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金钱和快乐的真实关系是什么
人活在这个世界的时间,是有限的。
怎么花费我们的时间去度过人生?
这一直就是一个需要被意识和被回答的问题。
关于金钱、时间、快乐的真相,这是一篇值得一读,引发思考,甚至改变你人生的文章。
怎样才能不浪费我们的人生?
壹心理创作者 | 周小宽
01
“哪怕我就是在虚掷光阴”
“你有这样做的权力吗?”
今天的文章,需要先提到一个大家都认识的人,窦唯。
作为王菲前夫的窦唯,曾经是中国摇滚乐最耀眼的一道光芒。
他创造过中国摇滚的里程碑,他是年少时的颜值再加上音乐才华令天后痴迷的男人。
不再和天后一起生活的日子,他淡出了大家的视线。
再过了很多年,一张他搭地铁被偷拍的照片,重新让他回到人们视野。
这次一边倒的评价如潮水一般:
总结起来那意思就是集体感慨:“你好歹也是王菲的前夫,曾经的明星,怎么现在发福颓废这幅尊容出入搭着地铁,真是潦倒落魄。”
但是窦唯呢?他该干嘛干嘛。
他再度被拍到是在一家面馆还是那幅“不体面”的打扮正投入地独自吃着面条。
既没有改变外出的形象、也没有改变出入的场合、也没有什么陪伴的朋友 ——
他看起来经过了那次地铁偷拍事件,并没有任何反应和改变,还是照旧按照自己的节奏过着自己的人生。
这一次终于有另一种舆论的声音响起——“窦唯淡泊名利,简单安静是人家的境界,他就是在过他一直想要的生活”。
到今年十月,窦唯突然发了一首新歌《重返魔域》。舆论懵逼了,窦唯这是什么节奏?
说你落魄,你不回应;说你看破红尘,你也不回应;然后你突然说发新歌就发新歌了。说好的落魄和淡泊呢?
看完这一段别人的故事,你有没有发现,窦唯是活在自己的时间表里面的?
总结他的生活其实就是,他一直按照自己的方式毫无顾虑地支配着自己的时间。
他可以把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任何事情上,不一定是积极进取地在自己的音乐事业投入时间,也不一定是作为明星要多露脸多宣传多出作品,也不一定是要广交朋友积累人脉。
“我想虚掷光阴就虚掷光阴、我想不再忙于蒸蒸日上的事业就停下来颓废一段时间、我想好好干点什么的时候我再去好好干点什么,
最重要的是,我不担心我这样的浪费会损失多少金钱和错过多少赚取更多金钱的机会。”
—— 这样的人算不算有钱人?
如果有钱用一个单一的数字标准去定义,那我想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标准,但是不用问也知道,这个数字肯定不小。
据说在一线城市,“财务自由”的资产值必须要上亿了。
但是,像窦唯这样,不是特别有钱,资产不一定上亿也能够放弃很多赚钱的机会,他可以搭地铁、吃面馆、过相对简单的生活、降低对物质的欲望,然后将大量的时间用于个人自由的选择,颓废着、闲散着、沉寂着,
即使没有上亿资产达到所谓“财务自由”,但他已经拥有了制定自己的时间表,自主分配自己生命时间的自由。
02
“大部分人的时间都被控制了”
你有自己的时间分配表吗?
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拥有财务自由是个相对遥远的目标。
但是制定自己的时间表,拥有花费自己时间的自由,则是可以通过觉察自我、改变认知、做出取舍来实现的。
之所以以窦唯举例来探讨我们如何花费时间,是因为他的身上有很多人天然不认同的一面 ——
浪费时间无所事事的态度,不趁着好的事业基础去积极进取追求更大的成功的态度,可以如此安心地任由时间流逝的态度。
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态度。
但是活出自己,就是需要一点与众不同的思维。
我不是倡导大家无所事事去虚度光阴,只是借用一个人的故事,让大家看到,其实我们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时间是拥有支配权的。
我们不能一直活在别人或多数人对于时间和金钱的固有经验里,不加以思考判断,遗忘了我们本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
很多人其实被金钱或成就控制住了自我以及自我的全部时间,而不自知。
大多数人,如果被问到最大的人生愿望,恐怕第一个想法还是获得幸福快乐的人生。
成功、金钱、社会认同,都是可能用来组成幸福快乐人生的元素。
但是如果一个人不依赖于很多成功、很多金钱、很多社会认同就能拥有幸福,那么就应该把时间更多地花在真正会让他产生幸福感的事情上。
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窦唯的选择,就很好理解了。
他只是做了让他自己觉得快乐的事情。
如果将时间用在“有限度地浪费”比用在“积极地搞事业”上更令他觉得舒适和快乐,那为什么不呢?
负担自己的生活,对家人尽到基本的照顾责任,这是一条底线。在这条底线之上,我们就要留意,我们对待我们生命时间的分配,是如何进行的。
你有自己的时间分配表吗?
这个时间分配表体现的是你自己的想法,还是他人的想法?
你花了所有时间投入到赚钱或者其他某一件事里面,这种时间分配方式,是为了什么?
你的金钱是为了让你赢得更多自由时间,可以去做你喜欢的事情,还是你的时间其实已经完全被“我必须要有越来越多的金钱”“我必须取得更大更多的成功”这种想法控制?
如果你的人生目标,真的是为了让自己活得快乐,那么你就需要回到这个目标本身,去制定你自己的时间分配表。
不是说每个人都要活得像窦唯才能快乐。
但是一个没有用自主的思维去制定时间分配表的人,也许会拥有很多,但很难真正快乐。
03
时间、金钱、快乐的关系真相是什么?
