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的长期性和严峻程度
一、贸易战概念与可能的结果
我觉得可以给贸易战一个严谨的定义。两国的贸易摩擦、冲突在用尽了威胁、恫吓、谈判、妥协等手段之后,依然无法得到缓解,双方可选择的策略就剩下报复与反报复、遏制与反遏制的手段了,这时,贸易冲突也就开始向着贸易战的方向发展。因此,自2018年3月以来逐步升级的美国对华贸易制裁,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是一次寻常的贸易行动,因为在此之前,中美双方针对双边贸易摩擦已经经历了多轮磋商和谈判,中方的努力并不能满足美方的要求,美国明显表示愿意或者有意向挑起这样一次对华进行遏制的贸易战,意图已经暴露得非常明显。中方的态度也很明确,针对 美国的遏制采取反制策略,在美国宣布征税清单之后,很快有针对性地宣布了反制清单。由此可见,尽管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战尚未进入实质性的交锋阶段,但是不经过正面的较量,当事双方已经失去了重回协商、谈判的余地。
以互征报复性关税为遏制手段的贸易战,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两国及其相关国家的福利损失, 这种福利的损失,小则改变国家之间的国际地位,大则彻底颠覆并重塑全球经济秩序。
1870年至1945年间,当时西方世界充满着纷争、冲突、战争,在军事战争摧毁了工业化物质成果的同时,大国之间的贸易战也使19世纪后期形成的自由贸易秩序荡然无存。直到第二次世界大 战结束前,世界的商品生产和国际贸易水平都没有恢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状况。争夺殖民地的战争并没有维系住殖民体系,同样,以邻为壑的贸易政策也未能使任何国家得到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西方社会在经历了战争的苦难和野蛮的商业纷争之后,才回到凯恩斯的“和平方案”以及威 尔逊理想主义的外交思维上来,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核心的战后国际经济秩序,不仅避免了殖民 地争夺的战争,同时也迎来了国际贸易大发展的时代。尽管当今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已经远远地超越了现行国际经济秩序的协调范围,但是人类不应该忘记这一国际性制度安排是在战争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难道新秩序的出现也需要再次复制人类的这一痛苦过程吗?
很少有人会将中美贸易战的结果与19世纪后期恶劣的国际经济环境相提并论。但是,在当今全球经济的背景下,中美贸易战的实际后果并不限于中美两国间的福利损失。发动贸易战,实际上是对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网络生产体系的挑战,显然,“美国优先”的民粹主义口号和保护主义的 贸易政策并没有顾及中美两国在全球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就像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在参与大国贸易战的同时,一直在试图用“帝国贸易特惠”政策来维持英国主导的殖民体系,殊不知大国之 间的经济依存关系已经成为了主导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性因素。
而在中国的策略中,我们既看到了新兴大国崛起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也意识到了大国在维系全球经济稳定、繁荣中的作用,因此,面对日益严峻的中美贸易冲突的形势,中国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势面对全球格局变动中的挑战,以多边主义手段协调国际经济关系,通过“维护、改革、创 新”的路径来改造和完善全球多边的现行国际经济秩序,以此实现“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 新模式。中国的这种策略和努力,至少是将中美之间贸易战可能造成的福利损失控制在一个不引起全球经济秩序出现混乱的较小范围内。
中国针对中美贸易战的策略,实际上是在努力避免全球经济格局调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剧烈动荡,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这种努力是否会对中国本身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来看,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20世纪80年代,美日之间的贸易战虽然没有冲击 到国际经济秩序,但其结果却使日本失去了科技优势和增长动力,造成了日本在全球经济中地位 的下降。日本的这种结局既涉及其对美策略,也与日本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政策有关,在美日贸易战的六轮交锋中,日本是一味退让,而美国的要价不断提高,这必然将越来越高的贸易失衡的调整成本转移到了日本一方。另外,在贸易战之后,日本的产业开始向东亚转移,在后来形成的东亚网络生产体系中,日本虽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东亚网络生产体系对应的是美国的消费市 场,主导这一生产体系的仍然是美国的经济政策,因此,日本在这一体系中的产业优势并没有转为 国家利益。这与美欧(主要是德国)之间贸易战的结果不同,美欧贸易战后,欧洲加快了经济一体化进程,欧盟内部的“中心-外围”格局维持了欧洲主要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相对地位。日本和欧洲 在对美贸易战中的不同结局,对中国今天的策略选择是有借鉴意义的。
二、中美贸易冲突具有长期性和严峻性
中美之间的贸易战无论是否存在,中美贸易冲突都会长期存在,并趋于严峻。
中美贸易冲突长期性存在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中美贸易不平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这是由目前全球分工格局造成的,分工格局不变,贸易失衡问题是无法通过两国国内的政策调整消除的,更不可能通过中国单方面的努力解决贸易失衡问题。自2005年开始,中国已经为消除中美贸易失衡进行了各种尝试,但效果并不明显。其二,中美双方在努力调整的贸易失衡的方向可能使两国的产业结构趋同,例如《中国制造2025》与美国重整制造业的措施,很可能使两国在高端制造业形成竞争态势,这是美国对中国崛起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因此,这也造成了在 新的形势下中美贸易冲突不能再沿用中国的“大单”采购手段来缓解。
我们判断中美贸易摩擦会日趋严峻,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其一,无论是从经济利益还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这次贸易摩擦和贸易冲突充分反映和体现出了美国的战略调整具有遏制中国的一面,甚至在遏制中国的过程当中,除了战略层面,经济 层面也体现出了美国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是趋于一致的。
其二,美国对中国的利益诉求。从301调查报告来看,很显然贸易不是主要问题,核心是技术、 服务业和《中国制造2025》。301报告非常清楚、明显地表明,美国要改变的是影响美国战略发展的制度性层面的因素,这涉及中国无法妥协、让步的底线。
其三,我们在解决贸易冲突的过程当中实际上已经做出了很大努力,采取了很多措施,现在我 们已经无路可退了。“习特庄园会”以及特朗普访华,这两次重大的中美高层接触过程当中都对中美贸易关系进行了协调,但至少从目前的态势来看,这两次协调的结果是不能令双方满意的。
其四,最严峻的在于,此次中美贸易冲突在现行的国际秩序范围和框架下无法进行协调,也就是说,现有国际秩序已经落后,而新的国际秩序没有建立起来,现有的WTO和IMF协调制度和框架是没法解决当前中美贸易冲突和摩擦的。
三、当前阶段爆发贸易战的原因
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和严峻性,但为什么中美贸易战爆发在目前这个时点?我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和美国的中期选举有关系,特朗普希望通过对华遏制能够争取到美国国内选票 的支持。第二,自2008年以来,美国经济经历了近十年的缓慢复苏,从美国实际商业周期来看,虽然其宏观经济指标各个方面都很好,但潜在的经济波动风险在2018年依然是非常大的。2018年 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也反映了其国内经济运行面临着调整和下行的风险,其中包括美国的股票市场,美国想通过挑起中美贸易战获得收益来化解其国内经济下行风险。
但是,贸易战的结果并不是损人利己的零和结果,而是两败俱伤的负和博弈,对美国国内经济必然会产生冲击,如果中国采取的“等额、等幅、精准打击”的反遏制策略真正冲击了美国就业和金融市场的话,那么,实际上对美国而言这场贸易战就是一场得不偿失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