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
当代坏人比以往坏人更擅长包装自己,或借由断章取义的理论,或隐含逻辑前提的“政治正确”宣言,他们往往更隐蔽、更快、更令人信服。
▼
人们自己骗自己,通常是为了开心:“我们仙女,美颜前后差别不大”;“今天走了 14223 步,晚上吃一份双层汉堡配奶昔绰绰有余”;“我真的有腹肌,如果我接下来一个礼拜都不吃饭的话”……
坏人骗你,通常也是看起来为了让你开心:“发送 556 到 12345,免费获取终身受益的理财秘笈”“最后 100 席听书 VIP 卡等待你,和百万用户共享终身学习的快乐”“谁的青春不迷茫,向着光亮那方,你只是不想和大多数一样”……
这种骗术中的多数看起来因为振奋人心而显得温和和隐蔽,许多希望改变自己处境的人都免不了因为轻信而深陷其中。
哈佛艺术与科学学院已故的前任院长杰里米·诺尔斯曾描述过他所认为的高等教育最重要目标:他说,这个目标就是“确保毕业生能够辨别‘有人在胡说八道”,“毕业生应该通过挑战和被挑战,通过直面异议和分歧,来学习这种能力,并在这当中找到自己的道路。”
但是很显然,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缺乏这种能力,以至于常常被披着动人心魄的欺诈外衣的骗子吓唬、恐吓、激怒、安抚,最后双手奉上自己的时间和金钱。
我们身边的骗子们常年以替天行道的面目替人读书,替人思考,替人分手,替人造风口,替人查水表,他们善于制造新的焦虑,然后为被激发焦虑的人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他们全面接管受骗者的脑子,拿走他们兜里的钱,恭喜他们加入“互联网思维狂欢俱乐部”。
我们把以上这些人都称为“这个时代的坏人”。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将谈论的对象称为“坏人”,无意对某个职业或个人贴标签。我们意在引起读者对某些“可能有害”现象的警觉,劝慰大家在面对当代问题时保有合理的质疑精神。
我们把“坏人”定义为“在不同程度上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人”。如果要总结特点的话,他们大多以赚取利益为目的,或混淆视听将大众注意力从真正有价值的问题上移开,或以“为大众省时间”为口号窃取人们的时间,或借由宏大词汇和理论定律营造虚假深刻,或制造焦虑只为卖货,他们热衷于为用户提供“痛点缓解剂”,但并不实际解决问题。他们很可能是当代人的“浮躁、焦虑、注意力缺失、危机感深重”的帮凶。
当代坏人往往比以往坏人更擅长包装自己,借由断章取义的理论、隐含逻辑前提的“政治正确”宣言,他们更隐蔽、更快、更令人信服。
他们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可能有这样几种类型:
1. 用情感分析问题的胡扯型天师“改变不了世界就改变你自己,改变不了自己就换个心情。”
你很难辨清这些人是毒鸡汤的烹饪者还是受害者,在任何复杂问题的解释上,他们都非常擅长用真爱格言、《知音珍藏版》和马男语录来指点江山,最近他们也赶时髦进入了“日剧台词截图阐释宇宙万物”的领域,但要说他们最擅长的,可能还是在知乎上现编一个励志故事。
2. 树敌派失心疯,以情绪带流量的公众号上述天师的人设还可以有另一种打法:迅速拉拢队友并激起情绪的一大方法就是树立一个“共同的敌人”,这些敌人可能是“平庸、没个性、衰老、异性”。这种有指向性的引导轻易就能让以情绪为基础的内容生意快速达到共情。
树敌派失心疯常见于以情绪带流量的公众号,他们在提倡一种生活方式,表达一种观点的同时,一定要极尽所能地丑化另一种,瞎编的“我的朋友小A”的故事配合声势浩荡的排比,一会致贱人,一会骂男人,常常能令读者觉得“嗬!爽!解气!”
但他们不负责任的地方在于,他们并不真的相信他所提倡的,往往随着热点和潮流频繁更换观点。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隐秘地将大部分的错误与责任推给他人,假装跟读者站在一起,“嘿,我给你一个逃避责任与错误的宣泄出口,我为你承担了各种非议,继续爱我!答应我!”
3. 生活模板厂商树敌派过于激烈,这里还有温柔的生活模板厂商,他们长期生产的美好生活范本可能是:
“集装箱居住达人,20W 爆改成宜居住处”......