很多人,花了大把时间甚至全部时间去追逐金钱和成功,并期望因此获得快乐,即使是待在不喜欢的环境、不喜欢的岗位、不认同的人身边。
这个公式是成立的吗?还是我们没有加以思考就继承的“别人的经验”?
同是这个公号的读者,你可能也曾读过『心理0时差』周刊中一项耐人寻味的心理实验:
来自哈佛大学商学院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者们做了一个研究,调查问卷被来自美国、加拿大、丹麦、荷兰等国逾6000人填写,他们只需要回答两个问题:
“你们每个月大概花多少钱来给自己争取更多空余时间?”
“你们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状况满意吗?”
实验显示:越是肯花钱为自己买来更多空余时间的人,越是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感到满意。
有趣的是后面还有一项跟踪实验。研究者随机邀请了60位参与者,在两个周末,分别给他们$80美金,要求是:
第一周,你们花$40,雇别人为自己做事、为自己买来更多空余时间。
第二周,你们同样花掉$40,但这一次是为自己买一些物品。
结果是,同样是四十美金,这60个人第一周的快乐指数大大超过第二周。
也就是说,在金钱和时间的选择上,愿意放弃金钱来为自己赢得属于自己的空余时间的人,对生活更满意。
而第二个实验其实是在这个基础上说明了这样的道理:
如果你同样是工作五天的40个小时赚取2000元,那么你拿这2000元买东西的快乐,远远小于你用这2000元雇一个人替自己做事,而自己拥有了40个小时的空余时间的快乐。
也就是说,如果纯粹从赚钱购置东西的角度,你还不如不要花那么多时间去加班挣钱。
空余时间多一些的快乐,会大于你买到更多的东西的快乐。
比如窦唯,相比更多的金钱和名气,购买奢侈品、房子、车子等东西,他更看重自我的感觉、喜好和节奏。
“我想休息时就休息,想沉寂时就沉寂,想表现颓废时就表现颓废。”
他享受这种自由,那么花更多的时间休息,花更少的时间工作,随性随心地安排,就是更适合他这个个体的时间分配方式。
再比如我有个朋友生了两个孩子,她是职业女性,月收入8000元。但是她愿意拿出5000元请一个住家阿姨,在二娃上幼儿园之前持续三年的时间,为自己赢得一些私人空间。
她家老人不理解这种消费观,“阿姨的工资就是你的一大半,那你干脆辞职带娃好了!”
但是这个朋友说:“可以持续保持工作的状态,能够有精力和体力陪伴孩子玩耍读书,还能拥有一些自己外出的时间,我需要一个全职住家阿姨来帮助我。为此我想过这笔投入,三年一共是18万元。”
也许18万省下来还可以做点理财或者再存多一些还能在郊区再凑够一套房的首付,18万如果好好利用会变成更多的钱,
“可是相比这些,我觉得我这三年的心情才是最重要的!”
关键是,你能不能为自己做出判断和选择。
还是你从来只把自己当做一个赚取金钱、通往成就的工具,而不曾考虑过,其实你的时间是很昂贵的,其实金钱和成就也是为你的人生服务的。
如果关于我们的真相是——有权力支配自己的时间其实可以给人带来更多快乐的话,那么花钱或者少赚一些钱,又如何呢?
所以,大家开始对于窦唯的嘲笑,仔细品味其实可以感受到其中隐隐的嫉妒。
嫉妒这个人,竟然可以这样去浪费自己的时间。
04
把控自己的时间、其实才是把控人生
窦唯的人生在很多人看来,也许本该更辉煌些,但是那毕竟是别人的期待罢了。
他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相比很多受制于他人的眼光的人,像陀螺一样不断旋转无法停歇的人。
他其实一个更能把控自己人生的人,也就是说他将自己生命的时间,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而没有被他人或外在标准控制。
从一个人对待金钱和时间的态度,就可以判断出,金钱是在为他所用,还是他被金钱捆绑?是他在控制人生,还是他被什么控制。
你的心愿比如某个目标的成功,真正符合你对理想生活的想象吗?,还是说,你被成功捆绑?
婚姻,是你所想要的爱情的归宿、理想的两性关系的状态,还是你被婚姻这个目标捆绑?
搞清楚了以上问题,你才可能知道,你的时间应该花在哪里,可以为你带来真正的幸福。
就算你不知道你的幸福究竟在何处,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是 ——
把时间花在不断追逐金钱、并不符合你理想生活愿景的那种成功、过给外人看的形式婚姻,这种时间的分配方式,很难让你相信你善用了你生命的时间。
到人生的后半段,当你的时间越来越少,没有善用自己有限的生命时间的人,会非常遗憾。
我们的大脑很容易犯一些经验性的错误,我们很容易将别人认为的好,就当做是适用于自己的好,而不进行思考,不放在自己这个独立个体的背景下,去做全方位的考虑。
从来不做这种思考的人,并不是真正拥有自我的人。
从来不做这种思考的人,也不会根据自己的内心和感受,来分配自己的时间。
05
写在最后
关于改变,我写过一些这样的文章,不要被房子捆绑我们的人生,不要自我设限、要勇于面对改变带来的不适和恐惧,学习独立思维。
其实这些文章都是在阐述这样一件事:
你要清空你大脑当中别人塞入的杂音和背景音,去倾听什么才是你自己真正的愿望。
如果没有弄清自己真正想要的,而拼尽全力去争取,那么你努力达成的那个点,最终,也难以让你满意。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
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无法得到我们想要的,以及,得到了。
愿你不成为这样的人。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