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华百年校史被拍成了“致青春”
几代学人的坚守,两大阵营的撕裂,历次政治运动的洗礼,百年来屡次转型的阵痛,如果只是被拍成一部“致青春”级别的“珍惜你自己”的话,终究是过于轻巧了。
1
《无问西东》悄然上场,却以令人惊讶的势头反超票房,这其中,对西南联大那段历史的还原功不可没。
坊间有一则真假难辨的传闻,说的是西南联大旅居昆明期间,国难当头。有一次警报响起,刘文典与大伙一道跑出校园,突然想起陈寅恪,于是跑回去找到视力不佳的陈寅恪,架起他就向外跑,一边跑一边喊:“保存国粹要紧!”跑出一段路,赫然发现沈从文也在人群里,刘文典便上前呵斥道:“陈先生跑是为了保存国粹,我跑是为了保存《庄子》。可是你什么用都没有,跑什么啊?”
传闻未必真确,据说刘文典与沈从文其实关系不错,可是广泛流传这件事本身就说明,传闻有着深厚的群众心理基础。大众未必都通读过《庄子》,也未必每个人都搞得清楚国粹派与新文化运动之间的恩恩怨怨,但大学者们的真本事、真性情和家国情怀,却永远能打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在高等教育日趋普及的今天,这份仰慕是西南联大神话的根基,也是《无问西东》在争奇斗艳的商业片大潮中,引爆票房与口碑的重要原因。
《无问西东》摄制于2012年,是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献礼片,却因为各种原因延宕六年才得以上映,活生生从清华百年校庆拖到了北大建校120周年。导演李芳芳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后来进入纽约大学攻读电影,算是李安的师妹。再加上当年曾与北大、清华共组西南联大的南开大学,《无问西东》的背后,确实有几大高等学府的深厚文化和人脉资源作为支撑,难怪有一份独特的文人气质。
2
作为云南土著、学术男和狗血影迷,《无问西东》有几个亮点很打动我。首先是对抗战期间西南联大的境况有细致的展现,这种展现不是局限在几个知识分子的趣事轶闻,而是对衣食住行和精神风貌的整体呈现。
街头用云南方言叫卖的小吃、红土机场上碌地的石碾、铁皮屋檐下的听雨和松林间弦歌不辍的师生,都是以往影视作品中罕见的生动影像,而那澄澈饱和的色调让我毫不怀疑,摄影曹郁肯定参考了上世纪40年代拍摄飞虎队队员的彩色照片。这种浓烈饱满的色彩与其他三段形成鲜明对比,却最传神地刻画出了那个激情洋溢的年代。
其次是那个老昆明城的全景镜头,与《卧虎藏龙》中俯瞰老北京城的镜头同样让人激动。在特效日趋普及的时代,这种镜头技术上并不困难,难在有心。
众所周知,清华是建国后政治风暴的重灾区之一,影片的第三个故事对于这段痛史也有展现。私心猜测,审查中遇到的麻烦多半与此有关。无论在过审中被动了多少剪刀,主创的这份勇气依然让我欣赏。
更可贵的是,影片对那段历史的反映并不是非黑即白——政治审查、检举揭发和私刑拷打的同时,依旧有人在为国防事业默默奉献,依然有人在舍生忘死志愿支边。这对今天动不动念叨“坏人变老了”的年轻一代来说,多少能纠正一些刻板印象,还原一点历史真相。
《无问西东》有一股刚烈的贵族气息,这是它吸引许多观众的特质。
“三代五将”的沈家见惯了荣华富贵,却依然无法阻止沈光耀投笔从戎。王力宏挺拔的身板和米雪凄美的面庞,妥妥地给广大民国粉奉上一份精美的想象。雪地里身着棉袍的小提琴手,日新堂上中西合璧的学者群像,柔光镜里的这些画面滤掉了北洋时代的粗糙和残酷,留下的是供人仰望的精神图腾。
这份刚强在第三个故事中达到了顶峰,王敏佳被批斗时高昂的头颅和师母向井中决绝的一跳——这些纯粹的人物说来简单,静心想想,却已经很久没有在中国银幕上出现过了。哪怕是同样回望民国的“新文人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心机、世故和拧巴不知何时已经成了中国电影形象的主流,而观众所渴望的,无论称其为鸡汤还是正能量,始终都是待满足的一块市场。
在电影中,章子怡扮演王敏佳。
基于以上,说《无问西东》是一部有文人使命感,有抱负、有追求的电影,而非敷衍应景的校庆主旋律,应该不算过誉。
3
