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嘛我火不过“跑男”

01-02 生活常识 投稿:唱情歌
为嘛我火不过“跑男”

《跑男6》开播在即,邓超晒出跑男团圆照,又引起一波网络热议。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年轻的观众只喜欢看《快乐大本营》《奔跑吧》《明星大侦探》等偏向轻松娱乐的节目,然而这个趋势在变化:《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极地》等文化类综艺也在年轻人群体里走红,这意味着什么?


“知道”(nz_zhidao)告诉你,文化类综艺走红背后的深意。



这一段时间以来,几个原本属于“小众”题材的文化类节目火了,在互联网上圈粉无数,也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关注。


先是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这是一个文博探索和普及性节目,由张国立担任主持人,每一期节目都会邀请几个明星来担任国宝守护人,负责介绍该国宝,并在小剧场中扮演某个角色,还原该国宝的前尘往事。《国家宝藏》一度在朋友圈呈刷屏之势,其在豆瓣评分高达9.1分。


接着是央视纪录频道今年播出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纪录片展示100件文物,共100集,每一集只有五分钟。在这浓缩的几分钟里,穿越古今王朝、探访先贤今人,讲述国宝背后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和曲折经历。其豆瓣评分更是高达9.4分。


再来就是纪录片《极地》。2015年央视曾经播出过一部高分纪录片《第三极》,片中天高地阔的风景让无数人对西藏“情根深种”。而今由原班人马打造的姊妹篇《极地》悄然上线,短短7集讲述21个藏地故事,跟着镜头我们看见极端环境下人们生活的日常,以及西藏的当下。


这些文化类节目为何走红?它们的魅力在哪?又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文物是“活”的


《国家宝藏》和《如果国宝会说话》不约而同将目光投注到了文物身上。


提起文物,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沉寂、高冷。虽然每个省份都有省级博物馆,大部分城市也有博物馆,但总体而言,公众离文物的距离还是很遥远,大部分人对文物也非常隔膜。


为什么与文物隔膜?一方面是博物馆建设不足。从总量上看,我国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人均博物馆拥有量也仍居世界后位。像美国有35000家博物馆,数字远超星巴克和麦当劳,博物馆自然就成了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而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博物馆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但总数只有5000余家,而人均年参观次数不足1次。


另一方面是博物馆的服务能力不足。比如不少博物馆陈展缺乏新意、创意不够,观众所能做的只是看看实物、读读说明;不少博物馆常年不更新展品,不搞新展……公众自然对博物馆和文物兴味索然。甚至有的博物馆最后沦为一种摆设,轰轰烈烈“建”、热热闹闹“开”、冷冷清清“守”、无声无息地“关”。


那博物馆的意义何在?有一年的世界博物馆日的主题说得好,“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博物馆的意义在于“藏品”,也在于“沟通”——让公众经由它实现与文物的沟通,并经由文物,实现与历史的对话、与先人的情感交流。


《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之所以火了,就在于它们成功完成了“表达/沟通”这一使命,让文物抵达公众,让公众了解文物——它们让文物重新“活”了起来。


《国家宝藏》对文物的展现分为“前世”和“今生”两部分。在前世部分,明星守护人的设定,让严肃的节目有了娱乐的外壳,公众更容易亲近。而明星小剧场的演出,则向公众释疑了文物背后的故事,以生动、有趣、活泼等方式有效传递出了文物的历史背景。《如果国宝会说话》则一改旁白的曲折表述和高冷的学术性叙事,而是在每集5分钟的时间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观众平等对话,让文物们开口说话,“诉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传奇,寓教于乐。


和《国家宝藏》一样,《如果国宝会说话》也选择了在B站投放,不仅有了官方账号,还为纪录片做了定制,更让人措手不及的是官方鬼畜,还一本正经的制作了表情包。比如眉目舒朗的三星堆青铜人像暗自发话:“说我像奥特曼的,你别走”;表情迷惘的人头壶被做成了“抱抱我”“爱我”“吻我”的“三连”表情包;后母戊鼎则成了“我很方”表情包;萌到炸裂的人头壶本壶则成了“惊了”表情包……


不少二次元的小伙伴“惊呼”:“央视爸爸你变了,这么不正经”“央视爸爸好可爱”“央视2018要放飞自我了吗”……新奇有趣的文案既让这些原本静处于博物馆一隅待人观赏的文物,瞬间有了活生生的个性和面对面的热度;也更有效地契合了时下年轻人的话语体系,比如萌、表情包、二次元、弹幕,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顺畅对话。


