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莫修依
北欧的天气总是阴晴不定,尤其是初春的四月天,温煦的阳光普照与灰冷潮湿的绵绵阴雨可以在一两个小时里反复变化。这样的天气难免使人烦闷,而且带着一股焦躁。但是从美术馆走出来的观众都面露笑意,对照着外面的阴晴无常,这些人仿佛是从画里走出的主角,有着超然于俗世的静谧。
这就是丹麦画家哈莫修依(Vilhelm Hammershoi,1864-1916)作品的特殊之处。
德国著名诗人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曾如此描述他对哈莫修依作品的感受:“哈莫修依不是一个应该急就章草率介绍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往往在某一个时空中转译为冗长而舒缓的步调,并且提供观赏者谈论艺术里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元素。”(1905)
哈莫修依1864年出生于丹麦一个小商店家庭,自小即展现了绘画的天赋,八岁开始参加绘画课程,然后进入美术学院就读,一步一步往专业画家的路前进,旅游各国举办画展,一切是那么顺理成章、水到渠成。1891年结婚,定居哥本哈根直至1916年去世。
他的一生没有太多的戏剧化转折或冲突,就如同他的画一般安静、沉谧。画中的每一个静谧的空间都是艺术家的性格表现。他的绘画是一种“去情绪化”的单纯风格,与当时欧洲风起云涌的艺术革命及之后的战后气氛极不协调,“冷调”的绘画被视为脱离流行时尚。因为如此,自画家去世后,所有有关他的消息逐渐消声匿迹。
哈莫修依的名字再度被提起并受到重视不过是近三十几年的事,现在他不但是北欧斯堪第纳维亚(Scandinavia)极重要的画家之一,同时也因 1997-1898年在法国奥塞美术馆(Musée d'Orsay)与美国纽约古根瀚美术馆(Guggenheim Museum)的大型回顾展,让世人重新发觉一个被尘封且忽略已久的艺术家。
画中的主题多半是艺术家哥本哈根家中的一个角落以及艺术家妻子的背影,一切彷佛在空气中凝结为静物的户外的风景或建筑。在画中完全听不到任何音响,甚至当我们欣赏这些作品时都深怕一开口便将完整的空气打碎,呼吸的声息都可能是一根刺破气球的尖针。
有趣的是这些画面虽然大部分是居家生活的片段或一偶,但却经过了精心的安排与重整,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谜样气氛,每个房间的门被刻意打开、画家的妻子背对画面、安静地过份的起居室,都感受到艺术家刻意将画中的世界与真实分割开来,但眼前又明明白白就是真实的生活空间,如果读过倪匡科幻小说「大厦」,大概就是这种感受。我们眼前看到的是三度空间的世界,画家却制造了第四度空间,即使我们都在同一个屋子里却有可能看不到也听不到对方,这个第四度空间是疏离的、没有时间性的、没有情绪的。同时艺术家将作品的色调组合减到最低,就如同以黑白胶卷洗彩色照片一般,几件作品以阴暗的极限穿透人类视觉的受光感应,技巧直追光影大师林布兰特的大作。哈莫修依最大的成就在此一览无遗。
作品《白色的门/开启的门》(Wei e Türen/Offene Türen, 1905)是其中一个例证。白色与黑色是画家创作时的基本色调,画家刻意将每个们打开,制造出多重空间的效果,直透画面的门,是另一个房间,另一道们,再往内窥探又是一个房间以及几乎被掩盖的户外阳光从仅剩的一小角度照射入屋内。整个房子境的出奇,明明感受到应该有人在屋内却不见任何人影。如果再细看,作品中门角、墙面的比例有些并不协调或对称,甚至出现歪扭的情况,但却产生一股神秘的效果。用这幅画来解释艺术家的性格应该是非常贴切的,他日常生活中的沉静就如同他的作品一般。里尔克在另一篇文章中写道:“昨天我与哈莫修依第一次见面……我肯定越了解他就越能欣赏他自然的简单与沉默。我希望能再见到 他,即使我们之间无法有太多的交谈。他给我的印象是他只致力于绘画一事,至于其它的俗事,他不会也不想去作。”
另一件受到高度评价的作品《室 内,Strand街30号》(Interieur. Strandgade 30, 1903/04),画家的妻子Ida背对画布,左手握住托盘,右手横跨腰前停在托盘另一端,眼光向其前方缓视,一切都在瞬间冻结,画面中的人物成了室内的一景,所谓的去情绪化单纯风格,在此获得印证。
1898~1909年艺术家与妻子住在位于丹麦哥本哈根Strand街30号的公寓里,这间公寓成了哈莫修依大部分 画作的主题与灵感来源。这栋建造于17世纪砖砌的房子至今仍存在哥本哈根,丹麦正准备种修并依据一些老照片与画作重新恢复当时艺术家居住的面貌。在当时巴黎印象派的画风多多少少影响哈莫修依的创作,他如同莫内在同一个景点画上不同时间的光线变化,有趣的是,他的主题仍是Strand街30号。这个主题也是他最成功且最精采的系列作品。
哈莫修依50出头逝于癌症,他死后没有留下任何日记可供追溯,在死之前又销毁了所有的信件,被描述成一位羞怯、隐匿的人物,是位不可捉摸的画家。他的生平对我们来说也许将永远是个谜。
他是个画家,也给了我们他的画,其余的就应只是寂静。(作者:正顿正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