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那么努力,还是一败涂地
作者:Jenny乔(富书签约作者),来源:富书(ID:kolfrc),转载请加fushulf
越是优秀的人,越懂得处理自己的无能
01
最近,看了一期《这!就是街舞》,有一幕印象特别深,一次排练中,需要一个高难度动作,手脚配合一起动。
选手们想看世界级街舞比赛总冠军韩宇做一次,他赶紧求救:
这个我不会做,真的还没练好。
一旁的易烊千玺云淡风轻地来了一句,那我试试,练一遍就成了,全场惊艳。
给朋友看了这段表演,她一脸不屑地说:“你要练上12年,你也能行。”
都说一个人要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可我觉得,有时候,一个人无论多努力,也不可能毫不费力,因为根本不是那块料。
这么多年,我见过无数喜欢唱歌的人,努力半生,还是五音不全。可有些人,分分钟就能当歌神。
果不其然,看了易烊千玺的成长纪录片《少年成名,如何成人》,听了他的一段独白,发现了真相。
他说:
跟别的小孩一块上课,别的小孩做不到的,我做得到,感觉比别的小孩学得快,也学得更到位一些。
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选择比努力重要。
可很多人不明白,总是喜欢跟自己的短板死磕。
02
这个时代,每个人就很焦虑,一听说技不如人,内心总是特别动荡。
于是,脑子一热,想尽办法,迎头赶上,把努力当成对自己负责。
从小到大,总有人告诉你,要刻意练习,把任务拆分,不断重复练习,坚持下来,你就能解锁任意技能。
也总有人告诉你一万小时定律说,如果你能在一件事或某个领域里投入一万个小时,你就能成为专家。
仿佛努力可以无所不能。可是如果真的光努力就有用,这个世界可能再也不会有穷人了。
我上高中的时候,有个学霸,当年高考全市理科状元。
大学实习期间为了锻炼沟通能力,性格内向不善言语的他选了某公司的销售岗来挑战自己,想着年轻就要多学习,长本领补弱点。
勤能补拙,他也想像那些销售老司机一样拥有高超说话技巧、灵活的交际方式和高情商。
所以不停地看书,报班,把沟通技巧烂熟于心。
一番努力过后发现道理都懂,实践中还是“面对客户没话术,面对领导没措辞,面对同事没言语,面对朋友没话题。”
创造套路的是别人,自己拿着现成的都套不上。
“从小到大我头一次发现自己这么没用。”一次找我来倒苦水,我也没见过他这么狼狈的样子。
不难理解,越是从小到大都优秀的人,越好强上进,总想攻克每一个弱点难点。
可他不明白,弱点本来就不是用来克服的,是来接受的。
我的老同学除了不擅长说话,动脑动手能力都极强,而且有韧劲,也很自律。
最后就业他去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埋头做了技术岗。
这几年越做越顺,对行业技术都有了很深的了解,颇有心得,也有很多好的创意和想法。
不少人说,做技术终有一天会被更年轻的人代替。
他却有“公司以后会越来越离不开我”的自信。
03
从小一直被教育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不能偏科,除了外语要溜母语要精之外,数学作为理工科基础也成了必修课。
不少孩子从小娱乐时间交给了奥数班。不少理工专业的大学生被高数挂科的恐惧支配。
可是,我总觉得我们的教育里恰恰缺少了一种——忽略短板,发展长板的教育。
乔纳森·艾弗很多人不知道,但说起苹果首席设计师,这个称呼就能让你五体投地。
乔纳森·艾弗
乔纳森·艾弗上大学的时候就发现,电脑是个好东西,而且在人们生活里占据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可他不擅长数学,对科技更是一窍不通,但他有自己的强项:设计。
当时,很多人都不觉得,计算机和美有什么关系。
在人们的观念里,计算机不就是能用就行了。
可乔纳森运用了他与生俱来的审美,打败了IBM ThinkPad的设计师萨帕,以及几位卓越的建筑师、汽车设计师,成了乔布斯手下的超级设计明星。
后来苹果诸多著名产品--iPhone 5s、iPhone 6、Apple Watch都是由乔纳森带领的设计团队操刀,而苹果新品介绍视频里,也总能看见乔纳森温和、淡定的英国腔调。
有个经典的木桶原理,说的是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
于是,每个人都恨不得补齐自己身上每一块短板,生怕“漏水”。
可你不能否认,这个世界就是有天才这回事儿。
拼命和自己的短板较劲,不是努力,也不是勤奋,而是无用功。
于是,才有那么多人越努力越焦虑。
04
实际上,经典的木桶理论已经过时了。现在理性的是反木桶理论,也就是,木桶最长的一根木板决定了其特色与优势,在一个小范围内成为制高点。
核心是教人们扬长避短。这不是偷懒,而是要取长补短。
这个时代分工越来越细分化,把木桶倾斜,最长板满足需求就是理想型人才,你的短板自有别人来补。
可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是喜欢跟自己的短板较劲。于是乎越努力,越焦虑。
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人这辈子最大的智慧就是懂得区分哪些是自己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能改变的。
就像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说的:“你要学会把时间花在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上,然后接纳那些你永远无法改变的。”
越优秀的人,越懂得处理自己的无能。
从心理学上说,一个人心里越平衡,采取的自我防御越少,社会适应能力也就越强。
可是,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太容易把注意力放在“别人的事”上,而疏于了自己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
在无处不在的对比里,心理失衡,心态崩盘,囿于焦虑。
可说实话,拿自己的短板和人家的长板死磕,不是勇敢,是蠢。
很多人的失败并不是不努力,而是不够了解自己,不愿意承认自身的局限。
“不同”不意味“不对”,更不意味着失败。
不是所有努力都会成功,因为有些事,你真的不适合。
且不说需要消耗多少细胞,就算你你真的做成了,也会感到身心俱疲。这种不叫成功,叫自虐。
真正成功的人,懂得发展长板,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高的收益,找到属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把天赋发挥到极致,才是明智之举。
PS.
作者简介:Jenny乔,富书签约作者,冷眼看热闹,深度谈人生,你笨算我输。本文首发富书(ID:kolfrc),百万新中产生活认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