透过这两个节目,许多年轻人观众头一回感受到,文物不仅是“活”的,有生命力的,而且是超越时间的永葆年轻。


“慢”下来更有味道


一段时间以来,文化类节目成为荧屏新现象。在这之前,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黑龙江卫视的《见字如面》,湖南卫视的《百心百匠》,浙江卫视的《中华好故事》等,都有不俗的口碑。


不久前慢综艺的概念很火,文化类节目也被人划分到“慢节目”这一大类型中。慢,对应的是快。曾几何时,“快”才是电视综艺节目的主要特色,竞技类户外真人秀是荧屏上最热门的综艺节目类型。但类型扎推,久而久之观众就审美疲劳了,收视率也开始疲软。


在这一背景下,以感悟文化、关注生活、体验人情冷暖等为主题的慢节目应运而生。《见字如面》《朗读者》《向往的生活》之类不事奢华、面目朴素、没有复杂游戏和“人设”的综艺节目,反倒在市场上渐渐赢得口碑。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教授用“慢”来定位它们,“满荧屏都是明星玩游戏的氛围里,这些节目都是慢下来、静下来,读信、背诗、朗读,用稀缺而有价值的内容来做电视。”


纪录片《极地》也是慢的典型。慢,既指涉的是制作上的精细、认真、精益求精。整个团队策划2个月,前期拍摄8个月,后期9个月,播出准备6个月,每一个环节都拿出十二分的较真劲抠细节。慢也是指节目所要传递的文化内涵,在《极地》里我们看到人们在这片孤独的土地上守望着,也创造着纯粹而美好的快乐,人与自然既博弈,又有着天人合一的交融。


比如纪录片中引起广泛讨论的高原上的“三公主”的故事。这是白玛曲珍、次仁曲珍和曲美卓嘎三人自己取的外号,她们是65年的闺蜜,现在准备干一件大事,创业!公主们每天涂一种用普尔姆草药做成的护肤品,她们觉得太舒服了,这么好的东西不安利出去怎么行。于是在整个纪录中,我们看到这三个快乐的老人家,如何快乐地交谈,快乐地向路人安利,快乐地生活,快乐地相互关心,快乐地笑……


那种对生命的开朗、豁达、敬畏和满足,深深感染了我们,也能给忙碌却虚无的现代人某种生活启迪。


“火”了,但也仅仅是“小火”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年轻的观众只喜欢看《快乐大本营》《奔跑吧》《明星大侦探》等偏向轻松娱乐的节目,但《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极地》在B站等视频网站上的火热和在年轻人群体中的高讨论度,也证明了,年轻人并不排斥有文化、有内涵、有积淀的节目,二者并不矛盾。


不过《如果国宝会说话》火到什么程度呢,尤其是在《奔跑吧》等对比的情况下?事实是,相较于以往寂寂无闻的文化类节目,《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在互联网的话题多了,讨论多了,但如果跟大热的《奔跑吧》等相比,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讨论多,节目出众是一方面,但这其中也有议程设置的结果。比如《国家宝藏》的收视群体以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以及90后、00后等玩转二次元的观众为主,他们刚好也是社交媒体上掌握着主要话语权的群体,这就造成了《国家宝藏》在社交媒体上非常热闹的场景。加之《国家宝藏》采用了明星策略,像王凯、关晓彤、易烊千玺都属于流量特别大的明星,粉丝效应下很容易就应者云集。


但它在其他收视群体中的反响并不亮眼,收视率和点击率是最直观的反映。比如《国家宝藏》在CCTV3周日的黄金档播出,收视率始终在0.5%左右徘徊,优秀的口碑并没有转化成收视数据。而《国家宝藏》在网络上的点击率,根据骨朵专业数据,平均每天在所有综艺节目中的排名,一般都是25位左右。而《如果国宝会说话》《极地》,前50都进入不了。


因此,如果可爱的国宝会说话和吐槽,它一定很郁闷:为嘛我火不过跑男?这当然是调侃,两种节目都有存在的价值,无需因为国宝艺术价值高就贬低娱乐性综艺节目。但二者在接受上的悬殊差距还是给文化类节目提出了一个挑战:该如何在保证文化品位的前提下,让普罗大众喜欢并接受,让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中华文化如此博大精深,但如何让文化“化”更多人,我辈还得再接再厉。

 

标签: # 国宝 # 文物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