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正稀缺的不是结论,而是看问题的角度
互联时代,这个社会的结论太多。一件事情,经过互联网,往往有各种结论。至于真相,其实很少有人相信。
——TG原创作者 思文扫地
来自Talent Guide
01
作家毕淑敏说过一句话:“我对赞同我的人,感悟的是他的善意。我对反对我的人,考察的是他的智慧。”
这句话重点在于智慧。实际中,当我们阐述自己观点时,总站在自己立场来判断。由此,当别人提出质疑或者反对时,你不是虚心接受,而是带着怒意去争辩。
在争辩过程中,你早已忽视别人提出的反对意见,其实也是一种建设性力量。
说白了,你只在乎结论,而忽视反对意见的角度是什么。
在我理解,毕淑敏的这种智慧就是看待问题的角度。
互联时代,这个社会的结论太多。一件事情,经过互联网,往往有各种结论。至于真相,其实很少有人相信。
正如罗胖所说,这个社会是“后真相时代”。所谓态度比真相重要,在结论横飞时,看问题的角度才是最有价值的。
02
职场里,流传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领导想法总是变来变去,而最让人吐血的是最终又回到原点?
凡是刚入职的,估计都会遇到这种情况。记得我那会刚入职不到三个月,部门领导就让我负责公司年度经营分析报告。
乍听懵了。
我一打听,说以往经营分析报告是由公司领导Y总亲自把关。
Y总分管公司财务部和战略市场部,以严谨和敏锐著称。所以,公司经营分析报告通常经历3次大改,3次小改才能出炉。
他们给出结论是: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
于是,有人幸灾乐祸,等我出丑;有人表示安慰,要想开点。也有人说这是个机会,一定要把握。
他们给了我建议,其实就是给了看待经营分析这个问题的角度。
至少目前来看,结论是死的。我做的就是选择那个角度。
最终,我选择“机会”。
要抓住这个机会,就要解决报告修改过于频繁这个老问题。
这个问题,大多数人“习以为常”,因为Y总就是这样的人,所以这种情况你无法改变。
但我不这样认为,Y总那么忙,肯定也不想频繁修改,只不过报告与他预期存在较大差距,不得不改。
所以,问题核心就是,如何弥补这个预期差距?
基于这个思路,我做了三个方面准备:
1. 分析历史材料,进行架构拆解。我把今年的季度分析报告和后三年的年度经营分析报告找了出来,加班加点学习和研究,目的是找出共同点和差异点。
通俗来说,共同点就是标配,必须要有的。而差异点就是选配,根据当年度经营情况有重点选择分析.。
2. 对接任务关键人,提前掌握信息。与财务部和经营单元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初步掌握本年度发生的重大关键事项,收集相关信息,包括形成原因、业绩影响、存在问题、解决方案等。
3. 编制材料框架,事先沟通再完善。根据前期掌握的基础材料,编制经营分析框架,初步明确每张PPT的主题内容。在与部门领导沟通后,事先与Y总进行汇报,征询他的意见后对框架进行调整和优化。
有了上面措施的保证,顺利通过Y总的审批,高效完成自己在公司层面的处女秀。
另外,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基层员工与公司高管如何进行沟通这个问题。
尤其在国企, “官本位”意识比较严重,沟通双方强调行政级别的对等,尤其是跨部门沟通更是如此。
那会我发现,公司大多数人选择“能不见就不见”,生怕与领导呆在一起,由此失去很多与大领导交流的机会。
但对我来说,我选择“主动沟通”,从主观忽视管理层级上的鸿沟,以问题为导向主导沟通。
要知道,事先沟通背后有更高层次的目标,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影响领导原有的想法,甚至达到左右的境界。
所以,当你无法影响或左右领导想法时,你能左右的是选择看待问题的角度:是事后抱怨,还是事先思考?
