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不住的夫家,回不去的娘家

01-01 生活常识 投稿:溺于你心海
靠不住的夫家,回不去的娘家

01. 

姨妈今年五十岁了,嫁给姨丈后就一直在城里生活。姨丈五十五岁,老家是海南那边的,二十多岁起就一直在我们小城这边工作、生活,一年回去看父母一次。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一直没有买房子,可能也是钱不太够,也可能是不太想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加上想多花点钱在两个孩子的教育上,所以他们一直租房子住。


前几年,他们终于想通了,觉得人还是要有一处属于自己的房子。可是此时的房价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从前的十倍了。


这下更是连想都不敢想了。


于是姨丈和姨妈想,在城里买不起,那就回老家建吧。刚开始是打算回海南老家建房子的,可姨丈爸妈那边也只有一间老屋,兄弟几个是断断不肯把地让给姨丈一个人独占的。这个计划流产了。


姨妈眼看着,心也急,儿子大了,过几年结婚,没房子肯定是要给女方嫌弃的,于是她就问两个舅舅,能不能在姥姥和姥爷的老房子旁边给她们腾一小块地皮,让他们把房子盖上?刚开始两个舅舅都同意,可是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又不同意了,说村里人反对。


姨妈很生气,认为肯定是俩舅妈搞的鬼,怕她分地。他们在自己娘家建房子,又没占村民的地,别人有什么资格吱吱歪歪?姨妈也不好意思和舅舅舅妈们吵,但埋怨总是少不了。在这件事,姨妈的想法是,她虽然是出嫁女,但一直没有迁户口出来,所以娘家的田地她还是有份的。姨妈可能一直在城里生活,思想观念也相对开放,觉得男女都一样,无论怎样,都是父母的骨肉,也应该享有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在这件事,我和姨妈的观点是一致的,在我看来,即使女儿已经出嫁,但娘家永远比老公家更亲,父母也比公婆更亲近。我觉得现在年轻女孩基本都是这样的想法,老公可以换,但父母却永远都只能是一样的父母。


我父母只生了我和弟弟两个,从小到大都没有重男轻女的表现,我甚至觉得他们更喜欢我多一点,因为我成绩比弟弟好,每年过年拿到的压岁钱比弟弟多。长大后,爸妈对我也依然如故,特别是妈妈,经常打电话给我,嘘寒问暖,让我觉得自己还是个宝宝。所以姨妈跟我说这件事的时候,我的反应和她是一样的。

 

02

 

今年回家过年,和妈妈说起这件事,妈妈的态度让我吃了一惊。原本我以为她是支持姨妈的,但她却说是姨妈想不开。妈妈说:“出嫁女回娘家盖房子,从古至今都没这个规矩,嫁出去的女就是别人家的女儿了,怎么还能在娘家盖房子呢?就算娘家人肯,村民也不同意的。”


我说:“那关村民什么事呢?又不是占他们的地。”


“反正就没这个例,是要坏规矩的。”妈妈说。


“那这样说,万一我以后离婚了,没地方去,想回村里盖房子,是不是也不行呢。”我听了亲妈这样说,未免有点生气,也开始有点激动了。


“那肯定不行啦!”妈妈斩钉截铁地说。


我承认,我玻璃心了,原来,妈妈也不是特别爱我呀,也许她是爱我的,但和所谓的风俗比起来,这种爱简直不足一提。


我想起大年初一看到的那则新闻报道,一个女人大年三十和老公吵架,年初一想回娘家寻求安慰,没想到却被拒之门外,说会坏了娘家的风水。


大过年被娘家拒之门外,这可比和老公吵架、被老公赶出来更伤人,连生自己养自己的娘家都不帮自己,难道还指望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仅靠“感情”去维系的夫家吗?


我大舅妈四十岁的时候和舅舅离了婚,因为她娘家兄弟也不同意她回去,所以离婚后依然住在舅舅分给她的房子里。但她和姥姥家也断绝了来往,一个外姓人,住在前夫的村里,不上不下,村里有什么活动她都不能参加,这和独门寡户有什么区别?就算她曾经嫁入姥姥家二十年,一旦离婚,却也只能形同陌路。我现在觉得,大舅妈真是太可怜了。


离婚女的归宿,原来是靠不住的夫家和回不去的娘家啊。可悲的是,很多时候不是父母不接纳她们,而是她们的兄弟和兄弟媳妇小心眼,怕出嫁女回去瓜分了财产。

 

03

 

有时候觉得,这个社会对女人真是有太深太深的敌意了。很多情况下,女人一旦出嫁之后,她就失去了娘家的所有权利而只剩下义务要尽了—父母的财产全给儿子,但女儿依然要赡养老人,一旦生病,多数是女儿尽心照顾。他们当女儿是泼出去的水,但一旦有事发生,又希望能收回这盆水,为自己所用。


这种现象,在一些传统观念极深的地区屡见不鲜。像我们这边的农村,经济其实并不落后,家家户户都有一栋或者两栋三四层的自建房,有些自建房的装修和设计并不比城里的房子差,大理石的地板和铺到天花板的瓷砖,高档豪华的实木家具或者真皮沙发看着特别的气派,轿车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交通工具,Wi-Fi也基本普及。单看房子,还真不比城市差,可是有些观念真的比城市差远了。


简直有点金玉其外的感觉。大城市的女儿,命运真的好太多。至少她们离婚后,还能回娘家住,至少她们还有力量和胆识抗挣那些不公平的待遇。


我甚至听到几个大老爷这样说;“男人出轨是正常的,女人出轨就是伤风败俗。”


真的典型的男权思维啊。


他们又说:“家里要是有一个到了三十还没结婚的女儿,那真是让人发愁。”


我不服气地说:“嫁得早不代表嫁得好,嫁不好不如离了好。”


一个六十多岁的大爷马上反驳我:“你这种观念很危险,女人不传统,还叫女人吗”


有好处分家产的时候,就要求女人处处恪守传统,一说到尽孝,就恨不得女儿什么都不计较,回来贴身照顾他们,否则就是不孝。


大爷是一个退休工人,生了一个儿子,后来又抱养了一个女儿,现在跟儿子住在深圳,偶尔回来老家一趟,按理说,他的观念应该开明一点才对,但是开放的经济特区并没有改变他一丁点,他的思维还是如同农村一样的保守落后。


周围的父辈大多也是抱着同样的思维居多。这和他们的财富多寡无关,而是和他们的见识和受到的教育相关,也和中国人五千年来的男权思想熏染有关。女人,要想得到真正公平的待遇,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回到刚开始的话题,我想说的是,无论什么时候,女人只能自强不惜。夫家靠不住,娘家回不去的情况之下,女儿自己努力挣钱,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安一所属于自己的家就很好。


标签: # 娘家 # 姨妈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