这个概念,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他的观念。
由于过度看重眼前的金钱,看不到很多类似友谊、梦想、幸福等美好事物,以至于容易放弃长远的收益。这样的孩子,在现实中还少吗?
如今的中国已经不再是过去30年前的中国了,大多数父母想要教会孩子的也不是这种想法。
他们真正希望的是,孩子能认识钱的来之不易,希望孩子知道钱应该花在更有价值的地方,但是我们的父母还需要多一点耐心和思考,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不对的。
这也是财商教育亟需普及的原因。
那么,在培养孩子的正确价值观方面,父母们又能做点什么呢?
近两年,“富养”和“穷养”这两个词刷遍了网络,很多人都讨论了自己的看法,富养为了孩子将来能踏入更好的圈子,穷养为了孩子多吃点苦增长见识。
在佰特君看来,“富养”和“穷养”都是一种对金钱观的培养,是父母将自己的思想传达给孩子的选择,是金钱思维的传播。这是对孩子价值观的教育,只要方法正确,富养和穷养都没有错。
我们也许不是一个亿万富翁级别的父母,但还可以尽自己所能,给孩子一段美好而健康的生活,教会他如何面对自己的将来。
周国平曾写道:“做父母的当然要对孩子的将来负责,但只能负起作为凡人的责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悉心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乐观坚毅的性格,使他具备依靠自己争取幸福和承受苦难的能力,不管将来的命运如何,都能以适当的态度面对。”
也许我们无法每逢假日,带孩子去各地旅游,但还可以在闲暇时挤出空余,带他去附近的城市,或者给他买书,带他看电子显示屏上的图片,告诉他那里有什么不一样的风景,借此让他见识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培养了解外界的兴趣。
也许我们在孩子想要某件礼物却不得不劝他放弃,但我们可以蹲下来,轻声地告诉他“这件礼物价格太高,爸妈暂时没法买给你,现在我们把它设定为目标,一起努力好吗?”。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既理解了父母的想法,也学习到金钱是需要努力才能获得的,这就是财商教育。
我们就像一道孩子接触外界的保护罩,让他们可以在里面,放心去接触和认识这个世界,然后慢慢地健康长大,将来可以有足够的眼界和开阔的思维,去完成和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选择。
这也是我们作为监护人,能为孩子做到的,最基本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