这种范例本身并无可厚非,它提供了一种选择,但它和鸡汤格言相似的地方在于,它把前提条件隐藏了,并为结果加上一层语言滤镜(他们通常的做法是发出前后对比照片,美化后者的同时也尽量让前者显得更丑),然后不断用这种虚假叩问你的心灵:“世界这么大!你怎么不去看看!你看不看!追求生活品质的人都在看,你不看就是 loser!你看!我们这里有个套餐还能带你一起看。”
4. 婚恋模板厂商婚恋模板厂商是生活模板厂商的一个子公司,他们负责生产另一批泛滥成灾,令人皱眉的庸俗观点,从《学会这几招,老公回家早》到《生日买玫瑰花的都不诚心,真正爱你的人愿意给你花钱》再到《周末约会,用斩男色拴住他的心》,婚恋模板提供者们从生活的角角落落入手,用讲道理,荐购等方法,为爱情和婚姻下定义,告诉你“爱情该有的样子”,鼓励所有人都跟他们一样生活在清朝。
5. “年轻人至上”主义者一些年轻人吹牛和胡搞得足够明显,以至于他们立刻就被这个时代拥抱住了。
无聊的人常常为年轻人的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智慧痴狂,更庸俗一些的人,可能会为年轻人的与其年龄不相称的赚钱能力痴狂,“年轻人至上”主义者负责放大这些痴狂,并极尽夸张之能事地贩卖这些痴狂。
“凡是年轻人的成功,都是值得歌颂的成功,凡是年轻人的失败,都是因为他们年纪太小,要保持宽容”;
“数据造假、闪电搬家、长期欠薪、非法辞退员工?嗬,这只能说明00后创业者也沾染了中年习气!(接下来让我们抛开他们的死活)来看一下05后的创业者……”
“年轻人至上”主义者善于引导大众的目光,并把他们聚焦到年龄这件事上,然后拼命说一些激动人心的鬼话让你忘掉这个简单的道理:一种需要年龄去标榜的成功,大概就是不太成功吧。
6. 表情包player和直播、弹幕、二次元这些“年轻人的玩意儿”一样,表情包被视为通向年轻人心灵的捷径,兜售垃圾信息的人以过来人的身份表示:“你不用表情包,就没有人有耐心看完你的文章”。
而真正的表情包 player 们则把表情包贴满世界各地,任何需要清晰明确的讨论的真相都输给了这种虚假的深刻,无论别人说什么,表情包 player 都能在似笑非笑的表情里表达“你懂的”、“还有必要再说下去吗”、“我不会讲道理但我真的很幽默哦”的流氓含义。
表情包的盛行让人们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社交心力,但表情包的频繁使用也使人的表达能力变得非常低幼和空洞,这种几近魔幻的恶俗力量,触发了新一轮的傲慢、故作姿态、闪烁其词。他们暂时性掩盖了自己智力上的贫弱,然后长久地失去了好好说话的能力。
在使用流行语这件事上,先驱者和后来者一样烦人,他们像摘录好词好句的小学生一样,每出现一个流行语,就着急忙慌地誊抄到线上社交对话框里去,并洋洋自得于自己“嘿伙计,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吗?”的赶趟儿精神。
流行语 player 之坏,在于用插科打诨阻挠严肃议题的讨论,刚学了一个“中华田园女权”就说“中国女人都翻天了”;没轻没重地故作幽默或恶意使坏地到处“XXX,举报了”;争论的对方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就启用“认真你就输了”、“你开心就好”、“讲道理,……”等流行的宽容式发言,以示对方不讲道理,而宽宏大量的 ta 本人苦口婆心道理说尽只能“选择原谅”。
更烦人的是,这类俏皮话看上两遍就会腻味,但常常会被重复地用上数百遍,将观者推入“无穷无尽陈词滥调”包围的假幽默地狱。
8. 浆糊player“电影卖得不好是因为观众对国产有偏见”……
很难归纳浆糊 player 的路数,但他们貌似“一针见血”的(恶意错误归因式)胡言乱语确实常常被笨蛋视为犀利和精准。
9. 居委会经济学家居委会经济学家蛰伏在你身边,以七大姑八大姨的口吻劝解你:找对象要看“潜力股”,对孩子必须谈“情感投资”,“公平正义自由”类的“伟光正”词肯定是骗人的,他们一早就看穿“所有情怀都是矫情和虚伪”,告诉你“人类是自私基因的集合,追名逐利是人类天性,一切善良正义都是为了收益而戴的假面具。对一切人类号称的美好品质保持嘲讽姿态是你保有格调、走向成功的通行证。”