但是,《无问西东》的遗憾也非常明显,我们没法避而不谈。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是清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学堂”在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学校”又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读过何炳棣先生的《读史阅世六十年》的人会知道,它原先是一所文理兼备的综合性大学,学生多来自上层阶级子弟,风气亲美而保守。建国之后,因为国家建设的需要,清华大学逐渐转变成一所以理工科著称的高校,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重新恢复了文史和社会科学院系。得益于深厚的学术和政治背景,从这个“红色工程师的摇篮”里走出的不仅仅有各类专业人才,也包括了几代和数以百计的省部级以上干部。可以想见,要在短短100多分钟的时间里,展现如此风云变幻而又光辉灿烂的历史,无疑难度极大。
影片为了展现四个时代清华人的精神风貌,别出心裁地采用了四段式剧情。多线叙事、分段式剧情在影史上有众多先例可循,最有名的自然是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推动摇篮的手推动世界”堪称蒙太奇经典,沃卓斯基姐妹的《云图》显然也有致敬前人的野心,虽然当年口碑不高,但最后的长段交叉剪辑却叫人难以忘怀。相比而言,《无问西东》的剧情和叙事却都是问题多多。
影片的四段故事,貌似都在讲人生选择,第二和第三个故事相对完整,矛盾尖锐,人物突出,因此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而一头一尾的两个故事却实在是直白到无聊。
吴岭澜同学听了场泰戈尔的演讲,目睹了本门一众前辈渊渟岳峙的高手风范,从此励志向学。这话说起来自然并无不妥,但戏剧冲突何在?内心矛盾的影像化表现何在?我们却完全看不到,甚至也看不到任何人性的丰富和细节,那么这样一个故事就变成了只有主题和意义,却没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影片中,吴岭澜聆听泰戈尔的演讲
张震主演的现代故事,其实是借商业背景讲了办公室政治和公益助人两条线索,但两条故事线的矛盾设置都没有紧迫感,矛盾的解决更是近乎儿戏。伟大的作品总要试炼人心,深入灵魂方能激发共情,而当剧情变得如此浅白,难怪即便是大帅哥张震也无法凭这个角色给人留下任何印象。
除了部分故事过于直白,《无问西东》的叙事手法更不令人乐观。好的影片可以在千头万绪的故事中跳跃自如,甚至倒叙、插叙都无不妥贴,那是因为将故事的情结、意象和主题完全揉碎吃透了的缘故。而《无问西东》的四个故事基本上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剪辑时完全没有情绪、道具和故事上的逻辑联系,让人十分摸不着头脑,更别说累积情绪,激发强大共鸣了。
对比一下《玫瑰人生》《千年女优》和《敦刻尔克》等以剪辑带动叙事的成功之作,本片的缺憾显而易见。尤其是过于精巧工整的《敦刻尔克》,我觉得诺兰的风格其实更符合清华理工男给人的一贯印象。
这种缺憾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缺乏电影特有的美感。演员是漂亮的,摄影是优美的,服道化都是认真的,但就是无法把你吸引进去。最后靠着牺牲、念白和文化底蕴硬煽起来的高潮,或许能打动很多人,但无论如何不是一部真正的巨作应有的境界——几代学人的坚守,两大阵营的撕裂,历次政治运动的洗礼,百年来屡次转型的阵痛,如果只是被拍成一部“致青春”级别的“珍惜你自己”的话,终究是过于轻巧了。
当然,如果清华大学拍这部电影的意图只是招生广告,以及新生入学教育的话,那目的显然已经达到了。但对于不满足于影片中所表现的清华历史的读者,可以去看看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安舟笔下的清华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