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分」023,近日最新

01-01 生活常识 投稿:用情深至到无情
分「分」023,近日最新

事分,◆職分;名分;身分。○[唐][元稹]《敘奏》:“經制度,明利害,區邪正,辨嫌惑,存之則事分著,去之則是非泯。”○[宋][王禹偁]《官舍書懷呈羅思純》:“同年事分幾般同,墨綬逶迤一郡中。”○[宋][洪邁]《容齋四筆‧輕浮稱謂》:“至於當他人父兄尊長之前,語及其子孫甥婿,亦云‘某丈’。或妄稱宰相執政貴人之字。皆大不識事分者,習慣以然,元非簡傲也。”

日分,◆日子;日期。○《新編五代史平話‧梁史上》:“﹝[黃巢]﹞來到[長安],討一個店舍歇泊。明日到試院前打探試日分,到試場左側已知得日分了。”

區分(区分),◆I劃分;區別。○《晉書‧摯虞傳》:“又撰古文章,類聚區分為三十卷,名《流別集》。”○[唐][呂岩]《七言》詩之七:“九鼎烹煎九轉砂,區分時節更無差。”○[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二》:“經史子集,區分為四。九流百氏,咸類附焉。”○[魯迅]《華蓋集‧忽然想到》:“這和古代暴君得滅族得意見,有什麼區分!”◆II處理,處置。○《梁書‧羊侃傳》:“時[景]([侯景])既卒至,百姓競入,公私混亂,無復次第。○[侃]乃區分防擬,皆以宗室間之。”○[宋][蘇軾]《奏巡鋪鄭永崇舉覺不當乞差曉事使臣交替》:“本院依法區分。其巡鋪內臣並來簾前告屬,堅要放免,本院亦不敢依隨。”○《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包龍圖斷白虎精傳》:“君王說與[包丞相],大蟲意惡怎區分。”○《再生緣》第十七回:“日久年深難混過,怕只怕,一時露出怎區分。”

活分,◆活命得權利。○《三國志‧魏志‧鮑勛傳》:“[勛]無活分,而汝等敢縱之!”

公分,◆1.也稱“厘米”。公制長度單位。一百公分等於一公尺。◆2.也稱“克”。公制重量或質量單位。一千公分等於一公斤。

分事,◆猶職分。○《墨子‧非樂上》:“王公大人,蚤朝晏退,聽獄治政,此其分事也;士君子竭股肱之力,亶其思慮之智,內治官府,外收斂關市山林澤梁之利,以實倉廩府庫,此其分事也;農夫蚤出暮入,耕稼樹藝,多聚叔粟,此其分事也。”

分日,◆1.半日。○《司馬法‧嚴位》:“凡戰,三軍之戒,無過三日,一卒之警,無過分日。”◆2.猶逐日。○[唐][王維]《寒食城東即事》詩:“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

分力,◆物理學名詞。幾個力對物體得作用和另外一個力對相同物體得作用效果相同時,這幾個力就是那一個力得分力。

分居,◆1.分別居住。○[南朝][梁][江淹]《娼婦自悲賦》:“度九冬而廓處,遙十秋以分居。”○《廿載繁華夢》第二八回:“雖分居各處,[周庸祐]也水車似得腳蹤兒不時來往。”○[鄧小平]《關於科學和教育工作得幾點意見》:“對於那些與愛人分居兩地得業務骨幹,要優先把他們得家搬來。”◆2.分析家產,各自過活。○[老舍]《四世同堂》四六:“我們哥兒倆分居另過,誰也不管誰得事。”○[老舍]《黑白李》:“因為要分居,所以和老二吵,借題發揮?”

分家,◆1.親屬析產,分居各自過活。○《紅樓夢》第壹○五回:“回王爺:[賈赦]、[賈政]並未分家……不得不盡行查抄。”○[吳組緗]《山洪》二四:“在開戰以前,他們弟兄就已經分家,各起鍋灶。”○[管樺]《清風店》二:“[王德貴]早在二十年前就同他叔伯二叔[王福]分家另過了。”◆2.彼此分離,各行其是。○[馮玉祥]《我得生活‧武穴停兵》:“到後來,[馮國璋]藉口檢看軍隊,特意南下,要和[李純]等商議[直][皖]系分家。”○[柳亞子]《南社紀略‧我和南社得關係》:“但舊南社得舊朋友,除了少數先我覺悟得外,其餘抱着十八世紀遺老式得頭腦,反對新文化得竟居大多數。那末,我們就不能不和他們分家,另行組織,和一般新朋友攜手合作起來,這新南社便應運而生,呱呱墮地了。”徐鑄成《報海舊聞‧<大公報>三“巨頭”》:“等到[張季鸞]先後領導[漢口]版及[重慶]版後,《大公報》顯然已變相分家了。”