10. 侵占他人空间的无价值自我表达泛滥者在人人都在发声的如今,这类人可能是“选秀节目里辗转青春、身体状况和理想故事的煽情歌手”、可能是“讲座结束后先说15分钟铺垫,其实没问题要问,只是来表达对讲座人景仰之情的提问人”,也可能是“三人行必有我徒的人形自走说教机,生活中喋喋不休的好为人师者”,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使他们霸占着别人的时间并沉浸在自我的“故事与酒、前任与现任”里。
11. 大话病患者大话病通常是酒桌中年男性的流行病,当谈到公共事件时,这些人自动化为心智紊乱逻辑不清的低配版鲁迅,动辄牵扯”国人、基因、人性”来点评“社会真相”,将一个 X 国人的习惯等同于 X 国人习惯,下意识使用宏大叙事的词句,领导人视角,以宏观角度指点江山,而探讨的内容本质也不过是与时俱进的秘史野谈。
在这个过程里,因为执着于高谈阔论,个人往往被抽离成概念、数字和群体,“我为什么要关心某一个个人到底在想什么?嗬,一看你就不懂政治。”这种思维方式糟糕而流行,而大话病者也常沉溺于这种自以为是的风流不可自拔。
12. 野生学者一些理论的滥用往往是从野生学者这里开始的:公共事件总是“乌合之众、羊群效应”,一倒霉就“哎呀是墨菲定律作祟”、“存在即合理”被胡乱解释为任何现象存在就是合理的、管鸡汤叫“积极心理学”、用“适者生存”来论证“没钱活该混不下去”,竞争不过别人主要是因为“劣币驱逐良币”。
掉书袋可能有点烦人,但是用定律/效应/理论来胡乱解释现象更糟的是,它把所有现象强行合理化了,“这是符合规律的,不是我的错”,“一切结果都是必然的,再努力挣扎也没用,我早已看穿”。
13. “你不努力一下,怎么知道什么是绝望”型媚丧党“你无法用钱买到幸福,因为你没钱”
看穿系的野生学者如果表示他们“看得更穿了”,则可以被归入这一类。
好奇心研究所的一项名为“你讨厌哪些当代犬儒主义”的调查,收到 23767 个反馈,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结果是:「把“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作为对大部分问题的回应、给自己某些病帽子,然后病得心安理得、“认真你就输了”的玩世不恭」的言行广受读者讨厌的同时,也有众多受访者表示“这就是我”。
丧文化的流行有其积极意义,将自嘲作为保护色以缓解日常焦虑的同时,还能引起同伴的惺惺相惜,丧丧惹人爱,但如果把这种看似不争不抢不嗔不怨的无奈调侃常态化,甚至美化“无能”,拥抱犬儒主义,自我矮化、无限制放低标准和底线,你就会发现……那些一开始宣称“艰苦奋斗三年发现还不如瘫着省钱”的人赚走了你的钱。
14. “你行你上啊”党他们并非不参与公共议题的讨论,而是在讨论时喜欢发出“这些禁掉就禁掉吧,反正我不看”、“虽然事情很严重,但 none of my business”、“你行你上啊,不喜欢可以滚、这盛世如你所愿”的言论,在好奇心研究所一项名为“在公共议题讨论上,你烦哪种人?”的调查中,这些“对改变不抱兴趣也不怀希望,但在别人积极探讨的时候插进来浇冷水的人”被视为不折不扣的坏人,他们常常将女权主义视为无理取闹、把发票维权称为鸡毛蒜皮、“这点小事有什么,我们那比这严重得多”是他们的口头禅。他们就是季业先生口中的那种“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并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的人”的人。
15. 厚黑学者厚黑学者常年盘踞在各类职场高地,暗搓搓发布各种阅读量超高的“老板最爱听的10句话”类厚黑指南、“国企勾心斗角注意事项”类职场宫心计,即使如此煎熬,也要“心若在梦就在”的鸡汤,还有“职场不相信眼泪,实习的真相就是拿外卖”类毒鸡汤。他们热衷于教你一些话术和马屁术,而话术本身不是陈词滥调就是胡扯:
比如,谁都好面子,说话的时候你必须去体察周围的气氛和对方的情绪,要对老板和客户察言观色,尽量少说“但是”,代之以“同时”什么的。