选择事后抱怨,你永远在原地。选择事先思考,你就有机会左右领导想法。一旦你开始拥有左右领导想法的能量时,距离你加薪升迁时刻就不远了。
03
移动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但也给我们带来诸多纠结。
当你有问题无法处理时,你会在知乎或者头条问答上问出来。
令人欣慰的是,很多人会给你出谋划策,分析利弊。可令人痛苦的是,结论太多,你不知道听谁的。
要明白,一个人的身后,就是他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的观点,就是他人生经历的凝练。
所以,当你去看待网上这些结论时,你关注的不应该是结论,而是他们分析问题的角度。
举个例子,我在头条问答上回答过这个问题(阅读量9万+):
当你离职时,领导极力挽留,我想问此时领导一般是怎么想的?
A1:大多数回答者在回答时,都是基于“领导挽留”这个角度给出相关结论。所以,不具有建设性。
A2:我们换个问法,辞职时,你为什么想要了解领导极力挽留你的真相?人都有好奇心,自然想知道。
A3:我们接着问,当你知道真相,你还会辞职吗?到这里,我们才真正找到问题核心。所以,你要提建议,就应该从这个角度去分析。
A4:对提问者而言,问题背后还隐藏一个深层次问题。如果你到离职时,还不了解领导挽留你的真实目的,只能说明你情商需要提高了。
要知道,职场竞争最重要的武器,不是显性的智商,而是隐性的情商。
04
现实中,看待问题选择的角度非常重要。选择好的角度,比你知道结论要强上百倍、千倍。
这样的例子我们身边有很多。大家都知道,房价会涨,要买房子。
对开发商来说,需求旺盛,要拿地建房。
然后,王健林今年突然将旗下的商业体项目出售给融创和富力。别人还在热衷拿地盖房子,王健林反其道而行。
这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大佬对未来趋势有着各自不同的角度。
不管大佬如何,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买房才是大事,可关键你怎么看待买房?
14年那会,我常州同学说想搞二套房,但手上现金量只能选择1.3万这个价位以下的房子,问我买哪里?
我说,苏锡常的别买,就买南京的。
他问,为什么选南京?
我说,买房就跟买股票,就是看房子所在城市的未来价值增值空间。
如何判断一个城市未来是否具有增值空间?
关键看四个指标:高铁数量、高校数量、人口净流入量、国家政策预期。
选择好城市后,如何选择具体的购房区域?
关键看四个指标:购房预算、城市政策、区位地段、学区。具体指标具有的价值就不细说,感兴趣的话可以留言。
最后,我们都买了,而且还是一个小区。后来,江北情况大家都晓得的,皆大欢喜。
这就是现实生活中选择角度的重要性。角度选择好,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甚至可以弯道超车。
但是,在移动互联时代,我们所知道的结论,通常都带上了强烈的主观色彩。
所以,评判一个人的能力,不是看他说的结论有多精辟或者与众不同,而是看他选择分析问题的角度。
我们常说思维碰撞,其本质就是不同人的看问题角度进行碰撞。
碎片化社会,让每一个视角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你所知道是,只是你知道的世界,你不知道还有很多其他新的世界。
所以说,角度是对问题的一种看法或见解。能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本质上就是从“盲人”向“正常人”摸象转变。
越了解全貌,对问题就有全局的认知。再结合自己的价值观,以及批判性思考,就可以得出更具有实践意义的结论。
最后,对于如何选择角度,有以下三点建议:
1. 刻意练习。在看各种新闻或者文章时,重点放在总结作者分析文章的角度是什么。当你找到他的角度,其实就可以推测出他的结论。
2. 逆向思维。人都有从众心理的。当身边人都说这样好,那样不好时,你已经无意识受到影响而调整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
在人云亦云时代,你要坚信,一个好的想法,一定是别人听不懂的想法,要拥有逆向思维。这样对提升思维和工作创造性都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 换位思考。职场里,员工与领导之间因存在信息不对称,经常出现员工抱怨领导想法多变,或者领导严厉之类的负面情绪。
如果换位思考,你会发现,领导想法多变是因他接触到更多信息(公司高层和客户高层),从而调整策略。而你要做的不是抱怨而应事先思考,考虑全面。
对于领导严厉,你要关注的是领导的批评或反对是不是你能力薄弱的环节?然后去粗取精,加以提升。同时,积累自己强大的心理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