分分,◆怨恨。分,通“忿”。○《呂氏春秋‧慎大》:“[桀]為無道,暴戾頑貪,天下顫恐而患之。言者不同,紛紛分分,其情難得。”○[高誘]注:“分分,恐恨也。”○[俞樾]《諸子平議‧呂氏春秋二》:“分分,當作忿忿。”一說此“分”假為“混”,“混混”,亦殽亂義。見[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慎大》。◆犹纷纷。形容多而乱。○《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雙弓背射分分中,暗地唯聞落馬聲。”

分道,◆1.謂分走不同得道路。○《漢書‧常惠傳》:“於是[漢]大發十五萬騎,五將軍分道出。”○[唐][韓愈]《京尹不臺參答友人書》:“赤令尚與中丞分道而行,何況京尹。”◆2.猶分界。○[明][胡應麟]《詩藪‧近體中》:“[錢]才遠不及[劉],然其詩尚有盛[唐]遺響,[劉]即自成中[唐]與盛[唐]分道矣。”

分北,◆分離。北,通“背”。○《書‧舜典》:“分北[三苗]。”○[孔]傳:“分北,流之不令相從。”○[孔穎達]疏:“北,背也,善留惡去,使分背也。”◆补证条目■分离。○宋杨无咎《於中好》词:“無情有恨重分北,也撩得、雙眉蹙。”

分白,◆分明。○《韓非子‧制分》:“務不與事相得,則法安得無失?而刑安得無煩?是以賞罰擾亂,邦道差誤,刑賞之不分白也。”

出分,◆富有人家分一些財產給兒子,使其自立門戶。○《資治通鑒‧漢文帝六年》:“[秦]人家富子壯則出分;家貧子壯則出贅。”○[清][方苞]《仁和湯氏義田記》:“自[秦]人子壯出分,後世沿以為俗;期之兄弟,能不異居與財者,鮮矣。”◆补证条目■富有人家分一些财产给儿子,使其自立门户。○汉贾谊《新书·时变》:“秦人有子,家富子壯則出分,家貧子壯則出贅。”

常分,◆1.定分。○[三國][魏][王弼]《周易略例》:“故位無常分,事無常所,非可以陰陽定也。”○《三國志‧魏志‧劉廙傳》:“初以尊卑有踰,禮之常分也。”○[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終制》:“死者,人之常分,不可免也。”◆2.本分。○[宋][李綱]《論宣撫職事札子》:“見危致命,臣之常分,亦無足道。”

才分,◆才能;天資。○《三國志‧魏志‧楊俊傳》:“[俊]雖並論[文帝]、[臨菑]才分所長,不適有所據當,然稱[臨菑]猶美,[文帝]常以恨之。”○[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附會》:“才分不同,思緒各異。”○[宋][蘇軾]《湖州謝上表》:“非不欲痛自激昂,少酬恩造,而才分所局,有過無功。”○[王國維]《人間詞話》卷下:“[梅溪]、[夢窗]、[玉田]、[草窗]、[西麓]諸家,詞雖不同,然同失之膚淺,雖時代使然,亦其才分有限也。”

不分,◆I不分散。○[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結構》:“作傳奇者,能以頭緒忌繁四字,刻刻關心,則思路不分,文情專一。”◆2.不分別,不分辨。[和谷岩]《茶花艷》八:“不要一出事就不分青紅皂白得狠抓,那樣難免會出問題得。”◆II不服氣;不平。○《南齊書‧王僧虔傳》:“[庾征西][翼]書,少時與[右軍]齊名,[右軍]後進,[庾]猶不分。”○[宋][梅堯臣]《龍柏》詩:“苦練不分顏色近,紫荊未甘開謝遲。”○[古直]《雜感寄楚傖一廠》詩:“蓴鱸不分因秋起,塊壘生憎借酒澆。”◆2.不料。[唐][陳陶]《水調詞》之二:“容華不分隨年去,獨有妝樓明鏡知。”○[明][湯顯祖]《牡丹亭‧移鎮》:“天下事,鬢邊愁,付東流。不分吾家小[杜],清時醉夢[揚州]。”○[清][朱彝尊]《詠古》詩之一:“[漢皇]將將屈群雄,心許[淮陰]國士風。不分後來輸[絳],[灌],名高一十八元功。”◆■补义条目■(—fèn)■犹不忍。○唐储光羲《同张侍御宴北楼》诗:“不分開襟悲楚奏,願言吹笛退胡兵。”○唐李白《白头吟》诗之一:“寧同萬死碎綺翼,不分雲間兩分張。”■一本作“不忍-不忍”。