还有一套自成体系的胡说八道,10 招独门绝技“搞定”你老板:Step 1 尊重老板,Step 2 把老板当客户,Step 3 利用老板……一点用也没有,还很猥琐。
厚黑学者把职场形容成战场、宫斗,无限放大正常的资源竞争,营造一种人人自危步步为营的癫狂氛围,让你为“职场无朋友,信一次栽一次”、“上司人前夸你越多,你拿的好处就越少”、“理想很重要,但比理想更重要的是生存”这种语焉不详的庸俗毒鸡汤买账。
厚黑学者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您独家定制一种煞费苦心的乌烟瘴气。
16、新概念批发商贩卖蔬果鲜花家居用品的是“生活方式体验店”,只要会摆盘和用滤镜都自称“生活美学家”,创业者隔三差五地,新概念推得比新产品还要快,除了“生态”“闭环”“智能+”,一定得再制造一些业界金句,再把它们一股脑儿地做进PPT里!举例来说,“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这样语焉不详的金句早已在创业圈广为流传,它想传达的是一种鼓励打破陈规,不惧怕失败的理念。不过,在我们平常人看来,“要是还没打破点啥,只能说你还不够快”怎么看都像是学习凌波微步的阶段性小结。就连业内人士也忍不住给出一些具有生活气息的解读,科技创业者 Robbie Allen 在其个人网站上写道:跑很快还摔破东西,这说的难道不是半大的孩子刚开始学走路吗?
17. 替你读书的人上过学的人都应该知道,学新知识是需要死磕的,往往需要复习预习练习运用消化折腾好一阵子才能掌握。
但是知识付费的受众几乎碰不到什么需要跨越的门槛,他们被开了一剂处方,这个处方万无一失且永久性地对症下药于任何打开严肃书籍就瞌睡连天的半文盲——“一年 365 元 365 本书,读书给您,嚼碎硬骨头喂您,以后您再也不需要主动咀嚼,您甚至都不需要拥有您自己的嘴。”
知识付费令人感到轻松和解脱,是因为这种简单易懂的快餐知识本质上是一种说书式的消遣,只是这种消遣被严肃地包装成了学习。江湖上大多数知识传播者不具备足够的专业沉淀,知识二道贩子通常擅长断章取义、误读误导:Google 和Wikipedia 找来的信息拼凑成满是专业名词的深度好文,把原有书籍的加粗标题罗列一下就算精品好课,网红大 V 运营的一门哲学课,课程生产者可能在上个星期天才第一次知道苏格拉底。由于时间短,他们总是以下定论的姿态去阐述一个问题,或高度浓缩地向读者灌输概念,代替思考过程,这种格言式的学习并不能指向系统的认知,但可以达成狂热的轻信:“10 分钟的浓缩版为你读书,成为更好的自己!”“看得数量越多就得到的越多,你比大多数人都更有见解!”
大多数为这些半吊子知识付费的人笃信“no pain no gain”的宗旨,花钱来产生 pain,从而制造出 gain 感,达成一种“no pay no gain”的幻觉式学习。更多的人呢,原本想学开车,一不小心被铺天盖地的“弯道超车”打了鸡血,雄心勃勃地忘记了“自己连车都还不会开”。
18. 斜杠速成派替人读书的人通常还兼职贩卖一种“即买即学即骗”式速成幻象,他们鼓吹用户在短时间内学一些皮毛,然后再含糊其辞地卖给其他更无知的人。
这些学了一些皮毛的人就是“斜杠速成派”,他们总是宣称自己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用特殊的方法掌握了一些别人需要很多年才学会的技能,而因为因为一些秘而不宣(你交钱马上就能获得解答)的方法和天资上的出众,他们这辈子习得的技能多到需要很多个“/”才能隔开。
他们发出励志而唬人的召唤:“朋友,快来看看如何从入门到高手,再到能出教程的高手!笨蛋总以为自己做不到全世界就没有人做得到,聪明的人比你更努力!快来学习!”更令人心动地是,他们暗示:“你在我们这里花的 999 元,马上就能翻倍骗回来!”
(特别声明:本文为企业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快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