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
摘要:在十六大会议精神指引下,阐明了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淡薄的表现及其原因,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培养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途径与方法。
江泽民同志在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 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艰苦奋斗精神是的优良传统及民族精神之一,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是我党的传家法宝。艰苦奋斗这项传统美德教育也将是一个必须持之以恒、长抓不懈的工作,在任何时期都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我国本世纪头二十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极大感召力和凝聚力,催人奋进。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与奋斗目标实现的接班人与主力军,他们的精神状态、行为品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这一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针对目前大学生中出现的一些状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切实做好艰苦奋斗教育。
一、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
艰苦奋斗精神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提倡勤俭节约、珍惜劳动创造的财富的意识;为达到目标而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意志状态和思想品格,是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开拓向上的精神风貌,是为人民利益乐于奉献的行为品质,这种精神状态和行为品质实质上是一种积极有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艰苦奋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具有不同的内涵。其外在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条件的变化呈现多样性、变动性,但内在本质却是永恒的。其本质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具有超时空的普遍意义,它并非在艰苦生活条件下 的权宜之计,而是贯穿了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精神支柱。这样的精神状态和行为品质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乃至将来都具有无可争辩的时代价值。
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是要照搬某种形式,而是要深刻把握、体现其内在本质,赋予它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形式。当代大学生面对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新形势,面对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其艰苦奋斗精神应理解为:在生活上(1)艰苦朴素,克勤克俭的生活作风;(2)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自强精神;(3)不计得失,乐于奉献的奉献精神:(4)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2、工作上(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2)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实干精神;(2)知难而进,不畏艰难的拼搏精神:3、学习上(1)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2)刻苦钻研、奋发向上的学风及严谨求实的校风;(3)与时俱进,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创新精神。
二、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思想现状
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来看,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富有朝气,总体上讲是积极向上和朝气蓬勃的,但从艰苦奋斗的角度来讲,在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改善,目前在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出现了艰苦奋斗思想淡薄的现象。
(一)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思想观念淡薄的主要表现
1、思想上:(1)理想、信念缺乏,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一些学生政治修养缺乏,是非鉴别力差,对不良行为习惯、不良社会风气侵蚀的抵制力差:(2)缺乏吃苦奉献精神,过分强调自身利益,凡事讲报酬,讲得失。一些学生劳动观念淡薄,凡事怕苦怕累怕脏,对学校安排的公益劳动敷衍了事,往往是出勤不出力,甚至想方设法逃避劳动。应尽的义务都不愿参加,更不用说奉献了,缺乏大局观拿、责任意识;(3)艰苦创业的意识差。
2、学习上:(1)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满足于完成任务;(2)忽视学校纪律,逃课、旷课'沉迷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等;(3)顺境时得意忘形,逆境时悲观失望:
3、工作上:(1)部分学生处处讲个人利益,讲得失,在学校做社会工作出发点也是为了个人利益的获取;(2)求职时也是不切实际,以舒适、轻闲作为择业的条件,高不成低不就,许多专业性对口工作又嫌苦嫌累嫌工资低;(3)眼高手低,好高鹜远、不切实际,缺乏实践勇气与团队精神;
4、生活上:(1)贪图安逸,追求超前消费,盲目跟随所谓的韩流、日流,成为 哈韩族 哈日族 等;(2)自理能力差。现在的高校学生社区住宿条件日益改善,不少同学住进了公寓,但仍对学校设施不满意,期望所有的电器如空调、冰箱、洗衣机等都要一应俱全,工作中就曾看到过个别学生连自己买洗发水等小事都不会做,全靠家里邮寄日用品。(3)随意损坏公共财物,个人生活浪费严重。少数学生对自己的书桌等爱护有加,但在公共场所却乱涂乱画乱刻;有的浪费粮食,饭菜稍不可口就乱倒乱扔;有的在宿舍里习惯性 长流水 、 常明灯 。
(二)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淡薄的原因
1、对艰苦奋斗精神及其长期性缺乏正确的理解。部分大学生一提到艰苦奋斗就想到吃树皮,穿补丁衣等情景,觉得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今天根本不用什么艰苦奋斗精神,那只是一种板着面孔的政治说教,产生厌恶、不屑情绪,艰苦奋斗只是在物质条件困难的情况下渡过难关的一种手段,是上辈子的事。他们未认识到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2、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足。改革开放取得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的同时忽视了艰苦奋斗等光荣传统的教育,表现为教育的方式陈旧,内容不全,力度不够。不少大学生对我国的国情缺乏深刻的认识,对艰苦奋斗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邓小平同志就一针见血地指出: 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什么样的国家,将要成为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很少。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06页)
