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间有天堂,一定是云南的模样
去大理郝云 - 心花路放 电影原声带
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发光
王小波特别喜欢罗素的一句话:“参差多态,乃幸福之源。” 他认为幸福应该建立在让大家都按照自己的形态活着,而不是被生活同质化,做同样的事,做同样的动作,说同样的话。
如今的繁华都市,大都是一个模子,高楼林立,心灵何处安放?而云南却大不相同,每个人来到这里,都会发光。
图片|《七彩云南》视频截图
走在云南街头,即使他说的话你听不懂,他吃你没吃过的食物,穿着你从来不穿的衣服,但你们都是兄弟。走进一家快餐馆,不必讶异于平民、官员、富豪和乞丐坐在一起吃饭。
图片|《七彩云南》视频截图
在云南,草可以乱长,人可以活得自在。你可以在云南的小城晒太阳,在路边坐上一整天,碰不到一个熟人;那些来到昆明打工的彝族小伙子,晚上依旧会按照他们的方式来跳舞。
追求属于自己的不一样,就是生活的乐趣。
图片|《七彩云南》视频截图
图片|shalom-摄
越本真,越快乐
云南诗人于坚说:“云南是一个存在主义的地方,存在主义是云南最根本的、最本质的哲学。”就像云南话说的,你怎么“好在”你去在,你怎么好活你去活。
有人说,云南的生活散漫而落后,有机会不争,有钱不挣。但云南最了不起的地方,恰恰是他不怕落后,也从来不觉得是落后。在他们眼里,第一要位是生活,要美,要爱。
图片|《七彩云南》视频截图
20年代昆明工商界有一份文件称:“窃人生最关紧要之事莫为衣、食、住三者;天下最伤情之事,亦莫如生活被人剥夺”。昆明人的人生三大事是“烤太阳、吃茶、冲壳子 (聊天)”。怪不得于坚说:“整个云南就不知道什么是战争,这就是一个古往今来唱歌跳舞的地方。”
其实,诗意不在远方,诗意恰恰源于对生活的本真,是否认真对待生活。很多人物质上高度发达,依旧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图片|《七彩云南》视频截图
海子曾对质朴、单纯而自由的生活有无限向往,他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喂马劈柴、关心粮食、筑房朝海、等待花开,这些对美好生活向往,就是平凡的日常。
图片|《七彩云南》视频截图
图片|安一然-摄
现在云南有很多村庄,并不想去追求那种高大上的生活,你说我落后我就落后,我只要“好在”就可以。一抬头看见多彩的云、蔚蓝的天和灿烂的阳光,世界忽然慢下来,像秋风中的缓缓落叶,全无都市里的压迫感。
生命的快乐,是回归生活的本真。
图片|《七彩云南》视频截图
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
云南诗人于坚说过:“云南依然是一个道法自然的地方,你可以知道自然是什么,你可以向自然学习生活,你会在云南觉悟到你是谁,从哪里来,到何处去,你就会想,人为什么活着。”
就像云南每个民族的史诗,都是从开天辟地一直唱到现在,一代代口口相传。有钱人盖的房子依然是两层的竹楼,他可能改成水泥的,但建筑和通风依然是传统的,邻里之间鸡犬相闻。
图片|《七彩云南》视频截图
生活在昆明的人,也许有些地方会很压抑,但你开车出去几十公里,穿过滇池的湖,迎来四季花香,整个世界便会安静下来。当你遇见这里的人不为金钱、功名而奔波,而是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天地万物共荣时,那种古老的、夯实的世界便会涌来。
云南能够使人超越于物,能允许一个不唯物的人有尊严地活着。在这里,人们不会去歌颂形似西方美人的玫瑰,他们更喜欢美丽传统的山茶花,或以各种鲜花入馔。到了夏天,菌类疯长,山前屋后的蘑菇可随意采摘,亦不竭泽而渔。
人活一世,不但有身体,还得有心胸和头脑。
图片|听说映像-摄
我们无法选择怎么生,怎么死,却可以选择怎么爱,怎么活。开心时歌唱,忧愁时望月,别离时拥抱,重逢时笑逐颜开……人生在世,最终要寻找的,是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就像于坚写的诗:
生命有无数种形式
活法不止一种
在一些地方
你可以停一停
呆上三两年
在另一些地方
你看看
脸在窗口一闪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