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古人都在江南干啥
- 1 -
353年江南的春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三月初三这天
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若干好友
来到绍兴城西南的兰渚山下一座古典园林内一同欢度上巳(sì)节
他们坐而论道,谈玄说理,寄情山水,追求一种高雅的生命情趣
顺便再喝点小酒,行个酒令
这可不是一般的行酒令:
众人围坐在园林内弯弯曲曲的小溪旁,将酒杯浮于水面上顺流而下,酒杯飘至拐弯处,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要按照事先讲好的条件即兴表演一番,如不能满足,就得罚酒
王羲之他们的规则,是作诗
不过这天来的41个人里,只有26人作了37首诗
众人随即决定把这些诗汇集成册
并强烈要求王羲之为其作序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微醺飘然的王羲之大笔一挥写下经典名篇
——《兰亭集序》
文章一经发布,受到众多粉丝追捧
文中描述的宴会上饮酒赏景、咏诗赋文等活动
大大提高了上巳节的“档次”
一时之间成为风气,引得文人墨客竞相模仿
那个行酒令也有了更风雅的名字:“流觞曲水”
还很快风靡全国,甚至火到了日本
原本上巳节洗濯身体以去除凶疾的风俗
也在这几年间逐渐演化成临水宴客和郊外踏春
不过临水宴客始终还是文人墨客们的另类操作
郊外踏春更受平常百姓的喜爱
百姓们综合上巳节的传统风俗,加上自由快活的春游
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泼水相戏,自由择偶,要是看对了眼就以芍药定情,算是为对方爆灯
一时,山林原野间
男女老少唱歌跳舞,吟诗作对,沐浴祈福,赏花酌酒,追逐嬉戏
远远看去宛若大型户外相亲or集会现场
好不快活
- 2 -
不过也有个别不走寻常路的文人
玩出了一些新花样
385年
同在江南的名门望族谢家,生了个冰雪聪明的小娃
小娃名叫公义,字灵运
是王羲之的重外孙,是谢玄的宝贝孙砸,可以说是个拔尖儿的官家子弟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里面的“王谢”说的就是这两家
谢灵运自幼好学,博览群书
完美地继承了家族的优良基因,比他早逝的父亲聪慧得多
作为一个官家子弟,起点也自然比别人高:18岁封为康乐公,21岁成为公务员,31岁就当上中书侍郎......
如果剧情继续发展下去,不用多久,他就会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可他偏偏恃才傲物,又想做大官,还有些作死
他35岁那年,江山易了主
正如电视剧里俗套的剧情一样:
刘宋王朝对谢家有所顾忌,再加上朝中大臣们多有不满,狂傲的谢灵运遭到了一系列的降职、外调
外调到永嘉担任太守的时候,谢灵运干脆不管政事了
就游山玩水、四处旅游
为此还专门改良了木屐的结构,发明了登山专用的“谢公屐”
如何评价“谢公屐”?
“登蹑常著木履,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
上山的时候把木屐的前齿拿掉,下山的时候把后齿拿掉,穿着起来既能保持平衡又比较省力
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世界上第一双”登山鞋
后来的谢灵运越来越会玩
不仅常翘班,还时不时带着几十上百的家丁上山踏青
他们逢山开道,遇水架桥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谢灵运就是智商超高、动手能力极强的旅行家,并且是个越野跑小能手
每天沉浸在山水之中的谢灵运,心态也有了些变化
他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地将江南永嘉、会稽等地的风景描绘成诗
一举开创了山水诗派
把自然界的美景写入诗中,加以感想
简单来说就是“看啥写啥”,跟外面那些妖艳诗集比起来完全不一样
于是,一篇篇爆款旅行日记就这么诞生了
- 3 -
谁能想到这些爆款山水诗又轰轰烈烈地火了几百年
在盛唐,还出了个谢灵运的铁杆儿迷弟
这个迷弟不仅读谢灵运的诗,还时常把谢灵运写进了诗里,想着有朝一日能像谢灵运这样游山玩水
“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
⋯⋯
前后大概有十几二十首诗提及谢灵运
放到现在,妥妥的一部《论粉丝的自我修养》
其实,这个迷弟也有着类似的遭遇:
怀着宏伟的理想想要一展拳脚,反而遭到封建权贵的排挤和打击
于是他离开帝都长安,先后走过华北华中多地,又打算去江南游历一番
临行前还做了个梦,然后又写了首诗,其中两句是这么说的: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按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大概意思是说:这儿曾是谢灵运投宿之处,如今景物还是这般美好,水光荡漾, 猿声凄清,风景清幽雅致。于是, 我穿上了谢公屐,直奔高峰。
读到这儿你可能已经猜到了,这个小迷弟叫李白
这首诗是《梦游天姥吟留别》,它在一千多年后被编入了我们的高中语文课本,还是“朗读,并背诵全文”的那种
至于李白去江南想干些啥,诗里也已经交待的清清楚楚了
无非就是访遍名山大川、游山玩水、像谢灵运那样在山里跑来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