3、家庭的教育指导方向不当,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没有接受挫折的思想准备和承受能力。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多是80年代初出生的,独生子女为主。生长在逐渐富裕起来的环境中,缺乏艰苦生活的锻炼和对生活逆境的体验,一遇困难就垂头丧气,稍受挫折就心灰意冷,甚至哀叹前途渺茫。经济上父母更是抱着宁可累自己也不累孩子的思想,对孩子有求必应,却较少过问如何花费。这样无形中养成了学生的不良习惯。
4、受社会上不正之风及不良消费观的影响。在当今一些离开国情讲时髦,离开现实经济条件盲目追求享受的畸形的 高消费 影响下,一部分学生滋长了贪图享受思想。讲排场、比阔气,认为如果不讲消费,搞艰苦奋斗,同学们会觉得太小气,容易被人瞧不起,认为自己脱离群众,难与人相处。
5、大学生本身缺乏实践锻炼。大学生的绝大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较少接触社会、接触生产实践,他们不大懂得劳动的艰辛、创业的艰苦,对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缺乏了解,不知道它的来之不易。
6、个别高校职工公款吃喝的不良风气也对大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树立了不好的榜样。
三、加强艰苦奋斗精神培养的途径
(一)开展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形成良好的艰苦奋斗教育环境与氛围。
1、在学生中落实十六大精神的传达与宣传工作,可以通过学习兴趣小组、学习心得交流、学生党员宣传带动等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深刻理解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深刻理解历史与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的庄严使命及艰苦奋斗精神在各项使命完成过程中的必要性。
2、倡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学生社区内的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学生社区各楼栋宣传栏、橱窗、社区广播、学生社区校报、校刊等作专题宣传与教育渗透,让艰苦奋斗精神在广大学生中达成共识;
3、树立模范典型,发挥表率带头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学生中先进典型的示范教育作用,善于发现和表彰学生中体现艰苦奋斗精神的事例,并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形成勤奋向上,克勤克俭的良好校园风气,树立艰苦奋斗的新风尚。学校的评奖推优工作,也把艰苦奋斗的标准考虑进去;另一方面发挥好教职工的模范带头作用。广大教职员工应以艰苦奋斗的实际行动履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神圣职责。实践证明,若是教职工不能言行一致、身体力行,艰苦奋斗教育的效果就不会好。
(二)加强校园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举办社区文化节,贯穿各项艰苦奋斗教育。
校园社区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教育力量,是对生活在一个区域,在学习上、生活上有一定联系和相同价值观念及认同意识的大学生群体,由于物质产品丰富,精神生活缺乏而开展的社区性文化活动及由此形成的一种氛围。它是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的关键。在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中应充分利用校园社区文化这个有效的教育资源。我校成功开展了两届社区文化节,将艰苦奋斗教育贯彻其中,充分发挥其直接或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导向作用,强化教育渗透意识,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1、开展歌咏比赛、辩论赛、知识竞赛、新生爱国主义演讲等文化活动:
2、由学校、学生社区牵头,辅导员配合组织,开展创建文明楼栋、文明宿舍、文明个人等评优评先活动,通过学生社区内每一个学生的参与,在参评的过程中大家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从而形成勤俭文明的生活习惯,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及良好个人品质; .
3、开办以艰苦奋斗教育为主题,形式多样,融时代性、思想性与艰苦奋斗教育为一体的系列讲座;
4、积极开展体育活动。通过发动组织社区内的学生以楼栋或院系为单位进行一些有益的集体体育项目比赛,比如三人篮球对抗赛、拔河比赛、环校接力跑等,让学生在运动中体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深入体会集体主义、团队配合、竞争意识的内涵与重要性。
(三)从日常生活教育中加强艰苦奋斗的养成教育
党团工作进学生社区,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辅导员队伍,各住楼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下楼栋,下宿舍,与学生们交谈,和他们做朋友,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小事入手,认真对待日常生活中水滴石穿的养成教育,入情入理地达到教育目的,帮助自我管理能力差、艰苦奋斗精神淡薄的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树立克勤克俭、奋发向上、开拓进取、严谨踏实的艰苦奋斗作风。倡导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四)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艰苦奋斗的意志和品格
通过社区义务劳动、下乡实践、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军事训练、勤工助学等活动,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在实践中培养劳动观念和热爱劳动人民的真正感情,培养全面人才,使大学生具有艰苦奋斗精神和健康向上的素质,锻炼大学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意志品格。
(五)用心理知识教育与辅导完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面对挫折的心理调适能力。
针对现在大学生在优越坏境下怕吃苦头,受不了委屈,以自我为中心,一点小挫折就心灰意冷,不知所措,心理素质较差的情况,学校应多创造条件,开展系统的心理调适课、心理咨询与辅导等形式,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提高心理保健能力,让学生明白困难也是一个人人生中的一比财富。加强挫折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积极引导和增强当代大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增强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自觉性。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却将世代相传。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的格言也早就道出了其中的道理。今天,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是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系统工程,作为高校教育者的我们,一刻也不能松懈。我们应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在学生中深入进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建立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开创高校艰苦奋斗教育的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