筆分(笔分),◆寫作得天資秉賦。○[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四:“[漢舒]自是作手,惜其享年不永,未盡所長。其筆分甚高。”

本分,◆1.根據一定得名分。○《荀子‧非相》:“小辯不如見端,見端不如見本分。”○[楊倞]注:“分,上下貴賤之分。”○[王先謙]集解引[王引之]曰:“‘本分’上本無‘見’字。此涉上兩‘見端’而衍。本分者,本其一定之分也。”◆2.本人得身分地位。○[南朝][陳]徐陵《答諸求官人書》:“所見諸君,多踰本分,猶言太屈,未喻高懷。”○《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卜喬]﹞平昔是個游手游食,不守本分,慣喫白食,用白錢得主兒。”○[葉紫]《楊七公公過年》:“他總覺得,兒子有許多地方,得確是那個、那個了一點得。不太肯守本份。”◆3.安分守己。○《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這[張主管]是個本分之人,況又是個孝順得,聽見娘說,便不往舖裏去。”○[元][張養浩]《山坡羊》曲:“本分世間為第壹,休使見識,乾圖甚得。”○《水滸傳》第二四回:“[武松]道:‘家兄從來本分,不似[武二]撒潑。’”[曹禺]《雷雨》第壹幕:“媽是個本分人,念過書得,講臉,捨不得把自己得女兒叫人家使喚。”○[沙汀]《淘金記》二:“他想提醒大家,他不僅是個老爺,還是個道地得袍哥大爺,任何提勁撒野得話,他也是在行得,並不比別得人本份。”◆4.本身分內得。○[宋][王讜]《唐語林‧政事上》:“[劉棲楚]為京兆尹,常語縣官曰:‘諸公各自了本分公事。’”○《古今小說‧葛令公生遣弄珠兒》:“令公笑道:‘為將者出師破賊,自是本分常事,何足為喜?’”◆5.指本身分內得事。○[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摺:“他口叫道:‘我自有妻,我是[崔相國]家女婿。’那尚書有權勢氣象,那裏聽,只管拖將入去了。這個卻纔便是他本分,出於無奈。”○[葉聖陶]《倪煥之》十七:“這樣想時,[煥之]覺得對於職務上毫無遺憾,自己得本分只是繼續努力。”◆6.猶本來。○[元][張壽卿]《紅梨花》第二摺:“本分天然白雪香,誰知今日卻濃粧。”

白分,◆亦稱“白半”。亦稱“白月”。◆古[印度]曆法。指陰曆每月得上半月。○[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月盈至滿,謂之白分,月虧至晦,謂之黑分。”○[宋][永亨]《搜采异聞錄》卷二:“日在月前,行至十五日,俱足圓滿,是名白半。”○[清][錢謙益]《覺浪和上輓詞》之一:“莫道三生隔眉宇,琉璃白月自分明。”○[錢曾]注:“禪家以初一至十五日為白月,十六至大盡為黑月。”

八分公,◆[清]宗室封爵名號。○[清]宗室封爵凡十二等。親王、郡王、貝勒、貝子以上皆入八分,稱“八分公”。鎮國公、輔國公,有入八分者,有不入八分者。入八分者,與親王、郡王、貝子、貝勒朝會禮遇同。參閱《清會典‧事例二‧宗人府》、《清史稿‧職官志一》。

八分,◆1.[漢]字書體名。字體似隸而體勢多波磔。相傳為[秦]時[上谷]人[王次仲]所造。關於八分得命名,歷來說法不一,或以為二分似隸,八分似篆,故稱八分;或以為[漢]隸得波折,向左右分開,“漸若八字分散”,故名八分。見[唐][張懷瓘]《書斷上》。近人以為八分非定名,[漢]隸為小篆得八分,小篆為大篆得八分,今隸為[漢]隸得八分。○[唐][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陳倉]石鼓又已訛,小大二篆生八分。”○[唐][韓愈]《醉贈張秘書》詩:“[阿買]不識字,頗知書八分。”○[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鐵蟾]聰明絕特,善詩歌,又工八分。”參閱[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分變》。2.[清]宗室封爵名。○[清太祖][天命]年間,立八個和碩(滿語,部落)貝勒(爵號),共議朝政,各置官屬,賞賜相等,稱為八分。後定宗室封爵十四等,自貝子以上六等皆入八分,[鎮國公]、[輔國公]有入八分與不入八分之別。見《清會典‧事例二‧宗人府》。

标签: # 八分 # 本分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