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珍藏这些黄杨木雕,你见过没

01-01 生活常识 投稿:溺于你心海
北京故宫珍藏这些黄杨木雕,你见过没

黄杨木雕笔掭,清,高6.5cm,长8.7cm,清宫旧藏

器形稍扁,圆雕折枝叶片一枚,两侧边缘翻卷,一侧镂雕叶柄弯转叠压,一侧浮雕小蝉伏于其上,玲珑可爱,正面阴刻叶脉数条,背面则以浅浮雕棱线呼应,构思巧妙。器背面尚有阴刻楷书题铭:“以虫鸣秋,何为寂寂,金风其凉,独解止息。”

笔掭雕刻圆润轻巧,打磨光洁,有象牙般的肌理,刻画物象生动自然,是黄杨木雕文房器物中的佳品。


黄杨木雕观音,明末,高23.5cm,底径6.1-5cm

观音长身玉立,赤足,身披天衣,高挽发髻,胸垂璎珞,右手捧经卷,左手拢衣角,身形微侧转,衣袂轻扬,于不经意间显露出神采。其面容安详,微合双目,如入物我两忘之境,澄明一片。人物肌圆骨润,体态呈“S”型,庄严中不失女性的妩媚。衣纹的处理繁复而华丽,将衣衫的质地、垂感等都很好地表现出来,成为此雕像中最精彩的部分。


黄杨木雕达摩立像,高19.8cm

雕像立式,高鼻深目,隆颡虬髯,造型为传统的罗汉式。面目似胡人,而衣饰则纯为汉人装束。左手捧蝠,凝神回首,衣袂鼓荡。

达摩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造型艺术中常见的形象。此像线条流畅,虽略嫌仔细,仍不失为有特点的作品。



黄杨木雕卧牛,清,通高8cm,长12.3cm

圆雕卧牛,四肢着地,顾盼回首,脊背高耸如瘤,肋骨嶙嶙。一小兽嬉戏于卧牛身畔,亦弯身回首,作亲昵状。二兽动势互相呼应,小兽戏卧牛之尾,牛尾则自然搭于小兽身上,愈显联系之密,构图之巧。作者对卧牛颌下之褶皱及压于腹底的后肢只作象征性表现,而对尾鬃则刻划精细。雕刻繁简得宜,匠意高超。更可关注的是,二兽貌相高古,似加入了一些想象成分,非一般田间俗物可比。卧牛凸睛阔口,鼻翼贲张,角弯如月;小兽身健骨清,造型奇特,耐人寻味。

卧牛背后有二嵌孔,依二兽神态及组合关系,原件背上似应还有一小兽,现或已失。

此作虽是小品,却摇曳多姿,布局精当,刀法娴熟,是传世黄杨木作品中较为突出者。


黄杨木灵芝小盒,清雍正,通高2.9cm,口径7.4-5.7cm,清宫旧藏

此盒盖身相叠,雕作灵芝菌状,盒体器壁甚薄,盖身子母口相合。外底阴刻楷书“雍正年制”四字款识。

此作随形雕刻,别致精巧,灵芝宛若天成,造型及工艺都较有时代特点,在存世不多的雍正时期黄杨木制品中是极为突出的一件。


黄杨木梅竹笔筒,清,高15cm,口径最大6.1cm

笔筒色微黄,雕作新老竹干丛生状,以老竹一截为主体,环以粗细不同的3枝嫩竹,又镂雕梅干一株,与竹并立。梅、竹干间多处镂空,以梅枝、竹叶穿插其间,精巧玲珑。

作者将镂雕、高浮雕、浅浮雕、阴刻等工艺技法相结合,构图疏密得当,虚实应和。嫩竹、梅干微显屈曲旖旎,老干则刚劲挺拔,两相对照,更增韵味。梅、竹旧时喻君子,象征操守高洁,用作案头清玩之题材,耐人寻味。此笔筒容量有限,似非实用物,其纹饰与工艺俱佳,观赏价值颇高,在黄杨木笔筒中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黄杨木圆雕李铁拐像,通高35.7cm

此像立姿,肩系葫芦,身着破衣,围百结叶裙,瘦骨嶙峋,虬髯连鬓,赤双足,一腿跛起,一腿直立,右腋下架有一拐,左臂抬起,手捏一只蜘蛛,在后衣裙下方刻有阴纹“至正二年制”隶书款。

李铁拐是民间传说的八仙之一。元代以后,对八仙的各种传说愈趋离奇,以八仙为题材的各种雕刻在工艺美术创作中也十分众多。

这种绕腰络腋、横巾右袒、下体着短裙、外表注重肌肉的表现和偏重衣纹雕刻的键陀罗式艺术风格在唐代石刻中非常流行。光秃的前额凸起的形象也正是宋元时期雕刻和绘画中罗汉的主要特点。而明清时期用各种质地材料雕刻的李铁拐更是形态各异。此作品的作者以圆雕技法,以无须罗汉为本刻制出李铁拐像,同时也注意到了人物形象比例上的准确和肌肉的质感,对李铁拐的神情刻画极其细腻。虽然是相貌清癯穷困潦倒的乞丐外形,却丝毫不掩其仙风道骨,尤其是眯起的双眼带动了面部肌肉,表现出悲天悯人、超然物外的气概。刀法上舒畅健朗,镌刻技巧极精湛,为我们研究元代的小型木雕技术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黄杨木雕东山报捷图笔筒,高17.8cm,口径13.5-8.5cm

笔筒椭圆形,鹅黄色,嵌紫檀木口缘和底座。筒壁采用高浮雕技法,以山崖屏障为界,将画面分为两部分。山壁右侧为曲径幽林,古松插壁,垂荫如盖,松下三位老者围石桌而坐,谈笑自若,正在对弈。三位侍女立于老人身后,手持莲花,相顾低语。山壁左侧树高林深,峡谷重叠。两骑士高举信旗,争先恐后,策马奔驰在谷道林间。山涧一侧的石壁上刻有乾隆御题诗一首:

賭墅已因勝謝元,即臨大事祗夷然。

淮淝捷報傳飛騎,屐齒何妨折不全。

魯珍絕技繼朱枀,逸品流傳頗寡逢。

對奕人間若無事,傳神是謂善形容。

乾隆丙申秌日御題。

下方有楷书“古”“香”二小印及“槎溪吴之璠”、“魯珍”等款识。

这件笔筒取材东晋淝水之战的故事。雕刻层次清晰,虽然纹饰满布全器,但布局妥贴自然。尤其是谢安那胸有成竹的神态,表现了运筹帷幄、落子必胜的信心和毅力,与策马疾奔的信使形成一静一动的鲜明对比,既有各自的独立性,情节上又互相呼应,使两部分构图连成一体。

标签: # 笔筒 # 木雕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